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学观点

奥苏贝尔(奥苏伯尔)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他所主张的主要学习形式。他特别强调个体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而先行组织者是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保持的主要手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但是在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时,必须仔细解释这些概念或者命题的基本特征。奥苏贝尔还认为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按层次排列的概念结构,高层是一些抽象概念,较低层次是一些较具体的观念。每一个学科的概念结构都不难确定,而且能够教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概念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具体领域,还可成为解决这些领域诸多问题的“智力地图”(intellectual map)。人的大脑也具有与上述学科的概念结构相类似的信息储存系统,也是一个按照层次组织的概念体系(即通常所说的认知结构),它为信息和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固着点”(anchors),并成为这些信息和概念的储存库。所以,教材的组织形式(教材结构)与人们在头脑中组织知识的形式(认知结构)应该是一致的。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其具体内容如图:

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条件,它们是:

1 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

2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和原理

3 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

4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观念和信息

5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决定新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获得并保持的最重要因素

6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

l7需要预先准备的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和奥苏伯尔是一个人吗

关于奥苏伯尔和奥苏贝尔是同一个人吗的信息

奥苏贝尔和奥苏伯尔是一个人奥苏伯尔和奥苏贝尔是同一个人吗,只是音译不同。

戴维·保罗·奥苏贝尔奥苏伯尔和奥苏贝尔是同一个人吗,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先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后又获布兰代斯大学医学博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奥苏贝尔主要关注学校学习理论奥苏伯尔和奥苏贝尔是同一个人吗的研究,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也有研究。他曾在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教育协会、美国医学协会、全国科学院农业教育部、白宫吸毒问题研究小组、生物学课程研究委员会等组织里参与工作,并在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奥苏伯尔和奥苏贝尔是同一个人吗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D.P.奥苏伯尔。

有意义学习理论,也称“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由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这是用认知论观点解释有意义言语材料的学习与保持的学说。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有不同于机械学习的标准、条件和心理机制,学校里的系统教材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学习,获得意义的方式可以是接受的、发现的或指导发现的。

根据有意义学习材料的复杂程度,他把有意义学习分为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有意义学习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

他认为,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这一论断既给有意义学习下了明确的定义,也指出了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概念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另一类较高级的形式叫概念学习。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例如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相连接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而与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无关。

如果“三角形”这个符号对某个学习者来说,已经具有这种一般意义,那么它就成了一个概念,成了代表概念的名词。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