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哪些?

漳州旅游必去的十大景点有东山岛、云水谣古镇、云洞岩、寻梦谷,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漳州马銮湾、十里蓝山、东山风动石、东南花都,其中比较推荐的是东山岛、云水瑶古镇、云洞岩。

1、东山岛

东山岛海湾辽阔,沙滩平缓,绿树成荫,胜景众多,极具南国滨海风光特色。东山岛古称铜山,现仍存有建于明代的铜山古城,位于铜陵镇海滨,系为防御倭寇而建,至今雄风依存。古城内有一座回廊曲径、玲珑雅致的关帝庙,亦称武庙,建于明代,至今香火旺盛。位于东山岛东部的马銮湾,天蓝海阔,沙白水净,加之岸边绿林葱茏,沙滩长2500多米,宽60米,沙滩东北有“三支峰”为屏,东南有赤屿等四个小岛拱卫,因而自成格局。

2、云水谣古镇

云水谣古镇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土楼风景旅游区,介于书洋、梅林两镇之间,有璞山、官洋、坎下三个村,是闽南闻名遐迩的一个秀美山村,那里的幽长古道、千年老榕、青山碧水、神奇土楼,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云水谣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村中有条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云水谣古栈道”。

3、云洞岩

云洞岩在福建省漳州市东20里,此山是由各种玲珑奇特、各具神态的巨石,层层叠叠垒成的。岩石间隙,有数不清的幽深洞壑石室。据《漳州府志》记载:“有石室深广丈余,天将雨则云出其中,霁则云复归焉,故曰云洞。”相传隋朝开皇年间,有潜翁者养鹤于石室中,而鹤时飞鸣于山上,乡人见之,故又名“鹤鸣山”。

想跟朋友去土楼那边旅游,有没有好的推荐路线?

福建土楼申请世界遗产是以南靖土楼和永定土楼为主南靖ktv陪酒,主要的土楼群也是在南靖和永定。

南靖土楼,开发的比较早,在当地政府大力鼓动与支持下,加上临近特区厦门,设施完善,吸引南靖ktv陪酒了很多游客。

永定土楼,是福建土楼的灵魂,最大土楼在永定(承启楼),最完善的土楼在永定(土楼王子振成楼),所以,看土楼一定得去看永定的土楼。

很多土楼群被开发成了旅游区,配套完善,有停车场,旅游服务区,酒店,饭庄,温泉,导游,但这些景区商业化浓烈,很难体验到那种乡土气息。我这边要推荐一条,比较独特的自驾游路线。

推荐如下:

第一站到南靖土楼看四菜一汤,四菜一汤是指四个圆形土楼和一个方形土楼组成的土楼群,保持完好,各方面设施都很完备,外地车牌进到景区周边,会有当地的人,上前询问需不需要导游,最好是不要,我们就是来看风景的,领略一下当地风情就好,旅游嘛就是要随心所欲。

第二站南靖塔下村,这是个古老的村落,游客比较少去,但是非常值得一去,不用门票。宽阔的小溪从村庄中间流淌,土楼错落有致,庭院有篱笆,溪水清澈,很农村很整洁。

第三站永定承启楼,作为最大的土楼,肯定是要去看的,不到承启楼,枉去土楼行。

第四站永定振成楼,作为最完善的土楼,精致得很,可以考虑在土楼里住一晚。

第五站永定初溪土楼群,这里要隆重介绍一下,这是一个被遗落的土楼群,我个人认为是最有味道的土楼群。游客不多,开发的较晚,属于土楼群最深处。土楼群依山而建,土楼里还有一条巨大的活白蛇。

游玩土楼可以到边上的农场采摘草莓、葡萄,还可以去划船,这个农场叫坤雅。

游历完土楼可以去一个大山深处的山庄留宿,山庄的名字叫天高岽,坐落在附近最高山脉山上,在上面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气候喜人,还可以KTV,嗓子一吼,野猪也会一起叫,度假避暑好出处。盛夏的山里凉风习习,晚上不用开空调,还得盖被子睡觉,安逸得很。

