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粤语歌曲排行榜前十名

经典粤语歌曲排行榜前十名:《千千阙歌》、《风并猜继续吹》、《讲不出再见》、《谁明浪子心》、《喜帖街》、《就算世界无童话》、《街灯晚餐》、《残酷游戏》、《再见二丁目》、《我本人》。

1、陈慧娴《千千阙歌》

这首《千千阙歌》自不必多说,传唱度极高,是香港音乐的巅峰之作。歌曲本身百转千回的旋律再加上演唱者陈慧娴的天籁之音让此歌曲成为一首足以流芳百世的作品。

2、张国荣《风继续吹》

和《千千阙歌》一样,这首《风继续吹》的原曲也来自日本,不过它们早已超越了原唱。张国荣那充满深情的嗓音来唱这首离别之歌再适合不过。平心而论,张国荣的低音确实比他的高音更吸引人,《风继续吹》作为张国荣的成名之作不仅旋律动听,还催人泪下。

3、谭咏麟《讲不出再见》

谭式情歌的代表作,哀而不伤。旋律也是极为动听。

4、王杰《谁明浪子心》

王杰唱歌有个特点,那就是尾音拖得比较长,让人感觉他的声音一直留在耳朵里,挥之不去。这首《谁明浪子心》就是典型的例子。作为王杰的代表作,旋律自不必多说。而且因为这首歌的高音部分比较多,演唱难度比较大,很少会有歌手能翻唱成功。

5、谢安琪《喜帖街》

这首《喜绝坦型帖街》的旋律听着十分舒缓,谢安琪的声音又十分温柔。这首歌自然也是吸粉无数。值得一提的是,《喜帖纪》除了旋律动听,歌词本身也极具深度,实乃大家之作。

6、卫兰《就算世界无童话》

卫兰的声音实在是太甜美了,这是一首励志的歌曲。本就优美的歌词加上卫兰空灵的嗓音,这首歌听上去就宛如天籁之音。

7、卫兰《街灯晚餐》

爱情与面包之间该如何选择,或许这首歌会给你答案。卫兰的另一首经典歌曲,强烈推荐。

8、卫兰《残酷游戏》

这首歌的粤语版本与国语版本相比稍有一点冷门,她的国语版本是李圣杰演唱的《痴心绝对》。虽然国语版本知名度更高一点,不过个人还是更喜欢卫兰演唱的粤语版本。

9、杨千嬅《再见二丁目》

杨千嬅的唱功虽然也属上乘,但是还是有一点小瑕疵,那就是换气声音比较明显。不过杨千嬅最大的优势就是她是在用感情在唱歌。这首《再见二丁目》在杨千嬅的演绎之下将那种爱而不得的悲伤表现到了极致。

10、吴雨霏《我本人》

或许这首歌比较冷门,但是丝毫不影响这首歌好听的程度。吴雨霏在唱这首歌时的高音实在是太完美。另外这首歌歌词中的那句我本人,无林黛玉的本领痛心死让人不禁感叹也只有林夕才能写出这样凄美的词。

卫兰

出生于中国香港,父亲Joey Vidal是一名酒廊驻场歌手,来自菲律信坦宾的宿雾。卫兰与妹妹卫诗从小接受父亲的歌唱训练,她跟随父亲成为一名酒廊驻场歌手,以Renee名称参与各种不同音乐工作,包括和音、乐队等。

2000年,卫兰以艺名明乐蒂参与TVB自办的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翌年认识资深唱片制作人雷颂德,安排她为黎明的一些歌曲作和音,受到黎明赏识,并邀请她签约A Music公司,成为该唱片公司签约的首位歌手,因谈话技巧及语言能力,唱片公司未能为她制作与推出唱片。

粤语歌曲排行榜前十名

粤语歌曲排行榜前十名为:

1、《倩女幽魂》——张国荣

这首《倩女幽魂》是1987年粤语歌排行榜的电影同名歌曲粤语歌排行榜,张国荣用自己浑厚的中音演绎,将这首歌里的故事完美的呈现出来,这首歌非常具有中国风模式。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是一种青葱岁月的回忆,同时更是经典粤语歌曲的代表。

2、《情深说话未曾讲》——黎明

《情深说话未曾讲》是一首1996年的香港歌曲,由黎明演唱,这首歌在之后的几年中纷纷获得各种奖项,黎明也凭借这首歌获得多个大奖,成为四大天王之一。

3、《鬼马双星》——许冠杰

许冠杰的《鬼马双星》是电影的同名歌曲,由许冠杰本人作词作曲,这首歌是当代流行歌曲的开创者,也是最地道的广东方言,这首歌的经典是因为它带动了之后几十年的粤语歌曲。

4、《千千阙歌》——陈慧娴

作为非常经典的一首粤语歌,《千千阙歌》翻唱自日本超级巨星近藤真彦的作品,同时期翻唱这首歌的还有梅艳芳的《夕阳之歌》和Blue Jeans的《无聊时候》,陈慧娴的演绎无疑是最为成功的。

5、《一生何求》——陈百强

粤语歌排行榜-最容易唱的粤语歌排行榜

一生何求是陈百强发行的一张专辑里的同名歌曲,而这首歌同时也是是电视剧《义不容情》的主题曲。

6、《朋友》——谭咏麟

朋友是谭咏麟收录在专辑《暴风女空掘神Lorelei》中的一首歌曲,由向雪怀作词,芹泽广明作曲。谭校长的这首朋友作为粤语歌的经典之一,带有很强的港风色彩。歌曲本身的意境和曲风带有很强的谭校长的个人风格,在他的歌中总是能感受到一种唯美、细腻和浪漫的特点。

7、《明年今日》——陈奕迅

《明年今日》是陈奕迅在英皇期间出的一首歌,这首歌的歌词意境是悲苦的,讲述一个人离开恋人之后过得生不如死,情愿躺在床上等天花板的吊灯将晌耐自己砸成痴呆,那么就可宴亏春以永远不再悲哀的苦况,副歌更是写出一阙人间的苦情大惨剧。

8、《月半小夜曲》——李克勤

《月半小夜曲》发行于1987年此曲改编自日本80年代的一首歌,由向雪怀填词,河合奈保子作曲,该曲收录在1987年《命运符号》音乐专辑中,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作品。

9、《遥远的她》——张学友

《遥远的她》是香港歌手张学友演唱的一首歌,此曲由谷村新司谱曲,潘源良填词,卢东尼编曲,收录于张学友第二张粤语专辑《遥远的她AMOUR》中,由宝丽金唱片公司首度于1985年12月24日发行,监制为区丁玉。其原曲是日本音乐人谷村新司发行于1985年的《浪漫铁道》。

10、《海阔天空》——beyond

这首歌的影响已不只是在卡拉OK和点歌节目,而在于人们的心间。这首歌曲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永远不放弃的信念。歌中的辛酸、歌中的自由、歌中的不屈不挠、歌中大气磅礴的力量,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粤语歌曲排行榜前五名是哪些?

粤语歌曲排行榜是《富士山下》、《红日》、《我》、《千千阙歌》、《偏偏喜欢你》。

1、《富士山下》

《富士山下》是香港歌手陈奕迅专辑《What'S Going On...?》中的一首粤语歌曲,是一首劝导人们放下一段感情的歌。

林夕创作的这首《富士山下》乃是源于他的“富士山爱情论”,林夕认为“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埋败去。爱情也如此,逛过就已经足册敬够”。

2、《红日》

《红日》是立川俊之作曲,方树梁编曲,李克勤作词并演唱的歌曲。1992年作为《他来自天堂》的主题曲,并收录于同年发行的专辑《红日》中。1992年,李克勤凭《红日》获得1992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佳音乐录像带演出奖。

