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年数总和折旧计算举例如下:
1、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2、某企业购进一台机器,价格为30万元,预计使用5年,残值率为5%,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求第5年计提的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5=15,残值=30×5%=1.5(万元),折旧总和=30-1.5=28.5(万元)。
第1年的折旧额=28.5×5/15=9.5(万元)。
第2年的折旧额=28.5×4/15=7.6(万元)。
第3年折旧额=28.5×3/15=5.7(万元)。
第4年折旧额=28.5×2/15=3.8(万元)。
第5年折旧额=28.5×1/15=1.9(万元)。
年数总和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除以)预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合计。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除以)预计使用年限x(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x年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是什么?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_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扩展资料:
年数总和法的优缺点:
优点:因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还有,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因此,加速折旧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
缺点:对影响折旧分配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考虑并体现。
年数总和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的适用范围:
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
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提折旧
年限总和法折旧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折旧年限积数法”,它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种类。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使用年限法、工作量法以及加速折旧法。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选择正确的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应计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减值准备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折旧公式是什么?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为: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相关介绍:
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全部转到产品成本中。那么转移的价值应为100%,简化为1。简单地说当某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部折旧结束时,其折旧率总和应为1,用数学式子表示为:折旧率总和=1。
年数总和法是指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的方法有4种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分别是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具体公式如下:
1、年限平均法:
公式: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
2、工作量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旧额会随资产的工作量而不断变化。一般资产在不同年度工作量差别较大的,适于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考虑净残值)×2÷预计使用年限。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4、年数总和法:
公式: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则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5、固定资产在定期大修理期间,照提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