至于吃的,都很土,土鸡土鸭土鹅,还有土猪肉。最好吃的就是当地的酸菜饭,来一碗终身难忘。

重点推荐的是塔下村和初溪土楼,一般人去土楼都不会去这两个地方,因为他们不出名,不出名不代表他们不好看,只是他们开发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去旅游就是要去看别人看过的风景,更是去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风景。(PS:天高岽山庄也不错)

从第一站到第五站都是顺道,一路往前,一直到大山的最深处。

小时候我在土楼里长大,也见过土楼是怎么一点一点垒成的。矗立在群山之间的土楼,雄伟壮观,住在土楼里的人家都是客家人,客家人好客热情,诚实可亲。

张廖姓 张廖氏家谱 张廖姓起源 张廖姓名人 张廖姓的来源 张廖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张廖(Zhāng liào)姓源流独特南靖ktv陪酒,源出有二南靖ktv陪酒

1、出自张、廖两姓璧联而成南靖ktv陪酒的复姓南靖ktv陪酒,称张廖氏。最早的张廖姓源于元末明初福建漳州有张元子公者,入赘诏安廖府,单生一子,因受恩于廖氏,乃誓约后裔子孙:“在世为廖,死后归张”。此为“张骨廖皮”、“一嗣双祧”之由来,族人自称“双廖”,并立“清武”为堂号,族谱命题也都以张廖姓为多,例如《云林张廖氏家谱》即是。

2、出自清·光绪时,台湾日据时代,一廖氏人家所改。1895年,清朝甲午战争失败后,台湾在《马关条约》中割让予日本,从此展开了台湾岛上五十年的日据时代。期间,再衍生另一支复姓的“张廖”姓,据说肇因于日治时期,在台湾中部台中市有一户廖姓人家,某一天日警来廖家查户囗,当他看到神龛上都以张姓记载祖先名字时,就质问该家户长为何谎报廖姓,在一时无可辩解下,就声称是姓“张廖”以化解当时日警之刁难,此后全台亦仅台中市有此一家以“张廖”为姓者,到目前子孙共有二百多人,台中市议会议长张廖贵专,即属此支裔孙。

得姓始祖:张愿仔(张元子)。南靖ktv陪酒我国《百家姓》一书中,没有记载“张廖”这一姓氏,这一独特的姓氏并非音译,而是两姓的结合,一嗣双祧的一族,在血缘上是张公廖母,二姓合一家。论姓氏虽系两姓,论血统实为一脉。张廖是在台湾俗称“双廖”(正统之廖氏称“单廖”),发源于福建省漳州诏安县二都官陂。元顺帝时,白莲教猖乱,官陂始祖张愿仔公(后改名元子公),字再辉,原籍云霄县(北邻於诏安县)西林和尚塘,为张天正公之三子,避居官陂坪寨教读。当地廖化公(又称廖三九郎),单生一女名大娘,品行端正,聪慧贤淑,通读诗书,事亲至孝。廖公见张愿仔英姿义气,忠厚风雅,敬而慕之,赘为东床。廖公视婿如子,把产业全部交给爱婿执掌。张愿仔对岳父母也像亲父母一样孝敬,身受族人赞誉。张元子48岁,张、廖长子友来诞生,未冠之时,廖族有犯国法不容赦者,若人逃逸无踪,累及全族。张元子公挺身而出,以廖姓亲族身份,往官申辩,然当官司拖累多年,结案后,在返家途中患病垂危,临终遗嘱友来:“吾深受汝外祖父母知遇之恩,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答,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死当姓张,以存父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张寥友来谨承父志,以张承廖,并立誓:“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后书张,不违祖命,以报廖公之德。父本姓张,来源于河南清河郡衍派,云霄西林和尚塘有祖业,以后应回祭祖扫墓,以尽孝道。若移居外地,姓张姓廖由其自便。”张寥友来的后代子孙,就以祖嘱改姓张寥氏,称张寥姓,故张寥姓的始祖是元末明初福建省诏安县的张愿仔(张元子)。

