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对出境游发表一下看法,并告诉一些经验
1.行业概况
1.1中国旅游市场现状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以高于GDP增长萧条5星级酒店的速度快速发展.自1993年旅游业改变统计口径至今,游客总人次和旅游行业总收入萧条5星级酒店的CAGR分别达到9.6%和16.4%. 2003年和2004年数据的异常表现则是旅游业受03年的”非典”的影响以及”非典”过后的报复性反弹所至.截止到2005年,旅游市场全年游客总量达到13.63亿人次,行业总收入为7630亿元萧条5星级酒店,比2004年分别增长10%和12.7%。
1.1.1国内游市场平稳增长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旅游市场中萧条5星级酒店,国内游市场保持平稳增长。93年到05年,国内游人次的CAGR分别达到9.5%和16.3%。
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萧条5星级酒店:城镇居民4.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7.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4%。旅游收入达到5286亿元,占行业总体收入的69%。
1.1.2入境旅游市场增幅趋缓
我国的入境游市场由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两部分构成,其中港澳台游客约占近80%的份额。入境游客数量增长93年以来CAGR约为9.1%,国家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则达到16.5%,在旅游收入增长率上略高于国内游市场。2005年入境游市场规模达到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其中港澳台市场约1亿人次,增长8.6%,国外市场0.2亿人次,增长19.6%。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市场规模居全球第四位。当年外汇收入约293亿美元,根据最新得到的数据,2006年前三季度入境游市场增幅下降,同比仅增长2.86%.其中港澳台市场增长率仅为1.9%,国外游客增长率也下降为7.76%.旅游外汇收入146.8亿美元,同比增长4.1%。
我们认为,06年入境游市场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很可能是受今年上半年国内禽流感从禽向人传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和港澳市场已相当成熟,增长趋缓有关。
1.1.3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发展
出境旅游是旅游市场中发展最快的.93年到05年,我国的出境人数CAGR达到18.6%。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之一。2005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310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其中:因公出境588.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2%,;因私出境25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占出境总人数的81.0%。预计06年全年将达到3400万人次。
1.1.4商务游在高端旅游市场占主导地位
商务旅游市场是包含于上述三大旅游市场内的一个特定子市场,包括国内商务旅游和国际两个商务旅游。商务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复性高、计划性较强,消费能力强、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的特点,占据旅游客源的高端市场。
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一份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国际商务旅游支出超过357亿元,占亚洲商务旅游市场的17%。目前我国因公出境包括公务和商务考察的人数已占出国人数的53.3%;入境游客中商务会议旅游占39.9%;中国国内商务旅游支出则高达1700亿美元,约占国内整个旅游市场的30.5%,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商务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为主的三大经济圈内。北京2003年北京共接待了一亿两千万人次游客,其中属于商务旅游游客的占41.2%,超过了休闲度假旅游,位居榜首,商务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新贵。
1.2三大子行业现状
1.2.1旅行社竞争激烈,延续低毛利状况
旅行社数量与行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87年,全国有旅行社1245家,从1995年开始,旅行社行业进入数量增长阶段,旅行社的数量每年平均增加1000家。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旅行社16846家,新增加1507家,同比增长9.82%。
据16245家旅行社填报的有效数据统计,2005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1116.59亿元,同比增长9.70%。
外资旅行社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合资或独资的方式进入中国的外资旅行社总数是22家。根据《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外资独资、控股旅行社还被禁止从事出境游业务,只能从事国内游和入境游业务。
行业集中度低。以首旅、国旅、中青旅为代表的三大社1980年的市场份额为79.6%,1993年首次突破25%,现在不到15%。与此同时,康辉旅行社、上海春秋旅行社、上海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兴旅行社迅速成长,而从全球来看,百强旅行社收入占旅行社收入的比例高达50%.
总体的市场化率趋于下降。市场化率是指旅行社组织和接待的客源人次/旅游总人次,反映了旅游者接受旅行社服务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及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十一黄金周参团人数仅占出游人数的20%左右,选择其他方式出游的高达80%。这表明,越来越多的群体崇尚个性化的出游方式。过去十年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旅游客源的市场化率呈下降趋势。
竞争激烈,延续低毛利状况。旅行社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竞争尤为激烈,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低,行业利润率几年来逐渐趋近于0,与发达国家的6%差距较大。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旅行社业年检结果显示,去年旅游业务净利率只有0.11%,全国1.6万家旅行社中有近1.3万家旅行社的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毛利率等判定旅行社经营状况的指数评定都在“平均值”以下,全国近80%的旅行社都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
1.2.2酒店业景气度上升,投资提速,行业格局面临结构化调整
行业景气度上升。酒店业房间出租率达到60%时进入盈亏平衡点,由于供给过剩,90年代中后期酒店业出租率一直在60%以下。进入2000年后,房间出租率稳步上升,且有进一步提高趋势。2005年全国星级酒店房间出阻率约为63%,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出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投资提速,供给快速上升。星级酒店数量从2000年的6029家增加到2005年的约12000家,CAGR达到12.5%;客房数量增加到140万套,CAGR达到15.5%。
在房间数量高增长的同时,房间出租率比较稳定,保持在60%左右。星级酒店营业额从2000年的603.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61亿元,CAGR达到15.9%。
竞争格局面临结构化调整。酒店业过去几年呈现"星级越高、效益越好"、外资酒店经营状况好于内资酒店的特点。在此背景下,酒店行业结构调整趋势明显,“经济型连锁”、“品牌化、专业酒店管理公司”等业态模式成为行业热点。
“经济型”连锁酒店高速发展.从97年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诞生至今,中国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十分迅猛,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住宿业市场上共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型饭店连锁品牌50家,已开业饭店数超过600家,已开业房间总数达50,000间。
目前排名前十的经济型酒店中已经出现了客房数量接近万家的锦江之星,饭店数量逾百家的如家等等。2005年,市场供应前十名的经济型品牌平均增长速度为74%,整个经济型酒店行业年平均增幅超过50%,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5年,中国经济型饭店的平均出租率达到89%,位居酒店各种业态之首,平均房价为154元,平均Revpar(每间可借出客房产生的平均实际营业收入)为138元,已基本接近同时期三星级饭店的平均Revpar水平。
居高不下的出租率和相对较低的投资额,给经济型酒店带来了诱人的回报。
据估计,若采用租赁房产的方式,单体酒店的投资收益率一般都在20%以上,明显高于一般的酒店。
目前中国的经济型酒店相当于美国60-80年代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经济型酒店数量不断增长,产品形态呈现丰富层次,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分散经营,发展成熟的酒店并购整合单体酒店,经济型酒店开始迈向国际化。
高星级酒店投资加速,国际著名酒店管理集团迅速扩张。
2005年,北京有5星级酒店45家,08年将增加到55家左右,上海的4、5星级酒店将从目前的63家增加到2010年的100家。在北京的五星级酒店中,80%是外国品牌的饭店集团管理,上海五星级酒店75%由外国品牌的饭店集团管理。此外,国际饭店集团已经开始从我国一线大都市向二级城市扩展,布局设点,抢占市场;部分国际饭店访华团已经开始在中国实施“全品牌战略”,涵盖超豪华到经济档各层次饭店,以求最大限度扩大自身市场份额。2004年全国5星级酒店平均入住率为66.6%。2005年上海市场的平均房价增长了13%,达到1198元人民币,出租率为77.5%,Revpar为929元人民币。截止到2006年上半年,北京高档酒店市场的入住率为72.97%,下降了0.55%,但日均房价增长了9.03%,达到887元,使得Revpar收入达到647元,同比增长8.21%。
1.2.3景区独占资源优势,提价成为增加收益的主要手段
根据国家旅游局在公布的《2005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月,我国已有各类旅游景区2万家左右,且呈不断增加趋势,2006年全国仅4A级景区就将增加80多家。
