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从古到今最大的官是谁?
第一,侬智高,自行建立“南天国”,号称仁惠皇帝…[狗头、狗头]。
第二,李宗仁。(同时期的白崇禧、黄绍竑、黄旭)
第三,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同时期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
第四,吕嘉,南越王丞相,未考证,极大可能是广西人。
第五,韦国清,政治局委员。(同时期李天佑、莫文骅)
第六,邓颖超,政治局委员。
第七,程思远,人大副委员长。
第八,成克杰,人大副委员长。
……
以上~
广西籍开国上将都有谁?其中一位是四野悍将,另外一位主政两广
广西位于祖国华南地区,自古以来民风彪悍。广西狼兵行天下,明朝时期的“狼兵”被官府征用,参与镇压叛乱和抵御倭寇的战争。清朝末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兴起,横扫清兵如卷席,占据清廷半壁江山。太平天国猛将如云,劲旅如雨。军事能力一流的名将,大多数出自广西,如杨秀清、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皆是那个时代熠熠生辉的将星。太平军战斗力最凶悍的军队,都是天国前期出自广西的士兵。
广西狼兵剧照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全省先后出动了百万大军,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的领导下,对日战争中,表现得异常勇敢,桂军表现出了英勇无畏之精神,悍不畏死的英雄气概,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的多次阴谋,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
在人民军队的阵营中,来自广西的开国将领包括2名上将、4位中将和12位少将。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文章着重介绍一下两位开国上将,一位是四野第一悍将李天佑上将,另外一位是韦国清上将,担任过广西自治区书记和广东省委书记。
桂军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广西临桂人,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15岁参加了百色起义,从此开始了自己传奇的军事生涯。18岁担任红七军一个连长,参加了攻打赣州的战斗,李天佑和70多名战士组成敢死队,广西狼兵的悍勇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示。李天佑消灭几个敌人后,自己身中数弹,从城墙上摔了下来。战士们在死人堆里,翻来覆去地终于找到了连长。一位14岁的小战士背对着李天佑,泪如雨下。准备安葬时,李天佑活过来了,正是大难不死,苍天佑也!
李天佑上将
抗战时期,李天佑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团长(685团团长是杨得志),率部担任了平型关战役的主攻任务。李天佑和副团长杨勇一起,指挥所部,经过激战,消灭日军千余人,缴获战马数百。1938年3月,李天佑担任343旅代旅长。有一次,国军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的指挥所被日军团团包围,李天佑率部与日军激战3个多小时,击退日军八百多人。卫立煌对李天佑大加赞赏。
1946年4月,李天佑率部解放了哈尔滨。1947年12月的冬季攻势中,李天佑再战四平,挂帅前线总指挥,统一指挥东北野战军一纵队、三纵和七纵队,23小时拿下了四平。辽沈战役中,李天佑率军消灭了廖耀湘兵团。1948年底,李天佑担任了38军军长,第二年率军解放了天津。在李天佑身上看到了太平天国名将的影子,但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建国后,李天佑担任过广西军区司令员,指挥了旷日持久的剿匪战斗。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天佑上将
韦国清 (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广西东兰人。与李天佑相比,韦国清的战功相形见绌,但是建国后,韦国清的地位高于李天佑,他担任过广东、广西两省的第一书记。韦国清16岁也参加了百色起义。1934年参加了长征,担任营长。1935年11月,参加了直罗镇战役。
抗战时期,韦国清负责军队的教育工作,担任过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校长、抗大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副校长兼教育长。皖南事变后,韦国清担任过淮北军区军分区参谋长。1943年3月,在山子头战役中,率第9旅担负主攻任务。
韦国清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韦国清的战功十分耀眼。1946年担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朝阳集战役,指挥部队担任主攻,全歼国军92旅。1947年1月,韦国清任华东野战军二纵队司令员,先后参军了白塔埠战役、南麻战役、孟良崮战役、临朐战役等。1948年2月,韦国清率2纵南下,歼灭国军113旅。之后,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
建国后,进入越南,韦国清担任了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党委书记。指挥边境作战,尤其是奠边府战役,法军战败,法国逐渐退出越南。1955年初当选广西省省长,被授予上将军衔。1976年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1977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等要职,地位十分显赫。
主政广西的韦国清
结束语:
广西军队在近代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抗战中的桂军,还是人民军队,都为抵御日寇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来自广西的名将,李天佑和韦国清上将,无疑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广西历史上是否出过宰相级别的高官?