二、迁徙分布

张廖姓,又称“双廖”,起源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系元朝末年张姓与廖姓之合。张廖氏源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发祥于福建漳州诏安县二都官陂,张廖氏始祖张元子(1328-1392),祖出张虎(伯纪),张伯纪於唐总章二年随陈元光开漳州,后在福建漳浦县南郊中营开基。元顺帝(1341-1364)时,白莲教猖乱,张伯纪第十三世孙张元甫迁福建云霄县西林和尚塘,明洪武七年(1374年),张元甫第五世孙张天正第三子张元子,字再辉,到福建诏安县二都官陂乡教书,为官陂廖化赏识。廖化,年以白米三百石贡献朝廷,乃封外部员外郎,赐九品衔,人称三九郎,三九郎单生一女名为“大娘”。并招张元子为婿,元子入赘廖家事三九如父母。翁视东床如己出,廖家事业皆由元子执掌。明洪武八年(1375年)张元子48岁,张元子妻大娘生子依俗姓廖名友来,友来未及加冠。某年,族人有犯国法者,拖累族人,族人不敢见官潜逃株连无数。当时,张元子就以廖姓身份,往官申辩。不料官讼多年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致官事清白结案,张元子年事已高返家途中重病垂危,临终时遗嘱儿子友来:“吾深受汝外外祖父(三九郎)知遇之恩,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效,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于前,死归姓张,以存父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张友来尊父遗嘱,以张承廖,并立誓“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后书张,不违祖命,以报廖公之德。我本姓张,来源于河南清河郡衍派,云霄西林和尚塘有祖业,以后应回西林祭祖扫墓,以尽孝道,若移外地,张姓、廖姓由其自便。”张元子死后,廖友来奉父神主往廖姓祖祠,廖族善意奉还,廖友来转奉神主往云霄西林张姓祖祠,并将张元子遗嘱告知亲族。张族嘉勉曰:“生廖死张,是一嗣双祧,宜自立一族以光张廖门楣。”赐祠堂堂号“崇远堂”,并赐灯一对书“清河衍派,汝水流芳”,清河为张氏堂号,汝水(南)为廖氏堂号,又赐谱序五十字“宗友永元道,日大继子心,为朝廷国士,良民万世钦。信能攻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远,诒谋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其庆式玉金。”后用蓝轿八台鼓乐送张元子神主牌回官陂,廖友来并将官陂坪寨故居中厅改为祖祠为父祖立祠。奉父为「张廖」始祖,自己改名“张廖友来”,自立一族“张廖氏”。 张廖族为了发扬祖先勋业训勉世代子孙,族谱的封面均书为《张廖氏族谱》,并叙述“张廖氏”的由来,承认“张廖”之本姓,并定“七条祖训”刻碑文嵌入祖祠墙壁,教导子孙明白本源的由来,此亦为“七嵌”的来源。广东省潮州市张廖氏开基饶平有三派,都是福建诏安官陂“张廖”姓(或称双廖、一嗣双祧)始祖张元子后裔,张元子子张廖友来生四子,长子张廖永安、次子张廖永宁、四子张廖永祖后裔由福建诏安县二都(今官陂乡)迁饶平县建饶。再如旅居日本大孤市侨胞有张廖富源、张廖富南等,都是官陂愿仔公的后裔。又如移居广东潮汕一带的张廖族人,也多用联姓。在此之前,元末有简德润者,入赘南靖张家,此派下张简同宗,以后乃有张廖简三姓联宗之说。

长子张廖永安为建饶涂屋楼张寥氏始祖。张廖永安生五子,第四子张廖元聪,后裔派衍台湾。移居台 *** 中西屯区、南投、云林县西螺、板桥、三仑乡的张廖子孙就有数万人,建有30多座宗祠。他们都一直奉守祖训,除了户籍登记,平时提到自己的姓氏,大多张廖并用。

次子张廖永宁为建饶石坛张廖氏始祖。张廖永宁生四子,第四子元真又生四子,次男素庵之第四代孙张廖旭予(第九世)。于明末由官陂乡坪寨村迁来建饶石坛,为开基祖。张廖旭予生七子。张廖旭予生七子,第五子张廖拨诚于38岁去世后,继子张廖名天,迁徙台湾。