景区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的现状还在持续,提高票价已成为绝大多数旅游区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门票收入在旅游景区总体收入中所占比重过高。拓宽收入渠道,完善配套设施将是未来发展重点。
2.旅游行业的基本特征
2. 1供需因素在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表现
旅游业的发展受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影响旅游产业的供需因素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支付能力,相关产业和社会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起非常大的制约作用,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交通住宿等基础配套设施的保障、政府的旅游产业政策、旅游设施提供者对行业景气度的心理预期等。
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气象条件、旅游意识或观念等因素。
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都要求对方与之相适应,以达到两者的相互平衡。然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两者的主导地位是不一样的,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断产生的旅游需求导致旅游供给在数量、质量及效能上的持续增长或提高,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游供给越来越多地创造出新的旅游需求,使旅游需求日益发展、演进。在一定时间内,旅游供给能力是既定的,而旅游需求则受客源国和目的国的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2. 2对外部环境高度敏感
旅游业对外部社会环境高度敏感。经济萧条、战乱、国家间关系、旅途及目的地的安全性、气候、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等突发事件都对旅游行业有重大影响。
从1979年到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率先后在82、89、03年出现大幅度下滑,原因分别是1982年的全球经济萧条、1989年国内的政治动荡以及2003年SARS的流行。
3.中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
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具有生机活力的产业,一直以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步伐稳健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接待16亿人次的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消费将达2万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和消费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7%,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3%的幅度。在这个大趋势下,中国今后20年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将被更加看好。
3. 1巨大的上升空间-蓬勃发展中的朝阳产业
中国旅游业虽然在过去20多年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反映旅游业发达程度的各项指标与国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旅游业刚刚开始进入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新阶段,旅游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属于典型的朝阳产业。
出行率低。2005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出行率仅为92.7%,而欧美国家平均出游率已经达到了300%。我国旅游出行率从2000年的57%增长到目前水平,5年间的CAGR达到10.3,如果保持此速度,到2012年中国的旅游出行率将增加一倍,旅游出行将突破25亿人次。
旅游人均花费低。200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为54.5美元,是人均GDP的3.21%。2003年美国和法国每个公民人均花费分别为1685美元和831美元,两者都占GDP比重的5%以上。
旅游停留时间短、过夜率低。在我国所有国内游游客中,过夜游客所占比重较低,约为40%(城镇居民达到60%,而农村居民只有24%),人均过夜旅游次数每年只有0.27次,只相当于美国的9%,法国的10%,西班牙的28%。
2005年中国出境游达到3100万人次,排世界第三位;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到4680万,排在世界第四位。截至2005年年底,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总计已达117个。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近日在上海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自2007年至2016年,中国的旅游业将取得百分之八点七的实际年增长率,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
3. 2经济快速增长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从全球角度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景气程度密切相关。从我国过去十年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到,旅游行业收入伴随GDP的增长而快速增长,除2003年SARS影响之外,增长率一直高于GDP。可以预计,在未来中国经济仍将快速增长背景下,中国旅游行业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另外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度时期是旅游业发展最迅猛的阶段,在此期间人们的出游需求快速释放,国内旅游将成为主要需求,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出境旅游将快速增长。2005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700美元,东部发达地区超过3000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而2010年我国人均GDP预计将达到2400美元(不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未来5-10年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将带来商业旅游的繁荣。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商务及会议旅游共占39.9%,国内商务旅游占国内整个旅游市场的30.5%,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据国际会议协会预测:“中国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会奖旅游(会展旅游和奖励旅游的合称)首要目的地”。
3. 3重大事件成为产业发展提速的催化剂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以及2012年的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对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北京奥运旅游行动规划》的预测:到2008年,北京入境旅游者将达到440万人次,外省市来京旅游者将达到1亿人次。根据上海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国内参观者将达到4800万人次。旅游市场的繁荣将显著提高旅行社、酒店和景区等行业的景气度。例如北京市旅游局局宣布已有112家星级饭店成为北京奥组委签约饭店,而签约房价要高出平时至少60%以上,同时也准备将河北56家酒店纳入2008年奥运会的接待中。
上述盛会的举办也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旅游设施,使之日趋完善,丰富化和多样化,以适应中国旅游业消费升级的需要。
3. 4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的完善
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的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居世界第一位,已经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优势。由国际品牌咨询公司FutureBrand发布,衡量旅游目的地国际吸引力的“2006年年度国家品牌指数排行榜(CBI)”显示,在未来五年内最可能成为国际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排名中,中国位列第一位。
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为我国旅游业的全面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过去十年来有了巨大发展。到2005年底,中国交通运输通行里程已达到世界第二位。根据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将有公路开通。届时,公路、水路、铁路和民航的运输能力将比2005年分别增加41.5%、23.8%、30%和100%。
3. 5有利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旅游业成为国家扩大内需的直接受益者。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目前中国已有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旅游业已被国家列为鼓励消费,扩大内需,以及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点行业之一。
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将会促进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国家目前正积极带薪休假制度,《关于带薪休假的具体办法》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施,以改变长期以来带薪休假制度有名无实的现状,极大的增加人们出行的愿望,缓解黄金周集中出行的弊端。
