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 反求诸己意思介绍
1、反求诸己反求诸己的意思,汉语成语反求诸己的意思,拼音是fǎn qiú zhū jǐ,是成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求诸己的意思的一部分。意思是(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反省,动词。(反,不可以理解为“反过来”)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2、近义词:引咎自责、反躬自问、严于律己、闭门思过、反躬自省
3、反义词:怨天尤人、怨天怨地、苛求于人。
4、成语用法:动补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反求诸己什么意思?
词目
反求诸己
发音
fǎn qiú zhū jǐ
释义
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近义词
反躬自省闭门思过
引用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 而已矣。” ...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 反求诸己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礼记》射义 ...,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 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 《古文观止》卷十一 宋文 ...。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 《楹联丛话全编》楹联丛话 集句集字附 ...适贺耦庚中丞邮信来,以集句两联索书。集《四书》云:“行不得则 反求诸己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又经语云:“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宋史全文》宋史全文卷十九中 ...烈为可复,父兄之耻为可雪也。』洋策言:『治道之要不在乎他,在 反求诸己 而已。臣愿陛下帝王之道为可以必至,以圣人之言为可以必信... 《礼记正义》卷六十二 射义第四十六 ...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 而已矣。诸,犹於也。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 《毛诗正义》卷十四 十四之三 ...之道也。射者,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 而己矣。”是各心争之事也。 ... 《北堂书钞》●北堂书钞卷第八十三 礼仪部四 ...又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郑注云学则覩己行之所短也自 反求诸己 而已○今案学记注同」择师不可不慎「又曰师者可以学为君故... 《法言义疏》附录一 刘师培杨子法言校补 ...克咸”为句,似非。“咸”当下属。孟子离娄篇:“行有不得者,皆 反求诸己 。”即此所本。咸本诸身,犹彼文皆 反求诸己 。动与行同,不... 《法言义疏》附录二 刘师培法言补释 ...括前文之旨。动不克者,犹言不能行也。孟子有言“行有不得者,皆 反求诸己 。”“动不克”与“行有不得”同,“咸本诸身”即彼书所谓... 《墨子》修身 ...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功成了必然名就,名誉不可虚假,必须 反求诸己 。专说而行动迟缓,虽然会说,但没人听信。出力多而自夸功...
推己及人,反求诸己的意思
推己及人意思就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测别人的心意,后来也被指能够设身处地的替别人去着想。反求诸己他的意思就是反省自己的一些过失,并且能够及时的改正而不去责怪别人。
推己及人这个成语是出自《论语卫灵公》,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故事,逐步的演化成为了一个成语,在这篇文章里面所要讲述的是一个道德心理,那就是行为机制以及修养方面的一些方法。
反求诸己是出自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在这篇文章里面,孟子继承了孔子上行下效的这样的思想,在道德修养以及治国方面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的反省自己。
相关说明
推己及人是一种道德心理——行为机制和修养方法。指道德行为主体以自己的感受、需要推知他人具有相同的感受和需要,并将推知所得的观念作为行为准则贯彻到与他人相关的行动中去。
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先进》)的忠恕之道,正是推己及人的具体表现。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自觉运用推己及人的方法,能促使人们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他人。
正如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各自的欲望和需求,也都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这就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可能人人遂愿。这就要求人们正视客观现实,学会礼尚往来,从自我的小圈子中跳出来,多设身处地地替其他人想想。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
反求诸己的意思
【解释】:求:追究,寻求反求诸己的意思;诸:“之于”反求诸己的意思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译文】:行仁德的人好比赛箭的人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放箭反求诸己的意思;如果没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
【语法】:动宾式反求诸己的意思;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反躬自省、闭门思过、反躬自问、严于律己、严以责己
扩展资料
反求诸己反义词:怨天尤人
【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近义词】怨天忧人、怨天恨地、啧有烦言、埋天怨地、怨天怨地
【反义词】乐天知命、反躬自问、自艾自怨、反求诸己、任劳任怨、与人无尤、自怨自艾、乐天安命
反求诸己什么意思?
反求诸己的解释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instead of sb. else]
求:寻求。诸:之于的合音。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而不 责怪 别人 发而不中,则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礼记》 详细解释 犹 反躬自问 。谓从自己方面找 原因 。 《孟子·公孙丑上》 :“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宋 程颐 《周易程氏传》 卷三:“ 君子 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明 王守仁 《传习录》 卷上:“ 子夏 笃信圣人, 曾子 反求诸己。”
词语分解
反的解释 反 ǎ 翻转,颠倒: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 反复 。反侧。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 相对 :正反两方面的 经验 。反间( 利用 敌人 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 矛盾 )。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 己的解释 己 ǐ 对别人称本身: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 顺序 第六的代称。 人彼 部首 :己。
反求诸己什么意思
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 反过来 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 原因 。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 而已矣。”
成语例句: 君子 之遇艰阻,必 反求诸己 ,而益自修。
繁体写法: 反裘诸己
注音: ㄈㄢˇ ㄑㄧㄡˊ ㄓㄨ ㄐㄧˇ
反求诸己的近义词: 反躬自问 反过来问问自己。也说抚躬自问 严于律己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闭门思过 独自在思考过程中记起、认识到或考虑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不端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或罪行 反躬自省 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反求诸己的反义词: 苛求于人
成语语法: 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
读音注意: 诸,不能读作“zhě”。
写法注意: 己,不能写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