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经冬不凋且迎寒开放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因称“岁寒三友”,常比喻友谊的忠贞。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梅花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以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也成为诗人、绘画常见的表现对象。

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松象征着常青不老、竹则意寓君子之道、梅则比喻冰清玉洁。

01

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生机勃勃,常青不老;竹,虚怀若谷、君子之道;梅,冰清玉洁,傲雪迎霜。生于逆境,在岁寒中共荣,因此在国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风亮节的象征,拥有崇高的文学地位。

02

岁寒三友的历史典故:

苏轼,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97),他被贬至黄冈,地名唤作“东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远离亲友,日子清苦。

他便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经济作物。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取名为“雪堂”。又嫌环境太过素净了,便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以示饰点缀。

一日,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见居所冷清萧瑟,便问他是不是太冷清了?苏东坡指着窗外的花木,哈哈大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的确,只要你心胸通达,清风呜咽和泉水淙淙,也是两曲优美的音乐;常青的松柏、不弯的竹子和傲雪的梅花,都是相伴严冬的老友。

03

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蓬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蓬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

04

竹子,又名竹。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学名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

05

梅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

岁寒三友意思是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出自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岁寒三友是指什么,欢迎大家分享。

岁寒三友即指:

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植物四君子

松树、翠竹、梅花。

在寒冬季节这种恶劣的情况下,仍凌霜傲雪,身姿挺拔,不与百花争艳,孤芳自赏,生命力非常的顽强,依旧生机盎然。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借物抒情,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对崇高品格的精神追求。

这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道德层面的修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品质和君子之道的象征。其中傲立风雪,顶雪绽放的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它与刚正不阿的翠竹更是花中君子。在它们体现出来君子的高尚品质。而松树四季常青,苍劲挺拔,历经寒冬依旧郁郁葱葱,铮铮铁骨,不畏严寒的精神令我们深深折服。在他们三者身上都有无畏、坚韧、正直、刚毅、坦荡的'高洁风格,让人不由心生敬意。

典故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寓意:

梅花

赠送对象:朋友、友人、同事

花语:坚强 ,高洁、忠贞,高雅。

竹子

赠送对象:长辈、朋友、商业伙伴、领导

花语:生命的柔韧坚强、青春永驻、气节和傲骨、虚心品格长寿安宁、幸福和谐、君之风度。

松树

赠送对象:朋友、家人、同事、长辈

花语:坚定、贞洁、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