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姓氏有些什么?

蒙古族的姓氏大体有四种:�

1、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上十一世祖学端察掳一女俘名“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兀良合为部落名称,阿当罕是自己的本名,札儿赤兀惕是氏族的名称。故这个女俘姓兀良合真(真表示女性,若为男性则称为兀良合歹),名字叫阿当罕,是札儿赤兀惕氏族人。姓名称呼的顺序是:姓氏、名称、族属。东部区的喀喇沁各旗札萨克、台吉均姓乌,就是兀良合(也称乌梁海)人者勒篾(成吉思汗四杰之一)的七世孙和通始建喀喇沁的缘故。这就是取本部名称词首为姓。

《元史》第一卷第一页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载中,也把姓氏直接记为:“铁木真,姓奇渥温氏。”奇渥温,也记作“乞彦”,也是成吉思汗所属部落的名称。今鄂尔多斯的奇姓,均由此而来。拉施特《史集》记述塔塔儿部落时就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做秃秃黑里歹,若是女人就唤做秃秃黑里真。”�

2、以本氏族的名称为姓。合撒儿(成吉思汗仲弟)之后裔所建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诸部的札萨克、台吉均姓包氏,就是源于合撒儿出世的孛儿只斤(也记作博尔济吉特氏族之故。这就是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东土默特原居东部区卓索图盟)的宝氏,也出于此,因为包、宝谐兰所致。�

3、以祖先的名字为姓。在古代,如元丞相、主修宋辽金三史的脱脱,本是蔑儿吉骀氏。其后人却以脱脱为姓,元代有脱脱尼,明代有脱脱卜花。现代人以祖先的名字为姓的,如,出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嗄达梅林,从他先祖莫勒特图以后,开始取“莫”字为姓,谐音记作孟,所以嗄达梅林汉名叫作孟青山。又如,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代办富格日特远祖兀良合人,本姓乌和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取“富”为姓了。东部区蒙古族象这种转姓的情况也不少。�

4、既非以部落、氏族为姓,也不是以父名为姓,而是出于历史上一种特殊称呼。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于是这些家属便取姓“奥鲁”,后代改姓“奥”。元代时,凡降元编入蒙古军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于是后人有了以“蒙”为姓的。另外,明代常给蒙古人赐姓。如火你,于洪武九年(1376)内附,更其姓名为霍庄。观音保,于十六年(1383)附明,赐姓名为李观。丑驴,于二十一年(1388)附明,赐姓名为李贤。�

5、以汉族姓为姓。这主要指按蒙语意译成汉姓。如锡拉特蒙古语为黄,译成黄姓;查干,蒙古语意为白,译成白姓;呼和,意为蓝,译为蓝姓;阿拉坦意为金,译成金姓等。还有以谐音取姓,与音近的汉字为姓,如其父名为伯颜,则子取“伯颜”首字的谐音为白姓;又如火你赤,取字首“火”的谐音为霍等,或者直接使用汉姓。

(二)蒙古族人名的特点�

蒙古人的名字反映了蒙古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宗教等方面的特点。�

1、喜以动物名称命名。如阿思兰(狮)、巴尔思(虎)、那海(狗)、阿尔布古(有花纹的鹿)、脱里(鹰)、玛喇勒(牝鹿)等。男性的蒙古人以勇猛为荣,所以用凶猛的动物来命名,并且以虎为名者较多,在虎前加形容词,如哈喇巴儿思(黑虎)、普剌巴尔思(黄虎)、乌兰巴尔思(红虎)、额白巴尔思(雄虎)、茂巴思(恶虎)等。牛在畜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牛力气大,身强,无所畏惧,所以很多人用它来命名的,如起名叫“不花”(牛),为着区别,在“不花”之前加形容词,如帖木儿不花(铁犍牛)、按难不花(金犍牛)、察罕不花(白色的犍牛)等。这反映了蒙古族狩猎和畜牧为主的经济文化心理。�

2、喜欢用“巴图”意为“结实”来命名。汉译不同的字有拔都、八都、伯秃、伯都。在巴图之后加附加词,如巴图噶尔(结实的手)、巴图和坦(结实的城)、巴图布琳(全结实)等。为赋“结实”之意还有以金属命名的,如阿勒坦(金)、铁木尔(铁)、西日莫(生铁)、宝力道(钢)、图卡特穆尔(正铁)等。元文宗名,图帖睦尔。元泰定帝名为也孙铁木儿。�

3、以祝福、吉祥、幸福的词来命名。如那苏图(长寿)、宝音或伯颜图(福)、好必图(有福)、乌力吉巴雅尔(“乌力吉”为吉“巴尔”为喜)、吉日嘎朗(幸福)、贺喜格(恩惠)、白仓(富仓)、都冷仓(满仓)、巴达荣贵或满达尔夫(兴旺)等。有以吉祥之意的数字命名的如伊苏岱(几),象征丰盛,是无尽数,也带该(九)。有以祖父、父亲、外祖父等人岁数命名的,希望能长寿,如吉林台(六十)、达兰台(七十)、乃颜(八十)等。�

4、喜欢以星辰、花草树木、珠宝等为女性命名。如娜仁(太阳)、萨仁(月亮)、敖登(星星)等;又如其其格(花儿)、其木格(花蕊)、牡丹、海棠、梅花等;再如塔娜(珍珠)、哈森(玉石)、水灵(悲翠)、乌云(蓝色宝石)等;也有象征着女人命运的名字,如呼吉雅(儿子的命运)、杜达古拉(带弟)等。女子按出生月份命名的也颇多,如正月、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等。

蒙古族有什么姓氏?

1.蒙古部落及姓氏

内蒙卓素图盟土默特右旗, 从最初蒙民占绝大多数, 到后来关内汉人移民日益增多, 逐渐形成蒙汉杂居, 直至形成从总体上汉族人口占多数的局面。这种历史的演变在不同民族相交错的区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历史原因的这种蒙汉民族的融合, 逐渐使蒙古族所特有的姓氏与汉族的姓氏相融合, 并以汉字为载体, 从而成为中国姓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象汉族的姓最早以国名, 城池名, 地域名, 先人字号, 官职等为姓一样,。蒙古族也是以部落名, 部落首长名, 地域名等,并按等级划分出不同的姓氏。如正统的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博尔吉锦氏姓宝,清朝及清以前其历代后裔非官员者均奉台吉待遇。正统的元重臣扎勒玛所属的乌利扬罕部姓乌,清朝及清以前其历代后裔非官员者均奉塔布囊待遇。而因各种原因被视为非正统的人则不能用宝姓和乌姓,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也有类似的情况。改取汉名主要是便于与汉人和外界交往, 同时还有传统的蒙古名在本民族内使用。

1836年, 即清道光16年曾发布严禁蒙古人取用汉名的规定, 但也没有也不可能真正的施行下去。因此,值得说明的是,蒙古人所用的汉字姓与百家姓中的姓及其渊源是不同的两回事。如:蒙古族姓中的“宝”姓就不在百家姓中。因此,人们所说的百家姓不是整个中国民族的姓氏全集,而是汉民族,或者说是汉民族被融合后的不完整的百家姓而已。蒙古族的汉字姓和百家姓中解释的含义完全是两回事。

2.部落与姓氏关系

蒙古族人的姓是和部落名, 部落首长名, 地域名等有密切关系,在宗室家族发展演变过程中姓也有所变化,有的按等级或类别又划分出不同的姓氏。如: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部落博尔吉锦氏姓宝,清朝时大部分均有官职,无官职的也奉台吉待遇,元重臣扎勒玛所属的乌利扬罕部姓乌,清朝及清以前其历代后裔非官员者均奉塔布囊待遇。相当于宝姓的台吉待遇。宝,乌二姓是蒙古族最高贵的姓,历来如此。因而因各种原因,如犯罪,破落,或受排挤等不再相配的人被视为非正统的人则不能再用宝姓和乌姓,但这些人为纪念自己的姓,往往在改称它姓时用其同音字,如把宝改成鲍,包等。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也有类似的情况。还有赐姓的作法,对多年在一起的外姓人或奴隶表现好的可以赐姓。多数情况是和部落名,首长名,地域名第一个音有关。

下表列出部分部落与姓氏关系:

----博尔吉锦氏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 博尔--取近音“宝” 清朝时无官者奉台吉待遇

---- 兀良哈部 成吉思汗的功臣扎勒玛所属的部落, 数皇亲,兀---取同音“乌” 清朝时奉塔布囊待遇, 相当于宝姓台吉

----兀济业特部 据说成吉思汗的一支早期著名部落 兀---取同音“吴”

----其木得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其---取近音“陈”

----白仞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白---取同音“白” 白---蒙语察干的察的近音“常”

----白如大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白---取同音“白”白---蒙语察干的察的近音“常”

----来哈德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来---取同音“赖”

-----杭木顿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杭---取同音“杭” 杭---取近音“韩”

-----林日如大部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林---取近音“李”

-----西林特德部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西---取同音“席”

