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有关河豚的知识
河豚鱼学名暗纹东方鲀,又名气泡鱼,属鲀形目,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在河豚的产地在哪里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常见有数十个品种。
河豚鱼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部小河豚的产地在哪里;背上有鲜艳河豚的产地在哪里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
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TTX),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精巢和肉多为弱毒或无毒。
河豚毒素比较稳定,不易用盐腌、日晒、一般加热烧煮等方法消除。渔民们加工处理前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或长时间烹煮、或腌制食用。如果一个环节操作不细致,毒素会很快发作,且一般无法抢救。
在日本,烹饪河豚鱼设有专职厨师,严格加工处理,而且一般由厨师亲尝第一口,再静待20—30分钟后才可端上餐桌。即使这样,日本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间总有数十人因误食河豚丧命。在我国沿海和长江下游地区,因误食河豚丧命的,每年都有数十人。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报告显示:中洋无毒或微毒河豚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7.71%,脂肪含量仅为0.62%,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20%,其中DHA(脑黄金的主要成分)占15.36%,EPA为6.19%。
河豚属回流性鱼类,春季亲鱼由海入河产卵,幼鱼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长,翌年春入海。河豚为中小型鱼类,体表有小刺,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400-600克左右。长江下游沿海地区包括崇明是天然河豚的主要产地。崇明主产河豚品种有暗色东方河豚和条纹东方河豚两种。经过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河豚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在崇明都已获得成功。
河豚的肝脏、生殖腺和血液有剧毒,河豚毒素提取后可用于医治神经痛、痉挛等病。河豚肉质鲜美,富含脂肪,蛋白质含量很高。
河豚鱼在哪里生活
河鲀鱼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河豚的产地在哪里,品种较多河豚的产地在哪里,约有200余种,其中在我国就有40余种,大部分属东方鲀属,在我国河豚的产地在哪里的温带、热带、亚热带海区都有河鲀鱼分布,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以及近海江河中。
少数种类生殖季节溯河进入江河产卵,如暗纹东方可沿长江上溯至洞庭湖产卵,也可在长江及通江湖泊中定居,是我国重要的鱼类资源,主要生活在水的中层或底层。是江海洄游习性的底栖鱼类。 河鲀食性较杂,主要以贝类、甲壳类和幼鱼为食。
医疗价值
河鲀毒素是从河鲀鱼内脏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类物质,在医学上有重要的医疗价值,价格昂贵,每克售价高达五六十万元人民币。
现已证明,河鲀毒素包括有河鲀素、河鲀酸、河鲀卵巢毒素和河鲀肝脏毒素,是自然界最剧烈的毒素之一,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250倍,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若人们处理河不当或误食,即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河鲀毒素在医疗上常作为一种高级麻醉和镇痛药物,对神经痛、肌肉关节疼痛、皮肤炎症、胃肠痉挛、哮喘、晚期癌症等疾病均有显著疗效。据广西的一家研究所研究报道,河鲀毒素还是一种戒毒良药,连续注射5日极微量的河鲀毒素后可戒除毒瘾。
经济价值
河鲀鱼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价值外,其鱼皮有良好的韧性和美丽的花纹,是上等皮革制品原料,也用于建筑、火柴、加工等工业河豚的产地在哪里;鱼胆可提取牛磺酸等生化试剂,临床上有明显的抑制真菌的作用,可作为烫伤及癣用药;精巢可提取精氨酸,临床上可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卵巢、肠、鳃、血液等废弃物还可用来制做肥料和杀虫剂。
以上内容参考河豚的产地在哪里:百度百科-河豚
河豚是哪的特产?
河豚是我国沿海一带的特产。河鲀在我国资源极为丰富,中国沿海产54种,年产量约达300~400万吨,沿海一带几乎全年均可捕获。
在长江、珠江则在春、夏之间出现汛期,为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渔业对象之一。在我国,从辽宁至广东沿海共生活着30多种河鲀,其中的暗色东方鲀进入长江、珠江等水系的中、下游。
扩展资料:
分类
1、虫纹东方鲀
鉴别特征:背腹面均光滑无棘,体背面灰褐色,具虫纹状白色花纹,胸斑小,其周围白色花斑状,体侧下方具一黄色纵带。全长30厘米左右,小型种。
毒性:筋肉、皮、卵巢均有毒。
2、横纹东方鲀
鉴别特征:背腹及体侧密布细小棘,体背深褐色,具多条细浅色横带,体侧下方具一黄色纵带。全长25厘米,中小型种。
毒性:筋肉、皮、卵巢均有毒。
3、铅点东方鲀
鉴别特征:背腹面均具弱小棘,体背黄褐色,具浅色小斑点,5~6条深褐色横带,体侧下方具一条黄色纵带。全长25厘米,小型种。
毒性:筋肉、皮、卵巢均有毒。
4、月腹刺鲀
鉴别特征:全背部及腹部面具强小棘,体背褐绿色,尾鳍灰褐色或黄色,月牙形。全长达50厘米,中型种。
毒性:筋肉、皮、卵巢均有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