3、《我》

《我》是由赵增熹编曲,林夕作词,张国荣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分粤语、普通话两个版本,皆收录在张国荣2000年7月发行的个人专辑《大热》中。同年,该歌曲获得了香港作词家作曲家协会“我至爱的中文金曲”冠军。

4、《千千阙歌》

《千千阙歌》是陈慧娴演唱的一首粤语歌曲,由林振强作词,马饲野康二作曲,卢东尼编曲,收录于陈慧娴1989年1月1日由环球唱片发行的专辑《永远是你的朋友》中。这首歌虽然没有过于激扬的旋律,却在平淡中透着忧伤。

5、《偏偏喜欢你》

《偏偏喜欢你》是陈百强演唱的一首粤语歌曲。歌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张德兰的《情若无花不结果》。由郑国江作词、州液慎陈百强作曲,周启生编曲,收录于1983年8月1日由华纳唱片发行的同名专辑《偏偏喜欢你》中。

粤语歌曲排行榜

粤语歌曲排行孙姿枣榜如下:

1、邓丽君《漫步人生路》:根据日本创作女歌手中岛みゆき(中岛美雪)1980年发表的单曲《ひとり上手》改编,节奏上朗朗上口,具有催人向上的正能量,是粤语歌坛难得的经典歌曲,为香港人民所喜爱。

2、刘德华《一起走过的日子》:歌曲温婉动人,曲调悦耳好听,是一首表达爱情的,带有几分悲伤色彩的曲子。刘天王凭借这首歌一炮而红,一起走过的日子,被大街小巷的人们所熟知。

3、张学友《只想一生跟册答你走》:张学友同志的成名作,获得当年香港十大金曲奖,一时间风靡整个华语圈。整个歌曲显得温暖动人,像是一首长情的告白,张学友的张氏情歌风范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4、陈百强《偏偏喜欢你》:这首歌也是获得当年是香港十大金曲奖,把梁祝的主旋律加入到前奏融合了中式的小调,也让陈百强当时拿到这首歌的时候十分高兴。整首歌直抒胸臆,用大胆的表白和苦苦的追求来表达了对喜欢的人的一种爱慕之情。

5、张国荣《沉默是金》:哥哥的一首好听的爆的曲子,整个歌曲带着几分智慧几分淡然以及是几分哲学,表达了人生宠辱不惊,看惯秋风冷月的大格局观念,是一首非常有韵味,只有三四十岁的男人才懂得曲子。

6、张国荣《倩女幽魂》:哥哥的又一首经典之作,反应了电影里边儿宁采臣和聂小倩之间短暂美好而又苦涩的爱情,冗杂了武侠魔幻在其中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7、李克勤《红日》:同样也是一首改编日本的歌曲,歌曲本身积极向上,囧囧有力,反映了一种人生遇到任何挫折,遇到任何困难,也能则拆够微笑面对,积极传播正能量的一种豁达的世界观。

8、李克勤《月半小夜曲》:是一首情感色彩悲哀,吼的十分过瘾的情歌,像是在月色下面独自舔舐伤口的野兽,又像是独自一人在琴房里面练琴想起自己爱人的一首情种。

9、BEYOND《海阔天空》:Beyond歌曲里边一如既往的励志歌曲,整个歌曲里表达了一种慷慨激扬的情感,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人生所遇到的事情的包容,是beyond的歌曲里的最高峰,是所有beyond的歌迷,心中的大神曲。

10、陈慧娴《千千阙歌》:千千阙歌有很多的版本,但是陈慧娴的版本是最流行也是群众基础最好的一个。这首改编自日本的歌曲相当的成功是所有粤语歌中最流行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首,以这首歌为代表的众多,香港歌曲并不将其裁限于爱情更多的是反应,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和与观众之间的交流,这是日本和香港歌坛,能够长时间成为亚洲音乐主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