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及处理方式
一般说来,不合格品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品或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产品,对于此类产品,一般处理起来按照以下流程:一、由生产质检部门下达不合格品通知书。二、将不合格品单独存放,检查不合格原因。三、根据不合格品实际情况,作出处理意见。四、将不合格品处理,根据情况,可以销毁或者拆解等。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
1、检验部门所属各检验站(组)应设有不合格品隔离区(室)或隔离箱。
2、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及时做出标识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存放,避免造成误用或误装,严禁个人或作业组织随意储存、移用、处理不合格品。
3、及时或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分析处理。
4、对确认为拒收和判废的不合格品,应严加隔离和管理,对私自动用废品者,检验人员有权制止、追查、上报。
5、根据对不合格品分析处理意见,对可返工的不合格品应填写返工单交相应生产作业部门返工;对降级使用或改作他用的不合格品,应做出明确标识交有关部门处理;对拒收和报废的不合格品应填拒收和报废单交供应部门或废品库处理。
扩展资料
根据GB/T19000-2008的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有三种方式:
1、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2、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经确认无法返工和让步接收,或虽可返工但返工费用过大、不经济的均按废品处理。
3、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合格品
检验出来的不良件如何处理其流程步骤有哪些
发现不良品应该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异常处理、检验与标识、持续改进等流程进行处理。具体大致要点如下:
1、通过抽样检验时,先根据检验与标识作业流程对不良的产品的不良现场根据分类进行标识并隔离保存。
2、在根据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中的定义:根据不良品的数量进行是否停线、加强抽样频率、继续生产等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3、再根据异常处理作业流程对达到对应比例的需开异常单的,就开立异常单通知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分析处理并主持相关的品质会议,做好会议记录。
4、如果分析改善的效果比较明显有效就根据持续改进作业流程进行标准化雨水平展开。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及处理方式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及处理方式我知道”吧~
不良品的三种处理方式
1、返工与返修:返工、返修是指对不合格品的重新加工和修理,使产品品质达到规定要求。
2、退货:因来货品质不合格,经鉴定后,将来货退回发货部门的行为。
3、报废:由于物料的报废,将直接造成工厂的经济损失,所以品质部在收到物料的报废申请时必须认真核对。
条件收货(AOD):1、条件收货定义:
不合格品经局部修整后,可接受或直接使用时,且不会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在品质上可视为允许品范围内。对此类产品的接受,也称为让步接受或偏差接受。
2、操作步骤:
当该批来货被特许进厂后,IQC应在该批来货上作特采标记,并将验货信息传递给来货使用部门和该部门的PQC,以备相关部门作出应对行动。
对于条件收贷中的条件,通常是指对供应商的扣款或要求供应商按不合格品数量进行补货。
企业对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理的
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置:
一般不合格品指加工的个别或少量一般件不合格。对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置措施是返工还是返修,由质量检验方面的技术人员确定,而不需要通过评审来确定。
1、返工,是ISO9001:2000标准8.3a)条款中“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所采取的处置措施。返工是一种纠正。
2、返修,是减轻不合格程度,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的处置措施。返修不是纠正。
3、若不合格品的不合格程度严重,返修不经济,则予以报废。
对上述三种处置所形成的记录是“一般不合格品处置单”。
扩展资料:
不合格品判定方法:
1、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另一种是“处置方法”的判定,是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对不合格品做出返工、返修、让步、降级改作他用、拒收报废的处置过程。
2、检验人员的职责是判定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对不合格的处置,属于适应性判定范畴。一般不要求检验人员承担处置不合格品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限。
3、不合格品的适应性判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根据产品未满足规定的质量特性重要性,质量特性偏离规定要求的程度和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制定分级处置程序,规定有关评审和处置部门的职责及权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合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