社会稳定、政府支持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旅游业对外部环境极为敏感,目前恐怖主义、战乱在全球许多国家不断发生,而我国目前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是全球公认的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4.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4.1旅游市场-消费升级为主导旅游消费自身发展的规律:旅游消费将经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先后经历观光游(人均收入1000美元起步)、休闲游(人均收入2000-3000美元起步)、度假游(人均收入3000-5000美元起步)三个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分析,我国人均消费从2003到2020年将以每年10.8%的速度递增,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新的消费高峰就要来临,居民消费将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旅游将是消费升级的主要受益行业之一。
目前我国的旅游经济正从观光旅游升级至“休闲体验式”转变,旅游消费呈现个性化趋势,旅游的文化内涵将越来越丰富,旅游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度假休闲、专项旅游将日益成为主流。
4.2三大子行业-资源整合、产业升级是发展方向
4.2.1旅行社:产业整合不可避免
国内旅行社业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从规模角度看,发达国家旅行社市场集中度较高。美国的运通、日本的GTP,去年的营业额分别是270亿美元和240亿美元,而中国目前最大国旅总社,去年是营业额仅为13亿人民币,不到前者的百分之一。从产业链和分工体系看,国际旅游市场都是批零关系,不同旅行社分工明确,分为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等层次分明的状态,还有部分从事专业化经营的旅行社。实力雄厚的少量大型旅游批发商从事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等业务,零售业务主要由小社完成。而国内旅行社则小而全,分工体系混乱。
产业整合是旅行社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确立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体系。不同的旅行社将根据自身优势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了水平分工,针对特定的客户群和旅游市场实现专业化经营。同时,大型旅行社与中小型旅行社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工更加明确,零售和批发业务的分化将更加明显,改变旅行社业务小而全的现状。
大型旅行社将向集团化、品牌化发展。依靠广泛零售店,压低旅游产品的价格;同时向客户提供最优的服务、保证通过全面管理来节约客户的费用支出,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大机构委托商务旅游业务。同时旅行集团的品牌形象对其业务发展将日益重要。
在旅游业国际一体化进程中,旅游业的竞争最终将成为整条旅游价值链的竞争。
有实力的旅行社将通过纵向一体化来节约成本,加强市场控制力。纵向一体化包括通过“前向一体化”收购或兼并旅游客源地的旅游零售商、中间商等形式来加强对旅游产品销售网络的控制;也包括通过“后向一体化”收购、兼并旅游饭店、车队、旅游景点来控制旅游产品要素市场,形成旅游产品的供产一体化。
通过信息系统发展电子商务,建立连锁化、网络化的市场营销网络将是旅行社之间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4.2.2酒店:集团化、连锁化是趋势,行业经营将进一步分化
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是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方向。在国际酒店市场,无论是高档还是经济型酒店,都是由一些知名酒店品牌主导市场,并凭借其遍布各地的营业网络来获取超额利润。2002年美国排名前5位的本土酒店客房集中度达到56%,而2005年中国酒店业龙头锦江集团客房数为29000间,仅占2%的市场份额。未来酒店行业通过规模化、网络化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将是大势所趋。
高星级酒店由知名专业化酒店管理集团委托管理与带资经营将成为主要运营模式,知名酒店管理集团下的品牌酒店将占高星级饭店市场的主导地位。
经济型连锁酒店将主导中端酒店市场,传统中、低星级酒店将被迫转型或被收编。直营或特许加盟将成为其主要扩张模式。现有的经济型酒店品牌过于集中在商务旅行细分市场上,过度竞争推动了经济型酒店的设施设备已经开始向中档酒店靠近;未来在观光、休闲和度假等细分市场上导入经济型酒店的运作模式。客源市场更加细化,酒店客源定位趋向专一化,产品也更具针对性。主题酒店(会议酒店和度假酒店)、经济型酒店等将以其鲜明的形象在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酒店行业可能面临结构性过剩的局面,行业经营将进一步分化。基于奥运会、世博会客源市场上升的预期,酒店行业的大规模投资将导致房间供给过剩的可能,根据上海旅游局最新统计数字,06年上海星级酒店客房累计平均出租率为63.6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05年星级酒店累计平均出租率为65.64%,比04同比下降了3.41%。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品牌化的高星级酒店和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竞争力将凸显,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利润率,而其他类型酒店的经营状况将有恶化趋势。
4.2.3景区:产品服务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发是长期发展动力
通过产品组合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增加景区资源深层次开发,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民俗有机结合,将风景区与所在城镇区域相结合,适应我国旅游业从观光游向休闲游、度假游转变的趋势,延长旅客停留时间,改变旅游地目前重复性进入价值低的现状。
通过建立和控制旅游地产业链条,形成共赢的产业链和多重的商业价值整合,从单一收取高票价向获取流程利润转变。比如在旅游商品开发上,目前全国各地基本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旅游发达国家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达40%以上,中国仅为21.8%围绕景区主业做相关多元化的外延式扩张的运营模式将成为景区类公司发展壮大的方向,如华侨城景区加房产的运营模式。
4. 3人民币升值不会对我国旅游业造成重大影响
我国目前正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对旅游市场的影响表现在:
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出境游价格比过去相对便宜,因此将促进出境游市场的繁荣,由于出境游市场利润率较高,从而对国内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较为有利。
国内游市场可能因部分原打算在国内旅游的游客改为出境旅游而受到一定影响。
入境游市场则因价格升高增加国外游客的旅游成本。
但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不会对我国旅游业造成重大影响。首先,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次,从全球角度看,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往往都会发生本币汇率坚挺的情况,而事实显示没有一个国家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影响到旅游业的竞争力。再次,根据日元80年代大幅度升值的情况看,日本的出境游市场增长很快,而国内游和入境游市场并没有遭受重大影响。最后,中国旅游产品和服务价格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便宜的,根据WTTC编制的各国旅游竞争力指数,中国旅游业的价格竞争指数非常高:2004年,中国旅游业价格竞争力指数排名第16位。价格竞争力上较强,一定程度的升值对国内旅游业影响不大。
5.行业投资策略与重点公司评价
5.1投资策略
在旅游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并将受益于奥运会、世博会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好三类公司:
1.具备较强成长能力和行业竞争优势的公司。如:华侨城、锦江股份、中青旅
2.具备品牌优势和创新能力的公司。如:锦江股份、中青旅、华侨城
旅游
要想了解更多,请照参考资料.
酒店业的发展前景???
(正好我刚刚总结了相关资料,你有福了!)
未来几年国内酒店业的发展趋势
一、 过去10年酒店业的发展数据
2000年时候中国饭店总数是1万座,95万间客房,出租率56%,收入880亿元,固定资产2500亿元。到了2010年的时候,国内饭店总数为16500家,也就是说增长了6500家。客房总数增长了160万间,出租率58%。收入1800亿元,固定资产收入5千亿元。
二、 对未来5年酒店业发展的预测
据专家分析,在以后几年之间,中国旅游酒店(商务)投资将达3400亿元,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多万家,其中星级酒店约1万多家,五星级酒店将超过500家,估计目前在建或规划的酒店有782座,共22万间客房,已有589家酒店、17万间客房正在建设之中,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数量,都将是世界最高的。
三、 未来5年刺激国内酒店业增长的利好因素
1、 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投资环境稳定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势头,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中国不仅仍然保持着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承担了支撑全球经济不下滑的重任,这让国际品牌酒店对投资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
2、 国内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这势必会对房地产、酒店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与市场。
3、 国内旅游业高速发展
我国国内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都将极大的刺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业国内市场,这也将极大的促进国内酒店业的高速发展。
4、 房地产的发展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倾向于建筑地产、商业广场、会展中心与酒店服务等相集合的城市综合体。
5、 重大活动带来的刺激
如像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赛事及会议选择落户中国,将带来大量的高端酒店的境外消费群体。
6、 政府层面的幕后推手
国家旅游局说“十二五”期间还要增加5百家五星级酒店。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都会不遗余力的追求五星级酒店落户当地,这样可以为当地的招商引资、举办大型商务活动、形成完善的休闲旅游市场等方面带来优势。
竞争中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技巧是什么?
