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店价格一般多少
多少钱的都有。有3000,4000日元一晚的。也有上万日元一晚的。一般4,5千左右。
1、日式旅馆(Ryokan):这是一种在日本被认为高尚优雅的住宿,房间一般为未隔开的单个大房间,地下铺有传统的稻草编的“榻榻咪”草席,大多数日式旅馆有公共浴池,大多数地处温泉胜地,住宿费用一般包括两餐,日式旅馆是体验日本古代高雅的诸侯(Daimyo)住宿的最佳选择地,也是最受外国旅客欢迎的旅馆,在日本总共有六万家,其中有1,495家高品位的日式旅馆是日本国际观光旅馆连盟的成员。2、西式饭店: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许多西式饭店,且大多数是著名的连锁饭店,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和设施,高品位的西式、日式餐厅,店内的服务员都会讲英语。在日本东京,星级的住宿旅馆,一般带浴室的单人间价格在15000—30000日元,带浴室的双人间25000—45000日元,旅游旺季时候需要预定。3、商务旅馆:在日本的所有大中型城市,都有这种温馨舒适、经济实惠、干净卫生的商务旅馆,备受出差商人的欢迎。日本商务旅馆一般集中在车站附近,基本是单人房,住宿费用每人5500—10000日元,一般没有双人房或双人床。4、公寓: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地区、滑雪胜地及山区,每宿的平均费用为不包括膳食时8,000日元,包括膳食时10,000日元。5、民办旅店:这是深入了解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最佳选择地,主要集中在旅游胜地和度假村,服务设施简单,民办旅店通常收费6,500日元,其中包括普通家庭风味的两餐。这里推荐日本最受欢迎的两家民办旅馆,位于东京都新宿区西新宿7-3-10、21山京大厦403室的“MINSHUKU ASSOCIATION OF JAPAN”(日本民宿协会);以及位于东京都江户川区平井3-11-8,商业酒店东华大厦(Business Hotel Toka) 1楼的“JAPAN MINSHUKU CENTER”(日本民宿中心)。6、佛教寺院:日本有不少打破常规的是佛教寺院会接待过夜的旅客,有些寺院更加允许旅客参加打禅,其他的仅为旅客提供房间。7、国际青年旅舍 :在日本共有300家青年旅舍,提供收费低廉、整洁朴实,气氛友好的住宿环境。青年旅舍的基本房型是4-6人男女分宿的公用房间,也有些设有单人间或双人间。以2010年2月1日为例,标准住宿费用为1晚3,360日元(会员价格),餐费是晚餐1,260日元,早餐760日元。日本住宿注意事项:这里很少有住宿酒店会为旅客备好牙刷、牙膏,拖鞋等必备品,旅客需要自己带。去泡温泉的旅客,最好是自带相关用品。
知道江户川柯南真实身份是哪16个人、
已经确定得知柯南身份的人:
阿笠博士,是第一个得知柯南真实身份的人,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
服部平次,通过推理得知,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服部平次是剧中第一个主动发现柯南身份的人。
工藤新一父母,经阿笠博士解释后得知,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
灰原哀,真名宫野志保,原黑衣组织成员,代号“雪莉”,后背叛组织。通过电脑记录查询和暗中调查后得知柯南身份,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与柯南遭遇相同困境的人。
贝尔摩德,真名克丽丝·温亚德,表面身份为美国百老汇演员,真实身份为黑衣组织高级干部。经过电脑记录查询和暗中调查后得知,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但动机不明。
水无玲奈,真名本堂英海,美国CIA特工,通过推理及观察柯南行为后得知,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
茱蒂·斯泰琳,美国FBI特工,通过推理及观察柯南行为后得知,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
赤井秀一,美国FBI特工,通过推理及观察柯南行为后得知,尔后依靠柯南的帮助成功“假死”而欺骗琴酒,并将本堂瑛海重新打入组织内部。
安德烈·卡迈尔,美国FBI特工,通过推理及观察柯南行为后得知,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
詹姆斯·布莱克,美国FBI特工,通过推理及观察柯南行为后得知,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
