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堆是什么意思
离堆的解释
(1).亦作“ 离碓 ”。古地名。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境内 都江堰 。 《史记·河渠书》 :“ 蜀 守 冰 凿 离碓 ,辟 沫水 之害,穿二江 成都 之中。” 裴駰 集解 引 晋灼 曰:“﹝碓﹞古‘堆’字也。” 宋 范成大 《怀古亭》 诗题注:“ 怀古亭 在 永康 离堆 之上 。 离堆 分 岷江 水,一派溉 彭 蜀 ,而支流道 郫县 以入於 府江 。” (2).山名。在今 四川省 南部县 东南。 唐 颜真卿 《鲜于氏离堆记》 :“ 阆州 之东百馀里,有县曰 新政 。 新政 之南数千步,有山曰 离堆 。斗入 嘉陵江 ,直上数 百尺 , 形势 缩矗,欹壁峻肃,上峥嵘而下逥洑,不与众山相属,是之谓 离堆 。”
词语分解
离的解释 离 (离) í 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分开,分别:分离。离别。离开。离散(刵 )。离职。离异。离间(刵 )。支离破碎。 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 八卦 之一 ,代表火。 古同“罹” 堆的解释 堆 ī 累积在一起的 东西 :堆栈。堆房。土堆。 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堆积。堆放。堆垒。堆摞。堆砌。 量词, 用于 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人。 部首 :土。
都江堰中 离堆是什么
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是李冰父子当年率领劳动人民开宝瓶口,引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所凿成的和玉垒分离的孤堆。两旁的“离堆”石碑、“佛教梵文碑”,是后人所立,有意在借助神力永镇水害。
离堆的东侧是内江的进水口,俗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清清内江水通过这里流入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
扩展资料
作用: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堆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瓶口
人们怎么评价离堆公园镇园之宝
离堆公园镇园之宝紫薇花瓶、紫薇屏风和银杏桩,人称“园中三宝”。
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是成都市都江堰景点之一。公园大门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上联说,誉称“陆海”的天府,盖世无双,归功于李冰太守,他接过大禹的神斧仙椎,完成了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下联说,总揽蜀中名山秀水,都江堰市第一,这离堆公园就是其中增色添彩的一处。公园内亭榭错落有致,古木桩头,奇花异卉,水池喷泉,布局精巧,别具情趣,园中有紫薇花瓶,紫薇屏风,经二三百年培育而成,独具匠心。这株古银杏桩头,传说为东汉末年张松手植,至今仍亭亭玉立,枝繁叶茂,像一支仙鹤,托这里山水的灵气,听说还结出了果实。紫薇花瓶、紫薇屏风和银杏桩,人称“园中三宝”。
离堆是什么?
都江堰中 离堆是李冰开凿宝瓶口时凿出来的石料离堆,堆在那里形成的石堆离堆,分离出来的石头形成的石堆。
取离山之堆的意思,离堆这个区域在没有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前,和现在对面的玉垒山是连在一起的。李冰为了解决水患,采用火烧水浇的办法凿山引水,使岷江水通过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从而解决了岷江的泛滥,也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用水问题。所以叫离堆。
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是成都市都江堰景点之一。
离堆公园有什么景点
离堆公园的景点有:伏龙观,李冰石像,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都江堰博物馆,南桥,二王庙,玉垒山,安澜桥,宝瓶口。
伏龙观:
原名范贤馆,建于晋代,是纪念汉代青城山天师道首领、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而建,宋代改称伏龙观。观内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的文物。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当时用于作水文标记。
李冰石像:
离堆公园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出来的非常珍贵的文物。通高2.9米,重四吨半,造形简朴,形态持重,袖手合于胸前,微露笑容,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迄今已有1800多年了。
鱼嘴分水堤:
鱼嘴分水堤是指形状如鱼嘴的分水堤,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溢洪道:
古时称“减水河”,取排洪、排沙之意。位于金刚堤末端,按一定高程(河床到河面2.15米高),由南向北开一道200余米宽的口子。当内江水量较小时,它拦水进入内江灌区;当内江水量较大时,它把多余的水排到外江,而且由于位置设计很巧,具有强大的排沙石能力,能将流入内江的沙石再排除出去,所以称为飞沙堰。
都江堰博物馆:
馆内展品不多,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可以在参观进去前先来这里看看。
南桥:
南桥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南桥不仅有精致的门楼,桥梁更是雄伟壮观,结构考究。桥上还有各种彩绘,雕梁画栋,令人赏心悦目。桥边河畔是条热闹的美食街,有各种小摊饭馆及化妆成卡通人物的艺人表演。入暮后的南桥灯光旖旎,是拍夜景的好去处。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是通往都江堰鱼嘴的必经之地,为了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内有李冰父子塑像,石壁上刻有“治水三字经”。在大殿东侧有一座临崖悬空的吊脚楼,丛荫清凉,走累了可在此歇脚饮茶;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庙受损严重,重修后又恢复了旺盛香火。每年农历6月24-26日还有庙会。
玉垒山:
玉垒山位于二王庙东侧,是个一个城市深林公园,是包含在都江堰景区内。公园内山上古木参天,绿荫如盖,还有一段明代古长城,本地人常到此晨练。游玩都江堰后,可到此登顶上玉垒阁俯瞰都江堰,以及水利工程全景,特别美。
安澜桥:
二王庙前的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古老的安澜索桥下,是滔滔江水,水量大的时候,浪花可以直接拍到脚面。尽管晃悠,但索桥两侧保护得很好,非常适合拍照。
宝瓶口:
宝瓶口是进入都江堰景区的第一个水利工程,用以严格控制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因从高处看像瓶口,故而得名,亦取“保佑平安”之意。俯瞰宝瓶口最好的位置是伏龙观顶层,可观涛涛江水穿过宝瓶口的盛景。
为什么叫都江堰离堆?
离山之堆的意思,离堆这个区域在没有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前,和现在对面的玉垒山是连在一起的。
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是成都市都江堰景点之一。
公园内亭榭错落有致,古木桩头,奇花异卉,水池喷泉,布局精巧,别具情趣,园中有紫薇花瓶,紫薇屏风,经二三百年培育而成,独具匠心;
这株古银杏桩头,传说为东汉末年张松手植,至今仍亭亭玉立,枝繁叶茂,像一支仙鹤,托这里山水的灵气,听说还结出了果实。紫薇花瓶、紫薇屏风和银杏桩,人称“园中三宝”。
乌尤离堆与凌云山相对,相距500米,总面积265亩。每逢夏季,大渡河、青衣江水奔流而下,与岷江水在凌云山下汇合,至百米之外的乌尤离堆,主流顺岷江主河道而下,支流则从麻浩入分洪道,绕过乌尤山后在马鞍山再汇入岷江。乌尤离堆又名“乌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