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的是什么?还有哪些别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都先来再吟诵一遍苏轼的这首传世名作。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作本来是苏轼写给自己的弟弟苏辙的,在词作中的最后一句,苏轼表达了自己现全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成为了千百年来的争相被人们歌咏的千古名句。
那么这句中的婵娟到底是指什么呢?其实婵娟就是月亮的别称,在这里苏轼的意思是希望全天下的有情人都能在这一天共赏天上的月亮,然后长长久久地像月亮一样延续他们的爱情。
月亮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别称,比如说直白一点的有李白称它为白月盘,也有人直接称它为玉兔,除此之外,还有素娥,夜光,冰轮,玉轮,桂魄,玉蟾等别名,这些别名基本上都和月亮的外形或者是和千百年来人们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关。
比如说玉兔指的就是月亮上有玉兔陪伴嫦娥的传说,蟾蜍、玉蟾同理。还有一些人会称月亮为广寒宫,正是因为传说中嫦娥在月球上居住的地方就叫广寒宫。
婵娟指代什么
第一种解释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婵娟一词指某一位美女。
这种解释出现在《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 其一的《巫山高》,诗中借用了巫山云雨的典故,婵娟代表了神秘的高唐神女。无论普通读者还是文学研究者,对婵娟一词是美女的解释,大部分都是非常赞同的,那么其余两种是什么呢?
第二种解释就是指姿态美好。
这个解释出自《游仙二首》其一,原文是蛾眉新画觉婵娟,斗走将花阿母边。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梳妆打扮一下,然后走到阿母的身边,这就是在形容姿态美好。最后一种解释与第二种类似,是指美好的物体。
这个物体包括月亮、值得称赞的东西等等,这个解释也是其中之一,出自《竹十一首》其十,这首诗中的婵娟代表了竹子,其次婵娟在其它诗中还代表了鲜花、植物等等。
第三种解释就是指月亮。
月亮在古人的理解中,具有非常多的含义,就像苏轼在词中写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未圆之时,尚有缺口,所以象征着离别,而当满月之时,又象征着团聚。
而且传说中,月亮上面住着一个美丽的仙女,名字叫嫦娥。所以诗人们看到月亮的时候,很多美好的意象浮现心头,就以婵娟代指月亮了。
“婵娟”溯源
追溯“婵娟”这两个字眼亦写作“蝉蜎”,较早是出现在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中:“嚼清商而欲转,增蝉蜎以此豸。”蝉,知儿,蝉通婵,又可解释为姿态美好;蜎,虫子爬行时屈曲蠕动的样子。“豸”,古书中指没有脚的虫子。所以,这“蝉蜎”是“姿态美好”的意思,李善解释说:蝉蜎,烟艳飞腾之貌,也是说的这重意思。
后来人们逐渐用“蝉蜎”(婵娟)代指美好的事情逐渐演变成代指美人,形容美人曼妙优雅的举止。
唐代方干歌曰:“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这里的“婵娟”是说美人。解释为姿态柔美静雅的妙龄女子,曲线玲珑,举止典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婵娟
婵娟指的是什么意思,婵娟指的是什么的代称
1.婵娟的婵应该是指美丽的女子,而娟更指的是秀丽秀美的样子。
2.然而加在一起,它们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指的是美丽曼妙的女子。
3.第二它作为词句中表面的意思,婵娟应该是指月亮(圆月)。
4.古时候中国对于月亮有着关于嫦娥的传说,嫦娥的美丽也让无数文人墨客做足了美丽幻想。
5.本来神话故事就应该是美好的,尤其是出现在其中的正面女子,皆应是曼妙婀娜,英姿卓绝的美好形象。
6.月亮(明月,圆月)是美好的。
7.人长久,共婵娟,皆是对美好的遐想。
8.离愁。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犹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味。
11.虽然他们一个看似在离别之后的忧愁,一个再聚首之时对美好的畅想,但是其意思是一样的,他们期待着天下大同,亲朋好友的团聚,更畅想着美丽愿景能长长久久。
婵娟是谁的代称?
婵娟是嫦娥的代称。
婵娟是一个汉语词语婵娟指什么代称,读音为chánjuān。
释义为形容姿态美好;古诗文里多用来形容女子婵娟指什么代称,也形容月亮、花等。
出自《文选·张衡》婵娟指什么代称:“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
婵娟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人物。作者创造她是把她当作“诗的魂”、“光明的使者”、“道义美的象征”来写的。
在艺术构思中,作者把婵娟作为屈原形象的补充和烘托,力求以婵娟的诗魂来展现屈原辞赋的精神,婵娟的思想品德,是屈原精神的继承,屈原精神的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