广西历史上虽然出过的宰相很少,但是认真的翻看一下各朝各代的历史,发现还是有一些的:
一·唐介
1.唐介,历任宋朝县令、监察御史、知州、三司使、参知政事,宋朝的参知政事即相当于宰相。
2.唐介,一说是江陵人。宰相王珪所著《唐质肃公介墓志铭》记载:“公讳介,字子方,其先晋昌人,唐末避乱于余杭,自其祖始徙家江陵,今为江陵人。”意思是说,唐介祖籍晋昌,唐代避乱于余杭,从他的祖父起开始迁居于江陵。
3.一说,唐介也是广西兴安人,他的后代在广西兴安繁衍生息。据广西兴安当地唐氏族人所说, 唐介次子唐义问一脉,在广西已经传了三十多代了。
今天的桂林市临桂区五通三里桥附近的老虎提儿岭上,有唐介公的“靴子墓”;桂林市全州县的凤凰乡,有唐介公的“衣冠墓”;桂林市兴安县的高尚镇,也有其的“衣冠墓”。
二·冯京
1.冯京,祖籍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其曾祖时南迁至粤西宜山龙水(古粤西即今广西,即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
2.冯京在宋仁宗时期中状元,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历任翰林学士、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宰相)。
3.冯京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降职为亳州知府、成都知府。王安石变法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也不知道冯京的反对对不对。
三·蒋冕
1.蒋冕,是明朝广西全州人,家在全州县城北隅,即今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全州镇北门一带。
2.蒋冕与兄蒋升同登进士,历任司经局校书、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首辅内阁大学士。明朝首辅内阁大学士,即相当于宰相。
四·吕调阳
1.吕调阳,明朝后期广西桂林人。
2.吕调阳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次辅、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明朝内阁次辅,即相当于副宰相,内阁大学士即相当于宰相。
五·马士英
1.马士英,祖籍广西梧州藤县(今藤县濛江镇人),出生于贵州贵阳。
2.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庐凤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即宰相)。
3.马士英任历来争议颇多,有人说他是奸臣,有人说他是忠臣、为抗清而死说他是抗清英雄。
六·陈宏谋
1.陈宏谋,是清朝广西桂林临桂人。原名陈弘谋,据说因需要避乾隆(弘历)讳,特意改为宏谋。
2.陈宏谋历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云南布政使、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清朝的大学士,也是有着宰相之称的。
七·太平天国系列
1.太平天国的宰相职位众多,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共六大宰相系列,共计24个宰相职位。
2.人为太平天国的宰相人数的确是太多了,在这里笔者只简单的介绍一下天官、地官宰相系列的,籍贯广西的太平天国宰相分别有:
天官正丞相秦日纲,广西贵县人(今贵港市); 天官又正丞相曾水源,广西武宣人(今来宾市武宣县); 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广西武鸣人(今南宁市武鸣区); 天官又副丞相:曾钊扬,广西桂平人(今贵港桂平市); 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广西武缘县人(今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镇);李秀成,广西藤县人; 地官副丞相陈承瑢 ,广西藤县人;
3.太平天国在历史上是不是一个国家,是一直存在着争论的。但是太平天国自己却是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个国家的,作为一个国家的所具备的东西几乎都样样俱全。因此笔者也把太平天国的诸位广西籍宰相,也都列了出来。各位读者,你们有什么不同看法呢,欢迎进行讨论。
八·李宗仁
1.李宗仁,广西桂林临桂人,桂系首领,民国北伐名将、抗日名将,历任民国副总统、代总统。
2.民国时期是没有宰相的说法的,但真要进行对比的话,民国总统即相当于国家元首、国家最高领导人、其地位也当于古代的皇帝;而民国的总理,则相当于古代的宰相了。
3.李宗仁,历任民国副总统、代总统,其任职的“代总统”虽然是代理的,但代总统那也是总统,其地位已经是超过了古代的宰相一职。因而笔者也将李宗仁位列于宰相,并没有什么不恰当的。
九·李济深
1.李济深,原名李济琛,今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 2.北伐战争期间,李济深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3.李济深虽然是国民党元老,但是他非常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李济深抗日,及其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共政策。
4.李济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主要领导人,1948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 5.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6.古代的宰相一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这一级别,李济深是人大副主席、副主席,因而笔者认为李济深也是有资格位列宰相的。
十·程思远
1.程思远,广西宾阳人氏,桂系的核心人物,抗日名将。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非常委员会副秘书长、立法院立法委员。
2.新中国成立后,程思远历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其地位也是相当于宰相的地位了。
十一·韦国清
1.韦国清,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
2.韦国清参加过百色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军大学总支书记、八路军5纵3支政治委员、新四军第9旅旅长、华东野战军2纵司令员、苏北兵团司令员;
3.解放后,韦国清历任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省长、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4.值得注意的是,韦国清曾作为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团长,协助越南人民军进行抗法战争,并取得了胜利。韦国清赢得了越南人民和军队的爱戴和赞誉。
十二·成克杰
1.成克杰,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1998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是成克杰最辉煌的时候。
2.然而站得越高跌得越深,2000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2000年9月14日,成克杰被执行死刑。
3.成克杰是现代广西出的最高级别官员,实在是非常的可惜。人大副委员长,也是完全与古代“宰相”一职的地位相当了。
从桂林全州走出最大的官是谁?
