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八尺男儿是多高
古代所说的“八尺男儿”相当于现在184-192之间
传说我国在夏代禹把自己的身高定为一丈,再划分为 10 等份,每分定为一尺。据说“丈夫”一词就出典于此。
汉代把 100
粒粟子排列的长度定为一尺,也有用大拇指和中指伸直的长度定为一尺的。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量度方法都不运用了。
于是,出现了用木板、骨片、竹片及金属板等制成的固定尺,但这些尺的尺度与我们现在的市尺长度是不相等的。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交往的频繁,度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扩展资料:
尺这个单位在不同的朝代,实际长度是不一样的。简而言之,离现在越近的年代,一尺的实际长度越长。商朝的尺合现在的15.8厘米。
从战国到秦汉,一尺的长度变成23.1厘米。
从三国到西晋,尺略有增长,达到了24.2厘米。
《三国演义》中形容一个人非常高时,通常用身高八尺,甚至九尺来形容,似乎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超过八尺(193.6厘米)的确实算得上高大。
东晋与南北朝时,一尺又略有增长,达到了24.5厘米。而在北朝,更是达到了29.6厘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尺
八尺男儿是多高?
8尺 = 2.66667米(m)
翻出了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看到书上第三回对郑世子掘突是这么描述的:“年方二十三岁,生得身长八尺,英毅非常”。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也有写到,“邹忌修八尺有余”。
顿时好奇,身高八尺到底有多高?
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古代对男子的身高描述中,“身高八尺”是一个常见词汇。
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一个国家的和谐稳定,除了货币统一,文字统一等等,计量工具和长度单位换算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所以,从古代到现在,每个朝代的关于计量的规定基本都是有所出入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朝代对于一尺有多长的规定是不一样的。
商朝,一尺合今16.95厘米;
周朝,一尺合今23.1厘米;
秦朝,一尺约为23.1厘米;
汉朝,一尺大约21.35-23.75厘米;
三国,一尺合今24.2厘米;
南朝,一尺约为25.8厘米;
北魏,一尺合今30.9厘米;
隋朝,一尺合今29.6厘米;
唐朝,一尺合今30.7厘米;
宋元时期,一尺合今31.68厘米;
明清时期,一尺合今31.1厘米。
八尺男儿是几米?
古代身高八尺是184.8厘米。以现今出土的西汉实物的铜尺为例。尺的尺寸在朝代各自有所变化。
历代尺寸与今日公制转换:
古代以曲尺六寸六分五厘弱为周尺一尺,以周尺一尺二寸为古尺一尺:
1、商汤的尺:约32厘米(依照乐律全书,明朝营造尺为32厘米等于商汤尺);
2、夏禹的尺:约25.6厘米(商汤尺去2寸为夏禹尺);
3、周代的尺:约20.48厘米(夏禹尺去2寸为周尺);
4、汉代的尺:约23.09厘米;
5、隋代的大尺:约29.4厘米;
6、隋代的小尺:约24.6厘米;
7、唐代的大尺:约29.4厘米;
8、唐代的小尺:约24.6厘米。
现代:中国市尺:等于1/3米,约33.33厘米。
古代身高八尺的人举例:
1、项羽:八尺有余,据《史记》记载,身高八尺有余,汉书记载为八尺二寸,合今1.8942米。
2、诸葛亮:八尺,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
3、程昱:八尺三寸,据《三国志·程昱传》记载,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4、许褚:八尺余,据《三国志·程昱传》记载,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余,腰大十围。
古代说八尺男儿大概是多高
184.8CM古代8尺男儿是多少米,也就是1米85。
古代使用古代8尺男儿是多少米的度量衡尺古代8尺男儿是多少米,称作汉尺,与现代的换算单位是23.1cm,8尺就是184.8CM古代8尺男儿是多少米了。
一、汉代的度制基本为古代8尺男儿是多少米:
1引=10丈,1丈=10尺
1尺=10寸,1寸=10分
二、合现在为:
1引=2310cm
1丈=231cm
1尺=23.1cm
1寸=2.31cm
1分=0.231cm
扩展资料
最初尺这个度量单位是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左右,后来尺的标准就发生了改变。
在历史的长河中,朝代更迭,而不同朝代的尺度也是不同的,有些甚至有很大的差异,不过每个朝代它们的“尺” 的长度基本上都保持着不断增加的趋势。
古时的七尺约为现在的七寸,也就是1.68米左右。虽然这个身高放在现在来看算是比较低的了,但因与古人生活环境较落后的原因,在那时算是比较高大威武的身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