-----包路处大部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佟姓

上是指朝阳地区的情况,在其他地域,也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如:

蒙古姓氏-独一无二的蒙古名字女孩

喀喇沁旗——(校注蒙古纪闻)

博罕岱氏-------------------------------(今姓杨)

莽努特氏-------------------------------(今姓何)

齐默特氏--------------------------------(今姓陈)

札哈齐特氏----------------------------- (今姓于)

新楚特氏-------------------------------- (今姓章)

额勒图特氏----------------------------- (今姓白)

博鲁特氏-------------------------------- (今姓陈,也有姓李)

哈尔努特氏--------------------------- --(今姓韩)

札拉楚特氏------------------------------(今姓陶姓秦)

兀良哈氏---------------------------------(今姓乌)

博尔吉锦氏------------------------------(今姓鲍)

以上均为大族

土默特左旗(阜新) 吴姓蒙古人很多

塔布囊-------------------------------------皇亲吴姓家族

蒙古姓氏有哪些啊?

蒙古姓氏一般以部落名称为姓蒙古姓氏

1、科尔沁

既豁尔赤蒙古姓氏,哈萨尔属民四千户蒙古姓氏,以善制弓箭著称,十五世纪二十年代由奎蒙克塔斯哈喇率领南下拱卫博迪汗者为嫩江科尔沁,留在呼伦贝尔原地者为阿鲁科尔沁。“科尔沁”由军事机构蒙古姓氏的名称逐渐演变成合撒儿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形成了著名的科尔沁部。

2、喀喇沁

喀喇沁是个古老部落,元代生息于称海(今蒙古国科布多)。北元时属永谢布万户,由达延汗孙巴雅斯哈勒领有,南移独石口边外。喀喇沁在蒙古语里指制黑马奶的牧人。

3、土尔扈特

也称陶日古特,原为林木中百姓,十三世纪六十年代随阿里不哥起兵反对忽必烈称帝,失败后越过阿尔泰山到额尔齐斯河和准噶尔盆地北缘游牧。土尔扈特是今卡尔梅克人的主体。土尔扈特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非18世纪中后期的渥巴锡领导的东征运动(东归仅仅是政治宣传)和二战后期留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后裔遭斯大林政府流放两大历史事件莫属。

4、巴林

也称白仁,元代大将伯颜出自巴林,曾领兵伐宋。巴林部为蒙古古老部落之一,其名称最早见于13世纪蒙古文名著《蒙古秘史》,到明初,明人用汉字音写的《秘史》译作巴阿邻。用波斯文撰写的14世纪名著《史集》通作Barin,汉译作八邻。

5、巴鲁喇斯

十三世纪初,巴鲁喇斯大部随察和台西迁,成为察哈台汗国属民。十四世纪帖木尔建立了帖木尔帝国,成为成吉思汗后又一辽阔帝国。巴鲁剌思是蒙古族姓氏之一,来自巴鲁剌思氏部。巴鲁剌思氏是蒙古部落,源出尼伦蒙古,祖先可追溯至哈剌察儿,与成吉思汗同宗(大家也是起源於勃端察儿),这部落在草原时代著名人物是忽必来。

蒙古族八大姓氏是什么?

蒙古八大姓氏乞颜,齐,祁,陈,秦,纳古斯,那,肖德。蒙古族姓氏,20世纪以来中国蒙古族逐渐取汉译姓氏,蒙古国则于1997年制定了取姓法,规定蒙古国民要选取历史人物或祖先的名号作为姓氏。

蒙古族的汉姓来源主要有四种,以部落名称为姓,以氏族名称为姓,以祖先名字为姓,直接取汉译姓氏为姓。

蒙古姓氏的由来

蒙古族汉语姓一般采用同音,译音,自选三种方式产生。同音是选蒙古姓某一音节固译音是将蒙古姓译成汉语,用其一字做汉语姓,还有一种是选字,如翁牛特,他们认为翁牛特是高门属民,因而汉语姓高。

由于当时交通和通讯不方便,因而不同地区的同一族人未来得及商量,因而同一蒙古姓可能在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汉语姓。如乞颜,现用汉姓齐,祁,秦,陈,乔,綦,孛尔只斤取博尔近音,现用汉姓为宝,包,鲍,博,奇,罗,波,久居内地的孛儿只斤氏多以陆,王,梁等汉字表述。

兀梁哈,现用汉姓乌,邬,伍,吴,于,梁,魏,巴雅兀惕,现用汉姓俞,白,富,察哈尔,现用汉姓常,张,白,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