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怎么补?
心气虚的临床表现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
1.气的概念: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极强的能量的活动力,激发和推动机体器官的功能活动,因此也代表五脏之气和经脉之气。气的作用主要是温养机体和抵御外邪的入侵,同时参与脏腑功能的新陈代谢。
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
2.血的概念:血即流动于经脉中的红色液体。血的功能有两方面。其一,即调养脏腑形体经络和骨窍。血盛则形健,面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关节灵活。其二,血液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盛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血不足则精神恍惚、心悸不安。
血虚: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3.气血的来源
气与血来源有两个方面。其一,禀受于先天之精气。即父母的先天之精(生殖之精)。其二,即后天之精气,只通过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和自然之精气。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学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故在中医临床上一般是气血双补。
一、 贫血: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症,主要是血液中红血球质量不足或血红蛋白不足所致。
贫血与低血压不同,低血压是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以下出现头晕等症状。两者不能混同。
贫血的临床表现:
1. 一般表现:面色苍白、疲倦无力、头晕耳鸣、昏厥、皮肤干燥、毛发脱落、指甲易裂。
2. 呼吸系统:呼吸急促。
3. 循环系统:心动过速。
4.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淡、口角皲裂。
5. 内分泌系统:月经过多或过少甚至闭经。
贫血的种类: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全球有两亿人患缺铁性贫血,此外再生障碍贫血和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体内铁质不足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致。其原因:1)长期慢性出血,如痔疮、月经过多、溃疡病等造成铁质丢失。2)偏食、消化系统疾病造成铁质吸收不足。3)妊娠、哺乳期及儿童发育期,铁质需求量增加,造成铁质相对不足。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要是红骨髓减少造血功能衰退所致。临床上可出现常见贫血症状外,还有出血、感染等。其原因:1)药物中毒。2)放射性损伤骨髓。3)感染。4)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硬变。
地中海贫血:遗传性血红蛋白异常。除贫血的一般症状外,可见肝脾肿大黄疸等。
中医学认为贫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主要与脾胃和肝肾有密切关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通过脾胃的运化,化生水合精微转化为气与血。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精生髓、精血再生。
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铁质不足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致。其原因1)铁质丢失太多。长期慢性出血,如痔疮、月经过多、溃疡病。2)铁质摄入不足。偏食、减肥、缺少铁质摄入,胃病影响铁质的吸收。3)消耗增加。妇女在妊娠及哺乳期以及儿童在发育期需求增加,如摄入不足则贫血。
中医认为贫血的发生主要是脾胃虚弱所致。中医学认为,气血的产生来自水合精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健则吸收力强,气血生化旺盛。中医对贫血的治疗当用健脾益气,气血双补的方法。临床选用归脾汤、十全大补汤加阿胶、龟板、鹿茸等。此外,中医又有“精血同源”之说,肾脏的精气生髓、髓盛。
中医治疗贫血主要以健脾温胃入手,补充气血,化生之源。
选用补气补血及补肾精、肾阳之品。如四君子汤加右归丸,十全大补加阿胶、鹿角胶等。
缺铁性贫血中药治疗疗效好,服用两周以上病人的贫血症状可以明显改善,一个月后血红蛋白可以上升至正常
治气血不足
配方】草莓250克,葡萄干100克,白糖100克。
【制法】将上3味入锅,加水800毫升,煮沸后改为文火烧5分钟,离火浸泡10小时后食用。
【服法】饮汤,吃草莓、葡萄干。
心气虚怎么办
补心气。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
(1)宅中汤加减:炙黄芪15克、炙党参12克、朱茯神10克、远志10克、当归10克、白芍l 0克、丹参6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无寒、热象症状者。
(2)养心汤加减:炙党参12克、炙黄芪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朱茯神10克、当归10克、白芍10 克、百合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偏阳虚症状者。
(3)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2克、炙党参10克、生地黄15克、阿胶珠10克、朱麦冬10克、大麻仁10克、百合10克、广木香6克、生姜6克、大枣5枚。本方适用于心气虚偏阴虚而兼见脉结代,或促者。
以上方药,浓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2.加减变化:若气虚及阳,症见形寒肢冷者加附片6克、荜澄茄6克以温阳;若气虚致血瘀,症见胸闷憋痛,口唇紫绀者在养心汤的基础上加檀香6克、桂枝10克、丹参10克以活血通络;若纳呆、腹胀、大便溏泄者加炒白术10克、薏苡仁15克、陈皮10克、砂仁6克以健脾利湿;兼见血虚,症见口唇淡红,心悸不已者可在宅中汤基础上加桂元肉15克、制首乌12克以养血安神;若兼咳嗽少气,喘促面浮加沉香6克、蛤蚧10克、核桃仁15克焙干共研末,每次5克以固肾平喘:若兼见胆虚,症见心悸不寐.寐中恶梦纷纭,易惊恐,可在宅中汤基础上加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珍珠母15克,以补气益胆安神。
(二)外敷药物
在出现厥心痛、真心痛时,选用下列方药外敷以治其标,暂缓疼痛。
1."心绞痛宁膏"(锦州中药厂):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药物加入载体药物制成药膏。在疼痛发作时,敷贴于心前区,每次用2帖,24小时更换一次,对连续敷贴两周。
2."冠心膏":药用丹参、川芎、红花、当归、乳没、公丁香、沉香、人工麝香等制成药膏。交替敷贴于膻中、心俞、虚里等穴,每穴l张,敷贴12~24小时。
