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苦指数?

系指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困难程度痛苦指数的指标。等於一国消费者物价年增率与年失业率之和。

痛苦指标痛苦指数的判定标准为痛苦指数,当指数超过20%时痛苦指数,表示该国经济处在「悲惨」状态痛苦指数;10%至20%之间,则是「尚可」;如果未满10%,表示该国表现「优异」。

"通货膨胀"是什么意思?

通货膨胀一般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影响有:(1)实际收入水平下降;(2)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导致福利减少;(3)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具体表现为:低收入者(拥有较少禀赋者)福利受损,高收入者(拥有较多禀赋者)却可以获益;以工资和租金、利息为收入者,在通货膨胀中会遭受损害;而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却可能获利。

痛苦指数的计算公式

该指数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相同的,失业率上升1%与通胀率上升1%对人们构成同样程度的“痛苦”。以当前美国的痛苦指数计算为例,Misery Index (12.97) = Unemployment rate (9.1) + Inflation rate (3.87) , 即: 痛苦指数=失业率+通胀率

痛苦指数-痛苦指数等于

有调查表明,公众对于通货膨胀的忍受力是失业的1.6倍,因此有人提出痛苦指数的公式应该为:痛苦指数 = (通货膨胀百分比/1.6)+ 失业率百分比

堪称世界上最悲惨的国家,痛苦指数高达75.5,它究竟在哪?

这个国家就是叙利亚,这个国家的百姓常年都生活在战争之中,大部分人都已经变得麻木,所以导致他们的痛苦指数成为世界第一。

叙利亚国家的内战已经持续了八年了,在这期间,百姓民不聊生,他们每天醒过来面对的都是一片废墟,不知道身边的人明天是否还能陪着自己。所以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连简单的幸福都没有办法去拥有,又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怎么不悲惨。

而且痛苦指数算法的其中一项就是考察一个国家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而叙利亚高达25.5%。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平常一两块钱的蜡烛,在叙利亚能买上200多块,所以蜡烛在他们国家可以说是一个奢侈品,只有当地的富豪才能享受到。除此之外,他们没有食物,没有生活用水,没有电,这样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很难想象,但是却是叙利亚孩子生下来就要面对的。环境能影响一个人,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真的很难活得明媚而充满希望。

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叙利亚人民看不到希望,这一场战争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结束,而这件事又不是普通人能控制的,他们只有一天天被迫接受。所以他们变得麻木,只有日日祈祷,希望和平的一天能快快到来。

所以说,叙利亚国家痛苦指数这么高,主要还是因为战争造成的,它让这个国家变得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