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是谁建立的
东汉是由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公元25年夏,,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起对汉朝的统治。然后又用十年左右时间,逐步消灭了彭宠,窦融,隗嚣,公孙述卢芳等地方割据势力,基本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由于他建都洛阳,所以史家称他的汉朝为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 ,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 ,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西归(196年) ,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东汉是谁建立的?
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是西汉景帝的儿子——也就是汉武帝的兄弟,长沙王刘发的后代。
刘秀是刘邦的后人
刘邦生汉文帝,汉文帝生汉景帝,汉景帝生长沙王刘发,刘发生舂陵侯刘买,刘买生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钜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生光武帝刘秀。
拓展资料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谁建立了东汉?
光武帝 刘秀 东汉是继西汉之后国力强盛,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一个王朝。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东汉共传十四帝,经历196年。 绿林、赤眉军起义后,地方上的地主豪强也参加反对新朝的起义,其中以加入绿林军的西汉皇族刘秀势力最强。昆阳之战后,刘秀到河北谋求发展,镇压河北的农民军,并吞了北方各地的豪强武装,势力渐大。公元25年6月,刘秀在河北铜马即皇帝位,即光武帝。他沿用汉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光武帝首先消灭了进入长安的赤眉军。建武十二年(36)平定了四川的公孙述后,全国复归于统一。同时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清查土地,六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对解放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 东汉前期,东汉政府很重视兴修水利。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使黄河下游两岸被淹的几十个县的土地又成了良田。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是这一时期生产上的一项重要进步。当时的南阳太守杜诗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制造农器。和帝时,罢盐铁之禁,炼铜和铜器制作,丝织业等都有了发展。东汉商业发达,洛阳成了全国商业中心,南方的扬州、荆州、益州的手工业商业也都很兴旺,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章帝及和帝时,班超经营西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此同时,地主豪强的势力也逐渐强大,有庄园和武装。因和帝年幼,统治权利完全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于公元92年与宦官郑众等人合力诛灭窦氏,郑众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来越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统治。和帝以后,外戚与宦官的势力都大为抬头。不断出现帝后临朝执政和外戚、宦官交互专政的局面。外戚梁冀专政近二十年,财富积累达三十亿。东汉中叶以后,长期的世家大族执政,形成了具有垄断性的门阀政治。加之自和帝刘肇以来历代汉帝都宠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间,宦官的权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东汉后期朝廷中一部分官员和大学中的知识分子出现了品评时局的清议派,对宦官外戚专政不满,遭到了报复,形成了「党锢」之祸。桓帝以后宦官更嚣张,公开卖官爵,政治腐败到了极点,社会上流民遍地,暴动不断出现。灵帝时,北河人张角见民不聊生,创立了太平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起义军将士头裹黄色头巾,称作“黄巾军”,爆发了有组织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地方豪强乘镇压黄巾军之机在各地拥兵自重,相互争斗,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合,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东汉初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史学方面又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汉书》。文学方面的代表作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散文、乐府。东汉末有「建安七子」,都以文学知名,直接影响了三国时曹魏在文化上的突出地位。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用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以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有着很高的成就;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他创造的“五禽戏”是我国第一套体操性质的健身活动。而佛教和道教两大宗教也同时在东汉出现与盛行,对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东汉的建立者是
东汉的建立者是:光武帝刘秀。其实东汉第一个皇帝应该是刘盆子,但是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来就失败了。
东汉是谁建立的?
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字文叔,东汉开国皇帝,即汉世祖,光武帝。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父刘钦曾任济阳、南顿县令母樊娴都。座驾:白龙马,兵器:龙泉剑,成名之战:昆阳之战 西汉皇族,汉高祖九世孙。秀九岁丧父,寄养叔父刘良家。早年从事农业生产。新莽天凤三年(16),到长安求学,拜中大夫许子威为师。后因资用拮据,回到家乡。地皇三年(22),农民起义军蜂起,与其长兄刘縯率领和宾客七八千人在舂陵(枣阳)起兵,招新市、平林、下江等军编为六部,击杀王莽南阳守将,又击败王莽大将严尤、陈茂,进军围宛,声势大振。地皇四年(23),新市、平林诸将拥立刘玄做汉帝,号更始帝。是年刘縯攻下宛城,更始帝入都宛城。更始帝在害死刘秀大哥后,让刘秀巡河北,想让河北势力杀了刘秀,可刘秀借机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在以后先后消灭了其它割据势力,赤眉军(建立建世政权),绿林军(建立更始政权),铜马军,公孙述(称帝)国号“成家,大成,成,”,渔阳的彭宠(称燕王),南郡的秦丰(称楚黎王),梁地的刘永(称帝),齐地的张步(齐王),卢江的李宪,东海的董宪,汉中的延岑(称武安王),夷陵的田戎,陇西的隗嚣(西伯王,西州上将军),安定的卢芳(西平王),王郎(称帝),刘秀都与之有过较量。经过参照某事建议与自己的雄才宏略等方针准备后,打败高潮、重连、尤来、大枪、五幡……等起义军,终成大业,建立了东汉帝国。
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公元25年,即东汉建武元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因刘秀系西汉皇族的后裔,故国号仍为汉,刘秀就是汉世祖光武皇帝。因刘秀所建立的汉王朝首都在洛阳,刘邦所建立的汉王朝首都在长安,在地理位置上一东一西,故后世称刘邦所建汉朝为西汉,刘秀所建汉朝为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