3.取王不留行子敷贴于耳部的心穴、小肠穴、冠状动脉后、前列腺后等穴,每天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次。每3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三)饮食疗法
1.忌食辛辣,因其逼津外泄,虑其更伤心之气阴;忌食生冷、肥甘,因生冷伤脾阳,肥甘生痰浊,故当禁之。酒易蕴生湿热,耗气伤阴,当戒禁。
2,饮食宜清淡,可进食时令鲜果。亦可食用一些滋补阳气阴精的血肉有情之品,如瘦肉、鱼类、家禽类等。
3.食疗方:(1)百合15克、桂元肉15克,加冰糖少许请钝后,少量频服。(2)百合30克、莲子肉30克、粳米200克煮粥早晚服用。(3)桂元肉30克、大枣15克,加入糯米200克,煮粥食之。
(四)心理疗法:本法是十分重要的。务必使病人情志安定,精神愉快,避免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劝慰病入要解除疾病所造成的精神负担。对西医的器质性病变中出现的心气虚证时,除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外,再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经常心慌气短、情绪激动,多是心气虚,常吃2种食物补心气安心神
心气虚是气虚的一种,所以会有气虚的种种症状,比如,容易疲劳、多汗等。但是由于心有它自己独特的生理功能,所以心气虚也有自己特有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心悸。但若是偶尔心悸,不用太担心,若是有持续性、较为频繁的心悸,同时伴随自汗、神疲体倦等症状,就可以考虑是不是有心气虚。
通常情况下,先天体质弱、禀赋不足,后天疲劳过度,或者久病不愈、年迈体衰的人,都比较容易心气虚。尤其是老人,《灵枢·天年》中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所以年纪大了以后,大家要有意识地补心气。
中医推荐:黄鳝、樱桃补心气安心神
黄鳝不仅是美味的席上佳肴,全身都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说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湿”等功效,它补气养血、温阳健脾,脾胃强健就会补气血,气血可以互生,气血足则心不虚。所以,它可以较好地补虚损、益心气。
而樱桃,首先是红色食物。在五色中,红色对应心,所以理论上,西红柿、樱桃、辣椒等红色的食物都对心脏有益。但樱桃还能调中益气,《滇南本草》说樱桃可以“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所以,适当吃点樱桃也可以很好地补益心气。
根据黄鳝和樱桃的药性,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一下黄鳝和樱桃的食疗食谱,补心气、安心神。
归参鳝鱼汤: 补中益血,治虚损,是一款适用于气血不足、身体虚弱者食用的食疗补品。
食材:黄鳝500克,当归、党参各15克,盐、葱、姜适量。
做法:(1)准备材料:把鳝鱼除去头、骨、内脏后,洗干净,切成丝。葱姜切片。
(2)把当归、党参洗干净后,用纱布包起来,丢入加水的锅中,大火烧开后,小火煎煮1小时。
(3)把装有当归、党参的纱布包捞出,放入黄鳝丝和葱姜,约15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关火,喝汤吃鱼。
说明:剖洗好鳝鱼后,可以用开水烫去鳝鱼身上的滑腻物,会让汤汁更美味。另,鳝鱼性温,所以同时有热证者请遵医嘱。
樱桃果脯: 调中益气,健脾和胃,是一款适合心气不足、体质虚弱、面色无华者食用的食疗佳品。
食材:新鲜樱桃300克,白糖50克
做法:(1)准备材料:把新鲜樱桃洗干净,放在淡盐水里浸泡2小时,沥干水分后去蒂。
(2)将樱桃放入容器中,倒入白糖搅拌均匀后,腌制30分钟。
(3)把容器敞开盖子放在微波炉里,高火加热4分钟后,取出来倒出汁水。
(4)再继续高火加热4分钟,如果有汁水,取出来把汁水倒掉,上下搅拌一下。
(5)继续用高火加热4分钟,这时候基本已经没有汁水,即可取出食用,吃不完的放冰箱冷藏。
说明:樱桃虽然营养丰富,但不能大量食用,否则有可能中毒。而且有溃疡症状、正在上火者慎食。
❤养心小贴士
心气虚比较常见,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平常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还需要多吃粗粮和高蛋白食物。
点击下方,加入【董峰养心】脾胃 健康 养生 圈,第一时间获取更多肠胃 健康 知识!以及更细致,更全面的,更深入的肠胃干货和肠胃疾病案例分析。
对于心气虚的相关话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意见欢迎和我一起分享。如果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
心气虚的人,到了夏天该怎么保持自己心气的充足呢?
心气虚就是心脏气的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不适,头晕等症状。心气虚的患者进入夏天之后,因为排汗量增多,总是会加重病情。想要保持心气充足,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的生活作息
心气虚的人在夏天总是会觉得精神倦怠,精力不济,还没做几件事情,就开始觉得疲倦。夏天昼长夜短,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加,更要保持合理的生活作息。心气虚的人如果晚上熬夜的话,第二天疲倦往往会翻倍,因此在生活当中,一定要保持合理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条件允许的话,每天中午可以适当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可以让一整个下午都精神满满。
注重饮食和营养
心气虚可能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先天身体羸弱,可以通过后天饮食和营养来弥补。通常情况下来说,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两虚,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强健脾胃的食物,比如红枣,龙眼,栗子,鸡心等等,有助于缓解这种情况。日常饮食也应当注重营养,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吃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体质强健了,气血也会随之旺盛。
愉悦的心情
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上的一些调整之外,情绪对于心气虚患者的影响很大,心气虚患者本身情绪波动较大,日常生活应当尽量避免生气。都说七情六欲,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紧张的状态下,对身体有着极大的危害。让自己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多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可以补心气,安心神。
心气虚的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