自古云:“无笑脸莫经商”、“和气生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中求财”、“重义轻利”。
美国哈佛商学院某教授针对营销技巧说过一句名言:“重要的不在于你卖什么,而是怎么卖。”
不难看出中外生意经的共同特点和要求,主要是对顾客的服务态度和超值服务所带来的商机。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商海中这些信条永远不能舍弃,而且要求更高、更具体:
①经商者必须仪表端庄、大方、性格开朗。
②经商者必须顾客至上,谦和礼让,热情大方,服务周到。
③经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公关技巧,熟练掌握商品的产地、价格、性能等。
④经商者必须能充分挖掘顾客的潜意识,激发其潜意识购买欲,做一个企业产品的内部广告员、推销员、业务员、咨询员。
⑤经商者必须能稳定顾客犹豫不决的购物心理。
⑥经商者必须具备舍利存义的气度,给顾客留下“生意不成仁义在”的印象和留连忘返的氛围,这叫舍“卒”得“车”“放长线”。
⑦经商者必须以“诚”取“信”,以“信”谋利。生意场中“信”为本,无“信”不足以立足。
⑧经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做一个商界文化人,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与氛围,这也是文明经商所必备的条件,用礼貌语言经商如:“先生,您好!”,“欢迎光临”,“请稍等”,“谢谢您的光临,欢迎下次再来,请走好。”“先生,我能替您做什么吗?请吩咐!”“小姐姐 ,请问您要点什么?请随便挑选,不行的话,包退包换可以送货上门,免费保修三年,请放心,请您在信誉卡上写上您的地址和电码,好吗?谢谢您的合作与惠顾”“先生,如果您满意的话,价格方面我们还可以替您打折优惠!”“先生,请您多提宝贵意见,谢谢!”请相信礼貌用语是必不可少的,魅力也是无穷的,对顾客留下了美好的难忘的印象,给企业增添了五彩光环,礼貌语言贵在真情。
经商技巧随着经济大潮的到来和时代的进步与日俱增,成功的经验不胜枚举。
①招揽顾客,笑容可掬(默契)
②价格优惠,名人效应(默认)
③真诚承诺,顾客回头(留恋)
④谦和礼让,名牌效应(审视)
⑤机动调整,稳定顾客(定位)
⑥承诺虽小,顾客盈门(牵引)
⑦买大赠小,掂重施轻(优惠)
⑧买贵带次,贵次存真(优越)
⑨春风扑面,财源滚滚(效应)
⑩先尝后买,主动服务(信赖)
简单地说一个事例,一个五星级酒店硬件再好,软件档次不够还是名不符实,员工不懂礼貌、礼节、礼仪,甚至不按时上班,私自外出,勒索顾客,或不懂外文,不能热情周到地对客人服务,管理人员不及时处理客人投诉,不及时处理和预防各种安全隐患,不对员工经常培训和教育,导致客人无安全感和极不满意,经常投诉和抱怨,长此以往,客人越来越少,使五星级酒店达不到应有的效益,门庭冷落萧条。相反,一个三星级酒店老板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并注重超值服务,即住三星级的酒店,得五星级酒店的享受和礼遇,客人非常满意,酒店是门庭若市,宾至如归,生意越来越红火,屡创同行业最佳业绩,并被国家旅游局批准晋升为四星级酒店。从此该酒店更具有竞争力。
以上说明经商者的综合素质、技巧、企业文化与形象、服务质量是何等的举足轻重。只有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和光顾,营销渠道处处畅通。真所谓事在人为!
中国有一句名言:“要想着真急,除非做生意”——真正做到购销两胜、财源滚滚也并非易事。但如果经商者具备做生意的基本理念和素质、技巧的话,往往可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多看看这方面的书是大有裨益的。
不言而喻,一个没有企业文化和人才的企业,或没有信誉和经营策略的企业在商界或企业界中是很难长期立足的,经商者是难以实现营销目标和目的的,没有“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企业就难以生存发展,就没有成功的基础与机会。
因此,必须制定以顾客为轴心的服务策略,奉行以顾客为导向的宗旨,实现以顾客为轴心的目标,赢得顾客的信赖,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立以顾客为轴心的服务模式,贯彻以顾客为轴心的服务宗旨,制定以顾客为轴心的具体措施。
服务策略即制定出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根本方法,知顾客之所需,供顾客之所求。
实施服务策略,必须要建立的严格的服务制度,且不断地修订、补充和完善服务策略,引导企业员工利用确定的服务制度来满足自己及顾客的要求。更为具体和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因为服务质量是争取顾客的关键,是非价格竞争的主要表现。许多中外知名企业无不重视和注意这一点。
要想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即众多的顾客光顾你的企业,订单像雪片似地飞来,尽享你提供的高质量服务,同时还以个人名义作企业的义务广告人,介绍别的顾客到你的企业来消费,甘心情愿屡次惠顾你的企业,你必须想尽一切促销手段来吸引客人,使他们光顾你的企业、商场甚至办公的地方。你必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也可以采用广告宣传等其他合法的手段来吸引客人。否则,竞争对手会提供更优越的条件,不惜代价将顾客从你的身边拉走。不间断地跟踪服务,理解顾客、掌握有关顾客的信息,资料,通过电话或去函获知顾客的真实需要,是满足客户想要何种类型规格产品或何种类型服务的捷径,还要根据顾客的需求妥善安排本企业的作息时间,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根据顾客的真实需要,随时更新产品,及时满足顾客的要求。尽可能多地为顾客的提供满意的服务,可以带来新的商机,是非常好的经营宗旨。围绕这一宗旨作文章,即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富于创造性,做好超前超值售后服务。
最高的摩天大楼是什么
世界各大摩天大楼 前25名简介
第二十五名:洛杉矶 联邦银行大厦
联邦银行大厦(又被称为图书馆大楼、第一州际世界中心)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市中心西五街633号。它是整个北美地区在芝加哥以西最高的摩天大楼,也是加州的最高楼。除此之外,联邦银行大厦也是顶楼屋顶上有直升机机场的最高大楼(依洛杉矶市建筑法规定兴建)。联邦银行大厦有1018英尺高(310米),名列全球最高摩天大楼之中(2005年资料中排名第二十二位)。在台北101建成之前,联邦银行大厦也是盖在主要地震活动带上的最高楼,建筑物本身被设计成可以抵挡芮氏规模8.3的地震。联邦银行大厦共73层楼高,还有两层地下停车场,是由贝聿铭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Henrey N. Cobb所设计,总共耗资三亿五千万美金兴建。
第二十四名:亚特兰大 美国银行广场
