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陌上花开原文。

徐志摩那些黯然心动的诗句

1.

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

回头发现,你不含升见了,突然我乱了。

2.

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

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谈念老。

3.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ps: ··· 一生再也不敢那么勇敢,为你···

4.

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

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

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

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

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

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

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

这种叫做爱的情啊···

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5.

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

你说你醉的时候 ,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太多不能 ,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转而 ,移情别恋 ,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

一次一次 ,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6.

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麼模糊,

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

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

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

笑我们这麼傻,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

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再期待,再失望...

陌上花开徐志摩-陌上花开徐志摩散文

7.

习惯 ,失眠 ,习惯寂静的夜,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你淡蓝的衣衫。

习惯 ,睡伴,习惯一个人在一个房间,抱着绒绒熊 ,独眠。

习惯 ,吃咸,习惯伤口的那把盐,在我心里一点点蔓延。

习惯 ,观天,习惯一个人坐在爱情的井里,念着关于你的诗篇。

扩展资料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陌上花开徐志摩:南高空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陌上花开徐志摩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徐志摩

陌上花开(徐志摩)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

不由得轻爽而浪漫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陌上花开徐志摩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

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几个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陌上花开徐志摩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陌上花开,假如没有陌上花开徐志摩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几个人吟颂了几个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者把一封书信递给贵夫人。原来,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恶运。怜美惜

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供人凭吊,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

在秋天踏上临安的土地,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岩纤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而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颤歼胜衰的感慨。

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茄枣冲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己。

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赏析

《陌上花开》是徐志摩书写的一篇散文随笔,文章整体充满了浪漫唯美的气息,使人觉得十分温柔。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凯大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陌上花开》原文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轻爽而浪漫。

漫步陌上,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这意境,枝繁叶茂,从古代长到现代,不枯不衰;又如水,岁岁年年,流淌在阡陌之上,不知迷醉过古今几个王公贵族、粉黛佳丽、骚人墨客、凡男俗女,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陌上花开,假如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醉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几个人吟颂了几个遍,人归缓缓返则,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的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这时,一骑快马飘然而至,驿者把一封书信递给贵夫人。原来,吴越王嘱爱妃只管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恶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吴越王烟逝,爱妃云去,留下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供人凭吊,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土地,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而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胜衰的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的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己。

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简直就是为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落。我不敢说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觉悟地抚摸陌上娇嫩而以漏孙棚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恬静如花,回归自然,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采一束“陌上花”,缓缓归。

缓缓归,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赏析

三月本就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徐志摩笔下的三月将花与人类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吴越王瞩爱妃的话将这陌上花的意境推上一个新的高潮。历史在不断变化,而陌上花却始终花开花落,我们虽无法看见历史是怎样发生的,却能看见这陌上花的绚烂。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回归到自然,不去想世俗间令人忧烦的事,看看这陌上风情,卸下重担。缓缓归,将自己回归自然,回归到历史与文化,回归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陌上花,从古至今,不枯不衰,而我们的中华文化也在不断向前,从未停止。

拓展阅读:

作者背景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