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阳明胃经?
意思:不同于男人衰老从肾开始,女人到了35岁左右,阳明经脉开始衰败,不重保养的话,皮肤会开始松弛、暗淡,头发脱落,出现衰老的迹象。
女人一生有三个关键节点,分别是五七、六七、七七,五七就是35岁左右。
阳明脉,就是胃经和大肠经。这两条经络的气血衰微直接导致女人容颜的衰老。因为这两条经脉是最多气多血的,就像长江和黄河滋润华夏般滋润着女人。女子以血用事,阳明脉循面部,阳明脉衰则血少,不能滋养面部皮肤和头发。
扩展资料:
保养建议:
1、 保暖。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胃喜阳,最怕阴寒的东西。胃经为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遇冷则会凝滞,进食寒凉食物,极易导致气血凝滞。吃温暖的食物以及保暖胃部是养胃大法。
2、艾灸。胃经气血受寒则会气滞血瘀,而且胃病当中,胃寒为数众多。胃寒是冰,而艾灸就是火,火融化冰,艾灸制胃寒,天经地义的事。
3、按时吃早餐。7到9点是胃经当令,此时胃开始工作。脾胃工作时你不给东西,等它们下班了你又吃一大堆让它们强行加班,脾胃能好吗
4、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运动是最廉价又有效的保养方式,可以适当散步、瑜伽、太极,避免过激运动伤津液。还可双手按摩上下腹部,来回往复40-50遍。助脾运,去积滞,通秽气,保健脾胃。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防治女人早衰,要从这两条经入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阳明经脉什么意思
隶属十二经脉,有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脉主要是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
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阳明经穴位在什么地方
分布在食指桡侧,上肢背面的桡侧及颈、面部。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各20穴,分别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
诊断方面,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治疗方面,腧穴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其中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和整体作用。
扩展资料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阳明胃经所属穴计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四十五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阳明大肠经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足阳明胃经穴
何为阳明经?
脉络有三阳三阴,三阳是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少阳是枢
三阴是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阴是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