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出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出自:《别董大二首》

作者:[ 唐 ]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如下: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创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作者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出处是?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诗出自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诗句表达天下何人不识君的出处了诗人离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同时展现了诗人宽广豁达的胸襟这句诗句是对友人的安慰,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全诗如下天下何人不识君的出处

《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天下何人不识君的出处-天下何人不知君

诗意:

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就像鸟儿四处奔波无果只能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天下何人不识君的出处

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高适《别董大》。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说前路有知己,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

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何处?

这是表示惜别之情的诗句,相近的诗句有: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 适 《别董大》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出自老舍的《草原》。

释义: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能忍心马上分别!于是,大家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老舍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