怪盗基德,真名黑羽快斗,通过推理及观察柯南行为后得知,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世界级超级大盗,多次盗窃名贵珠宝至今从未失手。
本堂瑛佑,本堂瑛海弟弟,通过推理后得知,目前已离开日本。(本堂瑛佑目前是一个动机不明的人,他第一次登场时就早已得知柯南身份,但是却不说破,而且用激将法逼迫柯南自己承认)
世良真纯,赤井秀一妹妹,通过推理,电脑记录查询以及观察柯南行为后得知,并帮助其继续掩饰身份。世良真纯与工藤新一在小时候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鲁邦三世,使用来历不明的手段得知柯南身份,一个汪洋大盗,作案次数远远超过怪盗基德。
峰不二子,使用来历不明的手段得知柯南身份,她与鲁邦三世一样是一个江洋大盗。
宫野明美,灰原哀姐姐,由柯南亲口讲述而得知柯南身份,尔后被黑衣组织暗杀。
安室透,拥有三重身份。第一层身份为咖啡馆工作人员,第二层身份为黑衣组织成员,代号波本。第三层身份为日本卧底警察。
领域外的妹妹。真名不详,在电视剧第863集中由世良真纯透露出其真实身份,是世良真纯的妈妈,但因不明原因而身体缩小为初中生模样,目前与世良真纯一起住在酒店里。在电视剧第963集中偷走了柯南的领结变声器并代替柯南进行推理,因此可以证明领域外的妹妹已经得知柯南真实身份。
爱尔兰。登场于剧场版《漆黑的追踪者》,真名不详,黑衣组织成员,代号“爱尔兰”。爱尔兰通过入侵警方的内部系统得知柯南的真实身份,电影最后被琴酒下令枪杀。
库拉索。登场于剧场版《纯黑的噩梦》,真名不详,黑衣组织成员,代号“库拉索”。库拉索通过入侵日本公安厅的内部系统得知柯南身份,不仅如此,甚至掌握了所有潜伏在黑衣组织里的卧底名单,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尔后被日本警方追击,过程中不慎发生车祸而导致失忆。电影结尾被柯南等人感化,恢复记忆并决心改邪归正。
山能寺住持。登场于剧场版《迷宫的十字路口》,只出场一次。在电影的最后对柯南和服部平次回眸一笑,并称赞他们是“最佳拍档”,因此可证明他得知柯南身份。
此外还有疑似得知柯南身份的人:
高木涉,东京府刑事搜查一科警察,在《震惊警视厅1200万人质》中,经柯南提示后,疑似得知柯南身份,但目前尚不明确。
诺亚方舟,由日裔美国人弘树开发的高级智能电脑。在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中,通过黑客技术和DNA溯源得知柯南身份。但由于这是一台电脑而不是人,它的开发者弘树也已经死亡,因此疑似得知柯南身份。
琴酒,黑衣组织高级干部,柯南的头号杀手,直接导致工藤新一缩小的元凶。在《满月之夜的二元推理》中初步怀疑工藤新一死亡的真实性;在《与黑衣组织的接触》中,琴酒明显感觉到有一个“很像侦探的人”在接近组织。
毛利小五郎,毛利兰父亲。表面上是一个好色,好吃懒做的酒鬼和烟鬼,然而实际上内心复杂。在剧场版《水平线上的阴谋》中,出人意料的先于柯南解决案件。在剧场版《侦探的镇魂歌》中,有意识地配合柯南进行调查取证。进一步佐证了毛利小五郎疑似得知柯南身份。
黑田卫兵,日本警视厅刑事部搜查一课管理官。黑田卫兵在电视剧第811集中,未经任何人介绍,就准确地说出了柯南的名字。此外,灰原哀表示对他有疑似黑衣组织的感觉。因此黑田卫兵有可能是黑衣组织成员,也可能得知了柯南身份。
若狭留美,日本帝丹小学一年级B班班主任。在电视剧第889集中,她有意识地提醒柯南发现线索;在遭遇匪徒时,仅凭一人之力单挑三个成年男性并将其全部打倒在地,而事后却跟柯南等人解释说是自己不小心打中他们的。因此若狭留美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学教师,目前尚不明确她是否清楚柯南身份,但可能性非常高。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她有可能是黑衣组织成员,是那个代号为“朗姆”的神秘人物。
朗姆,黑衣组织成员。在电视剧第783集中由赤井秀一提到,他表示朗姆是黑衣组织的第二把手,地位高于琴酒。但是目前其姓名,性别,国籍,身份等信息均不明确。惟一的一个关键线索,就是朗姆曾经因为事故,丧失了一只眼睛,是一个独眼龙。朗姆曾经数次怀疑工藤新一死亡的真实性,并命令波本调查,因此有可能怀疑柯南身份。
基斯‧旦‧斯仃卡。登场于特别篇《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是威斯巴尼亚王国的伯爵兼外交大使。在运送小兰到威斯巴尼亚王国的途中,他发现了偷偷潜入飞机的柯南,并惊讶于柯南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超强的意志力,因此有可能怀疑柯南身份。(威斯巴尼亚王国为剧中虚构的国家,现实中不存在)
《名侦探柯南》中富豪排行榜是怎么排的?
