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太阳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
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
第二, 与农业小麦有关告滑灶。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节气简介
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进的冷空气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
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小满节气民俗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节气民俗主要有“小满祭车神”袜扮、“小满动三车(水车、油车和丝车)让磨”、“小满抢水”、“小满祈蚕节”、“小满食野菜”等。
小满是什么季节
小满是什么季节的节气:夏季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过了小满之后就会开始出现高温天气。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20-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时中国北方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节气就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的时节。有农谚说: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也就是把满用来形容雨水掘山升的盈缺,意思是说如果小满的时候田里蓄不满水,就有可能导致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判老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唯尘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小满是什么季节是几月几日 小满是什么时候的节气
导语:小满节气是24节气中的八个节气,那么,从其季节属性来看,小满是什么季节呢?一般每年小满是几月几日到来?小满排在立夏节气之后,而立夏节气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所以说,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日期绝茄上,小满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满是什么时候的节气吧。
小满是什么季节是几月几日
夏季节气,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满节气后南方雨水渐盛,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小满反映雨水丰盈。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刚开始饱满,还未完全饱满。
气候特点:
小满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南方)。
在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黄赤交角处的华南一带交汇,这时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易满”。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斗弯地都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C以上的高温天气,这时还应注意作好防暑工作。
在小满节气期间,西北高原地区已经进入了雨季,作物生长旺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赣、浙、闽、粤等省5月下旬至6月上旬会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C、日最低气温低于17°C的低温阴雨天气,这种气候从而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早稻稻穗发育和扬花授粉,此时俗称“五月寒”,人们又把它称为“小满寒”。
小满谚语: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小麦到小满,不割自会断。
小满不满,高田不管。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小满不满,无水洗碗。
小满不下,黄梅雨少。
小满不种花,种花不回家。
小满吃水,大满吃米。
小满打火夜插田,芒种插田分上下。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水车、油车和丝车)
小满防虫患,农药备齐全。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小满沟不满,芒种秧水短。
小满谷,打满屋。
小满见三新。
小满满齐沿,芒种管半年。
小满暖洋洋,锄麦空宏闷种杂粮。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有“小满”,为何没有“大满”?
“小满”之后没有“大满”,正是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哲学观及智慧理念。
“大满”并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切达到极致后必然走下坡路。而“小得盈满”,是将熟未熟还有向上的空间,还可以“继长增高”,这才符合中国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