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是谁发明的?

是前苏联的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1919年11月10日-)(也译成“卡拉斯尼柯夫”)是苏俄著名的枪械设计师。以设计“AK-47突击步枪”而闻名遐迩。卡拉什尼科夫的代表作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系列、RPK轻机枪、PK通用机枪系列等。

卡拉什尼科夫出生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1938 年,他应征入伍,开始学习机械技术并显示出机械设计的才能。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他曾作为一名坦克指挥官在军队中服役,在1941年10月严重受伤。当卡拉什尼科夫在医院疗伤时,伤员们常在一起谈起前线德国人使用的自动武器。于是有了设计自动武器的念头,他还让护士把医院图书馆所有关于轻武器书籍找来阅读,其中一本费德洛夫的著作《轻武器的演进》对他有很大的启发。回家养伤期间他设计出第一支冲锋枪,引起权威机构的注意。他在1943年被推荐进入正规学校并被分配到武器试验场担任技术员(而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是一名技工)。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根据7.62×39毫米 M43中间型威力枪弹设计了一支卡宾枪。他设计的闭锁机构日后成为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枪械的核心。在1947年,他在这种卡宾枪的基础上改进了突击步枪,即著名的AK47(来自于"Avtomat Kalashnikov model 1947"),样枪在比较测试中显示了极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1949年AK-47突击步枪成为苏联军队的制式武器。当年卡拉什尼科夫28岁。

卡拉什尼科夫被调到了生产AK-47步枪的伊热夫斯克军工厂,继续设计轻武器,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的轻武器装备苏联军队。他改进了AK-47最终定型为 AKM,并在1959年开始装备苏军。他在AKM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班排用机枪,著名有的RPK(即来自于Ruchnoi Pulemyot Kalashnikova -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的轻机枪),还有根据AK-47突击步枪的工作原理所设计的PK通用机枪(即来自于Pulemyot Kalashnikova –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的机枪),它们都采用大容量的弹药筒,除了弹药筒采用弹药带输弹方式而不是弹夹,其它设计几乎一样。在卡拉什尼科夫后期的职业生涯,他设计的AK-74小口径突击步枪以及RPK-74再次成为苏联军队标准制式武器。

从1947年起,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自动步枪就成了传奇武器。首先,它的生产数量巨大,排名高居世界榜首。相比之下,著名的以色列“乌兹”冲锋枪全球只有1000万枝,比利时FN公司的FAL系列轻武器总共才有700万枝,德国的黑克勒·科赫自动步枪和美国的M16自动步枪的保有量也大体如此。其次,由于简单适用、经久耐用和作战高效,AK步枪广受欢迎。它武装了50多个国家的军队,恐怖分子和与之交手的特种兵都对它钟爱有加,就连驻伊美军也喜欢上了缴来的AK步枪。

1990年代,卡拉斯尼柯夫基本上已经不再研制军用武器,而改为研制猎枪,他在AK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半自动的SAIGA猎枪,不过伊热夫斯克现在还是推出了SAIGA的战斗霰弹枪。另外,卡拉斯尼柯夫的儿子也成为一名枪械设计师。

50 多年来,卡拉什尼科夫亲手设计或亲自领导研制的一系列轻武器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枪族”。型号中凡有“K”字母的就是以他的姓氏的缩写命名的。迄今为止 AK枪族是世界上最完整,作战效能最好的枪族之一。卡拉什尼科夫的名字几乎成为1950年代-1970年代苏军班排装备的枪械的代名词。前苏联政府因他的重大贡献多次授予他各种荣誉、奖章。卡拉什尼科夫的枪械系统影响了多个国家的枪械设计风格。他被誉为“世界枪王”。

前苏联政府曾对卡拉斯尼柯夫作了高度的评价:“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斯尼柯夫在加强苏联国防力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卡拉斯尼柯夫于1958年和1976年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者劳动英雄称号(第二次是因为设计了AK-74),1949年获得获斯大林奖金,1964年获得列宁奖金,1971年被图拉设计院授予技术博士学位,1969年晋升为上校军衔,授予列宁奖章3次、劳动红旗奖章和爱国战争一级奖章,1966年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1980年,卡拉斯尼柯夫的家乡库里亚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并给他竖了一个青铜半身像,在1987年他获得伊热夫斯克(AK-47的生产厂家是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荣誉市民称号。苏联解体后,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受到俄罗斯政府的重视。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尔钦专程前往伊热夫斯克,同国防部长,联邦反间谍局长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参加 11月10日的“庆祝世界著名武器设计师卡拉斯尼柯夫诞辰75周年”活动。

2001年,德国的国家电视一台和德国公共电视台共同拍摄了一部有关卡拉斯尼柯夫的专题片,介绍了卡拉斯尼柯夫武器的研制过程及使用情况,大量引用了以前没有公开过的苏联有关AK-47的试验片段。片中也介绍了卡拉斯尼柯夫个人的生活,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在上班,主要是给各个军区的枪械维修和设计人员(主要是穿军装的军人)讲解枪械原理。谈到AK-47,卡拉斯尼柯夫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的感到自豪。并且,卡拉斯尼柯夫对于自己曾经参加过卫国战争的经历感到无比的自豪。

卡拉斯尼柯夫仍生活在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在近20年中,他是这个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在正式退休后的卡拉斯尼柯夫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自苏联解体以来,卡拉斯尼柯夫本人就接到过来自世界各地许多知名公司的合作邀请,大家都想用“卡拉斯尼柯夫”这个名闻天下的名字去赚钱,尽管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卡拉斯尼柯夫都拒绝了,这位洁身自爱的老人不想让自己毕生赢得的荣誉沾染上铜臭味。以中将军衔退休后的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和老伴住在伊热夫斯克一套两居室的旧式住宅中,根据目前俄罗斯的收入的水平,卡拉斯尼柯夫把他自己的退休金、各种补贴和奖金全部加在一起,总共才只有14,800卢布。