蒋百文先生字继伊、生于光绪七年,晚清末代举人,自幼聪慧。民国时期办过广西银行、做过两广财政厅长,为民办过实事,最主要的是主持修筑了广西有名的桂黄公路(也就是现在从湖南通往广西的国道线),修筑了湘桂铁路,后来当过民选广西省参议长。说起蒋百文,只要上了年纪的广西人都知道。蒋百文最谦和。
开国元勋有没有广西人?
作为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百色起义”的发祥地,不少高级将领在广西生活、战斗过。那么开国将帅中有多少人是广西本土的?他们的具体的军衔与名单、战功又如何?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分别有几人?
开国将帅是指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在1955年到1965年获得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将官军衔的优秀将领。
众所周知,开国将帅中有少将1360名,中将177名,上将57名,大将10名,元帅10名,共计1614名。其中广西籍的开国将帅共18名(少将12名,中将4名,上将2名)。
一、广西籍12名开国少将
1、韦祖珍少将
韦祖珍少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那坤村人,是一名优秀的政保工作干部。
韦祖珍少将是参加百色起义的老革命,在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保卫科长。
在抗日战争时期韦祖珍少将曾任总政部保卫部副科长,八路军南下支队警备1旅2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韦祖珍少将更是大名鼎鼎的第四野战军任第12兵团45军135师的政委。
建国后,韦祖珍少将调任第21兵团政治部主任,后又曾在中央武装保卫局出任局长,还一度担任空军政委。
2、卢绍武少将
开国少将卢绍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人,是一名优秀的参谋长与军事主官。
卢绍武少将也是参加过百色起义的老革命,在红军时期最高曾任第15军团75师参谋长;到了抗日战争初期,卢绍武少将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第344旅第688团参谋长、344旅参谋长,八路军南下游击第3支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卢绍武少将曾任晋冀鲁豫1纵参谋长,第四野战军38军副军长。
3、朱鹤云少将
朱鹤云少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百谷村人,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朱鹤云少将在红军时期是滇桂边区游击队的一名中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朱鹤云少将逐渐成长为新四军第七师19旅55团的团长。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朱鹤云少将曾任第三野战军第33军97师的师长。建国后,朱鹤云少将曾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19645年朱鹤云晋升为少将军衔。
4、吴西少将
吴西少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渠黎乡三合村人,参加过百色起义,是一名优秀的政工干部。
红军时期,吴西少将曾任红三军团第6师政治部敌工科科长,红二十八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抗战时期,吴西少将曾任冀中军区第2军分区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吴西少将曾任第18兵团随营学校政委。
建国后吴西少将调任海军工作,曾任第四海军学校政委、海军政治学校校长、海军后勤部副政委等职。
5、张英少将
开国少将张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人,原名黄文荃,张英是其抗战时期调任新四军工作而改用的别名。
张英少将曾任新四军第6师18旅政治部主任、52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张英少将曾任三野10兵团第31军92师政委。
6、欧致富少将
欧致富少将原名欧阳致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那坡镇那驮村人。在红军时期就曾担任过红一军团13团代理团长,红四方面军军团作战科副科长。
抗战时期欧致富更是担纲总部特务团的团长要职,为保卫我军首长与总部立下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欧致富曾任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48军142师师长。
7、姜茂生少将
姜茂生少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金牙乡上牙村人,曾任两广纵队参谋长、代队长,广西军区参谋长等职,是我军的一名优秀指挥员。
8、黄一平少将
黄一平少将是广西省贺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黄田镇新村人。
在红军时期,黄一平少将就是红七军第1纵队1营的指导员。
抗战时期调任新四军第3师4旅参谋长。
解放时期,黄一平奉命率部北上,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四野先遣兵团43军第二参谋长。
9、黄惠良少将
黄惠良少将是广西平治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祷午乡平孟村人。
红军时期,黄惠良少将曾任红73师政治部组织科长;抗战时期曾任抗大4大队政委、警1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169师政委。
10、黄新友少将
黄新友少将原名邓新友,是广西百色人。