一 铃木园子
园子这个角色本身设定的就是土豪,正因为园子是富豪,园子和小兰又是闺蜜,这样就给柯南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更多地方。园子背后是铃木集团,一言不合就开飞船游艇盖楼投资,更是把名贵钻石昭告天下来挑衅基德,遇到抢劫爆炸的事情也没有对铃木集团产生任何影响。
二 怪盗基德
作为柯南中客串角色人气最高的角色,怪盗基德经常借助相当高科技的道具来辅助自己来作案,且目标都是价格不菲的珍品珠宝,对于一些价格昂贵且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怪盗基德虽然会拿走但最终都会还回来,仿佛他的目的不在于偷盗。在怪盗基德的专题漫画里,他是配有管家的,而且管家的能力也很强。
三 工藤新一
从新一父亲工藤优作是世界著名小说家,母亲工藤有希子是世界著名演员来看,就能知道新一家多有钱了,再看看工藤新一家的房子堪比一座图书馆了,他家的藏书有好几面墙那么多,要知道,在日本时很注重版权的,书的价格也比国内书贵。由此可见,工藤新一家多有钱了。
四 阿笠博士
虽然在柯南中并没有对阿笠博士的经济状况进行描写,但是经过细想想,还是可以看出来的。他平时都宅在家里做科学研究,而科学实验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援才能进行。绝不是一个待在家里就能研究出来的。是什么支撑他研究呢,所以我认为阿笠博士也很有钱。
【文学评论】《湖畔亭旅馆谜案》:一定要夜里一个人看(江户川乱步)
文/小关平
————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江户川乱步的书。
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和松本清张,是日本早期推理界的三大名家。
现代读者对东野圭吾和岛田庄司更为熟悉,有点年头的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老”。松本清张还好,他毕竟创立了社会派推理,被改编的影视剧又多。而江户川和横沟因为作品古老离奇,所以被贴近当代社会的东野圭吾所取代。
我还挺喜欢推理作品中加一些恐怖情节,很适合半夜看呢。
————
1 湖畔亭旅馆谜案
故事的角度比较新鲜,一个“透镜爱好者”在阐述自己的独特癖好,但讲着讲着突然感觉有点吓人,我一个人在小屋子里看书,只开着一盏台灯,总感觉他讲的东西会不会就在墙面上形成倒影。
故事看到一半感觉更吓人,像在看希区柯克: 浴室里正在上演一宗谋杀案,而且是男主通过镜子偷窥看到的。 这不就是《后窗》加《惊魂记》吗?
江户川乱步在写作风格上喜欢娓娓道来,有种《卫斯理》的叙事风格。如此平易近人的行文,我相信多看几本书后,应该会更喜欢他。
自从谋杀案出现之后,这本书越来越悬疑了。 一部好的推理文学,往往都是从凶杀案或者悬疑事件开始之后,故事变得扑朔迷离, 所以很多推理小说首章就公布了案件的发生,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
很多人看悬疑剧或者推理小说,总想说句: 到底什么时候才死人呐?
发生案件之后的办案程序,江户川也写的也比较真实,交由刑警来办案,而不是像一些推理小说,读者只看到侦探在调查。
在刑警之外,设定一些具备探案天赋的侦探参与到办案之中,这是推理小说的独特之处。但要记住一点, 侦探不可能全部取代警察的作用,否则故事就会变得很假。
侦探也许有一些特殊的思维、脑洞和技能,但是从程序上来说,警察的搜证抓捕和专业化的物证鉴定才更符合真实的办案流程。
这部小说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 案中有案。
男主在偷窥的过程中,不小心发现了一场疑似命案,案件调查充满着悬疑。
而男主自己偷窥的癖好始终是一颗定时炸弹(语出希区柯克),他对案件好奇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掩饰自己的偷窥欲,形成了案中有案的格局。而偷窥够不成刑事案件,顶多属于违法或者不道德的行为。
想要侦破案件和害怕被人发现自己偷窥癖好的微妙心理,就像天秤上的砝码,使这部小说层次丰富,更加有趣。
江户川乱步的书存在着很多惊悚恐怖的意象,比如作者说:“我看到一个东西在镜子里慢慢蠕动。”
看这段的时候幸好不是夜里,还真有点吓人呢!要知道 镜像是非常恐怖的事物 。
我北漂时住在地下旅馆,半夜一个人看卫斯理的小说《芒点》。旅馆的房屋构造是长条状的,我的床在最里面,厕所在最外面,从床到厕所之间有一大面镜子,是我去上厕所的必经之路。
当看到《芒点》中关于“镜子中看不见自己”或者“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出现异常”这种内容后,我都不敢去上厕所,就害怕经过镜子,在镜子里看不到自己,或者发现自己变成了他人,总感觉非常之恐怖。