一代名枪“盗版”困扰

对于AK-47的正宗厂家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AK-47不仅使之感到自豪,而且也令人头疼。苏联时期,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这种枪的生产技术,但它们要么违规生产,要么没有许可证。现在,只有委内瑞拉一个国家向俄罗斯购买了生产许可,其他国家都是在“盗版”。在一次印度武器展上,一名士兵走近俄罗斯武器展台,抱怨自己的“卡拉什尼科夫”不好使。俄方代表问是哪国生产的,结果拿来一看,才知道是罗马尼亚的仿制品。一旦这种枪的质量出现问题,用户就会抱怨俄罗斯,因为大家只知道这是俄罗斯枪,这令俄罗斯人哭笑不得。

“卡拉什尼科夫”成为品牌

卡拉什尼科夫的俄罗斯姓氏不需要翻译成任何语言,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品牌和俄罗斯的非正式标志。它的载体不再限于AK系列自动步枪,而且延伸到了酒类和其他商品。1995 年,在俄罗斯的格拉佐夫市,第一批“卡拉什尼科夫”伏特加酒出厂。过后,一种英国产白酒也被冠以同一个名字。

2002年,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与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公司签署协议,授权使用“卡拉什尼科夫”作为系列商品的商标。 2002年底,84岁的卡拉斯尼柯夫与一家名为MMI (Marken Marketing International)的德国公司签署了一分商业合同,授权这家公司使用“卡拉斯尼柯夫”这个名字作为商标生产系列产品,根据合同内容,卡拉斯尼柯夫本人将从这家名公司产品的销售利润中提取30%(还有33%和35%两种说法)作为冠名权的合法提成。据说,这家总部设在德国佐林根市的公司,准备用 “卡拉斯尼柯夫”作为著名商标,生产雨伞、剃须刀、香水、军用匕首、甚至包括巧克力糖。 2002年9月,德国MMI公司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终于说服了卡拉斯尼柯夫的孙子伊格尔,并动员卡拉斯尼柯夫全家专门到德国去旅游了一趟。在这里,卡拉斯尼柯夫详细地了解了该公司的商业计划与合作条件。最后,在精明的德国商人苦口婆心的游说下,卡拉斯尼柯夫终于动心了,于是,卡拉斯尼柯夫终于在MMI公司的授权合同书上签了字,允许德国人用“卡拉斯尼柯夫”的名字,生产系列产品。

二战枪械排名

第一位:俄罗斯AK-47步枪

虽然在步枪十强中,美国生产的品种就占了4席,但这丝毫不影响苏制卡拉什尼科夫AK-47突击步枪位居榜首。它无可争议地被尊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步枪”。

这款传奇武器是由曾是一名苏联红军战士的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发明的。由于在战争中负伤,1941年6月,他来到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工作。几十年后,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兵扬名天下。他的成名作AK-47突击步枪风靡世界,它的身影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升腾硝烟的战场。

1947年,AK-47步枪刚刚装备部队时,苏联认为这种武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在最初几年一直严守秘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它才登上世界战争的舞台。AK-47的优点立刻显现出来———方便在战斗中使用。

AK-47步枪使用威力适中的M43短弹。该弹比北约当时使用的7.62毫米×51毫米全尺寸步枪弹轻好几克。别小看这点差距,在越南战争期间,力壮如牛的美国大兵背着沉重的M14步枪和150发标准全尺寸步枪弹累得气喘吁吁,而个头瘦小的越南游击队员却拎着轻得多的AK-47步枪神出鬼没。AK-47步枪火力强,一分钟的弹药发射量是M14的两倍,再加上随身携带的弹药多,经常把美国步兵分队压得抬不起头。

另外,AK-47以可靠性设计特别适合泥水地区作战。越南游击队员往往化装成水田里劳作的农民。他们把AK-47就扔在脚下的泥浆中。只要美国兵大意地走开,这些刚才还是农民的越南人会马上抄起AK-47从背后开火。炽烈的火舌从沾满污泥的枪口持续喷吐出来……

60年来全世界制造的AK-47及后续版本的枪支估计已达到一亿支。共有6个国家的国旗国徽上绘制了AK-47的图案,以纪念这种武器为本民族赢得独立自由所作出的贡献。AK-47步枪的声望超越了所有同时代的武器。卡拉什尼科夫已经和俄罗斯的伏特加、克里姆林宫一样,成为一个经典词汇。

第二位:美国M16步枪

它可谓AK-47的“欢喜冤家”。40多年来,美国所参与的所有海外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几乎都是M16与AK-47的较量。越南战争期间,当得知美军在当地惨遭AK-47步枪“修理”后,五角大楼立即在国内紧急寻找应对方案。这时一家只从事比赛用枪的阿雷特公司推荐了一款外观时髦、设计精巧的步枪。它发射的弹药比AK-47还要小一号,枪身既轻又短,非常适应于丛林地带和狭窄地方的穿插作战。五角大楼决定用该枪全部换装美军现役枪械并投入越南战场。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正式将它定型为M16步枪。这个决定成为现代轻武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M16步枪的出现对20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的小口径浪潮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被定为第二种最杰出步枪是名副其实的。

别看M16步枪使用的5.56毫米子弹口径小,但其弹头射入人体后会产生翻滚,破坏人体内部组织,造成巨大的创口面。由于美军使用的M16步枪大多采用黑色外观,以致越南游击队曾流传“小心黑枪”的说法。不过,早期的M16步枪没有设计快慢机,射速过高,使一些士兵经常在任务未结束前就打光了子弹,再加上美国人急匆匆地把M16步枪送上前线,未进行彻底的可靠性检查,一度出现枪膛进水就无法射击的情况。越战期间,有的美军士兵宁可丢掉手中的M16而去使用AK-47。

“知耻而后勇”,美国始终没有停止对M16步枪的改进和完善。如今美军使用的改进型M16A2步枪和衍生型M4卡宾枪已在可靠性方面不亚于AK-47的水平,何况在射击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遥遥领先。这使M16成为装备广泛程度仅次于AK-47系列的突击步枪。

第三位: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

英国的李-恩菲尔德III型步枪位列第三。这款老式步枪在布尔战争不久后就开始使用了,到1907年时已经广泛装备英国军队。19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阿富汗反叛武装打埋伏时使用的多是这种武器。它的名字分别取自发明者詹姆斯·巴黎·李和生产厂家恩菲尔德兵工厂。

