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究竟是治疗什么的?什么人不能吃补中益气丸

很多朋友问哪种人不能吃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究竟是治疗什么哪种人不能吃补中益气丸的?什么人不能吃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是一种补益类药哪种人不能吃补中益气丸,它的用途范围很广。

那么什么是脾胃气虚呢?脾胃是人体整个食物转化链条的头道工序。当食物进入人体后,首先被胃腐熟,然后再被脾转化成水谷精微并运送给各组织器官。因而说,脾胃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

所以,一旦人有长期饮食不节啊,抑郁劳倦等透支身体的情况时,那就很容易会损伤我们的脾胃。这样就会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了。比如:食欲差,吃得少,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黄,大便溏稀等。这时就可以吃补中益气丸来调理。

我们平常总说 “ 气虚,气虚 ” 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气呢?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人体的血液,津液的生成,布散,排泄等都是靠气的推动作用进行的。而汗液,尿液,胃液,肠液等的分泌与排泄也离不开气的固摄。没有气的存在,这些体液就会外泄或流失哪种人不能吃补中益气丸!就像人在太空中会失重一样。

另外,我们的脏腑组织器官之所以能固定在各自的相对位置,也是因为气的固摄作用。

因此,气的功能正常了,人体内环境的小世界才会安宁。而一旦人体的气出了问题,比如气虚了,气滞了,气逆了,那么,人的 健康 就会亮起红灯了。这时,气虚就得补气,气滞就得行气,气逆就得降气了。

而补中益气丸,恰恰能补气。人的气虚了,说明气的固摄作用弱了,这时,体液,脏腑组织器官的束缚就降低了。这就好比在一个团体里,若组织纪律性没了,那么这个团体肯定就会涣散了!

而人体各组织器官在缺乏气的固摄统领下,也就会出现体液流失及器官下沉等症。比如:脱肛,子宫脱垂,阴挺,胃下垂,久泻,久痢,崩漏,带下并伴有气短乏力,面色黄,脉虚等。

比如:身热并自汗,口渴并喜欢喝热的饮品,同时也伴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无力等。它之所以能治气虚发热,这还得从元代李东垣的《脾胃论》一书说起 ......

《脾胃论》是这样记载的 :“ 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 ,就是说,人因烦劳致气虚发热,这时,采用甘温之品来补元气,元气足了,虚热就自退了。

而补中益气丸中的炙黄芪、炙甘草、炒白术、人参等都是甘温的补气药,因而它是自古以来, “ 甘温除热法 ” 的代表方药。

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等外感表症者以及食积胀满者,都不能吃此药。并且,儿童,及高血压,心脏病者要遵医嘱来服用,而不能自行用药。

补中益气丸哪些人不能吃

您好,根据你描述的问题,补中益气丸主要适应脾胃气虚证,中气不足者,如果有属于这些症状可以吃,没有的话,不能经常吃,是药都有三分毒,不对症就不能用,平时注意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祝你健康。

补中益气丸禁忌(6种你不知道的功效及4种禁忌)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主要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等成分组成。补中益气。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很多人遇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脏器下垂等情况的时候,都知道是气虚,需要补中益气,因此会首选补中益气丸。

先来分析下组方:

君药:黄芪

补脾益气,升阳举陷,又能益气充肺,充皮毛而固表实卫,通达内外。

臣药:人参、白术、炙甘草

人参:益气补中而健脾;

白术:健脾益气以助中焦促运化;

炙甘草:甘温益气,调中和胃。

哪种人不能吃补中益气丸-吃补中益气丸瘦了20斤

三药共为臣药。协助黄芪增强补中气,益脾胃之功。

佐药:升麻、柴胡、陈皮、当归

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阳气,与黄芪相合,益气升阳举陷尤甚;

陈皮:理气和中,既调畅中焦气机,以助升阳之效,又于补气之中佐以理气,使得补而不滞;

当归:养血补虚,气血同源,养血以助益气。

使药:炙甘草

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由此可以看出补中益气丸有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 可以有效调节中气下陷、滋补身体,解除体虚乏力症状。但补中益气丸的作用可不仅仅只有这一点,那么除了这点其实它还有这6个作用:

健脾润肠

这也是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之一,比如补中益气丸中的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

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此种功效是根据补中益气丸的药理研究而来的,比如白术可以燥湿利水、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

治疗持久腹泻、脱肛、子宫脱垂。

调节月经不调,月经疼痛、补益气血。 当归和柴胡等都有此种功效。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

比如炙甘草可解附子毒,升麻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等。

对于气阴两虚型肺癌有较好的开脾胃和止汗作用

有内伤外感并病者,若内伤重者,宜补养为先。外感重者,宜发散。此方惟上焦痰吐湿热伤食膈满者不宜服补中益气汤。

但是,好药往往都是双刃剑,因为它的药力稍微大一点,所以这4类人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否则自己要遭罪。

如果你在感冒期间,或着饮食过度伤了肠胃的话,最好不要服用使用。

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能用。 患有高血压的人往往都是气有余,气有余则往上涌,气行则血行,于是气血并走于上,造成血压过高,此时如果随意服用补中益气丸,无异于火上浇油。

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了头痛、头晕、眼花、皮疹、面红等症状,或者血压有上升的趋势的话,应立即停药。

小儿应慎用补中益气丸,要在医生的临床指导下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