美国银行广场是美国南部最高的建筑,整个建造过程仅耗时14个月,是1,000英尺大厦中施工进度最快的建筑之一。它占地3.7英亩,正面以45度角面对毗邻的街道,因此北面和南面看到的轮廓最大。建筑的顶部是一个金字塔形的钢架,形成一个高90英尺的尖顶,面积为450平方英尺,采用23开金叶进行装饰。 美国银行广场亦是第一栋荣获美国"能量星"效能大奖("Energy Star" award for efficiency)的建筑物。大楼曾设计了4个建筑方案,包括兴建双子式大楼(twin tower),最终使用了现时的方案。
第二十三名:纽约 克莱斯勒大厦
许多古代统治者为自己建造了纪念物,20世纪早期的摩天大楼被看作为是现代与之差不多的一类东西。这些建筑用来炫耀的权势和财富。
克莱斯勒大厦就是受克莱斯勒汽车制造公司的创建者沃尔特•P•克莱斯勒的委托著名建筑师范•艾伦而建造的。它建于1926年—1931年,坐落在美国纽约市。它是第一座摩天大楼,高度超过305米。左图:金属鹰滴水嘴从61楼上凝视着下面的街道。沃尔特•P•克莱斯勒要求将它们制成看上去与汽车散热器帽盖的装饰物一样,作为他显赫的汽车制造帝国的标记。实际高度319米,比竞争对手华尔街40号楼282.6米高37米。1930年华尔街40号楼以282.6米的高度超过克莱斯勒大厦,但克莱斯勒大厦加了37米高的金属塔顶,一举成为世界最高的人工构筑物(比埃菲尔铁塔高),11个月后,帝国大厦后发制人,超出了它的高度。
第二十二名:迪拜 阿拉伯塔
主体高度321米酒店建在海滨的一个人工岛上,是一个帆船形的塔状建筑,一共有56层,321米高,由著名的英国设计师设计。酒店采用双层膜结构建筑形式,造型轻盈、飘逸,具有很强的膜结构特点及现代风格。它拥有202套复式客房、200米高的可以俯瞰迪拜全城的餐厅。到过阿拉伯塔酒店之后,你才能体会到真正意义的“金碧辉煌”。它的中庭是金灿灿的,它的最豪华的780平方米的总统套房更是华丽非凡,在第25层,家具是镀金的,设有一个电影院、两间卧室、两间起居室、一个餐厅,出入有专用电梯。客房面积从170平方米到780平方米不等。七星级酒店房价肯定不菲,最低也要900美元,总统套房则要1.8万美元。这家酒店拥有8辆宝马和2辆劳斯莱斯,专供住店旅客直接往返机场,也可从旅馆28层专设的机场坐直升机,花15分钟空中俯瞰迪拜美景。客人如果想在海鲜餐厅中就餐的话,他们将被潜水艇送到餐厅,这样他们就餐前可以欣赏到海底奇观。
第二十一名:平壤 柳京饭店
柳京饭店,位于朝鲜平壤,是一幢未完工的摩天大楼。柳京饭店以平壤的古名“柳京”为名。大厦为三角金字塔式建筑,斜面角度为75度,高105层 325米,楼面总面积360,000平方米,混凝土结构。柳京饭店原来打算成为拥有三千间房间,全球最高之饭店,并预计在1989年开幕。大厦工程1982年起展开,1992年完成结构工程后停工,现时为一混凝土空壳,未有装上窗户及外墙模板、亦无任何内部装置。柳京饭店平顶后一直是平壤最显眼的地标建筑,不过平壤的地图上都没有标签。
“柳京饭店”大楼为三角金字塔式建筑,斜面角度为75度,高330米,占地面积360,000平方米,计划有3,000房间(注明:朝鲜一年的旅客流量为2100人)、7个旋转餐厅。如果建成,当时它将是世界上最高的饭店、第七高的大楼、还是世界上位于纽约和芝加哥以外的首个高于100层的建筑。当然,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烂尾楼。现在,柳京饭店又复工了,但是劣质的水泥结构随时都可能倒塌。
第二十名:芝加哥 约翰•汉考克大厦
约翰·汉考克大厦,昵称为"大约翰",坐落于北密执安大街所谓芝加哥"壮丽的一英里"处。商业用房占据了底层空间,向上逐渐为停车库,办公空间及住宅区。在94层处有一个观景台,95层与96层处有云霄全景餐厅。如果当初分开建一栋45层的公寓楼和一栋70层的办公楼,那么楼座就会占用基地的大部分,影响私密性和采光;先合盖为100层的大厦,节约的基地被用作露天场地。
大厦内711套公寓从实用型到4卧室豪华公寓不等。还有餐厅、健身俱乐部、游泳池和一处滑冰场;其实它就是个小的竖向城中城。在这高1127英尺(343.735m)大厦的顶部是芝加哥几个主要电视台的发射塔。50部电梯和5部自动梯每天上下12000客人。由于其诸多功能即使在日落以后,约翰•汉考克大厦"城"内活动仍是引入人胜的。
为使这中3亿8千4百万磅重的庞然大物能高举1127英尺,设计了直抵基岩的巨大沉箱基础。其中一个入地191英尺(58.225m)。
楔形塔身由基底处的40000平方英尺(3716.1㎡)面积收缩到顶部的18000平方英尺(1672.24㎡)面积。这种造型不仅有利于结构稳定性还有利于有效使用空间。外檐柱与桁梁构成一个钢桶,并由在外立面上清晰同见的斜撑以及与这些斜撑和角柱和连结的结构楼板所加强。其结果是结构体系非常简洁并目十分有效。此项创造性的结构体系而且还十分经济,只需使用传统内柱系统用钢量的一半(29.7磅/平方英尺有效面积,后者为40-50)。
第十九名:高雄 东帝士85国际广场
高雄85大楼,原名为东帝士建台大楼、东帝士85国际广场(Tuntex Chien-Tai Tower 或 Tuntex Sky Tower),是位于台湾高雄市苓雅区的一幢摩天大楼,紧邻着高雄港和新光码头,楼高378公尺,共地上85层,地下5层,完工于1997年。高雄85大楼是高雄最高的大楼,在台北101完成之前也是台湾最高的建筑物,曾经名列世界前十高楼,目前是台湾第2高楼。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
位于高雄最繁荣有发展潜力之地区,东侧为自强路,南侧为新光路,北侧为三多路,西边只隔半条街与成功路相庇邻,海陆空交通枢纽,南北向可通小港国际机场与高雄火车站,东向可通凤山、屏东,西侧邻接高雄港区,交通非常便利。
第十八名:北京 国贸三期
国贸三期,位于中国北京,2007年建成,高330米,74层。国贸三期由国贸中心和郭氏兄弟集团联合投资建设,投资总额约8亿美元,主体工程2008年完工。届时国贸三期不仅是北京商务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还将成为未来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并且与国贸一期、二期一起构成11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目前,国贸一期的中国大饭店、国贸饭店以及二期的国贸写字楼已经成为北京CBD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国贸三期主塔楼总高度330米,地上层数为74层,地下4层,集现代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高档宴会厅和精品商场于一体,2005年6月16日动工,可抗8级地震,每15层设计一个避难层,危急时刻人员可就近躲避,楼顶还可停靠直升飞机。
因为是超高层建筑,国贸三期格外注意使用舒适度,新风量达到每人每秒12升,高于美国标准,每层办公区设有64套变风量装置,室温可任意调节,空调设备及系统末端还设有消音装置。
第十七名:武汉 中国民生银行大厦
武汉民生银行大楼坐落在武汉汉口的新华路,主体高度336米,中国华中地区第一高楼。地上68层。开工跨度长达十年,中间还被认定是烂尾楼,设计方案修改多次。武汉民生银行大厦的结构世界罕见,是下部钢筋混凝土加上上部的全钢结构,并且备受争议。
第十六名:香港 中环中心
中环中心(The Center),是香港第四高楼,世界第15高楼,楼高346米,共地上73层,次于国际金融中心、中环广场和中银大厦,在1998年落成,占地达十万平方英尺,提供商用楼面面积逾140万平方英尺。它位于中西区的皇后大道,大约于香港地铁港岛线的上环站与中环站之间,是土地发展公司上环重建项目,由长江实业发展。原址本来有花布街、化工行集中的同文街等特色街道。
第十五名:芝加哥 怡安中心
