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骨是谁?

唐代诗人陈子昂被世人称为“诗骨”。

陈子昂(生卒年有争议)诗骨是指哪位诗人,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文明元年(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扩展资料

陈子昂诗骨是指哪位诗人的诗文革新主张对唐诗产生诗骨是指哪位诗人的历史影响巨大,并且意义深远。陈子昂转变了初唐时期的诗文风格,使唐诗彻底摆脱了齐梁颓靡诗风的影响和束缚。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举措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做好了铺垫,它是唐诗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唐诗变革的风向标。陈子昂提倡“风雅”之音,使唐诗的创作风格贴近社会生活实际,使文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偏向于向现实生活取材,使士大夫开始关注社会,关注百姓生活。

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主张为迷茫的文人们指明了方向,它奠定了唐代诗文的壮阔景象,盛唐文学把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主张作为理论指导,使得盛唐文学诗风壮阔大气。陈子昂批判齐梁诗风颓靡,脱离社会实际,作品中缺乏社会元素,经过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之后,盛唐的诗文大多来源于实际生活,内容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想法,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陈子昂的诗文革新实践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诗骨是指哪位诗人

大家都知道诗仙指的是李白,诗圣指的是杜甫,诗豪指的是刘禹锡,那么诗骨是指哪位诗人诗骨是指哪位诗人

诗骨是指哪位诗人

1、诗骨指的是陈子昂,诗骨是指哪位诗人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3、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送魏大从军》、《感遇》38首等。

关于诗骨是指哪位诗人内容的介绍就到这了。

古代诗人谁的诗被称为诗骨?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诗骨是指哪位诗人-诗杰,诗佛,诗魔,诗鬼,分别是谁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诗骨是谁

陈子昂(659年-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后世称陈拾遗,与李白、孟浩然等十人合称仙宗十友,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燕昭王》、《送魏大从军》等。

“诗骨”的由来

陈子昂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处于的是唐朝开始时期,当时正在进行诗文改革,所以,他的诗文是后面人的写作依据,从他的诗文中可以读出澎湃之情,也可以读出潇洒之气,总之,他的诗文可以传达出正能量,所以有人评价他的诗文是风骨铮铮,所以就被称为“诗骨”。

创作特色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诗骨是指哪位诗人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这些诗歌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

其他作品解析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推荐解析诗骨是指哪位诗人: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燕昭王》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推荐解析: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 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 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推荐解析:匈奴还没有被灭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绛一样从军保卫边疆。 在三河道与友人分别,心里有些怅惘,盼望魏大像赵充国那样的英雄豪杰建下大功 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 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