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五岭是哪五岭

《七律·长征》中五岭是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五岭的具体位置是:

1、大庾岭,在今江西省西南角的大庾县南境,与广东省南雄县接壤,为粤赣交通要道,秦时的横浦关即在此岭之上。

2、都庞岭,在今湖南省兰山县南和广东省连县之北,而不是今日位于广西灌阳和湖南江永之间的都庞岭。秦时的湟溪关即在此岭之上,亦为由湖入粤之道。

3、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和宣章县之间,为湘粤通道,秦时的阳山关即在此岭之上。

4、萌渚岭,在今湖南省江华县和广西贺县、钟山二县之北,为由湘入桂之道。

5、越城岭,在今广西兴安县之北,为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这里还有兴安县严关和秦城遗址。

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故又称“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长期以来,是天然屏障,五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人称为“蛮夷之地”。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五岭地区才得到逐步地开发。古代的统治者总是利用五岭作为划分行政区界的地物标志,所以五岭也是诸省区的边缘。五岭山脉以南的地区称作岭南,主要是指广东、广西地区。

五岭是哪五岭

五岭,是指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 

五岭,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及周围群山。在江西、湖南与广东、广西四省的边境,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被称为五岭(相距遥远非山系)。三个在湘桂间,因此一般是由西到东地排列,指越城岭(湘桂间)、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大庾岭(赣粤间,腹地在江西大庾县),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是史称南岭者的主要构成。

五岭所指的变化:由要塞到大山。秦汉早期是(楚国之南的)五个军事战略要塞、指山岭或台岭,后来泛指该岭所在的大山乃至山脉了(山脉包括主山、大支和余脉)。例如,越城岭最早是今广西兴安县之北一个军事要塞,大庾岭早期为要塞性的台岭(有庾岭和梅岭古道),后来以之泛称所在的大山乃至山脉。

五岭是南岭的突出代表:南岭和岭南都是地域片区概念,五岭是南岭的代表性山脉,二者大小不同。南岭是秦汉早期开始的朝廷及其相关人员对楚国之南(湘桂赣粤相连区)的群山区域的总称,其中与秦汉早期重大的南下行军路线相关的五个战略要地被突出而称为五岭(都有秦汉时期的军事遗址)。例如越城岭—都庞岭之间的海洋山、韶关市西北部的瑶山等,都属南岭。

具体范围

五岭,是指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 。西起于广西桂林市的灵渠附近(涉及越城岭、都庞岭),东到江西赣州市大余县(大庾岭),北线是湖南邵阳市南部(涉及越城岭)—永州市大部分(涉及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郴州市南部(骑田岭就在郴州市南部),南线是广西贺州市(涉及都庞岭和萌渚岭)—广东韶关市(涉及大庾岭)。彼此相距遥远非山系。

五岭都是指哪五岭啊 五岭介绍

1、五岭是指五岭指哪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大庚岭、骑田岭。

2、越城岭为由湘入桂五岭指哪五岭的交通要道五岭指哪五岭,这里还有兴安县严关和秦城遗址。

3、都庞岭在今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南和广东省连州市之北。

4、萌渚岭在今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和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钟山二县区之北五岭指哪五岭,为由湘入桂之道。

5、骑田岭为湘粤通道五岭指哪五岭,秦时的阳山关即在此岭之上。

6、大庾岭与广东省南雄市接壤,为粤赣交通要道。

五岭是哪五岭读音分别是

具体五岭如下五岭指哪五岭

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

五岭五岭指哪五岭的读音五岭指哪五岭

大庾:dà yǔ。

始安:shǐ ān。

五岭指哪五岭-五岭指的是哪

临贺:lín hè。

桂阳:guì yáng。

揭阳:jiē yáng。

描写五岭的句子:

1、千仞壁悬,万丈壑险。

2、古木苍劲,磐石弥坚。

3、俯瞰阡陌连天际。

4、举目灵霄下云端。

5、溯数千年历史。

6、曰女儿寨曰十八盘。

7、记沧桑变迁之流云。

8、演八万里风月。

9、或设防或耕读。

10、集兵戎征战之壮观。

赞美五岭的句子:

1、“五岭”、“乌蒙”都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是“千山”的代表。

2、五岭池南烟不荡,雪中斜看已微纤。

3、论今细雨三湘暮,忆昔微风五岭春。

4、恭请三清迎释祖,隐居五岭事先贤。

5、争如碧落三山外,未及情逾五岭东。

6、葱葱五岭连曲陌,郁郁高峰送斜晖。

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8、红军一路越五岭,翻乌蒙山,过金沙江,跨大渡河。

9、五岭逶迤腾细浪,无门磅礴走泥丸。

10、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