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鱼是有毒的呢?

鳜鱼背鳍硬刺有毒什么鱼有毒,在捕捉和宰杀时如不慎刺破手指会剧痛难忍什么鱼有毒,伤口长时间不能愈合什么鱼有毒,流脓淌水,十分痛苦。

鳇鱼、斑节唇鱼、鲶鱼、黑鱼什么鱼有毒的卵有毒,误食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情况严重什么鱼有毒的会造成瘫痪。

河豚鱼的肝脏、血液、卵巢、生殖腺、鱼子均有毒,食后舌、唇、手、足失去知觉,全身麻木,血压下降,很快便会窒息死亡。

青鱼的胆有毒,误食会引发急性肠胃炎,如救治不及时会导致严重脱水,最后肾功能急性衰竭而死亡。

黄鳝的血液有毒,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什么样的鱼有毒?

有毒鱼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棘毒鱼类,这类鱼具有毒腺,能分泌毒液,通过鱼棘刺伤人体,把毒液输入人体,引起中毒。这些鱼有强毒、弱毒之分,人被它刺伤后,会引起红肿、剧痛、发热、头晕、恶心、呕吐、抽筋、失去知觉,若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棘毒鱼类最毒的是毒鲉(俗称石头鱼),其次是鬼鲉(老虎鱼)、蓑鲉(狮子鱼),这类鱼是背鳍棘的基部有毒腺的。

第二类是鲀毒鱼类,即各种鲀鱼,其肝脏、卵巢、皮肤、血液和肠都含有河豚毒素,其中以东方鲀属的鱼类(俗称河豚、鸡泡鱼)毒性最大,河豚毒素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尤其是卵巢含毒最多,在繁殖季节吃河豚鱼危险性最大。其肌肉没有毒,新鲜的河豚鱼,处理得好,肌肉用水浸泡后,食用不会中毒,但是死亡后,鱼肉变质,吃后容易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麻痹性毒素,它能阻断神经兴奋的传导,人中毒后发病迅速,症状严重,半小时就会感到唇舌麻痒,迅速扩散,以至运动失调,四肢瘫痪,最后因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第三类是其他毒鱼,情况比较复杂。有的鱼类肌肉无毒,可以食用,只有内脏或皮肤、血液有毒,了解它就比较容易对付;有的鱼类肌肉也有毒,但是不是每一条鱼都有毒,如石斑鱼、苏眉等,人们普遍食用没事,但是这些鱼吃到了有毒的甲藻,或者是其他草食性动物吃了有毒的甲藻,然后石斑鱼又吃了这种带毒素的动物,这样就把毒素累积到自己身上,人们再吃到这种石斑鱼就会中毒,在餐厅里的石斑鱼、苏眉等珊瑚鱼越大越名贵,但是毒素通过食物链富集浓缩,鱼越大食用越危险,这种毒素,是获取得性毒素,不是鱼类生来就有的。

世界十大有毒鱼类

世界十大有毒鱼类具体如下:

什么鱼有毒-除了河豚有毒还有什么鱼有毒

1、石头鱼,又名毒鲉,鱼类毒性排行第一,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鱼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喜欢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该鱼主要分布在中国西沙群岛、台湾等海域,印度洋至太平洋中部等地区也有分布。

2、河豚,它是世界上最毒的鱼之一,同时还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河鲀鱼肉鲜美,但处理不当或者贪食太多则会让人一命呜呼,河豚所含有的河鲀毒素为神经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钾要高近千倍。

3、赤魟。魟的尾部一般细长,许多种类的尾有一至多个尖锐而有锯齿的毒刺,一旦不小心被它扫起来刺到,会引起红肿发烧,甚至丧命,它尾部背面棘刺长而坚硬,能像利箭一样刺穿铠甲,其基部连着毒腺,毒腺内含有剧毒液体。

4、黄边不果 胸鳝。该鱼形状和黄鳝相似,体长可达1米,分布于我国台湾省及南海诸岛,可当作观赏鱼饲养鱼水族箱中,但非食用鱼,血清中含有一种毒蛋白,称为血清毒,是肉毒鱼类的代表。

5、狮子鱼,学名蓑鲉,外表通常是黄色,布有红色至棕色条纹,背部有13根毒棘,可以放大并且显示鲜艳的颜色恐吓敌人,而且鳍条的根部及口周围的皮瓣含有能分泌毒液的毒腺,毒性很强。

6、长吻鮠,是一种有名的食用鱼,民间有“不食江团,不知鱼味”之说,特别是长吻鮠的鳔十分肥厚,干制成“鱼肚”是享誉中外的珍肴,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但是长吻鮠的背鳍刺和胸鳍刺有毒腺,为淡水刺毒鱼中毒性较强者。

7、鳗鲶,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非、红海、萨摩亚、韩国、日本、南海、澳洲、罗得豪岛等海域。鳗鲶背鳍及胸鳍之硬棘呈锯齿状并有毒腺,故被剌伤时会极疼痛,为危险鱼类。

8、鳗鲡,该品种为高级食用鱼类,也是名贵的出口鱼种之一,但是鳗鲡血清含有鱼血清毒素,毒素可被加热或胃液所破坏,但生饮鳗血有时会引起中毒,毒素还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9、箱鲀,特点是身体大部分包在一个坚硬的箱状保护壳内,全身除了鳍、口和眼睛可以动之外,其他地方都被厚厚的硬鳞覆盖着,所以只能在水中缓慢地游动,一些种头上具角状突,因而有“牛鱼”之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和温带海中。

10、青星九棘鲈是有名的食用鱼之一,蒸食或煮汤皆宜,肉质佳,味道美,而且兼具食用及观赏价值,但虽为常见食用鱼类,其生活于礁区的大型个体,有时因食物链关系而积累珊瑚礁鱼毒素,尤以内脏毒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