该枪自从1888年定型以来,主体结构就没有大改过,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李-恩菲尔德III型步枪。李-恩菲尔德步枪采用开创性的旋转后拉式枪机,使得步枪的装填速度很快,再加上它的10发可卸式弹匣比同时代步枪多了一倍的弹容量,令它成为20世纪实际射速最快的手动步枪。二战期间,德军士兵往往在射击完毕后重复装填5发弹夹时被英军用李-恩菲尔德步枪击毙,而一些德国军官的回忆录中则提到英军步枪队的齐射火力之猛烈甚于机枪。

苏阿战争期间,曾有一名美国记者参加了阿武装对苏军车队的袭击战斗,亲眼看到稚气未脱的小孩子也能熟练地端起李-恩菲尔德步枪,从高坡上把行进中的苏军卡车油箱打爆,而更多的人则在冲锋中边拉枪栓边开火,其命中率高得惊人,这样的作战效果恐怕只能用“熟能生巧”来形容,这更印证了李-恩菲尔德步枪优良的制造工艺。

第四位:美国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它是第一种进入现役的半自动步枪,也是美国在二战中使用量最大的单兵武器,我们在很多反映二战的艺术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珍珠港》电影中,有美国人向日本飞机射击的镜头,他们使用的就是这种步枪。

加兰德步枪的装备体现了美军一贯坚持的单兵武器火力压制战术。它的装备使美军成为二战中自动武器普及率最高的军队,使火力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太平洋战场上,两支加兰德轮流射击往往能够压制日军的一个步兵班。

加兰德步枪最有特色的还是它的8发弹夹。每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出去,M1的枪机会发出金属碰撞“乒”的响声,提示更换子弹夹。M1步枪在二战中经历了各种高山地带、热带丛林和干燥沙漠等环境条件的考验,可靠性好,射击精度高。在欧洲前线,美国著名的“铁血将军”乔治·巴顿就是M1步枪的超级“粉丝”。他不光把M1步枪放在自己乘坐的吉普车旁边,以备自卫之用,还在意大利战场特意为一名击毙了意军高级指挥官的阵亡士兵追授勋章,而勋章就挂在这名士兵生前使用的M1步枪上,巴顿还多次称赞M1步枪是自己所见过的“最完美武器”。

第五位:比利时FNFAL步枪

1940年5月,在纳粹德军铁蹄下的比利时重镇列日,一名负伤的比军士兵被德国兵追得几乎无路可退,幸亏路边酒店的女老板用酒窖作掩护,使他逃过一劫。女老板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这番义举为比利时乃至整个西方挽救了一位天才的枪械设计师———塞弗。二战结束后,回到祖国的塞弗已是小有名气的兵工厂技师。他敏锐地感觉到结合老式手动步枪远射程和冲锋枪瞬间火力猛特点的突击步枪具有远大前程,开发出备受北约军队欢迎的战后第一代新型突击步枪———FNFAL。

该枪曾在越战期间为澳大利亚远征军所用。尽管FNFAL又长又重,不太适合丛林近战,但事实上许多澳军士兵喜欢它甚于美国的M16,因为他们相信FNFAL使用的7.62毫米×51毫米大威力子弹能一下就干倒敌人,尤其当目标距离较远时效果更加明显。澳军王牌特别空勤团(SASR)在越南战场上把FNFAL的枪管长度自作主张地“切掉”150毫米,并加上了M16步枪的消焰器,还挂装上从美军那里得到的XM148型榴弹发射器。虽然发射大威力枪弹的FNFAL步枪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但当特种小分队在侦察巡逻中意外遇上敌人时,典型的做法就是一边用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一边迅速撤退,这个时候打得准不如打得快。

由于FNFAL易于生产、价格较低,所以很快被列为北约军队的制式步枪,并很快普及到为数众多的拉美、亚洲、非洲国家共90多个国家,还有不少国家进行仿制或特许生产。FNFAL成为二战后产量最大、生产与装备国家最多、分布最广的军用步枪之一。

第六位:德国毛瑟98K步枪

1935年,一种在原毛瑟卡尔98步枪基础上缩短了枪管的毛瑟步枪———毛瑟98K被德国国防军采用,这也是德国国防军使用的最后一种毛瑟步枪。“98K”的意思是毛瑟1898式短步枪,K的意思是“Kurz”,也就是德文“短”的意思。因此,它的长度要比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毛瑟98式步枪短。毛瑟98K作为德国军队的标准装备在整个二战期间服役,德国兵工厂在战争中制造出1400万支。

随着战争的进行,毛瑟步枪被赋予更广泛的用途。例如当加装ZF41或ZF42瞄准镜之后,毛瑟98K就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

尽管它性能与战绩都十分优异,但是很快人们就认识到这种采用旋转后拉枪机的步枪已经过时了。主要的问题在于射速太低。在与美军进行的狙击战中,使用毛瑟98K步枪的德军士兵在射击完成后必须手动上弹,拉动枪栓发出的声音在寂静的林中格外清晰。美军士兵很容易就能确定德军士兵的位置,从而给他们致命的打击。而美军使用M1步枪不用手动上弹,这样德军就吃了大亏。

应该说,毛瑟98K步枪是手动步枪发展的一个极致,大多数现代手动步枪都以毛瑟步枪为蓝本,但已经没有改进的余地。它真正称得上世界枪械史上的“一代宗师”。

第七位:奥地利AUG无托式步枪

这件武器看起来像是电影《星球大战》里的道具。它既没有普通突击步枪身上常见的外露机件,又没有棱角分明的枪托。但AUG作为“枪林一怪”倒有不少非凡之处,用工程塑料制成的零件非常耐用,有射击10万发子弹的使用寿命。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AUG可以在冲锋枪、卡宾枪、突击步枪和轻机枪4个不同的角色之间变换。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专门工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维护工作量,士兵在野战条件下也可以方便地进行维护保养。

