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这个字怎么读
戍的读音是shù,声母是sh,韵母是u。
戍组词:
戍边、卫戍、戍守、征戍、戍妇、戍傜、戍卫、戍歌、戍鼓、戎戌、戍陀罗、番戍、戍栅、古戍、瓜戍、繇戍、田戍、重戍、抚戍、戍备、留戍、戍城、
戍鼙、戍逻、戍屋、戍口、屯垦戍边、戍转、戍漕、流戍、野戍、傜戍、卫戍部队、戍副、戍所、出戍、陇戍、戍人、适戍、戍堡。
有戍的句子
1、陇山有成卒,戍卒亦不闲。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2、华筑精品, 固成天下。
3、巉岩容仪, 戍削风骨。
4、朝发铁麟驿, 夕宿金河戍。奔走急王程,进步神速路。一唐张震 《宿金河戌》
5、戍卒叫,,楚人一炬,!
6、我成未定,靡(mi)使归聘。
7、凄凄还切切, 戍客多离别。
8、数戍楼的在那里呢。
9、进击是最好的卫戍。
10、秦王按剑怒,发罕戍龙沙。
11、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1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3、戍鼓断人行,秋边- -雁声。
14、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戌。
15.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16、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17、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戍怎么读?
戍的读音是shù,声母是sh,韵母是u。
一、戍的释义
(军队)防守。
二、字源解说
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执戈,本义是防守边疆。引申指戍守部队,甲骨文多用此义。用作名词也指驻守的士兵。
三、组词
戍籍、戍边、卫戍、戍守、适戍等。
扩展资料:
一、戍籍 [ shù jí ]
戍边吏卒的户籍。
二、戍边 [ shù biān ]
戍守边疆。
三、卫戍 [ wèi shù ]
警备(多用于首都)。
四、戍守 [ shù shǒu ]
武装守卫;防守。
五、适戍 [ shì shù ]
1、谓谪罚戍边。
2、指因罪谪罚戍边的人。
戍的读音
戍有一个读音。
拼音shù、注音ㄕㄨˋ。
部首戈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6画。
五笔86DYNT、五笔98AWI、仓颉IHI、郑码HMS。
四角53200、结构单一、电码2050、区位4289。
统一码620D、笔顺一ノ丶フノ丶。
释义:军队防守:卫戍。戍边。戍守。
出处: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相关组词:
戍鼙[shù pí]
戍鼓。
留戍[liú shù]
驻守。
戍火[shù huǒ]
戍卒在驻地所燃之火。
镇戍[zhèn shù]
镇守﹐戍守。
屯垦戍边[tún kěn shù biān]
驻扎军队垦荒。
戍役[shù yì]
戍边的军士。戍守边疆。
戍垒[shù lěi]
戍堡。
戍城[shù chéng]
边城。
重戍[zhòng shù]
重兵戍守。
戍栅[shù shān]
防御敌人的木栅。
南戍五岭[nán shù wǔ lǐng]
指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古戍[gǔ shù]
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
瓜戍[guā shù]
原指瓜熟时往边地戍守﹐后用以称官吏赴任。
守戍[shǒu shù]
戍守,防守保卫。
坐戍[zuò shù]
指充军,流放。
番戍[fān shù]
轮流戍守。
“戍”字的读音
戍 shù
【动】
(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同本义〖guardthefrontier〗
戍,守边也。——《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武王立重泉之戍。——《管子·地数》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诗·王风·扬之水》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戍人(古代守边军士的通称);戍守(守卫);戍客(离开家乡戍守边境的人);戍逻(守边巡逻);戍役(戍边的军士);戍将(戍守边境的将领)
驻守〖garrison〗
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又如:戍鼓(驻边军士所击的鼓声);戍主(古代驻守一地的长官);戍堡(边防驻军的营垒、城堡);戍御(防守御敌)
戍
shù
【名】
守边的士兵〖garrisonsoldiers〗
乃归诸侯之戍。——《左传·定公元年》
又如:戍傜(兵役及劳役);戍屋(戍卒屋舍);戍妇(戍卒的妻子);戍歌(戍卒唱的歌)
守边之事〖garrison〗。如:戍漕军需用品之运输。特指水运。又指边防区域的营垒、城堡
其谢尚、王愆期等,悉令还据本戍。——《晋书·庾亮传》。又如:戍堡
戍边
shùbiān
〖garrisonthefrontier〗防守边境,守卫边疆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杜甫《兵车行》
戍角
shùjiǎo
〖buglecallofgarrisonsoldiers〗驻防士兵的号角
暮色渐起,戍角悲鸣。——宋·姜夔《扬州慢》序
戍守
shùshǒu
〖guard〗武装守卫;防守
戍守边疆
戍卒
shùzú
〖garrisonsoldier〗防守的士兵
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杜牧《阿房宫赋》
军队防守:卫~。~边。~守。
郑码:HMS,U:620D,GBK:CAF9
笔画数:6,部首:戈,笔顺编号:134534
商代之官,见于甲骨文,是一种镇守边地之官。常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其所驻之防地营寨亦称戍。后世称防守边疆为戍边。
相似的字还有xu 一声 戌 wu四声 戊
shù
【姓】
该姓人数极少,具体渊源待考,现仅知主要分部于云南部分地区。
戍怎么读
戍的读音是shù戍的读音,戍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戍字的本义是防守边疆。引申指戍守部队戍的读音,甲骨文多用此义。戍字用作名词时也指驻守的士兵,与“戍”字形相近却读音不同的字有戍的读音:戊Wù、戌xū又读作qū、戎róng。
古文中戍的用法:
戍,守边也。——《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武王立重泉之戍。——《管子·地数》
彼其之子,不与戍的读音我戍申。——《诗·王风·扬之水》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史记·陈涉世家》
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乃归诸侯之戍。——《左传·定公元年》
其谢尚、王愆期等,悉令还据本戍。——《晋书·庾亮传》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杜甫《兵车行》
暮色渐起,戍角悲鸣。——宋·姜夔《扬州慢》序
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杜牧《阿房宫赋》
早幼教
幼儿园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