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是哪一年?
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
5·12汶川地震的发生及龙门山向东南方向推覆的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及其向北的推挤,这一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大规模的构造变形,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地壳缩短、地貌隆升和向东挤出。
由于青藏高原在向东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带遭到华南活动地块的强烈阻挡,使得应力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高度积累,以至于沿映秀-北川断裂突然发生错动,产生8.0级强烈地震。
扩展资料: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5·12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中国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全国人民静立默哀。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领导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前肃立默哀3分钟。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有关负责同志同时哀悼。香港的轮船、火车和非运营状态中的公交车辆同时鸣笛,向四川地震遇难者致哀。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率全体公务员默哀。中国驻外使领馆、驻国际组织代表处、中资机构等举行悼念活动,参加活动全体人员默哀3分钟,沉痛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
汶川地震时间是什么?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许多人的家园变为废墟。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5·12汶川地震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
1、强度大,波及面广,破坏力强。5·12汶川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力度较大。除吉林、黑龙江、新疆无震感报告外,其他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震感。
2、震中位于地震高发区。有地震记载以来,5·12汶川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
汶川大地震是哪一年发生的?
汶川大地震是20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时间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时间,中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强烈的地震波波及半个亚洲。地震第13分钟中国军队启动应急机制汶川大地震时间;震后1小时汶川大地震时间,1.6万部队紧急投入救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场地震。不仅重创四川,也影响陕西和甘肃。
汶川大地震危害:
根据各种分析,汶川地震死亡失踪人数可能会达到五万人,受伤人员可达二十五至三十万人。根据现有资料初步计算,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一千三百至一千五百亿人民币,相当于近十年来中国年均各类自然灾害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七十五。
四川重灾区几个区县公路毁坏严重,运输受阻或将加剧农资供应紧张。震灾也造成省内多条交通干线中断,运输受阻或将加剧四川省种子、化肥、农药价格的上涨,农资供应紧张影响粮食生产。
救灾重建将造成人力短缺,由于当前正值夏粮水稻插秧高峰期,救灾救人及灾后重建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灾区的生产主题,人身伤亡及工作重心的转移可能使得无暇顾及农忙播种,人力短缺使得传统的插秧时令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