四子张廖永祖为建饶杨梅坑张廖氏始祖。……

台湾云林县西螺镇廖族公祠“崇远堂”倒塌后,裔孙廖景裔孙廖景琛将元子公祖龛请回家中奉祀,并执掌祖业一切权益,嗣经辗转改选管理人,廖族遵守“七崁箴规”力图振作,于1926年由族人廖天来、廖重光、廖富渊、廖学昆等推选廖大满主持筹建新祠。经宗亲出钱出力。纠工匹材,于西螺镇福兴里福兴路222号现址重建“崇远堂”祠堂,于1928年春天完成,今裔孙繁荣发达,在台湾,张廖的子孙是非常旺盛的,各地的张廖宗祠,像云林县西螺镇的“张廖姓崇远堂大宗祠”,台中市西屯区的“张廖家庙承佑堂”,云林县二仑乡的“清武家庙垂裕堂”等等,都是规模宏大而组织完密。另“张廖姓”后裔台中市议长张廖贵专等。(余略)

三、张廖名人

张廖贵专:前台湾省台中市议会议长。据台中2004年10月《台中市前议长涉贪污起诉》报道,前台中市议会议长张廖贵专在议长任内,到有女子陪侍的酒店消费并将酒账报公账,台中地检署四日依违反贪污治罪条例将张廖贵专提起公诉。检察官调查发现,张廖贵专自2000年6月起至2001年2月止,连续在台中市金钱豹系列酒店与KTV、假日酒店与KTV等有公关小姐姐 陪酒的酒店,召公关小姐姐 坐台陪酒、宴饮、唱歌、跳舞娱乐,事后再利用其议长身份,在职务上有权办理核销业务费之机会,将喝花酒之私人宴客饮酒以公账报销。检方指出,张廖贵专为规避会计,审计单位得知其以酒家消费报公账之不法情事,及 *** 规定每笔指定采购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之限制,在酒店消费或由其签账或由其签账或由同行宴饮之人代为签账,除要求酒店提供报账用之统一发票每纸面额不得逾10万元外,统一发票之商号也要一般饮食店或餐厅名义,酒店及KTV总管理处会计人员及收帐人员均在消费日后第二个月的次月5日,将消费明细签账单及发票送至台中市议会请款,消费事项均记载为便餐。承办检察官表示,张廖贵专以此方式,连续26次诈欺得款113万余元,一次请领48万余元未遂。台中地检署昨日依违反贪污治罪条例罪嫌将张廖贵专提起公诉,检方调查指出,台中市议会主计、总务、会计人员在审核作业,因请款凭证之记载内容为便餐,且开出之发票名称为一般饮食店或餐厅,无法得知该笔款项不得以公费报销因此陷於错误而予以核章,检方因此未将相关审核人员列为被告。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诏安县:诏安,历史悠久,南北朝为绥安之城,明嘉靖九年置县。诏安,北枕巍峨乌山,南濒浩瀚大海,东连闽南金三角,西邻潮汕平原,介于厦门.汕头两特区之间,是福建的南大门,分水关屹立于闽粤交界处。素称“漳南第一关”。

清 武:张廖姓,目前已传至二十五世,分布于诏安县官陂镇的17个村落。为使后世子孙共知张廖姓木本水源,张廖族人取张姓郡望“清河”和廖姓郡望“武威”各一字,以“清武堂”为本家族标帜。

2、堂号

崇远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张愿仔逝世,张友来奉父祖神主廖姓祖祠,廖族善意奉还后,张友来转奉神主往云霄西林张姓祖祠,并将父嘱告知亲族,张姓嘉勉曰:“生廖死张,是一嗣双祧,宜自立一族以光张廖门楣。”赐祠堂堂号为“崇远堂”,并赐灯一对书“清河(张氏堂号)衍派;汝(南)水(廖氏堂号)流芳”。赐谱序五十字“宗友永元道,日大继子心,为朝廷国士,良民万世钦。信能攻先德,作述照古今:本基源流远,诒谋正清深,克治祖家法,其庆式玉金。”并用篮轿八台,鼓乐送回父祖神主,嘱堂号如不适宜,可再撰,灯字勿废。于是将坪寨故居中厅改为祖祠,为父祖立开宗祖祠。于是“张廖”二家遂成一脉,自立一族,谓“张廖”氏,又称“活廖死张”、“张骨廖皮”。

