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指什么?

出于刘禹锡的《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在古代泛指音乐,因为古代的乐器只有两种材料制作,比如笛子、箫笙等是竹子做的,而另外的就是有带弦的乐器,比如古筝等,弦也可称作丝。所以古代管丝竹来说音乐

丝竹指奏乐的声音

丝竹指代什么

丝竹 (sīzhú )一般是指弦乐和管乐, 或以此指代音乐。

(1) [traditional stringed and woodwind instrument]∶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2) [music]∶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丝竹指代什么-丝竹指代什么乐器

扩展资料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丝竹指代什么东西啊?

丝竹指代乐器。

“丝”指弦乐,包括弹弦乐和拉弦乐,“竹”指管乐。丝竹乐器是相对打击乐器而言的民族乐器中旋律性较强,音色较柔和、明亮的乐器类群。丝竹乐大多风格细腻、轻柔、秀丽、雅致,善于表达喜悦愉悦的情绪。

丝竹音乐产生并流行于江、浙、沪这一经济文化发达的富饶宝地,它小、轻、细、雅,充分体现代表了江南文化,是江南文化的特定产物。她得天独厚,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特色。

丝竹的代表性乐曲:

江南丝竹音乐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积淀并形成了一批系列化的代表性乐曲,这是乐人们在历史传承过程中的智慧累聚,俗称是“玩儿出来的”乐曲(上海人称“白相出来的”),这些乐曲作曲家是作不出来的。

有三六系列:《老三六》、《快花三六》、《花三六》、《中花三六》和《慢花三六》(简称《慢三六》);八板系列:《老八板》(简称《八板》)、《老六板》(简称《六板》)、《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和《慢花六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