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最著名的画
张大千最著名的画是《张大千荷花图》。
张大千先生的题为“孤鸾室”的《张大千荷花图》,画中主要的两柄如伞之荷,通天彻地,荷梗刚劲又婀娜,其姿其态优美无比,正如高凤翰诗中说的“五尺长”,但这种感觉又何止“五尺长”,简直是石涛诗中那“十丈不胜花”。是荷,却更是莲,比莲更美,更生动。
那荷叶的画法,实可说不知是怎么画的,是极为随意的“破笔”却很是和谐,很是统一;是墨,是色,是从心所欲的挥洒,是天真烂漫的泼墨,反而更显变化之无穷无尽。他一次与弟子糜耕云谈话时说:“中国画重在笔墨,而荷花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画荷,最易也是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画荷主要在于画荷叶及荷梗。”画作恰好说明了他自己的旨意,所以他创作了“十丈”的“不胜花”。画家作画是不能盲目的,必须有自己的“主见”,必须要“立意”,必须要“胸有成竹”,必须要“意在笔先”。
张大千
张大千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其中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张大千最擅长画什么
山水画。
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他与二哥张善子昆仲创立“大风堂派”,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
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牛毛。
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二十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
扩展资料:
作品介绍:
1、《长江万里图》
《长江万里图》是现代画家张大千于1968年创作的绢本设色国画,现收藏于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
该画中的长江,以四川省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充分再现了祖国山河之壮美,歌颂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表达了作者钟情于长江山水的情感。
该画布局宏大,气脉流贯,繁复变化却又浑然天成。在技法上,这是一幅泼墨泼彩画、他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又融会了西方绘画的泼彩法,形成了“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风格。
2、《墨竹图》
该《墨竹图》是1961年由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张大千创作的作品,尺寸为97.5×60cm,立轴,水墨纸本。画上丛竹新篁,姿态挺立,绘两竿竹,一浓一淡。
该幅写丛竹新篁,竹千前后排列,用墨浓淡深浅,现其层次;其姿态挺立,刚劲中不乏物性所显露的弹性靱力。
嫩叶新篁数束处最前方微扬,似迎风点首,略展动姿。竹叶写来爽落带劲,片片生动,交叠穿插,具错落起伏之势。
该幅《墨竹图》绘两竿竹,一浓一淡。大千下笔迅疾有力,虚虚实实,秀洁而钝厚的竹叶跃然纸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大千
张大千最贵的画5亿元是哪幅
张大千最贵的画是《千里江山图》。
2022年4月30日,香港苏富比2022春拍收官日,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亮相拍场。《千里江山图》是其传统笔墨山水首次突破泼墨泼彩作品的价格。
投资艺术市场的人都知道,张大千的画被称为龙头股。也就是说,他的画是整个字画艺术品市场的标杆。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到今天,张大千的作品越来越火爆,怪不得有人给他冠以“画坛皇帝”的称号。
张大千介绍:
生于四川省内江,祖籍广东番禺。1917年与二哥善孑孑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从曾熙、李瑞清学书画,1941年赴敦煌石窟临摹壁画,开学习敦煌画之先河,这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前的张大千最贵作品,是创作于1982年的《桃花源》,在香港苏富比2016春拍中成交。以往张大千个人最贵作品往往是泼墨泼彩作品,还有2021年秋拍中成交的泼彩山水巨制《春云晓霭》。