这些聪明的作家很懂得利用“镜像的异常”去吓唬和吸引读者。
我虽然胆大到经常一个人半夜看恐怖片(看《咒怨》时楼下猫在惨叫,看《鬼水凶灵》时听到楼上有水滴的声音),但也被鬼吓到过。有一次看电视剧《怪谈新耳袋》(清水崇为主导演),吓得我直接关了电视,从我自己家跑到妹妹家,气都不敢喘。
看到利用“镜像”来描述案件的探索过程,我想起了我的小说《胡公孟探案集》中《报恩鸟》这个案件,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当时我去调监控,发现半夜楼梯道的监控中,可以看到凶手刺杀的过程映射在白墙上,形成“影子杀人”的画面。
江户川的这个故事中,我总感觉男主遇到的河野很奇怪,有可能就是凶手或知情人,在不断套取男主获知的信息,他主动说要保管钱包的举动也很异常。会不会他是隐藏在中间的大boss?男主什么事都跟他说,会让这个案件越来越复杂和扑朔迷离。
随着案情的不断发展,嫌疑人越来越多。从原来的一两个到后来看谁都有可疑。很多推理小说都喜欢故弄玄虚,把读者绕进去, 前期在迷宫中绕的越糊涂,解谜的时候的爽快感越强。
主角跟读者的视角所向之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嫌疑人,增加了猜凶手的乐趣。不同的嫌疑人出现在不同的阶段,并有着并不相似的可疑之处,剧情上还要合情合理,不要让人觉得是随便添加的。这需要作者强大的架构能力。
在小说中增加一些真实的案件(世界各地的案例皆可),可以强化故事的真实性,开阔读者眼界,让人觉得作者笔下与其他作品以及现实中的世界,都是一个整体,相互间有了关联性。不仅提高了作品的阅读层次,还从各地的案例中吸取了一些经验,增加了破案力度。所以多看一些经典案例,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写小说的时候也可以借用。
看到他们的怀疑对象死了,感觉这部作品和TVB的破案剧风格很像,当警方怀疑谁是嫌疑人时,这个人就有可能死于非命。随着关键人物的死亡,让本来快能揭底的案件变得扑朔迷离,从而引向真正的高潮。
这是很多推理小说或侦探剧惯用的手法,但百试不爽,总能增加读者和观众的好奇和期待,将作品一口气读完。
比起普通民宅,发生在旅馆或者民宿中的案件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旅馆的商业元素、流动人口以及个性化的外观内饰,自带迷惑性,住宿的客人是流动变化的,增加了案件发生的偶然性和隐蔽性,很适合出现凶杀故事。
而发生在住宅的案件则更加恐怖(比如《咒怨》)。住宅是大多数人晚上居住的地方,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引起读者共鸣,而旅馆稍微拉开了一些距离,尤其是一些高档酒店,让普通民众产生陌生化。
发生在旅馆的案件,可以把本来很恐怖的故事变得有些文艺,《闪灵》就把案件场景设定在豪华的旅馆中,具有独特的美学氛围,和平常人的生活拉开了距离。这也是《闪灵》《幻影空间1408》这些作品成功的地方,斯蒂芬·金抓住了读者的这种心态,把恐怖小说写的更加吸引人。
作者说连住在附近的人,都对湖畔亭旅馆避之不及,更别说去旅馆入住了,从而赋予了旅馆的传奇色彩。
到最后,大家都以为破案了(《刑事侦缉档案》经常如此),因为河野不小心掉落了一个针管,让男主开始怀疑他跟案件有关联,后来河野向他袒露了自己的“犯罪过程”:
他因为自己心爱的女子长吉,布了一个局,其实长吉依然还活着,他只是帮助她逃跑,并造成她被人杀死的假象。而那个后来真正死掉的嫌疑人,则是被他鼓动后逃跑,自己不小心摔死的。
这也许是真的,也许是他编的谎言,推卸自己是真的杀人凶手,而又编造的一个故事。
所以在后期,男主再也没有看到河野和女侍者长吉。河野在之后的信中说长吉已经去世。
想一想其实细思极恐。
这些东西有可能是个故事,河野也许就是杀人凶手,杀了两个人之后,又一次在谎言中欺骗了男主,要男主成为一个包庇杀人犯的存在。
这个凶杀案有个开放性结局,到底孰真孰假,也许里面暗藏很多线索,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几十年前,江户川乱步能写出一个构思巧妙并有着开放性结局的故事,真的很不容易。
————
2 阿势登场
开局很有意思。夫妻之间出现矛盾,体弱多病的丈夫知道妻子在外面有男人。
妻子不在家的时候,丈夫带孩子玩一个游戏,将自己藏在一个角落的大木箱中,而最不巧的是,他意外将这个木箱锁死了,而儿子找不到这个木箱,而自己就一直闷在木箱中。
他想尽各种办法去呼救,但因为身体不好,别人也无法听到他的声音。江户川乱步极力描写他在木箱中喘不过来气的濒死状态,以及他那种复杂的心理。
他认为不管是怎么死,总比自己把自己锁死在木箱中的荒诞结局要好的多。
所以说,他不甘心这样死,一定要挣扎求助,不像死神低头。而这个时候,心中有愧的女主人阿势回来了。作者创造了有趣的悬念、荒诞的死法,短时间就产生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后面应该会很精彩。