清武堂:据《廖氏大族谱》载:“明初,张元子入赘廖家” ,为福建诏安官坡张廖一族之源。这派族人从张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为“清武堂”。

承佑堂:张廖家庙堂号承佑堂,为承续福分的意思。

此外,张寥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垂裕堂”等。

============================================================

【张廖姓宗祠通用对联】

〖张廖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清河衍派;

汝水流芳。

——张氏宗祠撰赐张廖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张氏望族居清河郡。下联典出廖氏望族居汝(水)南郡。

-----------------------------------------------------------------

〖张廖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千祥云集家声远;

南靖ktv陪酒-南靖会所

百福年增世业长。

——佚名撰张寥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台中市西屯区西安里西安街205巷1号张廖氏家庙祠门联。

-----------------------------------------------------------------

〖张廖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承继双桃原为一体;

佑分九族本是同宗。

——佚名撰张寥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张寥姓宗祠“承佑堂”堂联。联以鹤顶格嵌堂名(下同)。

承先代传家惟忠惟孝;

佑后人缵绪宜俭宜勤。

——佚名撰张寥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张寥姓宗祠“承佑堂”堂联。

============================================================

附录一:【张廖氏祖训、字辈派衍】

〖张廖氏“七嵌”祖训〗

张廖族历代祖宗对祖先所定的“七条祖训”均刻意经营,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第五世廖道文、廖道行在祖祠旁兴建溪口楼时,更将其大门门嵌特设为七嵌,用意是要子孙时时刻刻铭记祖先留下的“七条祖训”,足见张廖族对祖训的重视,从此子孙也称这“七条祖训”为“七嵌箴规”。所谓的“七嵌”即:

第一嵌:生廖死张,姓曰张廖。

如户籍、兵籍、财产、名号、生辰、结婚等记载,都以廖姓为本,逝世后神主牌和墓志、祭祀则写张,代表廖、张血缘不分。

第二嵌:不食牛犬,知恩无论。

因二世祖友来公常代替父亲巡视农田,以牛和狗为体,有一次遇到老虎,牛为了保护主人与虎斗,狗则回家吠报,廖祖妣遂发愿为报救主之恩,不吃牛和狗。

第三嵌:得祀正位,篮轿八台。

是友来公因先祖元子公逝世,发愿说:“生而姓廖,以报母族。死而姓张,归宗父脉。”先祖得正祀位,内心甚感安乐,比八个轿夫去擡轿还快乐。

第四嵌:嗣续为女,继绍为先。

凡无男而次女继承者,日后招来配婿,所生之男则生廖死张,则生身之父无归宿者,待生子孙继绝为先,继承生父,次嗣女继承香火者须写明张廖妈,以明由来,婿归本姓不入张廖之祠。

第五嵌:制无苟且,恐生戾气。

在守制中假使女孩子怀孕,恐生脾气暴躁的婴儿,应注意胎教,不能疏忽。

第六嵌:堂教修谱,敦亲睦邻。

即祠堂作祭祀修谱之外,兼作教育子孙阐明祖训,导引后代能和睦相处。

第七嵌:迁籍修谱,天下一家。

即指迁居外地,要姓张或姓廖都可以,但必须修明家谱,以使后代子孙了解来由,子孙各房分散虽远,一看序谱,就知道是一家人。从此张、廖两家遂成一脉,自立一族“张廖氏”,后裔“张廖姓”,派衍“张姓”、“廖姓”。后裔若从母系本姓“廖姓”又称“活廖死张”、“张骨廖皮”。后裔若从父系本姓“张姓”则系承继本姓,三姓均书谱明缘由,使“张姓”、“廖姓”、“张廖姓”三姓相通。

-----------------------------------------------------------------

〖张廖氏字辈派衍〗

为了表达慎终追远之意,张廖族人除了将七崁奉为箴规外,也十分重视族谱序列,日后张廖姓族人只要从名字上即可明了长幼亲疏的关系,并知道所属派系及世代了。如:

昭穆清武溪口日享公派为:

宗友永元道,日大继子心,为朝廷国士,良名万世钦。

昭穆日享元表公派自十六世祖为:

