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声音怎么形容

鞭炮的声音可以用劈里啪啦形容。

拼音:pīlǐpālā;解释:象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出处:现代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彩娥说着,就用手摇了摇地畔上的一棵枣树,熟透的红枣子就劈里啪啦在少安周围落了许多。”成语用法:状声词。形容爆裂、拍打等的连续声音。

劈里啪啦造句:

1、季母似乎慌了,口齿不清的说起了胡话,一张脸涨的通红,猴屁股烙了印记样,一巴掌接一巴掌狠狠扇在小季开身上,打雷似的“噼里啪啦”。

2、去超市买东西结帐时,前面排的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打扮时髦。买了77元东西,付了100,收银的小姑娘噼里啪啦敲了半天键盘,头也没抬说到:“大姐,有27吗?”中年妇女一把拉住小姑娘的手:“哎呀,大妹子,我都四十了…”刚喝的一口可乐都喷在了收银台上。

3、大年初一清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吵醒。

鞭炮声音怎么形容

形容鞭炮的声音的词语有噼里啪啦、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此起彼伏、噼噼啪啪等。

1、噼里啪啦鞭炮是什么声音:拟声词鞭炮是什么声音,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

2、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形容声音很大。

3、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4、此起彼伏:也说此起彼落、此伏彼起。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地起落。

5、噼噼啪啪:意思是形容物体爆裂、拍打物体的连续声音。

鞭炮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虽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鞭炮是什么声音?

鞭炮的声音:

劈里啪啦:又噼里啪啦,象声词,形容爆裂`的连续声音。 嘣:象声词,形容爆裂的声音。 轰:象声词 轰隆:象声词,形容爆炸声。 劈啪:又噼啪,象声词,形容拍打或爆裂的声音。

鞭炮是什么声音鞭炮声音的解释

鞭炮是什么声音-鞭炮声

1、鞭炮的声音噼里啪啦、噼啪、劈啪。

2、噼里啪啦[pīlipālā],解释: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等的声音。示例:窗外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3、噼啪[pīpā],解释:形容爆裂、拍打等的声音。示例:噼啪的枪声。孩子们噼噼啪啪地鼓起掌来。

4、劈啪[pīpā],解释:爆裂﹑拍打或东西撞击等声音, 示例:新年的气氛真浓,炮竹劈啪作响,烟花流苏四溅。

鞭炮声是什么样的

噼噼啪啪、噼啪、噼里啪啦

一、噼噼啪啪 [ pī pī pā pā ]

解释:形容物体爆裂、拍打物体......的连续声音。

引证:余华《活着》:“地上坑坑洼洼,满是尸体和烧毁了的大炮枪支,烧黑了的军车还在噼噼啪啪。”

二、噼啪 [ pī pā ]

解释:形容爆裂、拍打等的声音。

引证:《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风卷起砂粒打得车篷噼啪作响。”

三、噼里啪啦 [ pī li pā lā ]

解释: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等的声音。

扩展资料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以放鞭炮来庆祝。甚至在很多地方老人去世也会放鞭炮,但不是为了庆祝。各地的习俗不同,鞭炮的用途也不同,但大多都是为了庆祝。

中国人有个传统,过年过节时都要燃放鞭炮,一方面显得喜庆,另一方面中国人认为可以驱邪,这个传统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