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

原理:利用干冰在云层中挥发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促使更多的水蒸气凝结在上面,化为雨滴,降落到地面。如果云底到地面温度高于0℃就下雨,要是温度低于0℃就会下雪。

人工增雨分为暖云增雨与冷云增雨。要使暧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或增雨,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若要冷云(温度低于0℃的云)降水,就要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产生大量冰晶,使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能供应的水分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

干冰人工降雨原理

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而云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寡以及凝结核的数量、云内的温度所决定。一般来说,云中的水汽胶性状态比较稳定,不易产生降水。而人工降雨就是要破坏这种胶性稳定状态。

知道了雨滴形成的条件,那么人工降雨就不是难事。人们常采用干冰或是AgI来进行人工降雨,而两种物质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干冰可以降低云层的温度,促进水蒸气冷凝;根据结晶学原理,晶体在形成过程中首先形成晶核,结构相似的物质由于可作为结构相似物质的晶核,因之可用作结构相似物质的晶种。AgI所以能用于人工降雨,在于Agl微粒结构与冰结构很相似,都为六方晶系,AgI可以充当水蒸气的凝结核。

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原理

使用干冰进行人工降水的原理,是利用干冰在云层中挥发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原来饱和的水蒸气变得大大过饱和,而过饱和状态是不稳定的,以致小冰晶增多、增大、空气浮力托不住时,就会向下降落.如果云底到地面温度高于0℃就下雨;要是温度低就下雪.

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人工降雨的方法有:冷云催化、暖云催化、动力催化三种。

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物理物态变化

催化作业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以在地面布置AGL燃烧炉为主手段;二是以高炮和火箭为主的地面作业;三是飞机催化作业。常用的催化剂有干冰、冷冻剂、碘化银。

人工降雨可以有效地进行农田抗旱或解决人畜用水,以及森林防火的问题,它是气象部门直接开展抗旱的重要科技手段。

相关注意事项

1.人工降雨作业只有在一定的自然云的条件下才能获取所需的增加水量的结果,技术条件还无法做到人工造雨。

2.对于不同条件的云进行同样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得出正、反两种不相同的结果。所以为了获得增雨效果,必须对自然云条件和降水过程进行更深入的探测研究。

3.自然降水量的变率很大,而人工增雨量又往往比较小,在一次降水过程中,很难把人工增雨和自然降雨区分开来。因此,评价人工降雨效果及其检验方法仍然是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主攻目标。

4.人工降水已从初期的试验研究,逐步转为有严格设计、多种探测手段及作业技术现代化与通讯等相结合的试验应用技术,成为我国及不少国家的抗旱减灾的措施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工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