位于美国芝加哥的怡安中心(Aon Center)是怡安集团(Aon Corporation)的其中一座总部,是一座摩天大楼,竣工时为芝加哥第一高楼,翌年被西尔斯大楼取代。大楼的高度达346.3米,并没有任何天线。大楼呈长方形,使用白色的麻石覆面。于1990至1992年间,大楼外墙大规模修建,修建工程是把原有43,000块的云石,重新更换名为“Mt.Airy”的两吋厚麻石片,其修建费用达8,000万美元。[1][2]
大楼前名是标准石油大厦,当时的业权者标准石油公司(The Standard Oil Company)兴建这栋大楼的目的是要建立新的总部大楼,以取代位于南密歇根街(South Michigan Avenue)的旧总部大楼。公司后来于1985年更名为Amoco石油后,大厦亦易名为Amoco大厦。1998年,Amoco石油将大厦售予黑石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大厦于1999年12月30日易名为怡安中心。2003年5月,威尔士地产发展公司(Well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Inc.)以4亿7500万美元,从黑石集团收购了怡安中心。
第十四名:迪拜 阿联酋大厦
阿联酋大厦由两栋分别高达354.6米和305米的大楼,以及连接两栋大楼间的9,000平方米商场所组成。较高一栋用作办公楼,另一栋为六星级旅馆,两栋大楼可用面积约14,0000平方米。
两栋大楼以母子塔式设计,外观以及用料大致相同, 整个项目平面呈圆形,两栋大楼位置与布局均考虑日光照射、日照阴影、视觉、气流和宗教意念。建筑设计源自阿拉伯伊斯兰的意念,即以地球、太阳和月亮作为设计概念 ,并以简单的结构如三角、圆柱、长方来表达。
由地产商Sheikh Maktoum发展的阿联酋办公大厦,是整个阿联酋大厦(Emirates Towers)项目的一部份。该大楼是全球二十大最高大楼之一(截至2005年),现时是迪拜最高的大楼(截至2006年)。其实际高度为311米,连同天线高达354.6米。
阿联酋办公大厦与另一栋大楼形成母子塔模式。建筑设计源自阿拉伯伊斯兰的意念,即以地球、太阳和月亮作为设计概念。外观程三角立柱体,结构简约明快,外墙以玻璃帷幕和白色墙砖为主,形造现代感觉。大楼下部建有中空大厅(大堂),顶部天杆高达43.6米。
第十三名:香港 中银大厦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总高369米。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直到1990年,“中银大厦”都是美国之外最高的建筑物。
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
第十二名:香港 中环广场大厦
1993年香港中环广场大厦建成,高374米,78层,是香港之前最高的摩天大楼。也同样跻身于世界最高建筑物前15名之列。 从1992 年到 1996年是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后来被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超过。
大厦看起来是三角形造型,其实并不是真三角形因为它的尖角均被切去。原因有二:首先是为了能有更多便于使用的室内面积;而更重要的是避免以其税利尖角冲向邻居而得罪他们。这样做不仅是不礼貌的更重要的是有碍"风水"。
大厦顶部以金字塔形状的坡顶以及立于其上的桅杆作收束,晚间日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立面以三种不同颜色的隔热玻璃围护。金色、银色涂层的玻璃构成垂直和水平图案而形别涂饰的花玻璃穿插其间,形成典雅而又闪烁发光的形象。
第十一名:纽约 帝国大厦
纽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是“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的作品,其高度为381米(1,250 英尺),建成于1931年。“帝国大厦”保持世界上最高建筑物的称号40年。后来被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 2001遭受恐怖袭击垮塌)和高度占美国第二位的“西尔斯大厦”超过。
在帝国大厦刚建成的一年,美国进入了经济30年代大萧条时期,整个大厦找不到有钱租用的客户,只能靠大厦参观旅游赚取收入,成了个大大的空罐头。《金刚》也是以这个大萧条时期和帝国大厦为背景创造的,帝国大厦也成了这部历史经典电影的标志性建筑。
1981年4月30日,矗立在美国纽约市中心高1250英尺、共102层的帝国大厦度过了50个春秋。3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而华尔街的老板们却热衷于修建摩天大楼的竞赛。百万富翁拉斯科布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决意修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楼房。他找来著名的建筑师威廉•拉姆,问楼房能盖多高?拉姆沉思片刻后回答说:“1050英尺。”拉斯科布对这个高度很不满意,因为这仅仅比当时纽约新建成的克莱斯勒大厦高4英尺。于是,建筑师设法增加了一节200英尺高的圆塔,使帝国大厦的高度为1250英尺。这座摩天大楼只用了410天就建成,也可算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帝国大厦一直是世界最高的楼房。
第十名:深圳 信兴广场大厦 (地王大厦)
深圳“信兴广场”(Shun Hing Square)的高度为384米(1,260 英尺),是一幢69层的摩天楼。“信兴广场”在1996年建成时,是中国最高的建筑物,一年后为广州的“中信广场大厦”超过。
信兴广场地王大厦由68层的商业大楼、32层的商务公寓、5层的购物中心及2层地下停车场组成,楼高384米,占地187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40亿港币。
第九名:广州 中信广场大厦
天河中信广场大厦是广州继63层广东国际大厦为当年全国最高建筑之后,又一次夺得90年代的全国之冠,楼高达391米,80层,迄今为止仍是广东省之最。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作为中国最高的建筑之一,中信广场大厦有68部电梯上上下下,保利物业负责人称,整个中信是“立起来的街道”。
尽管它现在不是中国最高的建筑物(被“金茂大厦”超过),但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建筑物。
第八名:香港 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位于香港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一期1998年竣工,高39层,180米,自建成后便吸引了不少国际金融机构进驻。国金二期2003年落成,高420米,共88层,为香港最高建筑物。被称为“惊世之作”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外形设计概念是以一个向外地的朋友“招手”的手势,向海外朋友表示“欢迎您”的意思。
