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指的是多少毫升?
半斤水是250毫升,半斤是250克,水的密度是1千克每升,所以是250毫升。半斤是0.25千克,也是0.25公斤,250克,500000毫克1升是1000毫升斤是质量单位。
毫升是体积单位一般情况下重量是体积和密度的乘积,比如水的密度是1千克每升,所以1斤水的体积是500毫升这样应该够明白了吧。半斤约等于250毫升。
质量=密度×体积.半斤=250g,一升=1000立方厘米,密度单位一般是g/cm3,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一样的,要知道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就能算出体积.半斤水=250毫升。
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毫升是跟立方厘米对应的,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1升等于1000毫升,在日常生活中,升多用于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升是与立方分米对应的,1升等于1立方分米,升也是容积单位的主单位。
当计量单位用字母表达时,一般情况单位符号字母用小写;当单位来源于人名时,符号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
只有体积单位“升”特殊,这个符号可写成大写L,又可写成小写的l。这是因为“升”的符号最早是小写的,由于小写l与阿拉伯数字1难以分辨,后来国际计量大会作出决议,“升”的符号可以写成大写L,这样在小写尚未废除的情况下,大小写并用。
半斤是多少?
是250克。
1kg=2斤
那么1斤=1000/2=500克
半斤=500/2=250克
所以半斤是250克。
扩展资料:
常用质量单位换算:
有关质量的计算公式:
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重力计算公式:G=mg(G为重量,m为质量,g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
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公式:F=ma(F为合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质能联系方程: E=mc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斤
半斤等于多少两??
现在而言半斤是5两,不是8两也不是10两。古代旧制的时候半斤是8两。
分析过程如下:
现在一斤等于10两,所以半斤等于5两。
斤字在现代多用于重量单位名称,一斤等于十两,旧制为十六两,合二分之一千克。所以在古代半斤是八两。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
微克(ug)、毫克(mg)、克(g)、千克(kg)、吨(t)等。
1 吨 = 1,000,000 克 (一百万克)
1 公斤(1千克) = 1,000 克 (一千克)
1 市斤 = 500克 (1 克 = 0.002市斤 )
1毫克= 0.001 克 (1克=1000毫克)
1微克= 0.000 001 克 (1克=1000000微克)
1纳克= 0.000 000 001 克(1克=1000000000纳克)
质量单位换算
(1)1 千克 = 0.001 吨
(2)1 千克 = 1,000 克
(3)1 千克 = 1,000,000 毫克
(4)1 千克 = 1,000,000,000 微克
(5)公制: 1斤 = 10两 = 100钱
(6)市制: 1斤 = 16两 = 160钱
(7)1两 = 0.05千克 = 50克
(8)1斤 = 10两
(9)1斤 = 0.5千克 = 500克
半斤是多少克?
按照现在重量的衡量标准,一斤是十两,也就是500克。
半斤八两的含义: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因为古代一斤是十六两,所以在古代半斤和八两是一样的。
扩展资料:
成语解释: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成语出处: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
2、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
参考资料:半斤八两 百度百科
半斤是多少克(读懂古代半斤是多少克)
半斤确实就是八两,旧制的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放在当时的环境没有什么问题。以前是十六两一斤,一斤500克,一两等于31.25克,但现在一斤是十两,一两等于50克,一斤等于500克。放到现在的环境下就不合逻辑了。我们可以放到以前的语境去理解。现在可以理解为引申义。
我们顺便聊一聊。十六两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十六两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一共十三星,再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可缺斤短两,否则,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损寿。
一斤16两,半斤自然就是八两。后来推行国际衡制,一斤改成10两,两种衡制并存过一段时间,我小时候还见闻过有人还放着十六两称。现在市斤与公斤其实也是共存,不过新衡制下二者是总集与子集的关系,没有冲突。
根据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一书考证,明清时期的一斤在595-600克之间,因此一两大概是37.3克左右,半斤八两大概是300克左右。十六两秤也叫 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十六金星秤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后来商人一致决定,宁愿无福少禄折寿,也要缺斤短两。
使用秤的买卖人售货给顾客时,如短秤1两则折福,缺2两则折禄,缺3两则折寿。后来,市场上称呼不够分量的秤为短命秤,据说就是由此而来的。
古代半斤等于多少
古代半斤等于5两。
500克等于1斤,如是16两制的就是等于16两,
现在一般是指10两制的,通常说的1斤就等于10两, 所以半斤等于5两。
一、历史典故
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斤”是东亚传统的质量单位,中国在汉代之前已经出现,再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实际质量历代不同,传到各地后亦各自有所变化。传统的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