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容易把元宵跟汤圆两个弄混,其实这两种食物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在制作方法上却很不一样。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晒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就成了元宵。

元宵含大量油脂及糖分,所以热量很高,对于体重过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发生的可能。如果想要健康饱口福,这三点需注意:

1、一次不能吃太多,过节吃几个享受一下美味就可以了。

2、早晚不建议大家吃,在胃肠道功能没有很好地启动,或者是准备休息,整个身体代谢比较慢的时候,都不建议进食元宵。最好是煮完趁热吃,这样会比较容易消化。

3、吃的时候,不要只吃元宵,还可以适当搭配绿叶蔬菜或杂粮,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仅可以降低消化道的负担,还能降低元宵馅儿带来的发腻感。

除了在吃的方面要注意之外,煮元宵也是有诀窍的。煮元宵的五个诀窍分别是轻轻捏、开水下、文火煮、点冷水、勤换汤。
1、轻轻捏: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

2、开水下:要用旺火将水烧开,然后将元宵下锅,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粘锅底。

3、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此时若还用旺火煮,元宵不断翻滚就会破裂。若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也易外熟内硬不好吃。

4、点冷水: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5、勤换汤:元宵煮过两三锅后,汤变稠,大大束缚了水分子的活动,应换水再煮。不然的话,就会熟得慢,易夹生。

吃元宵要注意些什么
婴儿的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能力比较弱,且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主要原料都为糯米,口感黏软,属于高热量、高糖的食物。通常成人吃完糯米,需要1-3个小时才能完全消化,小孩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3岁以下孩子肠胃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吃元宵会加重消化负担很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由于元宵含很多糖分,加上花生,芝麻,鲜肉馅含高油脂及高热量,所以一定要少量食用。一次吃5个为宜,较小的元宵一次食用量不超过10个。因糯米不易消化,因此食用时不妨搭配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陈皮,生白萝卜等。

再就是糖尿病患者、溃疡病患者、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急性胃肠炎患者、高烧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等,最好是不要吃元宵,如果想吃的话,吃一个左右解解馋就行了,千万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