阿势回来后,所有读者都被她的行为与心理牵引着。大多数人还是希望阿势将老公(读者已代入进去)找到,所以大家都屏起呼吸来期待。这个过程如同希区柯克所说的“悬念”,不知道定时炸弹会不会炸。
这种双方的对立荒诞可笑,却可能会成为案件,让读者哭笑不得,又沉浸在男主自述的紧张中喘不过气,也算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
江户川乱步把阿势的心理写的恐怖又惊悚。原来阿势已经发现了丈夫在箱子中,就当准备将丈夫放出来的一瞬间,她想到了一个毒计,就是放任丈夫在木箱里面直到闷死,这样自己不仅能继承遗产,还能顺利的和情夫在一起。
明知有人求助而不去救,和打开箱子锁再扣回去的行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发现箱子里有人而不去求助,是举手之劳,而没有去做,属于见死不救或间接故意杀人。
但她打开箱子锁之后,又有一个将锁扣死的过程,这就是直接故意杀人了,不仅有杀人动机,符合主观故意,而且客观上也有箱子(作案工具)锁死的动作。
那么她的行为,到底是见死不救、间接故意杀人还是故意杀人呢?又或者不需要负任何刑事责任?
这部作品不光反映了一个蛇蝎女人的复杂心理和一个悲剧的诞生,也根据一个假定的犯罪环境,给读者探讨法律难题的机会。
我看完这两部短篇以后,爱上了江户川乱步的叙述风格,没想到时隔多年之后,年轻的读者去读这样老古董的推理小说,还是能产生很多共鸣。
他的作品很容易产生代入感,很像《希区柯克悬念剧场》《世界奇妙物语》《还以为要死了》这样的反转剧。
江户川乱步在题材创意、语言风格和悬疑氛围的表现上,很像倪匡的《卫斯理》系列,算是从爱伦坡到倪匡之间的跳板。
他是本格和变格派中的大师,故事很贴近生活,语言风格也比较朴实和亲切,让人读起来不会觉得累,每个章节之间的段落也分得比较清楚,看起来有种层层递进的感觉。
本以为作者后面会来一些反转,让坏人罪有应得,但是看完以后发现并非如此。打开箱子的时候,作者写到箱子内侧用指甲刻着“阿势”两个字,但是并没有写明阿势就是凶手,丈夫也没有时间和力气去写了。
案件在悬疑中落下帷幕,充满各种可能性,但坏人还是没有得到报应。很喜欢江户川乱步多次使用的开放式结局,让读者可以慢慢回味。
跟第一部相比,《阿势登场》比较短小精湛,内容却更紧凑精彩。主要剧情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人读得十分紧张,并不断引发思考。
如果在夜里独自看这样的小说,会有一种恐怖惊悚的感觉。不仅惊讶于箱子结构的诡异,更感叹人性的险恶,美丑善恶就在一瞬之间。
————
3 人间椅子
虽说风格始于爱伦坡,但江户川作品的情节和戏剧性更强,而爱伦坡有点散文化。后世的致敬者们,江户川乱步、希区柯克、斯蒂芬·金、蒂姆·波顿,在叙事方面都要强过这位先师。
比起斯蒂芬·金,江户川乱步这种东方国家的文字风格,我们更加容易接受,而西方文学始终跟我们有些文化差异。
江户川乱步很擅长制造恐怖氛围和吊人胃口的悬念,所以他的每部作品刚开篇就很吸引人,让人觉得非一口气读完不可。
我在读江户川时,很难慢慢阅读,总想一口气读完,跟《卫斯理》一样,能抓住读者的心,并有强烈的代入感。
《人间椅子》是江户川的名作。
江户川的短篇都挺可怕,主角的来信中,说到他所设计的那个可怕的椅子,本是想在椅子内部藏着一个人,让外人看不出来,这又涉及到杀人了。而这个工匠形象,让我想起了希腊神话里的赫菲斯托斯。
这张椅子还真恐怖:
跟《阿势》中的箱子很像。
江户川设计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每一个都个性十足,又让人细思极恐。把人藏到椅子之中,因为一反日常生活之常态,读者阅读时,会产生出一种陌生化的怪异感,这些构造和设计有种吞噬读者的感觉。
作者很擅长心理描写,从旅馆奇案开始,男主就在反复陈述自己对偷窥的欲望,阿势的故事也让读者看到了男女主角不断碰撞的心理,产生了很多戏剧冲突。
而这一篇仅仅是信中的描述,就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奇葩怪异甚至变态的心理。江户川将这些人物心理描写的非常生动,这是他小说的特别之处。
通过来信人的口吻,作者写到一名异性女子坐到他腿上(椅子上)的时候,一种性感香艳的意味扑面而来,满足了人类的偷窥欲和不正常的性心理。
看旅馆那篇时,我已发现作者擅长描写偷窥欲和封闭场所中产生的怪异思想,以及独处的女子如何释放天性。
男主把自己嵌入在椅子中,让一个性感的女子坐在上面,他内心的激动和不为人知的满足感,全都公布给了读者。而坐在椅子上的女子所谓的“独处”,其实也是在男主的监测和观察之下进行的。
无论是通过透镜来偷窥,还是嵌在椅子内正儿八经的看,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江户川乱步利用读者的偷窥欲,让两位男主仿佛高高在上的神,去观察那些世俗中的人类。