黄新友少将在红军时期就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曾任红三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作战股股长。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黄新友少将被任命为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1团参谋长、新编第1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黄新友少将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9纵队副司令员,成为陈赓大将手下的一员战将。
11、覃士冕少将
覃士冕少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坡毫区那串屯人,是参加百色起义的老革命。
在红军时期,覃士冕少将曾任红3军团保卫局侦察科员、第4师12团特派员。
覃士冕少将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滨海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覃士冕少将曾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渤海军区司令员。
12、覃国翰少将
覃国翰少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人。红军时期曾任红6军团17师参谋长、第18师52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覃国翰少将曾任挺进军代参谋处长、晋察冀军区12军分区司令员.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覃国翰少将曾任南下干部纵队司令员。
二、广西籍4名开国中将
1、韦杰中将
韦杰中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五联乡仁义村弄引屯人,是我军一名政工与指挥俱佳的高级将领。
韦杰中将在红军时期就曾担任红74师师长。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韦杰中将曾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115师344旅688团团长后调任八路军129师新编第1旅旅长,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韦杰中将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兼16旅旅长以及周士第上将第十八兵团麾下61军军长。
2、冼恒汉中将
冼恒汉中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四那村塘平屯人。
红军时期,冼恒汉中将曾任红二军团4师政委。
冼恒汉中将在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20师教导团政委、358旅副政委等职。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冼恒汉中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兼第1副政委,第7军政委等职。
3、莫文骅中将
莫文骅中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亭子乡亭子村人
红军时期,莫文骅中将曾与陈赓大将和宋任穷上将共事,出任红军干部团政治处主任。
抗战时期,莫文骅中将曾任抗大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
莫文骅中将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四野战军41军政委,第14、13兵团政委。
4、覃健中将
覃健中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第三区板坡乡却里屯人。
红军时期覃健中将曾任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覃健中将曾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新四军第3师独立旅旅长兼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覃健中将曾任第三野战军9兵团参谋长。
三、广西籍2名开国上将
1、韦国清上将
韦国清上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东院区太平乡弄英村人。
红军时期,韦国清上将曾任红军教导师特科团团长。
韦国清上将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第4师副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韦国清上将与叶飞上将搭档,曾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委。
2、李天佑上将
李天佑上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原临桂县)六塘圩高陂寨。
李天佑上将是我军的一员“虎将”,红军时期就曾任红1军团第4师师长。
抗战时期李天佑上将更是代理343旅旅长,后来被组织安排赴苏联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上将曾任第13兵团副司令。
李天佑上将在建国后曾出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四、小结
广西籍的开国将帅都是参加过百色起义的“红七军”成长起来的优秀将领。他们有擅长政工的干部,也有能征善战的“战将”,还有不少军政俱佳的文武双全的“儒将”。不愧是“桂军”、“狼兵”的楷模!
百色起义纪念园
广西籍开国将帅中,少将有韦祖珍少将、卢绍武少将、朱鹤云少将、吴西少将、张英少将、欧致富少将、姜茂生少将、黄一平少将、黄惠良少将、黄新友少将、覃士冕少将、覃国翰少将,12名;中将有韦杰中将、冼恒汉中将、莫文骅中将、覃健中将,4名;上将中有韦国清上将、李天佑上将,2名;获得大将、元帅军衔的将领没有广西籍的。
广西历史上谁的官最大?
李宗仁广西临桂人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国民军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人物,北伐的奠基人,也是广西历史上官最大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