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是哪个省的简称?
晋是山西省的简称。
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扩展资料:
晋(拼音:jì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迹拍腊甲骨文,有人认为它的古字形像两支箭放在匣、函中,本义指插,是“搢”的初文。也有人认为它像两支箭射中靶心。
“晋”字上部为两支箭,下部为“日”,其构形所描绘的是:两支箭一起射向那空中的太阳,即学者们所说的“二矢射日”。据此,有贺带的学者认为“晋”字是先民根据“后羿射日姿滑”的传说创制的,它的本义指射日之箭。由于“晋”的初形为“二矢射日”,其中包含有前进之义,因此,“晋”便引申为“进、升”等意义。这一说法,也有道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
晋是哪个省的简称
晋是山西省的简称。
春秋时期,在山西境内的诸侯国有:晋国、魏国、耿国、虞国和霍国。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所以今天山西简称为晋。晋国起源于公元前1106年,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桐叶封弟”)。
太原著名的旅游胜地——晋祠就是纪念叔虞的祠堂。到晋文公重耳当政时,曾经称霸中原。公元前453年发生了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氏,这场战争后逐步形成了三分晋国的局面,史称“三家分晋”,至前403年晋国灭亡,许多历史学者认为战国时代正式开始。所以今天山西也被称为“三晋”。
当时,赵国的都城在晋阳(今太原西南),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今临汾)、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北),战国中期以后分别迁都到今河南、河北。
山西省介绍:
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高樱壤,北与内蒙古毗连,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轿芹15.67万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闭念毕候。
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3480.48万人。
晋是哪个省
晋是山西省。
山西简称为“晋”晋是哪个省,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晋是哪个省,是中国晋是哪个省的一个省晋是哪个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为典型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做返,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晋是哪个省;夏季南长北短,雨水集中;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
山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举旅政区,省会是太原市,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正胡凳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山西是人类和华夏文明发祥的最早起源地和中心区域之一。
晋指的是什么省?
“晋”是山西省晋是哪个省的简称晋是哪个省,即“晋”是指山西省。
山西晋是哪个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晋是哪个省,简称“晋”晋是哪个省,又称“三晋”,古称河东,省会太原市。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察雀河南、陕西消伍、败桥早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山西行政区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下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总人口3664万(2015年底)。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