这也满足了我们偷窥他人生活的需要,暗合了人类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恶趣味,只是大家不愿意承认罢了。
《人间椅子》又是一个开放性结局。
男主最后又来了封信,说这是自己写的幻想小说。但又有没有可能是藏在椅子里的这个人,故意让看信的人压压惊呢?
到底是真事还是恶作剧,大家可以自行解读,但那把椅子留下的阴影,却一直留在读者的心里。
看了三部江户川的短篇,发现他的风格很统一, 总是在故事末尾进行反转,并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这样的故事很适合拍成电影,也适合读者进行探讨,怪不得很多豆瓣网友说,迫不及待想去看看这把“人间椅子”是什么样的。
也许早已有人把它画出来了,甚至已经设计出了成品,这是一部推理小说的殊荣。
————
4 接吻
江户川的小说都很贴近生活,除了爱伦坡,还可以看到星新一和欧亨利的影子,结构精巧,意味深长,悬疑和反转也很自然的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这部作品很短,看到最后又是细思极恐的开放式结局,总让人觉得脊背发凉。
丈夫有一天下班回家,发现老婆对着一张照片又亲又吻,怀疑妻子出轨,于是偷偷追查照片上的男人,发现竟然是自己的上司,于是一气之下辞了工作。当他再去找妻子对峙时,却发现那个抽屉里放着的是自己的照片……
是不是有两个相同的抽屉?这是密室案件的花样翻新。《刑事侦缉档案》的“博思教育中心”案件中,嫌疑人曾利用人的盲点,将相似的两个房间混淆,从而制造杀人的不在场证明。
虽然这篇没有涉及到谋杀,但这种密室布局的技巧,可以运用在侦探小说之中,给人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和思路。
————
5 一张收据
这篇摒弃了奇幻惊悚,而是采用了正统的推理小说形式:发现命案之后,刑警或侦探开始调查。
虽然是普通的命案推理,但逻辑上非常缜密,故事结构也很有意思。上半部分刑警指认某人犯罪的分析相当精彩,下半部分却又让侦探以反方观点推翻了刑警的推理,指出其犯罪内容全不属实。
到了结局,侦探说, 其实他就是想挑战自己的想象力,如果之前的犯罪结论是另一种情况,他则会用相反的推论来反驳。 以他的聪明才智将原有的证据一一推翻,甚至暗示可能某些重要的证据都是他伪造出来的,这就让人细思极恐了。
我们警方在办案过程中,所查证的“真相”有些未必是事实,只是我们的想当然耳。
虽说这一篇奇幻色彩不强,纯属探案推理,但仍然是江户川式的脑洞设定、精彩反转、细思极恐和开放式结局。
————
6 带着贴画旅行的人
本篇很像卫斯理的小说《虚像》,只不过《虚像》中的江文涛爱上的女人出自于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本篇的哥哥爱上的则是贴画中的少女。
故事里的望远镜又是另一种偷窥装置。
江户川乱步在作品中反复使用相同的意象,第一篇的 透镜 ,第二篇的 箱子 ,第三篇的 椅子 ,第四篇的 抽屉 ,第六篇的 望远镜 ,都涉及偷窥与黑暗中的封闭空间。
作者描述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很有意思,按照当代人的思维,这两样东西并没有什么恐怖,因为我们早已失去了好奇心,把它们看成司空见惯的物品。但如果站在书中人物的角度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用他们的心境去看望远镜,就会发现其中的恐怖之处。
伊藤润二也喜欢利用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去描述那种无法预料的恐怖,这是叙事艺术家的厉害之处。 不用写鬼和怪物,日常生活就会让你害怕。
看到最后,兄长真的进入了贴画中的世界,跟他心仪的画中女子一起,成为了贴画的一部分,这非常有奇幻色彩,有点像《聊斋志异》或《格列佛游记》。如果是倪匡来写,肯定会加上科幻元素来自圆其说。而江户川并没有,他只是描述了一种奇幻的状态。
结局像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兄长进入画中之后变得日益苍老,而画中的女子却一直保持年轻,两个人的形象有着鲜明的对比。
故事的讲述者带着兄长和大嫂(这幅贴画)到处旅行,来到了镰仓(《灌篮高手》《海街日记》《鎌仓物语》的发生地),并在列车上将贴画对向窗外,让他们去看外面的风景,这里有种很诡异的感觉。
整部作品看下来非常奇幻,作者借鉴了《聊斋志异》的一些构思,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意,最像的还是《道林格雷的画像》和《虚像》。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结局,江户川喜欢把结尾写的暧昧悬疑。看完以后,我开始胡思乱想,这主角不会就是兄长本人吧?
