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沸散问世于什么时候

麻沸散问世于东汉末年。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

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是由曼陀罗花(也叫闹羊花、万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

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中医中有“麻沸汤”的概念,但与麻醉剂无关。另一说麻沸散可能是麻黄散之误。但无论如何,世上也不可能存在像传说中麻沸散一样仅口服达到全麻状态,无需气管插管等护理措施,而且安全有效的麻醉剂。

传说:

华佗是东汉末年三位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华佗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

《青囊书》就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可惜,这部珍贵的药书,现已失传了!据说:有一次,华佗给曹操治头风,经过扎针服药,病治好了。曹操很高兴,想留医道高明的华佗给他当私人侍医。华佗不愿当终日住在深宫大院里的侍医,于是拒绝了曹操。不答应,就不让走。一而再,再而三,一下子住了两个多月。

一天,他见了曹操,谎称夫人久病在床,没人照顾,愿等夫人病好后,再来侍奉丞相。曹操信以为真,就派人送他回家。派去的人回来后对曹操说:华佗夫人生病是假,不愿意当侍医是真。曹操听了很生气。

过了不久,曹操的头风又犯了。没办法,只好派人又把华佗请来。华佗看了曹操的病情,沉思了一下,然后对曹操说:“丞相的病要想彻底根除,必须先饮麻沸散,再剖开头盖骨,取出大脑里边的风涎,才能彻底治好。不然,以后还会再犯的。”

麻沸散问世于什么朝代?

麻沸散问世于什么时候-麻沸散问世于什么时候强国

麻沸散问世于我国的三国时期。《三国志-华佗传》记录为:“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后汉书》记录:“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这充分说明了麻沸散问世的时间。华佗因儿子沸儿误食了曼陀罗身亡,其在曼陀罗基础上加上其他几味中草药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为了纪念早逝的儿子,药物被命名为“麻沸散”。

麻沸散简介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剂。《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

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是由曼陀罗花(也叫闹羊花、万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

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中医中有“麻沸汤”的概念,但与麻醉剂无关。另一说麻沸散可能是麻黄散之误。

麻沸散问世于什么时候?

东汉末年

麻沸散问世于东汉末年,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书中还记载着此方专治腹中病结或患圆形或长形肿块,各药不效,必须割破小腹取出,或脑内有病,必须劈开头脑,取出病邪之物则头风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痒。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华佗到处走访了许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因此,华佗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

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

麻沸散问世于什么年代

麻沸散问世于东汉末年。麻沸散,相当于现在的麻醉剂,是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创制的。根据以上记录,我们知道麻沸散已成功地用之于外科大手术中。而欧美医生直到19世纪中期,才开始使用麻醉药,比中国晚了16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