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是指多少岁蚂蚁庄园

总角是古人对孩子幼年时的一种泛称总角是指多少岁,一般八岁到十四岁的未成年时期都可以被称为总角。

总角[zǒng jiǎo]

释义总角是指多少岁: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详细解释

1、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2、借指童年。

晋陶潜 《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白话译文:晋陶潜 《荣木》诗序:“我在孩童时,已经接受了修齐治平的儒学之道,可如今头发已经斑白,却还是没有什么成就。”

笔顺

扩展资料:

古代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称呼,就像我们今天习惯用90后、00后类似的称谓来概括某个年龄段的群体一样,古代的总角、弱冠、及笄等也是用来指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用语。

由于古代的小孩子小时候喜欢把头发扎成两个小揪揪,看起来头上就像顶了两个小角一样,所以才会有“总角”之说。不过跟弱冠及笄等不同的是,总角一般用来泛指某个年龄段,而不是具体指代某个年龄点,所以在古代,总角可以是十三四岁,也可以是八九岁,没有那么严格的规范。

总角是指多少岁

总角指的是8~14岁,因为古代儿童在这个年龄段会在头顶将头发扎成两个羊角,所以被称为总角。而总角是古人表示年龄的一种称谓,与之类似的还有襁褓、豆蔻、弱冠等称谓,分别表示不满周岁的儿童、13~14岁的女子和20岁的男子。

总角指8~14岁

总角指8~14岁,之所以会将8~14岁称为总角,是因为古代儿童在这个年龄段会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同时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成两个“羊角”。

总角其实是古代人们表示儿童年龄阶段的另一种称谓,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用襁褓、垂髫、及笄、豆蔻、弱冠等称谓来表示年龄阶段。

总角是指多少岁-1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

襁褓指的是不满周岁的儿童,垂髫指的是3~7岁的儿童,及笄特指15岁的女子,豆蔻特指13~14岁的女子,而弱冠指的是20岁的男子。

什么是‘总角"之年?’

总角之年在古代总角代表的年龄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古代的儿童会把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状就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角是古人对孩子幼年时的一种泛称,一般八岁到十四岁的未成年时期都可以被称为总角。因为古代孩子没长大的时候喜欢把头发梳成两个小角似的模样,总角之称也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年龄段的雅称

度: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jí jī):指女子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