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是什么意思

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迷惘地相信。也指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将不科学的事物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迷信”。

民间记载中,《记栗主杀贼事》(【清】潮声):“迷信者云:‘命中犯披麻,杀人不用刀。’”

佛学中迷信一词在唐朝译经师翻译文献时首次使用。

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

迷信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说。“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理论上,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有些人从事科学工作,但他们也会抱某种“科学迷信”。

什么是“迷信”

“迷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每个人迷信的理解都不是很清楚,只是把一些神佛信仰或者鬼魂论统称为“迷信”。

我搜索了百度,说的也不是那么清晰,明白。给出的解释有,迷信的本质定义是:盲目的信仰或崇拜,其对立面是:科学的方法。这种只能说是狭义的解释了“迷信”,而广义的“迷信”就不能这么解释了。

比如说,一些足球运动员相信自己的左脚先迈入球场会给自己带来好运,以至于每次参加比赛的时候,就会刻意的让自己的左脚先迈入球场。这种也算是一种“迷信”,却和什么信仰和崇拜没有关系。

我的内心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迷信”的人。可是,数年以前,因为观念的问题,我曾经好几次求助过所谓的“香头”。在我们这的农村,有许多这种人,开坛烧香,成了“香头”,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疑难的,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我本不信神佛,不惧所谓的鬼怪等“迷信”说法,却也在某时间卷入其中,现在想想,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你的朋友有开店做生意的,那么,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都会“请”一尊“财神”,供在店里的某个角落里,而且会定期的烧香。这也是一种“迷信”,他们相信这么做会给自己带来财运。我一直以为这是他们那种带有狭义“迷信”的做法,因为我虽然也开店,却从不相信财神能给我带来财运。

直到在听了一节罗辑思维关于“迷信”的解读,我才恍然大悟。他们供奉财神的这种“迷信”的行为只能算是广义“迷信”的一种行为。供奉一尊财神塑像只是为了给他们的内心带来安宁,增强自己信心。

我引用一下原文:“迷信,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迷信,还是一种策略,是人应对复杂状况的一种特殊手段和策略。”

还是拿开店供奉财神来说,本来开店做生意会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请一尊财神,无疑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自己告诉自己一定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我虽然不请财神,但是我的内心相信只要自己用心经营,就能把生意做好,我只是没有用“请财神”这种做法应对复杂的情况罢了。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特定的时间表现的“迷信”,而且这也不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而是一种策略。

今天是3月14日,当代伟大的科学家霍金逝世一周年,向他致敬。

迷信什么意思

迷信,指的是在自己并不曾了解某件事物的情况下,因种种原因,盲目相信。

举例:

迷信科学:当一个人说“科学就是能被证伪且未被证伪的理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迷信。

-----------

1.“科学”这个词汇来自日本,日本按照西方知识体系的特点“分科而学”取名。

2.日本翻译的英文单词是“science”,“science”的词源是拉丁单词“scientia”,“scientia”的意思是“知识”。

3.“science”这个单词可以特指“natural science”(自然知识),而“科学”翻译的正是这个意思,因此“科学”指的是“自然知识”。

4.“科学”本身是一个中性词,知识有正确的,就有错误的,“自然知识”从未保证过这些知识一定正确。而事实上,随着人类对“自然”研究的加强,“自然知识”一直处于“刷新”的状态,大量“旧的自然知识”被证明不准确,被“新的自然知识”取代淘汰。

5.“科学”在我国被额外赋予了“正确”这个意思。举例:“这很科学”,代入为“这很自然知识”不通,代入为“这很正确”通顺。

------------

而在阅读过上文之后,就可以明白:

“自然科学(除数学)都是是能被证伪且未被证伪的”

什么是迷信-什么是迷信思想

“数学不是科学,数学不可被证伪”

这些话错的有多离谱。

1.“自然科学”跟“科学”是同一个意思,翻译的都是“natural science”。

随着部分国人接触到了“philosophy science”,出现了认知上的混乱,为了继续坚持错误的翻译,国内将其翻译为“科学哲学”“具有科学性质的哲学”“关于科学的哲学理论”,而正确翻译是“哲学知识”。

“engineering science”(工程知识)翻译为“工程科学”

“literature science”(文学知识)这个翻译直接不知道该怎么跟“科学”接轨了(笑)

只要恢复“science”的本意“知识”,一切混乱迎刃而起,但继续要坚持错误的翻译,那就只会越来越混乱。(笑)

比如,“自然科学”就是随着这种混乱所诞生的“重复词汇”,与“科学”的意思重复,然后让人们的认知变的更加混乱。(笑)

2.数学(mathematics)本来就不是“natural science”,数学(mathematics)属于“mathematical science”(数学知识)的一个分支。

3.1+1=2是一个恒真命题,因为我们定义了1是1,2是两个1,这是定义,定义恒真。

2+2=4是一个恒真推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一个观察结果,这是一个不恒真,可证伪的命题。

说“数学不可被证伪”的人,只是意识到了“数学定义”是可以脱离“现实世界”存在,纯抽象概念的恒真定义,但并没有意识到,数学里也有“可证伪”的观察结论。

====================

对我所说的上述内容都已经了解的人,才可以说,他们是相信科学;

对这些不了解,却相信科学的人,是迷信科学;

对这些不了解,却自以为了解,像传教一样整天问别人“为什么不信科学”的人,其精神状态跟“狂热的虔诚信徒”是差不多的。

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了,“迷信”是一种态度,一种不去了解,不去思考,不去质疑,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盲目偏信的思维模式。

什么是迷信?

迷信心理,就是一个人的一种精神信仰,而不管是谁,是什么样的人,都是无法容忍质疑或嘲弄自己的信仰的,所以,如果你有诚心想劝说对方,想让对方摆脱封建迷信,那你首先就要表达出对于对方信仰的尊重,继而获得对方的信任。

人们对内心中认为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认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

例如有人遇到困难时,常去求神问卦、算命、抽签、测字、相面、降仙以求解脱。迷信是当今社会仍有市场的病态社会心理,它是反科学的愚昧心态与行为,必须加以制止。

迷信与宗教有明显的区别。

迷信和宗教在表面上似乎很相似,那包含着对超自然的认同与遵循,但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

从结构上看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有严格的组织、教规、教义与制度。宗教靠神职人员的专门传播而发展,有神学体系。宗教有着合法的地位。

而迷信与宗教正好相反,迷信不是通过正规的神学承认的组织来传播的,迷信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密切交织在一起,在传统和习俗中自下而上,在代与代的潜移默化中被继承,如画符念咒、驱鬼治病、以卜筮预测吉凶等。

迷信的定义是什么?

迷信是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一种偏执。比如人类的科技比以前看似好像有所很大进步,就把鬼神给否认掉了,竟然认为鬼神不存,因果没有,这就是迷信。

用科学取代教育,用科学取代自然,用科学取代人文,用科学成为上帝,这就是自我的放大,唯独我正确的最大的迷信。

所以,几乎所有人类,都处于迷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