文明登仕锦松国恩,武有正锁奉天发隆。

============================================================

附录二:【张廖氏典故、趣事】

〖张、廖、张廖氏伦常〗

“张廖氏”是传统社会入赘他姓但仅生一子,决定后世继嗣伦常的一个特别规例,不过“张廖氏”派衍的“张姓”、“廖姓”,也曾两姓后世因为不明自己的渊源而发生一些憾事。

如清乾隆年间,“廖姓”十三世武魁进士,蓝翎侍卫廖国宝,深得乾隆信任,因而引起朝内“张姓”张国公忌妒,而保廖出征,致其遭人暗算,后来张公知道两人原系同源,后悔莫及。

台湾光绪年间发生的“白马事件”,也出现过误会,幸即时出现“张廖”一家而化解。

所谓“白马事件”,即“钟、廖、李拼生死典故”。在廖姓族人垦居七崁的同时,另有钟、李两大姓混居其间,光绪元年(1875年)廖姓族人因李家的白马盗食廖家稻谷,竟引发严重冲突,又由于李姓与钟姓有甥舅之亲,最后形成廖姓与李姓、钟姓的械斗长达三年,冲突激烈时双方各出动人丁数百名,在三姓部落间呐喊嘶杀宛如战场,居民们也死伤惨重,乃至于田园荒芜,是清代最大的一次分姓械斗。此事件过后地方上开始流传着“钟、廖、李拼生死”的谚语,在地方史上通称为“白马事件”。

-----------------------------------------------------------------

〖活廖死张〗

据《清武族谱》中对张廖合姓的源流,说明甚详,据其族谱所载,相传,廖三九郎为当地富家,惟独生一女,名曰大娘。当时一位年轻人名为张愿仔,为人俊秀忠厚,是一个生意人,经常往来於诏安官陂一带。廖家於是招张氏为婿,并将财产悉数交由他管理。张氏事岳父母克尽孝敬,但廖家还是怕将来张氏忘廖还张,于是对张氏说:“得我业而承我廖者昌,得我业而忘我廖者不昌。”张氏亦对曰:“生当姓廖,死必归张。”自此张廖两姓合而为一别开一族。廖氏大娘。单生一子名友来,等他长大后,张氏常叮咛他说:“汝父原住在云霄和尚塘,本姓张,因为兵目始来平寨入赘廖家,原籍尚有祖业,以后应回祭扫祖坟,至于春秋二祭,廖家公妈更不可忘,代代相传子孙当须如此。”所以现今,西屯廖家族人尚称自己是“廖皮张骨”世代相传,于户籍上写“廖”,而神主牌位则改为写“张”,即所谓“活廖死张”典故的由来。

-----------------------------------------------------------------

〖张廖禁食鸡头〗

在从前物资缺乏的年代,往往只有祭祀、拜神、宴客之时才能吃得较为丰盛。所以民间惯例,主人宴客时客人往往不能夹食鸡头,好让主人于下批客人到时,能够再添加几块鸡肉,又是一只全鸡上桌,以示款客诚意。相传张廖氏第六世先祖廖日享公家贫,一日为了赴宴,特地借了长袍马褂带著孙子参加,筵席上孙子嗜吃鸡肉,一不小将鸡头脑汁喷到廖日享公的衣襟,日享公大怒、孙子哭闹弄得场面十分尴尬。被沾污袍褂,袍褂为借用,奉还时物主出言羞辱一番。于是回家后,日享公便招集张廖氏族人戒之“食鸡头者,非我族类。”其父兄廖宗福代为解释曰:“男不可食鸡头,女则不拘。”从此,双廖氏后人男丁便禁食鸡头,但是单廖姓氏的族人就没有这个禁忌了。

南靖县八零一娱乐城怎么样?

南靖县八零一娱乐城是2012-09-29注册成立南靖ktv陪酒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南靖县山城镇六安村。

南靖县八零一娱乐城南靖ktv陪酒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627054328968M,企业法人冯阿吃,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靖县八零一娱乐城南靖ktv陪酒的经营范围是南靖ktv陪酒:量贩式KTV;零售预包装食品;中型餐馆(中餐类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南靖县八零一娱乐城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