上世纪70年代末,阿曼苏丹进口了一批AUG步枪,但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这种“没有鲜明轮廓的枪”,就连自己的皇家卫队也拒绝交出原有的M16步枪。无奈之下,阿曼苏丹只好把它们送给在黎巴嫩安营扎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指挥官把AUG步枪全部提供给著名的暴风突击队。该枪的高精度和轻巧让这些熟谙特种作战的战士爱不释手。1982年6月,以色列国防军发动了旨在清除巴解组织和叙利亚驻军的黎巴嫩战争,很快以军就完成了对黎首都贝鲁特的分割包围。兴奋至极的以军副总参谋长亚当少将跳出坦克,招呼随军记者来给自己拍照。忽然只见3名暴风突击队员越过一堵矮墙,像3道闪电一般扑了过来,他们边端着AUG步枪扫射,边投掷手榴弹。硝烟过后,亚当和3名突击队员同时倒下。军医在尸检过后发现,巴解战士在混乱中用AUG步枪进行盲目射击,居然达到相当高的命中精度,至少有6发子弹洞穿了亚当的腹部和胸膛。

AUG步枪在贝鲁特的一鸣惊人使它迅速成为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明星。有趣的是,AUG步枪也因此颇受影视界的青睐。在很多枪战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黑道杀手打开随身携带装满AUG零件的一个箱子,迅速把AUG组装起来,躲在窗户边用1.5倍瞄准镜向外瞄着某人。这充分体现了它分解方便、便于隐藏携带、光学瞄准镜准确性高的特点。也许当电影明星才是AUG最适合的角色。

第八位:美国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

在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西班牙军队使用的7毫米口径毛瑟枪给美国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毛瑟1888步枪的基础上改良制造出自己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即所谓的“春田”步枪,斯普林菲尔德的英文是“springfield”,即“春田”的意思)。这种枪于1903年正式列装部队,并被赋予军队编号M1903。该枪采用毛瑟枪的枪机和分离式5发弹匣,使用M1903或者M1906型7.62毫米口径子弹,由于射击精度高,曾被改装成狙击步枪。该枪总共生产了15万支,还曾援助过中国抗战。

该枪大放异彩的瞬间发生在一战最后的岁月。一贫如洗的田纳西猎手约克中士参加第82步兵师,来到法国前线。1918年10月8日,他所属的部队遭到德军机枪阵地阻击,损失惨重。约克不顾雨点般的子弹,绕到敌军后方,以他在打猎时采用的最佳射击姿势,用M1903步枪进行射击。其间一名德军中尉带领5名士兵,从距离他23米的战壕里冲出向他袭来。约克使用步枪射击,并将他们全部打死。他总共射击了20发子弹,击毙了21名敌人。敌人被约克吓倒,迅速投降。于是约克俘虏了这里的132名德国兵,为大部队扫除了障碍。

伊热夫斯克酒店排名推荐-俄罗斯伊热夫斯克位置

第九位:德国MP434StG44突击步枪

1944年底,德国的“大剪刀”突击队在白俄罗斯普里皮亚特沼泽中执行侦察任务时被苏联红军死死围住。眼看突击队就要被消灭了,这时德军运输机空投了一批武器。“大剪刀”突击队获得这种武器后如虎添翼,向苏军阵地硬撞过来,居然奇迹般地突破了苏军的防线。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德国法西斯研制的“末日武器”———MP43JStG44突击步枪。二战爆发后,德国陆军技术部设想研制一种可像冲锋枪那样连发的步枪,这样可保持冲锋枪轻便的特点,且成本比传统步枪低得多。经过集思广益,黑内尔公司开发的MKb42(H)样枪被选中。它仍然保持7.92毫米口径,但所用弹药的长度缩短1J3,减少了装药量,使得枪支在全自动射击时更容易控制,然而希特勒却对MKb42(H)提不起丝毫兴趣。一战中当过下士的他使用过毛瑟式步枪,深信枪的射程是越大越好,而MKb42(H)的有效射程则比毛瑟枪退步了不少,致使德国技术人员苦心研制的、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MKb42(H)问世伊始就遭到国家元首的冷眼。陆军技术部深知希特勒脾气反复无常。该部借用了冲锋枪的名称———MP43来继续生产MKb42(H)。1943年,首批生产的一万支MP43样枪被送到正在参加库尔斯克会战的德国SS第5“维京”装甲师进行实战检验,结果初露锋芒。各部队纷纷要求增加该枪的配备量。一些将领从前线回来向希特勒汇报战况时,极力赞扬了MP43的出色表现,并再三要求增加产量。此时希特勒才知自己受骗已久。庆幸的是,希特勒也了解到该枪的性能确实是非常出色,并亲自将MP43命名为突击步枪。就这样,枪械家族又多了一名新成员———突击步枪。1944年,MP43易名为StG44型,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德国44型突击步枪。

第十位:美国M14步枪

M14自动步枪是M1半自动步枪的设计师加兰德在二战后以M1为基础而开发出的,1957年投入使用,很快又于1968年被撤装掉。M14撤装源自越南战争。M14太长太重,在又热又潮的气候中使用很困难,再加上7.62毫米×51毫米大威力弹过重,巡逻小分队的单兵携弹量有限。另外美军士兵所使用的M14大多数都只能单发射击,在近距离接敌时其火力难以与AK-47步枪抗衡。美国军方在M14暴露出这些问题时就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品,最终选择了小口径的M16突击步枪。

M14被取代并不能说明它的性能差,只是从现代战争的大环境而言,M14却是一种过时的武器。不过,M14依靠自身精度高和射程远的优势,却在狙击战场上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美军后来以M14改装成半自动狙击步枪,在战斗中表现良好。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为了对付反美武装的狙击手,驻伊美军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反狙击作战。M14狙击步枪在这里成了最主要的战争武器。如今,在菲律宾、波罗的海国家的军队中也可见到它的身影。

世界两大枪王是谁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伊热夫斯克酒店排名推荐,1919年11月10日-)(也译成“卡拉斯尼柯夫”)是苏俄著名的枪械设计师。以设计“AK-47突击步枪”而闻名遐迩。卡拉什尼科夫的代表作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系列、RPK轻机枪、PK通用机枪系列等。

