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复姓有哪些?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
(1)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
(2)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
扩展资料
1、从官名命名的,如太史、巫马、乐正等;
2、以封邑命名的,如令狐、羊舌、段干等;
3、以居住地命名的,如东郭、南郭和闾丘等;
4、以由职业命名的,如漆雕等;
5、以先祖名字命名的,如公良、公羊和颛孙等;
6、以爵系命名的,如公孙、仲孙等;
7、以族系命名的,如叔孙等;
8、以少数民族改姓的,如拓拔姓和尉迟、万俟等;
9、以物品名称命名的,如谷梁姓。
中国的复姓有哪些中国的复姓有哪些复姓
中国的复姓有:司马、夏侯、诸葛、尉迟、欧阳、太史、端木、上官、东方、独孤、南宫、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等81个。
复姓的演变过程
因过继、收养等关系改用他人姓氏,及后归宗,要求恢复本姓者,称为复姓。
汉军复姓者,由本旗咨报户部,户部按档而复,准予归宗者,仍移咨吏部复姓,凡吏员出身者,皆不准归宗复姓。
清制,凡官员复姓,京官由各该衙门咨部,旗员由本旗咨部,分别取具同乡京官印结和本佐领图记。在籍候补汉京官,由本籍总督巡抚咨部;外官,由所隶总督巡抚咨部。
中国现在还有哪些复姓?
欧阳、司马、皇甫、西门、公孙。
1、欧阳
欧阳姓,中华姓氏之一,为今天汉族人口最多的复姓。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欧阳姓人口为90.1万。在中国排188位。
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
2、司马(中国复姓之一)
司马(sī mǎ):西晋、东晋国姓,中华姓氏之一,复姓。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西周始置,司马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一十位。
司马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司马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万人。
3、皇甫
皇甫(Huángfǔ),复姓,出自西周。西周太师(高级武官)皇甫的后代以“皇甫”为姓,称皇甫氏。又言出自子姓,是春秋时宋国公族的后代。
皇甫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姓氏人口排名第529位,人口5.3万人。
4、西门
西门,中国复姓。西门姓来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有一位大夫居住于城的西门,其子孙便以“西门”为姓。西门姓重要人物有战国时期魏国官吏西门豹。
5、公孙
公孙姓:汉族复姓之一。据传,源于5000多年前的华夏时代,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8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春秋时期,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
中国的复姓有多少?
中国有81个复姓。
中国复姓大全中国现存中国的复姓有哪些的复姓有81个中国的复姓有哪些: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等。
还有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