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有哪些
张大千的作品
张大千作为中国顶尖的国画大师,他创作的每一幅画都是精品。仔细了解一下他的作品,重温张大千赋予绘画的情怀。
《乔木高士》,创作于1982年,此时的张大千已经有八十多岁,他的笔法不减当年,一个强劲有力的乔木在张大千的创作下显得格外有生机,此幅作品色彩朴素,用淡淡的水墨点染着笔直挺拔的乔木,透露出张大千对生命的另一番感慨,也可以看出他此时已经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阿里山浮云》,此幅作品也是张大千八十多岁的创作,这是他回忆年轻时候外出游玩创作的,内容简单,却赋有极强的感染力。他简单的勾勒也可以给人另一番景象,简单的浮云在他的笔下可以转变为气象万千的图景。这种艺术感染力和作画的整天结构,不仅是他艺术高超的体现,还是对人生见解的展示。
《峨眉山引殿》,此幅作品是张大千在最后一次游览峨眉山的时候创作的。他将前几次和这次游览峨眉山的感受都融入到了这幅画中,这幅画恢弘的气势表现了张大千对峨眉山不舍的情怀。因此将他内心的艺术气息完全展现出来来纪念峨眉山。这幅画也可以说是张大千的顶级作品之一。
除了这些详细介绍的张大千作品以外,张大千还有许许多多的有成就的作品,像《青城天下幽》,《人家在仙堂》,《水墨红荷图》等都是张大千的得意之作。
张大千画虾的故事
张大千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画大家,他擅长山水国画,是画虎能手,而且也能写诗书法。在当时的诗书画界,张大千与齐白石、浦心畲两人拥有同等的名望威声。
张大千的'一生都在绘画中度过,遇到任何他所感兴趣的事物,他都想要画上两笔。在他尝试新事物的绘画同时,也发生过不少有趣的事情。最有名的应该是他在徐悲鸿家画虾的故事了。
张大千画虾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一日徐悲鸿为请张大千与齐白石二人来家中小聚,专门设宴家中进行款待。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亲自掌厨,为他们烩制美味佳肴。廖静文的厨艺精湛,深得齐白石老人家的欢心,齐白石在饭桌上与徐悲鸿和张大千两人也聊的酣畅淋漓。吃完饭后,齐白石画性大发,为廖静文专门绘制了一幅荷花图,以答谢她今晚的款待。
廖静文见齐白石的荷花图画地如此动人,也怂恿张大千继续在齐白石的画上再添几笔。于是张大千起笔继续在图上作画,在他的笔勾下,几只小虾出现在了荷花之下。正在大千绘画兴致上,他感觉有人小心拽拉他的衣袖,只闻齐白石小声告知虾实为六节,不论大小。听罢,张大千随即画上几笔水纹和水草,掩盖住几只小虾的节数。
因为当时他并不了解虾的特性,但相信齐白石对虾的了解,回到旅店他买来数只活虾,对里面的虾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齐白石所言是矣,从此每当他要绘制新事物之时,他定会将其特性了解一番。也正是因为发生了张大千画虾的故事,以致他的画越来越生龙活虎。
张大千佛像的故事
张大千除了在书画方面有很高的造就,他还有一个对中国文化历史有重大改革的事情,那就是发现了敦煌莫高窟。他出版的《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引起了国家艺术界的哗然,大家对壁画的一重大发现感到惊叹,而大风堂是张大千同二哥张善子一同创办建立的。虽然张大千将敦煌壁画公之于众,但他也做了一件损坏壁画的事情。如此爱惜中国文化的人与佛像壁画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关于张大千佛像的故事,听人讲述是这样的。早在之前,张大千就听闻敦煌有千佛洞,为观看前人留下的壁画,他亲自前往莫高窟考察。原本以为只要花个三两月就可将洞中壁画参透,但看到洞中壁画时,他叹为观止,恐怕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进行观摩。
张大千带着学生和家人驻扎在莫高窟,并将莫高窟中的佛像笔画一比一进行临摹。在进行的过程中,他发现敦煌的壁画是画中有画。最里面的壁画是最早时期唐代所遗留下来的壁画,后来掩盖涂抹上的是后期世人为迎合当时人们审美而做出的调整。比起后期掩盖的壁画,最先唐朝所绘之画显得更为精细。出于对唐代壁画的喜爱,于是就出现了张大千“毁坏”壁画的事情。
对于张大千“破坏”壁画的举动,艺术界分为了两派。支持方认为张大千所举并不是有意损坏壁画,并不是毁坏佛像壁画。而当时的民国政府也觉得张大千并无破坏文物。但是另一反对方则认为,虽然表面的壁画已经残破不堪,但也不能肆意剥掉,张大千的举动欠缺思考。关于张大千佛像的故事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结论,出于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杰出奉献,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