卡拉什尼科夫出生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1938年伊热夫斯克酒店排名推荐,他应征入伍,开始学习机械技术并显示出机械设计的才能。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他曾作为一名坦克指挥官在军队中服役,在1941年10月严重受伤。当卡拉什尼科夫在医院疗伤时,伤员们常在一起谈起前线德国人使用的自动武器。于是有了设计自动武器的念头,他还让护士把医院图书馆所有关于轻武器书籍找来阅读,其中一本费德洛夫的著作《轻武器的演进》对他有很大的启发。回家养伤期间他设计出第一支冲锋枪,引起权威机构的注意。他在1943年被推荐进入正规学校并被分配到武器试验场担任技术员(而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是一名技工)。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根据7.62×39毫米M43中间型威力枪弹设计了一支卡宾枪。他设计的闭锁机构日后成为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枪械的核心。在1947年,他在这种卡宾枪的基础上改进了突击步枪,即著名的AK47(来自于"Avtomat Kalashnikov model 1947"),样枪在比较测试中显示了极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1949年AK-47突击步枪成为苏联军队的制式武器。当年卡拉什尼科夫28岁。

卡拉什尼科夫被调到了生产AK-47步枪的伊热夫斯克军工厂,继续设计轻武器,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的轻武器装备苏联军队。他改进了AK-47最终定型为AKM,并在1959年开始装备苏军。他在AKM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班排用机枪,著名有的RPK(即来自于Ruchnoi Pulemyot Kalashnikova -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的轻机枪),还有根据AK-47突击步枪的工作原理所设计的PK通用机枪(即来自于Pulemyot Kalashnikova –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的机枪),它们都采用大容量的弹药筒,除了弹药筒采用弹药带输弹方式而不是弹夹,其它设计几乎一样。在卡拉什尼科夫后期的职业生涯,他设计的AK-74小口径突击步枪以及RPK-74再次成为苏联军队标准制式武器。

从1947年起,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自动步枪就成了传奇武器。首先,它的生产数量巨大,排名高居世界榜首。相比之下,著名的以色列“乌兹”冲锋枪全球只有1000万枝,比利时FN公司的FAL系列轻武器总共才有700万枝,德国的黑克勒·科赫自动步枪和美国的M16自动步枪的保有量也大体如此。其次,由于简单适用、经久耐用和作战高效,AK步枪广受欢迎。它武装了50多个国家的军队,恐怖分子和与之交手的特种兵都对它钟爱有加,就连驻伊美军也喜欢上了缴来的AK步枪。

1990年代,卡拉斯尼柯夫基本上已经不再研制军用武器,而改为研制猎枪,他在AK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半自动的SAIGA猎枪,不过伊热夫斯克现在还是推出了SAIGA的战斗霰弹枪。另外,卡拉斯尼柯夫的儿子也成为一名枪械设计师。

50多年来,卡拉什尼科夫亲手设计或亲自领导研制的一系列轻武器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枪族”。型号中凡有“K”字母的就是以他的姓氏的缩写命名的。迄今为止AK枪族是世界上最完整,作战效能最好的枪族之一。卡拉什尼科夫的名字几乎成为1950年代-1970年代苏军班排装备的枪械的代名词。前苏联政府因他的重大贡献多次授予他各种荣誉、奖章。卡拉什尼科夫的枪械系统影响了多个国家的枪械设计风格。他被誉为“世界枪王”。

前苏联政府曾对卡拉斯尼柯夫作了高度的评价伊热夫斯克酒店排名推荐:“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斯尼柯夫在加强苏联国防力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卡拉斯尼柯夫于1958年和1976年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者劳动英雄称号(第二次是因为设计了AK-74),1949年获得获斯大林奖金,1964年获得列宁奖金,1971年被图拉设计院授予技术博士学位,1969年晋升为上校军衔,授予列宁奖章3次、劳动红旗奖章和爱国战争一级奖章,1966年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1980年,卡拉斯尼柯夫的家乡库里亚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并给他竖了一个青铜半身像,在1987年他获得伊热夫斯克(AK-47的生产厂家是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荣誉市民称号。苏联解体后,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受到俄罗斯政府的重视。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尔钦专程前往伊热夫斯克,同国防部长,联邦反间谍局长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参加11月10日的“庆祝世界著名武器设计师卡拉斯尼柯夫诞辰75周年”活动。

2001年,德国的国家电视一台和德国公共电视台共同拍摄了一部有关卡拉斯尼柯夫的专题片,介绍了卡拉斯尼柯夫武器的研制过程及使用情况,大量引用了以前没有公开过的苏联有关AK-47的试验片段。片中也介绍了卡拉斯尼柯夫个人的生活,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在上班,主要是给各个军区的枪械维修和设计人员(主要是穿军装的军人)讲解枪械原理。谈到AK-47,卡拉斯尼柯夫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的感到自豪。并且,卡拉斯尼柯夫对于自己曾经参加过卫国战争的经历感到无比的自豪。

卡拉斯尼柯夫仍生活在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在近20年中,他是这个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在正式退休后的卡拉斯尼柯夫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自苏联解体以来,卡拉斯尼柯夫本人就接到过来自世界各地许多知名公司的合作邀请,大家都想用“卡拉斯尼柯夫”这个名闻天下的名字去赚钱,尽管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卡拉斯尼柯夫都拒绝了,这位洁身自爱的老人不想让自己毕生赢得的荣誉沾染上铜臭味。以中将军衔退休后的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和老伴住在伊热夫斯克一套两居室的旧式住宅中,根据目前俄罗斯的收入的水平,卡拉斯尼柯夫把他自己的退休金、各种补贴和奖金全部加在一起,总共才只有14,800卢布。

一代名枪“盗版”困扰

对于AK-47的正宗厂家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AK-47不仅使之感到自豪,而且也令人头疼。苏联时期,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这种枪的生产技术,但它们要么违规生产,要么没有许可证。现在,只有委内瑞拉一个国家向俄罗斯购买了生产许可,其他国家都是在“盗版”。在一次印度武器展上,一名士兵走近俄罗斯武器展台,抱怨自己的“卡拉什尼科夫”不好使。俄方代表问是哪国生产的,结果拿来一看,才知道是罗马尼亚的仿制品。一旦这种枪的质量出现问题,用户就会抱怨俄罗斯,因为大家只知道这是俄罗斯枪,这令俄罗斯人哭笑不得。

