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
价格(不含税)=价格(含税)÷(1+税率),税指的是增值税
1、例如:含16%增值税价为10550,则价格(不含税)=10550÷(1+16%)=9094.8
2、价格(含税)=价格(不含税)×(1+税率)
3、含税价是包含税金在内的计税价格,价格由成本、利润和税金组成,税金内含于价格之中;实行价内税时,商品交易价格即为含税价格。
4、如果商品价格为不含税价格,就要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含税价格。
扩展资料
含税价是包括税金在内的价。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
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因为增值税额单独列出一般情况下,零售、销售给小规模、个体纳税人、一并收入的价外款、货物包装押金都是含税价格。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没有开具发票,但是视同销售应该计算增值税的时候就应该是不开发票但是同样计算到含税销售额中。
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可通过公式将含税价折算成不含税价,即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怎么计算
含税价和不含税价计算为: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在日常生活中,报价就是含税的价,这个含税通常也是指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用来抵扣,国税可充当稳定资产。至于一件商品或产品是否含税价,也是要看买卖方签订的合同上的规定,然后再根据含税价税率对具体产品进行具体的税费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如何计算?
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公式如下: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税率)。
根据题意,进货价格是1400元,税率是14%,如果卖2000元不含税,含税价格是2000*1.14=2280元;如果卖2000元含税,不含税价格是2000/1.14=1754.39元。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多为含税价,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扩展资料
各种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第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第二,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第三,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含税价
含税价与不含税价之间是怎么换算的?谢谢!
含税价与不含税价之间的换算公式是: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如商品含税价为100元,税率9%,不含税价为:91.7431元;同样商品不含税价为100元,税率9%,则含税价为:109元。
在企业之间只有增值税报价才会出现含税价与不含税价,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一般情况下的,报价多为含税价,因为这就好像是默认的潜规则一样。
扩展资料
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
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就是含税价可通过公式将含税价折算成不含税价,即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一般的税率有13%,9%,4%,6%,现最常见的是13%的增值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含税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含税价
含税价和不含税价如何换算?
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公式如下: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税率)。
根据题意,进货价格是1400元,税率是14%,如果卖2000元不含税,含税价格是2000*1.14=2280元;如果卖2000元含税,不含税价格是2000/1.14=1754.39元。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多为含税价,含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怎么计算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怎么计算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各种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第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第二,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第三,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含税和不含税价怎么换算?
不含税价=含税价/(1+征收率)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当期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这里所说的销售额是不含税销售额。如果收取的销售额是价款和税款和在一起的,应当换算成为不含税的,其换算公式就是: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含税价是包括税金在内的价。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
如包装,装卸费等,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因为增值税额单独列出一般情况下,零售、销售给小规模、个体纳税人、一并收入的价外款、货物包装押金都是含税价格。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没有开具发票,但是视同销售应该计算增值税的时候就应该是不开发票但是同样计算到含税销售额中。
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可通过公式将含税价折算成不含税价,即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一般的税率有17%,4%,6%,25%,最常见的是17%的增值税。
扩展资料:
实际操作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一般多为含税价,因为这就好像是默认的潜规则一样。至于把含税价再分离为不含税价和税金,多半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会计在对收入入账时应该处理的事情。过程也比较简单。三者的关系如下所示:
含税价=不含税价*(1+适用税率)
销项税额=不含税价*适用税率
含税价=不含税价+销项税额
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报价时会出现含税价与不含税价。比如:报含税价11700元,支付金额也是11700元,其实价格是10000元[11700/(1+17%)],税款是1700元。报不含税价11700元,那在支付款项时,还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税1989元,合计支付金额为13689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含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