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强城市榜单出炉,有你的家乡吗?

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华顿经济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和无锡位居前十位,华顿经济研究院自2015年以来连续七年组织编制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以GDP总量排名前110位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年度入围城市,按照其硬经济指标(权重0.618)和软经济指标(权重0.382)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取前100位作为年度上榜百强城市,硬经济指标由GDP、储蓄和财政组成,软经济指标由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组成,各单项指标分值由其总量分值和人均量分值综合而成。

在这个百强城市榜单中,并没有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山西省的一个县城,平遥县,可能有人来过,但我相信还是有人没有听过的,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从吃来说,平遥牛肉,碗托简直是极品美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用普通话,书面语写不出来的特色小吃,让人吃一口就忍不住都吃完;再来说说旅游,平遥古城,双林寺,虽然这些景点和大部分景区一样,但是走进去,便能感受到家的感觉,耳边传来的是熟悉的方言,街道建筑物都是熟悉的样子,这些都在岁月长河中慢慢积淀下来的,让人难以忘却。这便是我的家乡,还有不足之处,需要努力建设,但也是我爱的地方,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在这前十强里有一个城市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武汉,一个英雄的城市,疫情的时候“封一城,救一国”!

2022年全国百强城市

央广网上海11月24日消息(记者唐奇云)近日,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的智库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在沪线上发布“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2)”。这是该校第五次公开发布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

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研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以人民的生活需求、生计需要和生机活力为中心,聚焦民生建设与民心凝聚,强调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定感和安全感。基于此,遵循导向性、前瞻性和开放性原则,兼顾指标相关性与数据的可得性,构建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据悉,2022年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分别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课题组根据利用可获得的2021年各类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对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排名。

榜单显示,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重庆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天津市。北京和上海引领城市社会发展,深圳和广州齐肩并进。国内主要城市群在社会发展百强榜中表现优异,排行榜前十位城市有7个城市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重庆、成都和武汉等3个西南和中部城市表现优异,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从整体上看,前三十强上榜城市名单基本稳定,但内部排位竞争激烈,这既反映了城市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也反映了城市政府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上海市在多个一级指标排行榜中表现优异,其中“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和“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五个一级指标得分仅次于北京位居榜眼。上海市社会发展还存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在校大学生规模优势不明显等短板。

7个一级指标专项排名百强榜旨在从多个角度反映城市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反映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或社会发展特色,体现城市居民在社会各层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些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禀赋,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在一级指标专项排名百强榜中排名靠前。这充分说明城市社会发展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发展,而良好的社会发展能够使城市居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有更好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据介绍,课题组现有指标体系数据均来源于各类统计数据,后续将继续优化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推出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区域专题报告等系列报告。

2021中国百强城市榜单出炉,排名前10的城市都有哪些?

我国的城市众多,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水平、风土人情、气候景观都有着很大的差别。百强城市的名单是根据各项指标,全方位地考察一个城市的实力所得出的榜单。在2021中国百强城市榜单中,排名前十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无锡。这些都是我们口中所说的好城市,也是大部分人旅游、求职、升学的第一选择,这些城市各具特色,各方面也有着很多不同。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北京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高大上的写字楼,而且小街小巷里最纯正的老北京味儿。在这些地方,你可以感受到淳朴的北京味道,历经沧桑与变迁,在这些未经修饰的地方,才是北京最真实的样子。北京的旅游景点也是大气恢弘的,皇家园林、历史古迹,走到哪里都能够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引发很多思考,这是北京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提到上海、深圳、广州这三座城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现代化、时尚繁华。确实如此,这些城市在是我国的经济非常发达的,也是很多金融行业、商业证券、时尚行业的所在地,很多年轻人和应届毕业生都会来到这些城市来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而且这些城市的包容性很强,很多有个性的青年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挚友。在这里,望着城市的繁华,心中的斗志也会被激发。

还有很多城市都是实力强劲并且各具特色的,比如杭州、苏州,这里的山水秀丽、风景迷人,亭台楼阁尽显古典建筑之美,来到这里,心灵也会得到放松与宁静。成都、长沙等城市,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体验当地的特色名吃,感受完全不同的气候环境,也是非常惬意的。中国的城市之美,还需要自己去亲身感受。

2021年的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了,哪些城市位居前列?

5月21日,中国百强城市全面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继中国百强幸福地区后,2021年的中国百强城市也新鲜出炉。近日,2021年的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已正式发布。          

此次百强城市排行榜从软经济实力和硬经济实力两方面来衡量。

硬经济指标包含GDP分值、储蓄分值和财政分值三个方面。    

软经济指标则包含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这四个分值。    

综合考虑和衡量了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此次排名还是很具有实际意义的。                    

中国百强城市-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2022年

从榜单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百强城市前五强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 、杭州这五大一线城市。                                    

北京和上海的总体分值分别是94.72、90.31,远高于其他城市,遥遥领先,高居前列。            

北上广深都是我国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实力强劲,发展迅猛。

这五大城市名列前茅也是在意料之中。                               

除了这五个城市以外,位居前十的城市还有南京、苏州、成都、武汉、无锡。                

除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外,其余九大城市全部来自南方省份。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我国南方城市发展迅猛,经济发展良好,总体发展水平要高于北方城市。

我发现我的家乡山东省,共有十三个城市上榜,与江苏省并列第一位。济南市位居第十五位,青岛市位居第十八位。      

令人高兴的是,与去年榜单相比,山东省滨州市成功挤进中国百强榜单,成为新进百强。    

希望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中国城市能够进一步激发潜力,增长动力,开拓创新。 

                   

 

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都有哪些城市上榜?

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都有哪些城市上榜?

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正式发布,那么都有哪些城市入榜呢?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都有哪些城市上榜?

根据华润经济研究院,在北京市正式对外宣布的是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的排行榜。根据排行榜呢主要考量的是做大做强做优,集中体现了5个文明建设和5个发展理念的导向和激励通过,更全面科学的衡量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

那么在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的排行榜上,北京,上海高居前两位,综合值分别为94.72和90.03。位居第3至第10位的依次是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和无锡,那么今年滨州宜宾和宁德三市新近百强城市,焦作大庆湛江则退出了百强城市,可以说深圳的分值是82.14,广州是80.36与前两位也就是北京和上海的分差还是有点大的。

那么深圳是超过了广州位居到第3位的,而南京超过了苏州位居第6位,无锡市首次举升全国10强,硬经济实力高居全国第8位,人均量指标更是名列全国前茅。

广东是呈现了两极分化的一个情况,广东具有深圳广州这样位居前列的城市,但是也有13个城市没能够上榜,所以说两极分化是比较严重的,如何增强广州和深圳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省内经济的一个协调均衡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广东发展面临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

可以说软经济指标是衡量城市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的软经济指标是低于硬经济指标的甚至是明显滞后的一个情况,影响了城市的全面均衡发展。

其中呢,以珠海为例,珠海的软经济指标是落后了54位的,这些城市的一个今后发展应该更加注重科教文化卫生为主体的第四产业的发展,以第四产业的全面发展带动软经济指标提升,以及城市的综合实力能够得到稳步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