“卡拉什尼科夫”成为品牌

卡拉什尼科夫的俄罗斯姓氏不需要翻译成任何语言,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品牌和俄罗斯的非正式标志。它的载体不再限于AK系列自动步枪,而且延伸到了酒类和其他商品。1995年,在俄罗斯的格拉佐夫市,第一批“卡拉什尼科夫”伏特加酒出厂。过后,一种英国产白酒也被冠以同一个名字。

2002年,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与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公司签署协议,授权使用“卡拉什尼科夫”作为系列商品的商标。 2002年底,84岁的卡拉斯尼柯夫与一家名为MMI(Marken Marketing International)的德国公司签署了一分商业合同,授权这家公司使用“卡拉斯尼柯夫”这个名字作为商标生产系列产品,根据合同内容,卡拉斯尼柯夫本人将从这家名公司产品的销售利润中提取30%(还有33%和35%两种说法)作为冠名权的合法提成。据说,这家总部设在德国佐林根市的公司,准备用“卡拉斯尼柯夫”作为著名商标,生产雨伞、剃须刀、香水、军用匕首、甚至包括巧克力糖。 2002年9月,德国MMI公司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终于说服了卡拉斯尼柯夫的孙子伊格尔,并动员卡拉斯尼柯夫全家专门到德国去旅游了一趟。在这里,卡拉斯尼柯夫详细地了解了该公司的商业计划与合作条件。最后,在精明的德国商人苦口婆心的游说下,卡拉斯尼柯夫终于动心了,于是,卡拉斯尼柯夫终于在MMI公司的授权合同书上签了字,允许德国人用“卡拉斯尼柯夫”的名字,生产系列产品。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虽设计了AK47,但他一生热爱和平,他很后悔自己设计了这么多枪械(尤其在他知道这些枪被用来屠杀无辜的生灵之后),在晚年,他不再专注于枪,而是发明了了一种类似与威士忌的酒.

斯通纳于1922年11月22日出生在一个世代居住在印第安纳州的土著居民家中,孩童时迁居加利福尼亚州。当他步入高中时代,父亲便决定让他到长滩工艺高中攻读先进工艺技术课程,那时,他家远在加州的克切拉(Cochela),无法走读,于是年轻的斯通纳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学校附近为自己建造了一所住房。

1940年春,作为学校1250名应届毕业生之一的斯通纳完成了长滩工艺高中的学业并以优异成绩被当时的维加飞机公司(Vega Aircraft)——现在的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录用。其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美国政府也在为战争作准备,并公布了选征兵役制规定。斯通纳心里很清楚,自己肯定要被选去服役,与其被迫应招当兵,不如主动登记。于是他决定报名参加海军。因为当时的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其它兵种征兵办同属一个办公室,所以在他亲自签约、盖章之前,办公室实际上就已决定了他当一名海军陆战队员的命运,他被分配到了海军陆战队圣地亚哥兵营。

年轻的斯通纳当时对飞机和飞机设计十分迷恋,因为他在维加飞机公司学了很多有关飞行机械的技术,甚至还学会了驾机飞行,以至后来成了一名颇有造诣的直升机驾驶员。当他得知被分配到海军陆战队加利福尼亚埃尔托罗航空站以后,心里非常高兴。但是后来由于他养成了饮酒和养花种草的癖好,他的这种热情逐渐淡了下来。最后,他被调离到当时还是靠螺旋桨飞行的战斗机跑道上冲洗飞机。

冲洗飞机时,有一架战斗机需要挪动,斯通纳自己爬到驾驶室,启动发动机后,将飞机移出跑道。在那个时候,一个未经训练的士兵有如此的举动一定会被送入军事法庭判刑。但斯通纳的主管人看到这位年轻的海军陆战队员动作十分熟练,对飞机非常熟悉,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提拔了他。于是,他被留在机坪上做一名飞机军械士。此时,菲律宾和冲绳岛战斗即将打响,斯通纳因执行任务,先后游览了南太平洋诸岛。也是在这些日子里,他接触并了解了战斗机上安装使用的.50口径机枪和20mm口径机关炮。

战争结束后,他带着军人的荣誉退了伍。此后,又先后在几家飞机公司工作。1954年,阿玛特莱有限公司创建。于是斯通纳,这位当兵时期的军械士来到了这家初建的公司,被聘为该公司的总工程师。斯通纳最初的步枪设计是AR-10,该枪的上下机匣由飞机铝制作,第一支样枪装填.30/06军用弹;第二支样枪发射当时属于新式的北约7.62mm弹。该枪虽然经过一系列广泛的试验——其中还包括弗吉尼亚州匡蒂科精确射击分队的试验,但斯通纳的设计最终还是没有被五角大楼采纳。

就在此时,一家荷兰兵器公司获得了AR-10的世界性生产权,并生产出很多产品分别出售给古巴卡斯特罗的前任政府和墨西哥、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危地马拉、芬兰、苏丹以及葡萄牙等国家政府。目前,总部设在伊利诺斯州州的阿玛莱特公司经过整顿和再投资,又开始了AR-10半自动步枪型号的生产,并作为远距离靶枪型号向国外出售。

当斯通纳得知美国陆军正在准备为其.22口径弹设计一种步枪时,他决定作一次大胆的尝试。最初,他按比例比例缩小了AR-10步枪,使其发射.22雷明顿弹。就在M14步枪被美国军事部队作为标准步枪被采用后的第五天,美国陆军要求用10支按比例缩小了的AR-10步枪进行试行试验评审。于是斯通纳按要求将10支步枪和1加个弹匣送到了佐治亚州的本宁堡进行了试验评审,评审后的步枪被命名为AR-15步枪。此时的AR-15步枪发射一种.22雷明顿特种弹。后来,该弹经重新命名成为.223雷明顿弹或称为5.56mm雷明顿弹——这种弹在以后的30多年里,仅海军陆战队就消耗了亿万发之后来,这支新步枪又经过各军事实体的试验,但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963年,美国国务卿赞扬了AR-15步枪,认为这是一支设计很好的武器系统。于是柯尔特公司买下了AR-15步枪的生产权,并重新命名为M16步枪卖给五角大楼装备了美国部队。而此时的斯通纳又参加了卡迪拉克仪表公司(Cadillac-Gage)的斯通纳63步枪 (Stoner63)系统的研制工作。Stoner 63步枪的特点是:只需更换少许几个零部件就可将其装配成一支性能和M16步枪相同的武器,也可以装配成卡宾枪或用30发弹匣供弹的步枪,还可以装配成轻机枪使用。装配成轻机枪后,还可以用可分解金属弹链供弹。Stoner63步枪有车载和机载型号,利用管形支架将其装配在坦克、装甲车辆以至战斗机上使用;如果装上三脚架,即可作为中型机枪使用。

