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吝啬鬼是谁?
中国四大吝啬鬼 李梅亭--钱钟书,《围城》 徐复祚--卢至,《一文钱》 监河侯--庄子,《外物》 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
中国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谁
英国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法国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巴贡;
法国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俄国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闻名。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另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吝啬鬼——严监生,以及其他中国文学作品上的四大吝啬鬼。
扩展资料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像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
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剧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
葛朗台是个吝啬鬼。葛朗台一生只恋着金钱,从来只是认钱不认人。侄儿查理为父亲的破产自杀而哭的死去活来,他居然说:“这年轻人(即查理)是个无用之辈,而不是钱。”在葛朗台看来,查理应该伤心的不是父亲的死,而是他不仅从此成了一贫如洗的破落子弟,而且还得为死去的父亲负四百万法郎的债。
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地主阶级代表。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大吝啬鬼
中国古典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有那些?
中国古典名著中中国四大吝啬鬼的四大吝啬鬼有钱钟书《围城》的李梅亭、徐复祚《一文钱》卢至、庄子《外物》监河侯、吴敬梓《儒林外史》严监生。
1、李梅亭是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里顺手雕凿出来的一个陪衬人。李梅亭这个角色特点主要有自私自利、不学无术、虚荣功利、爱邀功。在《围城》中墨镜是对李梅亭这个人物刻画最传神的一笔。一副墨镜的作用中国四大吝啬鬼,是遮挡了他人观察李梅亭的“眼意”中国四大吝啬鬼,成了他纵容欲望的膨胀道具。
2、徐复祚的小说《一文钱》中的卢至中国四大吝啬鬼,是个财帛如山而又吝啬异常的富豪,在途中拾到一文钱后引发的故事。虽杂有因果说教,但对贪鄙悭吝的卢至形象,塑造得十分深刻,很有喜剧特色。
3、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经典的吝啬人物。 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小说中,严监生是个很有钱却很胆小的人。
扩展资料: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为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
1、夏洛克出自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等。
2、阿巴贡出自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形象。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
3、葛朗台出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巴尔扎克毕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
4、泼留希金出自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梅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严监生
中国四大吝啬鬼和外国四大吝啬鬼的详细资料?
中国四大吝啬鬼有中国四大吝啬鬼:李梅亭--出自《围城》、卢至--出自《一文钱》、监河侯--出自《庄子》、严监生--出自《儒林外史》。夏洛克 (英国戏剧家 莎士比亚 喜剧《威尼斯商人》)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2.阿巴贡 (法国剧作家 莫里哀 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
阿巴贡是个典型中国四大吝啬鬼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中国四大吝啬鬼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不果 不果 的金钱关系。
4泼留希金 (《死魂灵》)
中国四大吝啬鬼是谁?
中国最有名的四大吝啬鬼:李梅亭--出自《围城》、卢至--出自《一文钱》、监河侯--出自《庄子》、严监生--出自《儒林外史》。
李梅亭--披着洋装的牛氓
人物形象出自钱钟书的《围城》:
带着一箱药却不肯给同行生病的孙小姐姐 一包仁丹治病;满口仁义道德却半路上泡妓女,在镇上嫖土娼;自己爱打牌却禁止别人打牌;假装钱财充公却私攒买烟买山薯……
卢至--佛教愚民工具
人物形象出自徐复祚的《一文钱》:
有个大财主名叫卢至,有次出远门,在路上拣到一文钱,非常高兴。这人非常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喝,饿着肚子赶路,样子非常狼狈。一群在路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乞丐看到卢至,就笑话他。这严重伤害了一个财主的自尊心,一咬牙,大财主卢至决定花掉这一文钱,就买了几块芝麻糖,躲在山顶吃。卢至刚吃几口,就来了个化缘的和尚,那和尚向卢至讨要一块芝麻糖,可卢至不肯给。后来那化缘和尚拿出酒壶,请卢至喝酒,卢至高高兴兴的喝酒,一不小心就喝醉了。这和尚就脱下卢至的衣衫,化装成卢至的样子,跑到卢至家中,把卢至的家财一部分捐给寺庙,其它的都散给附近的村民。卢至回到家中,看到这么一副惨景,只好向佛祖求助,佛祖就点化他,做人不能吝啬。最后,卢至跟他的妻子一同成佛,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监河侯--奸诈的朋友
人物形象出自《庄子》:
庄子家里没米吃了,只好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啊。等今年全县的税收上来,我就借你三百两金子。”庄子很不高兴,说:“我到这里来的时候,在路上听见有声音喊我,我回头一看,是路中央有个洼,集了一些雨水,里面有一条鲤鱼。鲤鱼对我说:我是东海龙王手下,不小心掉到这里,能不能拿一桶水来救我。我说:行啊,等我去游说吴越两国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来迎接你。鲫鱼不高兴地改变脸色说:我失去水,就没有容身的处所,我得到一桶水就可活命,你竟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去找我!”
严监生--真正的吝啬鬼
这是《儒林外史》中的经典形象:
晚间挤了一屋子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