————
7 一寸法师
本篇的主角很像我近期看的《巴黎圣母院》,一寸法师阿绿是夸西莫多,彩球美人阿花是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故事开篇不太悬疑,只是有点怪异。直到一寸法师和阿花开始表演惊险的魔术大斩活人的时候,剧情才开始有了一些恐怖气息。据法师所称,他把美女放入箱子以后,要用十多把日本刀贯穿其身,还要将砍下美女的头放在桌上。这不是变魔术,而是要她的命。
江户川乱步擅长对细节的描绘和氛围的渲染,把魔术描写的十分惊悚,读者就像亲眼目睹了这场表演,甚至能感受到台下观众的反应。
感觉一寸法师像是在假戏真做,借助魔术表演进而复仇,真的杀了阿花。当我看到“啊啊啊啊,救命啊”的字眼时,总觉得阿花真是在呼喊救命(参见《刑事侦缉档案2》中的“死亡预告”一案)。
又是把人装在箱子里面,在狭小的空间内杀死。
这本短篇小说集的设定其实是同一系列:
1、在旅馆中用 透镜 来 偷窥 别人;
2、藏在 封闭 的 箱子 里捉迷藏,却闷死在里面;
3、把自己镶嵌到一张特制的 椅子 之中 偷窥 他人;
4、打开 角落 里的 抽屉 寻找情夫的照片;
6、为了一个女人 钻入 一张 贴画 之中;
7、在 箱子 里变魔术为幌子 杀死 对方。
作为这个故事的陈述者,他说:“既然我知道魔术的门道,知道里面的窍门,为什么还觉得那么恐怖呢?”
作者这样描述观众的反应:“男男女女组成的观众群仍然毫无声息,就好像亲眼看见了一场恐怖的杀人惨剧一般。”悬疑惊悚的氛围渲染的太好了。
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一寸法师阿绿为了报仇,在表演魔术的过程中利用人们的错觉和反应将阿花杀死,然后逃离现场。
————
目前购买的江户川乱步的书,还有《恶魔的纹章》《D坂杀人事件》《孤岛之鬼》《女妖》《黑蜥蜴》《诅咒的指纹》《二钱铜币》《恐怖三角馆》《魔术师》《死亡十字路》《绿衣人》。
以我对江户川故事风格的喜爱,他的每一本我都会写一篇书评。为了获得同样的阅读体验,我还会选择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阅读的。
2020/4/13初稿 2020/10/1修改
横沟正史和江户川乱布代表做是什么?谁写金田一的
横沟正史(よこみぞ せいし,1902年5月24日-1981年12月28日)
日本小说家、推理作家。日本推理文坛的泰斗,一生致力于推广推理文学。他与江户川乱步同属开创加本推理小说新领域的大宗。这两位情同手足的文坛双擘的一系列推理创作,缩短了落后欧美的距离,而且使战后的日本推理小说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横沟正史的故事充满诡异的妖艳气息,常伴随古老的怪谈或恐怖的传说,其中的恐怖美学为历代推理小说读者称道。笔下的名侦探金田一耕助极具个性,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侦探人物,后来的侦探漫画《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的主角金田一一,便是设定为金田一耕助的孙子。
长 篇 (根据本人经验,靠前的都是名气大的经典作品)
《本阵杀人案》
《恶魔吹着笛子来》
《八墓村》
《狱门岛》
《女王蜂》
《犬神家族》
《夜光怪人》
《百亿遗产杀人事件》
《化装舞会》
《鹰巢海角惨案》
《恶魔的宠儿》
《恶灵岛》
《幻影怪人》
《神秘女子杀人事件》
《杀人预告》
《腊面博士》
《幽灵男》
《白与黑》
《黑猫酒店杀人事件》
《古井奇谈》
《珍珠塔》
《夜行》
《恶魔的彩球歌》
《兽人魔岛》
《迷路的新娘》
短 篇
《神秘的五角银币》
《半耳男人》
《灯塔岛之怪》
《黑玫瑰城堡》
《迷雾山庄》
《玫瑰的诅咒?》
《少女落难记》
《夜半口哨声》
《花瓣之谜》
《手镯》
《诱惑》
《女人的决斗》
江户川乱步(1894年10月21日 - 1965年7月28日)
日本著名推理作家、评论家。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之父”,本名平井太郎(ひらい たろう)。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创始人。