当时的海军陆战队驻越南部队司令官,后来晋升为海军陆战队副司令的赖维斯·M·沃尔特上将就全力推崇Stoner63步枪,并为他指挥下的海军陆战队向五角大楼竭力申请索要Stoner63步枪,但五角大楼一直没有批准。

与此同时,斯通纳又产生了如何使武器在战斗环境下需要更换的部件不要过多的想法。于是,他又全力投入到简化枪械设计,减少枪械部件的研究当中,后来便产生了斯通纳86(Stoner 86)轻机枪。

1971年斯通纳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即阿雷斯有限公司(Areslnc.)。以其在轻武器领域中30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在兵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斯通纳成为荣获哈维·C·诺尔斯奖的第一人。很多兵器收藏馆还以他的名字命名,100多种兵器专利也以他的名字命了名。他是空军MSA-1救生步枪、25mm布什玛斯特自动机关炮(Bushmaster automatic cannon)、EPG-2大威力机枪和被送到五角大楼进行过试验的FAR-2突击步枪的设计者。在阿雷斯公司,斯通纳还设计了一种20mm口径自动机关炮,后来又设计出一种37mm口径自动机关炮。以后他又专门为坦克设计生产了一种37mm机关炮。他设计的SR25步枪由海军陆战队作为一支突击步枪进行了试验。“SR'’就是斯通纳步枪 (Stoner Rifle) 一词的缩写。

1996年4月24日,斯通纳不幸逝世,享年74岁。就在他逝世之前,他欣慰地看到了他最后设计的一支步枪——SR-50是一支由盒式弹匣供弹、发射.50口径勃朗宁机枪弹的半自动武器,既可军用,也可警用。目前,该枪正在由位于佛罗里达州维罗滩(VeroBeach) 的奈特武器公司(Knight Armament lnc.)生产。

AK---47是谁造的?

是前苏联的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Михаил Тимофеевич Калашников,1919年11月10日-)(也译成“卡拉斯尼柯夫”)是苏俄著名的枪械设计师。以设计“AK-47突击步枪”而闻名遐迩。卡拉什尼科夫的代表作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系列、RPK轻机枪、PK通用机枪系列等。

卡拉什尼科夫出生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1938 年,他应征入伍,开始学习机械技术并显示出机械设计的才能。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他曾作为一名坦克指挥官在军队中服役,在1941年10月严重受伤。当卡拉什尼科夫在医院疗伤时,伤员们常在一起谈起前线德国人使用的自动武器。于是有了设计自动武器的念头,他还让护士把医院图书馆所有关于轻武器书籍找来阅读,其中一本费德洛夫的著作《轻武器的演进》对他有很大的启发。回家养伤期间他设计出第一支冲锋枪,引起权威机构的注意。他在1943年被推荐进入正规学校并被分配到武器试验场担任技术员(而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是一名技工)。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根据7.62×39毫米 M43中间型威力枪弹设计了一支卡宾枪。他设计的闭锁机构日后成为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枪械的核心。在1947年,他在这种卡宾枪的基础上改进了突击步枪,即著名的AK47(来自于"Avtomat Kalashnikov model 1947"),样枪在比较测试中显示了极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1949年AK-47突击步枪成为苏联军队的制式武器。当年卡拉什尼科夫28岁。

卡拉什尼科夫被调到了生产AK-47步枪的伊热夫斯克军工厂,继续设计轻武器,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的轻武器装备苏联军队。他改进了AK-47最终定型为 AKM,并在1959年开始装备苏军。他在AKM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班排用机枪,著名有的RPK(即来自于Ruchnoi Pulemyot Kalashnikova -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的轻机枪),还有根据AK-47突击步枪的工作原理所设计的PK通用机枪(即来自于Pulemyot Kalashnikova –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的机枪),它们都采用大容量的弹药筒,除了弹药筒采用弹药带输弹方式而不是弹夹,其它设计几乎一样。在卡拉什尼科夫后期的职业生涯,他设计的AK-74小口径突击步枪以及RPK-74再次成为苏联军队标准制式武器。

从1947年起,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自动步枪就成了传奇武器。首先,它的生产数量巨大,排名高居世界榜首。相比之下,著名的以色列“乌兹”冲锋枪全球只有1000万枝,比利时FN公司的FAL系列轻武器总共才有700万枝,德国的黑克勒·科赫自动步枪和美国的M16自动步枪的保有量也大体如此。其次,由于简单适用、经久耐用和作战高效,AK步枪广受欢迎。它武装了50多个国家的军队,恐怖分子和与之交手的特种兵都对它钟爱有加,就连驻伊美军也喜欢上了缴来的AK步枪。

1990年代,卡拉斯尼柯夫基本上已经不再研制军用武器,而改为研制猎枪,他在AK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半自动的SAIGA猎枪,不过伊热夫斯克现在还是推出了SAIGA的战斗霰弹枪。另外,卡拉斯尼柯夫的儿子也成为一名枪械设计师。

50 多年来,卡拉什尼科夫亲手设计或亲自领导研制的一系列轻武器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枪族”。型号中凡有“K”字母的就是以他的姓氏的缩写命名的。迄今为止 AK枪族是世界上最完整,作战效能最好的枪族之一。卡拉什尼科夫的名字几乎成为1950年代-1970年代苏军班排装备的枪械的代名词。前苏联政府因他的重大贡献多次授予他各种荣誉、奖章。卡拉什尼科夫的枪械系统影响了多个国家的枪械设计风格。他被誉为“世界枪王”。