第七名:上海 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超高层建筑,是上海迈向21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由美国SOM设计事务所主设计。1998年8月建成。占地2.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8•95万平方米。高420•5米,88层。
金茂大厦主楼1~52层为办公用房,53~87层为五星级宾馆,88层为观光层。大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现代高新科技相融合的特点,既是中国古老塔式建筑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海派建筑风格在浦东的再现。
第六名:纽约 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已倒塌的最高摩天大楼)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高441米,共有一百一十层的双子座曾是纽约和世界最高的建筑。2001年9月11日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基地恐怖组织人员驾驶两架波音飞机将南塔北塔全部撞毁,成为本世纪最令人震惊的恐怖事件
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座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中被摧毁,造成将近四千人死亡,将南曼哈顿区的纽约金融中心变成了废墟。纽约世贸中心是以倒塌的最高摩天大楼,也是除华沙广播电塔(643米)外的最高建筑.
第五名:芝加哥 西尔斯大厦
西尔斯大厦是位于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的一幢摩天大楼,楼高442米,加上避雷针总高度527米,共地上108层,由建筑师密斯•凡德勒所设计。
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市堪称摩天大楼的发源地。它是为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建造的,于1973年竣工。
西尔斯大厦由9座塔楼组成。它们的钢结构框架焊接在一起,这样也助于减少因其高度所造成的在风中摇动。所有的塔楼宽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厦外面的黑色环带巧妙地遮盖了服务性设施区。
西尔斯大厦有110层,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办公楼。每天约的1•65万人到这里上班。在第103层有一个供观光者俯瞰全市用的观望台。它距地面412米,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美国的4个州。
第四名: 南京 紫峰大厦
紫峰大厦也叫绿地广场.紫峰大厦(Greenland Square Zifeng Tower),位于中国江苏省省会南京市绿地广场,是一座正在建造的摩天大楼,发展商是上海绿地集团及南京国资集团。南京绿地广场•紫峰大厦选址位于南京南鼓楼区鼓楼广场,东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鼓楼周边区域有玄武湖、北极阁、鼓楼、明城墙等历史文物古迹;该地段是南京城区的中心点及城市的制高点,周边远景尽收眼底:东可眺望紫金山、西可望长江、南有雨花台、北有幕府山。也是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名校集聚之地;该地段交通便利,地铁一号线重要站点设置其中;是南京行政中轴线和商业中轴线的交界之处。 建筑概况:建筑用地面积为18721平方米。A1地块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基地内设一高一低2栋塔楼(主楼和副楼),用商业裙房将2栋塔楼联成一个整体建筑群;主楼地上89层,总高度450米,屋顶高度389米,为中国大陆第2高楼(仅次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世界第7高楼(包括在建的)。主要功能设有六星级酒店(约65000平方米)、甲级办公楼(约55000平方米,副楼地上24层,地上建筑有效高度99.7米,主要功能甲级办公楼(约21000平方米);裙房地上6层局部7层,地上有效高度37米局部44米,主要功能为商场(约45000平方米)与酒店附属用房。地下4层,主要功能为商场、停车库及设备机房(约61000平方米)。主楼办公层高4.2米,酒店层高3.8米,副楼层高4米,商业层高6米。整个建筑有50多部垂直电梯与30多部自动扶梯来保证整个建筑的人流运输,以保证整个建筑的品质。该项目于2005年5月底开工,2009年6月底交付使用,世界第一座完全中国的超级摩天大楼——国人投资、国人建设,一座面向未来的建筑,一座南京新的方向标,将在六朝古都——南京拔地而起。
第三名:吉隆坡 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层,是当今世界名冠的超级建筑。巍峨壮观,气势雄壮,是马来西亚的骄傲。它曾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国芝加哥希尔斯大楼保持了22年的最高记录。这个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动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顶,1997年建成使用。登上双塔大楼,整个吉隆坡市秀丽风光尽收眼底,夜间城内万灯齐放,景色尤为壮美。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由著名建筑师西萨•佩里(Cesar Pelli)设计。它在1998年完工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的设计结合了伊斯兰艺术风格,并且是世界上基础最深的建筑物。
第二名:台北 台北101大楼
被称为“台北新地标”的台北101大楼于 1998年1月动工,主体工程于2003年10月完工,高508米。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风阻尼器”:一个悬挂在大楼内部楼顶的重达660吨的铁球,为了在台风到来时保持平衡,还有两台世界最高速的电梯,从一楼到89楼,只要39秒的时间。它保持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梯的纪录(每小时60.4公里)。
在世界高楼协会颁发的证书里,台北101大楼拿下了“世界高楼”四项指标中的三项世界之最,即“最高建筑物”(508米)、“最高使用楼层”(438米)和“最高屋顶高度”(448米)。
第一名:上海 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是一幢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展览及其他公共设施于一体的大型超高层建筑,位于浦东陆家嘴,与金茂大厦相距仅40米。工程总建筑面积377300平方米,塔楼地上101层,地面以上高度为492米。它将有世界上最高的观景台、一个五星级豪华旅馆,以及零售空间。同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楼板高度也超越了台北101大厦,跃居摩天大楼榜首.