一九五四年建立了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奖品为一尊夏洛克·福尔摩斯座像。小说有丰富的想象力,风格怪异,情节曲折离奇。撰写的自传体回忆录《侦探小说三十年》,总结和评价自己一生的创作。
江户川乱步的作品,情节扑朔迷离,悬念强烈,既充满妖异、诡谲的气氛,又有着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断,既以荒诞、幻想的浪漫为创作主调,又能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推理严谨,无可挑剔!其笔下的侦探明智小五郎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作品列表(本人对乱步认识不深,不过乱步确实是日本推理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二钱铜币(1923年4月)
一张车票(1923年7月)
可怕的错误(1923年12月)
两个废人(1924年6月)
双胞胎(1924年10月)
心理测验(1925年2月)
黑手组(1925年3月)
红房子(1925年4月)
算盘上的恋语(1925年4月)
幽灵(1925年5月)
日记本(1925年6月)
D坡杀人事件(1925年7月)
梦游患者彦太郎之死(1925年7月)
白日梦(1925年7月)
戒指(1925年7月)
屋顶里的散步者(1925年8月)
一人双职(1925年9月)
疑惑(1925年9月-10月)
人椅(1925年9月)
接吻(1925年12月)
矮子(1925年12月-1926年3月)
在黑暗中蠕动(1926年1月-1927年10月)
跳舞的矮子(1926年1月)
毒草(1926年1月)
蒙面的跳舞人(1926年1月-2月)
湖畔亭事件(1926年1月-3月)
火星运河(1926年4月)
阿势登场(1926年7月)
非人之恋(1926年10月)
巴诺拉马岛奇谈(1926年10月-1927年4月)
镜子地狱(1926年10月)
回旋木马(1926年10月)
阴兽(1928年8月-10月)
孤岛之鬼(1929年1月-1930年2月)
蜘蛛人(1929年8月-1930年6月)
虫(1929年9月-10月)
女妖(1930年1月)
猎奇的后果(1930年1月-12月)
魔术师(1930年7月-1931年6月)
黄金假面人(1930年9月-1931年10月)
吸血鬼(1930年9月-1931年3月)
白发鬼(1931年4月-1932年4月)
目罗博士的不可思议的犯罪(1931年4月)
地狱风景(1931年5月-1932年4月)
恐怖王(1931年6月-1932年5月)
鬼(1931年11月)
火绳枪(1932年4月)
恶灵(1933年11月-1934年1月)
妖虫(1933年12月-1934年10月)
黑蜥蜴(1934年1月-1934年12月)
人豹(1934年5月-1935年5月)
石榴(1934年9月)
影子杀人(绿衣之鬼)(1936年1月-1937年2月)
怪人二十面相(1936年1月-1936年12月)
暗室(1936年12月-1937年12月)
少年侦探团(1937年1月-12月)
幽灵塔(1937年1月-1938年4月)
恶魔的纹章(1937年9月-1938年10月)
妖怪博士(1938年1月-12月)
暗星(1939年1月-12月)
大金块(1939年1月-1940年2月)
地狱的滑稽大师(1939年1月-12月)
幽鬼之塔(1939年4月-1940年3月)
青铜魔人(1949年1月-12月)
虎牙(1950年1月-12月)
断岸(1950年3月)
恐怖的三角公馆(1951年1月-12月)
透明怪人(1951年1月-12月)
怪奇四十面相(1951年1月-12月)
宇宙怪人(1953年1月-12月)
畸形天女(1953年10月)
凶器(1954年5月)
月亮和手袋(1955年4月)
十字路(1955年10月)
搜查一课掘越警官收(1956年4月)
失恋于妻子的男人(1957年10月)
骗子手和空气男(1959年11月)
手指(1960年1月)侦探小说40年(1961年7月)
隐面人
————————————————————————
最后一个问题,明确地告诉你,金田一耕助是横沟正史笔下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