前苏联政府曾对卡拉斯尼柯夫作了高度的评价:“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斯尼柯夫在加强苏联国防力量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卡拉斯尼柯夫于1958年和1976年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者劳动英雄称号(第二次是因为设计了AK-74),1949年获得获斯大林奖金,1964年获得列宁奖金,1971年被图拉设计院授予技术博士学位,1969年晋升为上校军衔,授予列宁奖章3次、劳动红旗奖章和爱国战争一级奖章,1966年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1980年,卡拉斯尼柯夫的家乡库里亚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并给他竖了一个青铜半身像,在1987年他获得伊热夫斯克(AK-47的生产厂家是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荣誉市民称号。苏联解体后,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受到俄罗斯政府的重视。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尔钦专程前往伊热夫斯克,同国防部长,联邦反间谍局长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参加 11月10日的“庆祝世界著名武器设计师卡拉斯尼柯夫诞辰75周年”活动。

2001年,德国的国家电视一台和德国公共电视台共同拍摄了一部有关卡拉斯尼柯夫的专题片,介绍了卡拉斯尼柯夫武器的研制过程及使用情况,大量引用了以前没有公开过的苏联有关AK-47的试验片段。片中也介绍了卡拉斯尼柯夫个人的生活,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在上班,主要是给各个军区的枪械维修和设计人员(主要是穿军装的军人)讲解枪械原理。谈到AK-47,卡拉斯尼柯夫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的感到自豪。并且,卡拉斯尼柯夫对于自己曾经参加过卫国战争的经历感到无比的自豪。

卡拉斯尼柯夫仍生活在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在近20年中,他是这个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在正式退休后的卡拉斯尼柯夫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自苏联解体以来,卡拉斯尼柯夫本人就接到过来自世界各地许多知名公司的合作邀请,大家都想用“卡拉斯尼柯夫”这个名闻天下的名字去赚钱,尽管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卡拉斯尼柯夫都拒绝了,这位洁身自爱的老人不想让自己毕生赢得的荣誉沾染上铜臭味。以中将军衔退休后的卡拉斯尼柯夫仍然和老伴住在伊热夫斯克一套两居室的旧式住宅中,根据目前俄罗斯的收入的水平,卡拉斯尼柯夫把他自己的退休金、各种补贴和奖金全部加在一起,总共才只有14,800卢布。

一代名枪“盗版”困扰

对于AK-47的正宗厂家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AK-47不仅使之感到自豪,而且也令人头疼。苏联时期,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这种枪的生产技术,但它们要么违规生产,要么没有许可证。现在,只有委内瑞拉一个国家向俄罗斯购买了生产许可,其他国家都是在“盗版”。在一次印度武器展上,一名士兵走近俄罗斯武器展台,抱怨自己的“卡拉什尼科夫”不好使。俄方代表问是哪国生产的,结果拿来一看,才知道是罗马尼亚的仿制品。一旦这种枪的质量出现问题,用户就会抱怨俄罗斯,因为大家只知道这是俄罗斯枪,这令俄罗斯人哭笑不得。

“卡拉什尼科夫”成为品牌

卡拉什尼科夫的俄罗斯姓氏不需要翻译成任何语言,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品牌和俄罗斯的非正式标志。它的载体不再限于AK系列自动步枪,而且延伸到了酒类和其他商品。1995 年,在俄罗斯的格拉佐夫市,第一批“卡拉什尼科夫”伏特加酒出厂。过后,一种英国产白酒也被冠以同一个名字。

2002年,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与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公司签署协议,授权使用“卡拉什尼科夫”作为系列商品的商标。 2002年底,84岁的卡拉斯尼柯夫与一家名为MMI (Marken Marketing International)的德国公司签署了一分商业合同,授权这家公司使用“卡拉斯尼柯夫”这个名字作为商标生产系列产品,根据合同内容,卡拉斯尼柯夫本人将从这家名公司产品的销售利润中提取30%(还有33%和35%两种说法)作为冠名权的合法提成。据说,这家总部设在德国佐林根市的公司,准备用 “卡拉斯尼柯夫”作为著名商标,生产雨伞、剃须刀、香水、军用匕首、甚至包括巧克力糖。 2002年9月,德国MMI公司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终于说服了卡拉斯尼柯夫的孙子伊格尔,并动员卡拉斯尼柯夫全家专门到德国去旅游了一趟。在这里,卡拉斯尼柯夫详细地了解了该公司的商业计划与合作条件。最后,在精明的德国商人苦口婆心的游说下,卡拉斯尼柯夫终于动心了,于是,卡拉斯尼柯夫终于在MMI公司的授权合同书上签了字,允许德国人用“卡拉斯尼柯夫”的名字,生产系列产品。

A-K枪之父是谁?

AK枪族是世界上被生产和使用和仿制最多的枪械之一,据统计,AK系列枪械在全世界的数量超过1亿支(20世纪90年代统计全世界共有55个国家使用AK枪械),这一系列的枪械的优点十分突出,坚固耐用、精确度高、弹药杀伤力大,而最受各国军人青睐的在于,AK系列枪支能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的天气和地理环境,不管在沙漠还是在高原,不管是在热带雨林还是在戈壁荒野,AK都能始终如一地发挥自己的优良性能。

卡拉什尼柯夫(1919-1997)是享誉全世界的枪械设计大师,与勃郎宁等出身枪械世家的设计大师不同,卡拉什尼柯夫出身平民家庭,也没有显赫的学术背景,他成为举世闻名的枪械设计大师,全凭后天不懈的艰苦努力。

卡拉什尼柯夫参加过前苏联卫国战争,他当时是一名坦克兵。在战争中负伤后他开始自己的枪械设计生涯,并于1947年成功设计出AK47-7.62mm大口径突击步枪,随后在1974年又设计出AK74-5.45mm小口径突击步枪。一直让西方枪械设计专家们耿耿于怀地是,在越南战场上,很多美军士兵宁愿丢掉自己手中的M-16步枪,他们更喜欢AK-74。两种知名枪械,哪个性能更出众,已经在战场上分出了胜负。

1991年8月,卡拉什尼柯夫曾经应中国有关部门的盛情邀请访问我国。我国轻武器部门在最初自主设计开发条件均不成熟的情况下,曾经仿制AK-47生产出五六式突击步枪,这一枪械至今仍在我国军队现役内服役,它与AK家族的其他枪械一样,凭借其优异的表现而深受我军部队指战员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