三亚发展餐饮业的原因
一、竞争激烈,已有由高档消费转向平价消费的趋势。
前些年,三亚旅游市场火爆,而三亚旅游也一直崇尚高端奢侈路线,无论是酒店还是景点,无形中都在追求高档消费。特别是海棠湾亚龙湾,都是五星级酒店林立,各种豪华餐厅数不胜数,而随着这几年,人们消费日趋理性,三亚高端餐厅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相对有特色的平价路线,仅海鲜餐饮为主,目前更多的消费人群选择的都是物美价廉的排档。游客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选择也多,选择餐饮消费也从以前的就近消费转为现在的网络对比消费。
二、特色餐饮成为新宠。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游客到三亚已不仅仅满足于浅尝辄止,对于三亚本地的特色餐饮更加关注,因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一些黎苗以及本土特色美食更加受到欢迎,如土窑海鲜,黎族小吃。这种极富有特色的美食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迎合大众的口味。
三亚是一个“大杂烩”的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有着自己独特的口味。湘菜川菜东北菜粤菜加上本地的琼菜都齐聚一堂。在发展特色的同时,应该兼具大众口味。革陈出新,让大部分游客都能够接受。
众所周知,三亚是一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就是餐饮业的晴雨表,三亚旅游淡旺季明显,旺季时人流车水马龙,淡季时门可罗雀,对于餐饮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毕竟有长达半年的淡季。
说实话,三亚餐饮业已经过了黄金时段。如今光是海鲜广场,在三亚市内大概就有十几个,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而且都是以游客为主的消费群体,营销投入比较大,形成口碑的时间比较长,还是值得去琢磨的。
欢迎各位朋友来三亚骏达车技表演馆看一场精彩的车技表演,感受来自好莱坞的速度与激情。
卖猪肉炖粉条吧,那里都是东北人
金融危机下酒店业如何度过寒冬?
虽然尚未被其完全笼罩,但趋冷的国际经济环境已造成高星级酒店客流的锐减。江浙进出口贸易和制造业的纷纷倒闭,也给当地酒店业市场的客源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面对不容乐观的经济萧条形势,酒店该如何抵御经济寒冬的悄然来临,杭州开元之江度假村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施展各种招数。启动“海鲜价策略” 先吃饱再吃好 “海鲜价策略”是根据经济环境,市场时机的好坏波动性调节产品价格的一种策略。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曾接过的大型会议和高档餐饮都有所取消,就目前形势预计明年的散客市场也将有所低迷。但谁能够抗过这一段,谁就是强者。杭州开元之江度假村走的是灵动变换经营方式,讲究先吃饱再吃好的路线。 2009年对整个酒店业来说都将是严峻的一年,不论高端酒店还是经济型酒店都将面临着考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酒店的客流量必然大幅减少,特别是餐饮业绩经营滑坡将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但四星级酒店相对于五星级酒店的经营,其优势是:面对市场可采用灵动的经营方式,当市场经济环境好,处于销售旺季时,可以增加产品服务附加值,把价格上调至五星级酒店的平常价。当市场经济环境不好时,可保持酒店运营在不亏本的情况下,把价格下调至三星级的价格,亲民而不失体面。针对金融危机可能对酒店造成的影响,客房在超剩余的情况下,也可适当调低价格,稳住营收,保持现金的流通和设备设施的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又吸引了普通的消费客流,降低了员工的失业及待业率,也为经济复苏后酒店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人才和客户。针对餐饮需求尤其是高档餐饮大幅缩水的情况,酒店将试着走高星级酒店的大众化餐饮营销之道,在高档品牌宴会不动摇的情况下,降低普通餐饮的价格,开发经济实惠的菜肴,采取赠消费券的形式刺激鼓励消费,针对不同领域的宾客采用房餐联动的措施,在危机中稳住客户和营收,做到“贫困”不挨饿。积极拓展客源 动员全员促销 面对市场的低迷情况,酒店不能过于依赖降价策略,酒店作为微利行业,降价空间有限。即使玩价格战也需要把握一个度,不然会形成恶性循环,因而酒店的销售部门还是要把心思放在拓展客源上。要看到金融危机对酒店业会有一定影响,但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如欧美严重,近期政府陪台 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的计划,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消费信心。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总有一部分人要用餐,总有一部分人要住酒店,而且经济低迷时期却是旅游抄底的好时机,一些消费者会借此外出旅游,酒店在此时应抓牢商务市场,开发散客旅游市场,重视旅行社团队。当然临近年底,酒店首要任务是做好年底团拜会,新春年夜饭这块大市场。但春节过后,开元之江度假村将立刻启动全员促销策略,一只手稳抓已有市场,保持既定客源不流失;一只手强力抓酒店的销售,拓展周边宁波、绍兴市场。以市场部为龙头,各部门积极辅助,尽最大力量开发市场,寻找客户。其次,作为省政府招投标获胜的第一家单位,之江度假村也将在稳住省市级单位会议的同时,积极利用这一品牌,开发周边政府部门的会议接待。培养复合型人才 降低人力成本 面对金融危机海啸,各企业纷纷裁员准备过冬。作为服务性行业的酒店,每个部门都需要不少的员工,尤其是讲究高端品质的高星级酒店,需要更加多的人员来为客人服务,以维持品牌效应。开元之江度假村主张在保证高质量服务的前提下,通过培养复合型人才,尽量少使用人员。酒店在新员工培训时,注重培养“多面手”,从客房打扫、前台、餐饮端盘、摆台、斟酒,甚至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要有所掌握。这样当一个员工正式入岗时,就可以担当不同的角色,酒店总体使用的员工数量就会减少,尽管人均薪水可能比较高一点,但对于酒店而言,酒店的人力成本还是有所下降的。之江度假村培养这些复合型人才,还有一个长远目的,就是为集团的拓展输出管理型人才。酒店业的低迷期终将会过去,行业的快速发展期一定会到来。在低迷时期做好员工的培训和培养,既能应对目前的环境,又提高服务素质,稳定和吸引客源,有利于酒店的长远发展。加强风险意识 保持现金流通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如何抵御经济寒冬》的演讲中说:“一个注重风险管理的企业家一定是随时随地保持着最低的负债比例,随时随地保持着最高的现金流,虽然公司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可是无所谓,因为只有保守经营、稳健经营才可以帮助你渡过几次危机。”在目前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商旅减少的情况下,酒店的经营肯定会受到直接影响。特别是极度需要资金支持的酒店一旦资金“断炊”,则将面临倒闭危机。之江度假村为加强酒店的风险管理,保持资金的畅通,除预备通过实行“海鲜价策略”、“全员促销”、“降低人力成本”增加营收降低成本外,还将加大了对常客、老顾客挂账额的控制,减少挂账额度,快速回收资金,以防止出现经济破产带来的呆账死账现象。财务部也将从2009年起加大对营销活动的监控力度,并结合市场情况,从各部门收入,成本费用(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资产,负债,现金流量上综合分析该营销活动的可实施性以及所带来的经营效果,避免危机时期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保持酒店尽可能大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