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分为哪几种

笋分为:芦笋、莴笋、竹笋、春笋、冬笋、玉米笋、干笋。

在笋中,芦笋的营养价值最高:

1、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

2、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笋的种类有哪些?

1、春笋

春笋笋有几种,一般来说2月-5月份上市笋有几种的竹笋都可称为春笋。立春后踩挖的笋笋有几种,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笋有几种,又被称为“山八珍”。

2、鞭笋

鞭笋又称鞭梢、笋鞭、边笋笋有几种,是各类食用竹类夏季和秋季生长的竹鞭梢。产季为每年6月到10月,笋型细长,状如马鞭,因而得名。鞭笋味道鲜美,但产量极低。

3、冬笋

冬笋特指冬季尚未出土的毛竹笋,因为只有毛竹才会有冬笋,其它品种的竹子都没有。冬笋的生长时间从头年12月到春节前,是由毛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尖肉质柔嫩,清脆爽口。

4、雷笋

雷笋是一种叫雷竹长出的笋,自然生长的雷笋要开春才能长出,但现在我们在春节前也能吃到雷笋,这是用人工培育的方法,在竹根部盖上砻糠以及动物粪便等发酵产生热量,这样能使得雷笋提前上市。

5、竹笋

竹笋口感独特,有清脆的,有嚼劲十足的。味道鲜美,深受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是同是竹笋,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时节、不同做法,乃至采集时间不同、采集后被送上餐桌的时间不同,每一点细微的差别都能够影响食用的口感和风味。

笋有几种

笋有几种-笋有几种都叫啥名

笋有许多种,分部在世界各地。从采集季节品种有:春笋、冬笋、鞭笋。在品种上分类有近80多种,例如毛竹笋、麻竹笋、箭竹笋、雷竹笋、红壳笋,每一种笋味道鲜美,嚼劲十足,吃起来比较清脆,深受人们喜爱。

一、采集季节品种

采集季节品种有三种:春笋、冬笋、鞭笋。春笋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冬笋肉质柔嫩,清脆爽口,适合与肉片一起炒食。鞭笋味道鲜美,但是产量非常低。

二、品种分类

1、 从品种分类上来看可多达八十多种,分别有毛竹笋、麻竹笋、箭竹笋、雷竹笋、红壳笋、龙须笋、笔头笋、鳗笋、篱笆笋、慈竹笋、石笋、绿竹笋、桂竹笋、哺鸡竹笋、刚竹笋、苦竹笋、方竹笋、毛金竹笋、甜龙竹笋等。

2、 其中毛竹产量最大,笋期时间最长。箭竹笋是国宝熊猫宝宝喜欢吃的美食,但产量非常少。红壳笋质地洁白,肉质鲜嫩,清香纯正,营养丰富,另外个头比较大,吃起来口感俱佳。

3、 龙须笋生长在峨眉山脉海拔2000米左右的野生丛林中,在10℃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无污染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被称为山珍。绿竹笋是市面上最贵的一种竹笋,肉质非常鲜嫩,洁白嫩脆、鲜甜可口、风味独特。

笋分为哪几种?

按种类区分,可以分为毛竹笋、淡竹笋、麻竹笋、慈竹笋、黄竹笋、苦竹笋、绿竹笋等等,至少也有80多种;按季节分类可以分为春笋和冬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毛竹笋:毛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江南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春笋,以笋尖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品质最好。

二、早竹笋:早竹产于浙江和江苏南部,竹秆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头红与芦头青两个变种。

三、红哺鸡笋:红哺鸡笋别称红笋,浙江栽培,竹秆高5~5.3米,横径约6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褐红。

扩展资料:

中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早竹和珠江流域、福建、台湾等地的麻竹和绿竹等。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

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浅,笋芽常露出土面,冬季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夏秋季。竹原产热带、亚热带,喜温怕冷,主要分布在年降雨量1000~2000mm的地区。

毛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年平均16~17℃,夏季平均在30℃以下,冬季平均在4℃左右。麻竹和绿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1月份平均温度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