什么是地级市?广州和深圳可以被称作地级市吗?

地级市指地级市是什么意思的是是建制与地区相同地级市是什么意思的市,广州和深圳可以称为地级市。

1、广州:

广州是广东省辖地级市,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广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地级市是什么意思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2、深圳:

深圳,广东省辖地级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广州的自然资源:

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7种,矿产地82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2处。

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岩、矿泉水和热矿水等。辖区内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十分短缺,呈零星分布,规模较小,品位不稳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广州、百度百科—深圳、百度百科—地级市

地级市是什么意思?

地级市地级市是什么意思,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地级市是什么意思,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是建制与地区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区管辖。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

1949年,地级市的数目为54个,专区的数目则高达170个,1982年,地级市的数目为112个,地区的数目为170个,在此期间,地区的数目均多于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区的主体。1983年,中国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部分地区将其管辖的县级市、县、自治县划归原有的地级市管辖,还有一部分地区直接改设为地级市。当前,在总计333个地级行政区中,仅剩7个地区,而地级市的数量则达到地级市是什么意思了293个,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扩展资料

地级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州”,和明清时期的“府”,下领县和散州(相当于今县级市)。它是一种省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单位,由一级行政单位的省(元明清时期称省,唐宋时期称道或路)所直领。

民国初期,沿袭省制,废府存县,各省置道,原府所辖各县划归于道,改省、府、县三级制为省、道、县三级制。

1925年,设省辖市(即地级市),地位与道相同。

1927年,废道改为省、县(市)二级制,并在原府治所在县,分出县城设市(即县级市),地位与县相同。

1932年,中华民国开始于省与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区”,属于准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省与县之间的第二级行政区,其管理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省政府派出机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改行政督察区为专区。此时的地级行政区主要为省辖市和专区,这时省辖市的组成主要为市辖区,专区的组成为县级市、县、自治县,且专区的数目远多于省辖市。

地级市什么意思?

意思如下:

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单位,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盟级别的市,地级市由地区行政公署演变而来,起源于八十年代的“地改市”与“地市合并”改革。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是它们的管辖单位不同,地级市归省管,县级市归地级市管,所以地级市的行政级别高一些。

简介:

市(拼音:sh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指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即市场,引申特指市司、管理市场的官吏,进而引申指人口密集、工商业及文化发达的城镇。又可做动词,指前往市场去做买卖,引申泛指做交易,引申可单指买或卖,又引申指求取。

地级市是什么意思

地级市地级市是什么意思,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地级市是什么意思,行政地位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是建制与地区相同地级市是什么意思的市,由省、自治区管辖。

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地级市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地级市地级市是什么意思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州”,和明清时期的“府”,下领县和散州(相当于今县级市)。

它是一种省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单位,由一级行政单位的省(元明清时期称省,唐宋时期称道或路)所直领。民国初期,沿袭省制,废府存县,各省置道,原府所辖各县划归于道,改省、府、县三级制为省、道、县三级制。

设立标准: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地级市是什么意思-中国地级市名单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4、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5、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地级市

地级市是什么意思?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

在中国,行政地位属于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

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1、历史前身:

地级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州",和明清时期的"府",下领县和散州(相当于今县级市)。

它是一种省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单位,由一级行政单位的省(元明清时期称省,唐宋时期称道或路)所直领。

民国初期,废府存县,各省置道,原府所辖各县划归于道,改省、府、县三级制为省、道、县三级制,1927年废道,改为省、县(市)二级制,并在原府治所在的母县分出县城设市,地位与县平级。

2、设立标准:

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 *** 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3、主要分类:

地级市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既设市辖区,又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此类地级市占绝大多数。

只设市辖区,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如乌海市、南京市、厦门市、莱芜市、武汉市、鄂州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海口市、三亚市、克拉玛依市。

既不设市辖区,又不管辖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亦不代管县级市等县级行政区;这些地级市下面直接辖乡级行政区,俗称“直筒子市”;如东莞市、中山市、三沙市、儋州市、嘉峪关市。

地市级是什么级别意思

1、地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级行政区划之一,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截至2017年10月2日,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4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2、中国城市级别划分

第一级: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大于1600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

第二级: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 。

第三级:14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

第四级:其他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

第五级:其他著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大于50万、重点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