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也是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约占地球质量的48.6%。单质氧在大气中占20.9%。氧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式为O2,在标准情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水,液态为天蓝色液体,固态为蓝色晶体。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能与大部分的物质产生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还有助燃性,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可通过化学实验和工业制造所得。

氧的性质:

氧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原子序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为15.9994,氧原子半径是0.074nm,由符号“O”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氧是氧族元素的一员,它也是一个高反应性的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很容易与几乎所有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

在标准状况下,两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双原子气体,化学式为O2。如果按质量计算,氧在宇宙中的含量仅次于氢和氦,在地壳中,氧则是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氧元素占了水质量的89%,氧气占了空气体积的20.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0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氧元素占整个地壳质量的48.6%,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在地壳中基本上是答以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每一千克的海水中溶解有2.8毫克的氧气,而海水中的氧元素差不多达到了89%。

氧(Oxygen),元素符号O,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ⅥA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氧元素占整个地壳质量的48.6%,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在地壳中基本上是答以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每一千克的海水中溶解有2.8毫克的氧气,而海水中的氧元素差不多达到了89%。

1774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用透镜把太阳光聚焦zd在氧化汞上,发现一种能强烈帮助燃烧的气体。安托万-洛朗·拉瓦锡研究了回此种气体,并正确解释了这种气体在燃烧中的作用。氧是地壳中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

就整个地球而言,氧的质量分数为15.2%。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植物,他们的细胞都有类似的组成,其中氧元素占到65%的质量。 在空气中,氧的体积占20.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占总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约占1023分之一。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

扩展资料

地壳自形成以来,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这种运动引起地壳结构不断地变化。地震是人们直接感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是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也是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例如,大地水准测量资料证明,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地球在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虽然不能通过直接测量得知,但在地壳中却留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了形迹。在山区岩石不果 露的地方,沉积岩层常常是倾斜、弯曲的,甚至断裂错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了,这都是岩层受力发生变形的结果。在我国山东荣城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现已高出海面20~40米。

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面20米左右,说明这些地方的地壳在上升。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约达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这表明渤海及其沿岸地区为现代下降速度较大的地区。再如,美丽的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这些夹有美丽花纹的光滑的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

雨花台大量堆积着卵石,说明这里过去曾有河流,以后地壳上升,河道废弃,才成了如今比长江水面高出很多的雨花台砾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_地壳(地质学术语)

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排名前十位的元素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氢(H)、钛(Ti), 分别为:氧48.06%、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00%、氢0.76%、其他0.76%.氧元素同时也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是铝(Al)。但实际上地球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铁(Fe),因为铁核较重,所以在地球刚形成的几亿年中大部分沉降到了地心部分,导致地壳中铁的含量偏小。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因此: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同时也是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许多人常常以为铁Fe是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其实,地壳中最多的金属是铝Al,其次才是铁,铝占整个地壳总重量的7.45%,差不多比铁多一倍!地球上到处都有铝的化合物,像普通的泥土中,便含有许多氧化铝Al2O3。最重要的铝矿是明矾矿和铝土矿。我国有极为丰富的铝矿。

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 应用极为广泛。

铝的物理性质

铝,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难溶于水。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

铝的化学性质

1.铝容易与氧反应,暴露于空气中会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此过程为钝化),有效的防止其继续氧化,所以通常略显银灰色。平常可见的铝制品,均已经被氧化。而其氧化薄膜又使铝不易被腐蚀。

2.在280 °C的温度之下铝开始会被水氧化,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铝和热。

3.与酸和碱的反应。铝是活泼金属,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约50埃(1埃=0.1纳米)的致密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水;但铝的粉末与空气混合则极易燃烧;熔融的铝能与水猛烈相应的金属;铝是两性的,极易溶于强碱,也能溶于稀酸。

4.与水的反应。根据铝的还原性可推断铝可以与水反应,但实验发现,铝与沸水几乎没有反应现象,不过铝在加热条件下就可以与水蒸汽发生明显反应,但反应一开始就与水中的氧气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112种元素,其中92种元素以及300多种同位素在壳中存在。在地壳中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它占总重量的48.6%。

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铝、铁、钙、钠、钾、镁。丰度最低的是砹和钫,约占1023分之一。上述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种元素共占1.96%。

扩展资料

地壳形成的可能原因:

1、地球最初是熔融体,逐渐冷却。冷却是从外表开始的。地壳最先冷却形成,而后地球内部逐渐冷却收缩后,体积变小,这时地壳就显得过大而发生褶皱。(如同干苹果一样,外皮皱)。

2、地球曾有很高温的时期,同时在地壳下部有一个膨胀层,由于膨胀层受热膨胀,使地壳裂开,解释了一些深大断裂、洋脊、裂谷的成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