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

岁寒三友意思是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出自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岁寒三友是指什么,欢迎大家分享。

岁寒三友即指:

松树、翠竹、梅花。

在寒冬季节这种恶劣的情况下,仍凌霜傲雪,身姿挺拔,不与百花争艳,孤芳自赏,生命力非常的顽强,依旧生机盎然。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借物抒情,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对崇高品格的精神追求。

这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道德层面的修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品质和君子之道的象征。其中傲立风雪,顶雪绽放的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它与刚正不阿的翠竹更是花中君子。在它们体现出来君子的高尚品质。而松树四季常青,苍劲挺拔,历经寒冬依旧郁郁葱葱,铮铮铁骨,不畏严寒的精神令我们深深折服。在他们三者身上都有无畏、坚韧、正直、刚毅、坦荡的'高洁风格,让人不由心生敬意。

典故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寓意:

梅花

赠送对象:朋友、友人、同事

花语:坚强 ,高洁、忠贞,高雅。

竹子

赠送对象:长辈、朋友、商业伙伴、领导

花语:生命的柔韧坚强、青春永驻、气节和傲骨、虚心品格长寿安宁、幸福和谐、君之风度。

松树

赠送对象:朋友、家人、同事、长辈

花语:坚定、贞洁、长寿。

岁寒三友是哪三友

岁寒三友中三友指松树、竹子和梅花。

岁寒三友释义: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岁寒三友的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王安石等人营救,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黄州即今湖北黄冈。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很苦闷。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绪慢慢好转,但生活上又发生岁寒三友是哪三友了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这块地,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岁寒三友是哪三友他,打趣道:“岁寒三友是哪三友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

岁寒三友的出处

明代《渔樵闲话》里有写:“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到了深秋之后,树木百花都凋零,只有松、竹、梅三个还在傲然挺立。

松树,一年四季都站立在那里,四季常青,冬天也不凋零,它是坚贞的典范。

竹子,生命力顽强,即使是在石缝里也能生长,身形挺拔,宁折不弯是坚毅的代表。

梅花,不与百花争艳,在寒冬里开放,卓尔不群,有自己的坚守。

这三个不同于其他植物,是可以经受严寒的考验的植物,中国人赋予它们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色彩,经常咏叹他们的品格,学习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己向往的东西。

岁寒三友是哪三友-岁寒三友代表的人有谁

长青不老的松树,象征君子之风的竹子,冰清玉洁的梅花,这三者被人们喜欢,在冬天又能一起出现,就被人们列在一起,并称“岁寒三友”。宋代林景熙的《王云梅舍记》就写了:“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岁寒三友”不仅是文人士大夫们喜欢的植物,也是民间百姓装饰家居的心头好,经常在春联、窗花、瓷器上看到它们的身影。

描写岁寒三友的古诗:

1、《小松》

唐代:杜荀鹤

原文: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2、《竹石》

清代:郑燮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岁寒三友是哪三友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3、《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岁寒三友是哪三友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树、竹子和梅花。松、竹经冬不凋,梅耐寒,早春开放,故名。

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生机勃勃,常青不老;竹,虚怀若谷、君子之道;梅,冰清玉洁,傲雪迎霜。

生于逆境,在岁寒中共荣,因此在国人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风亮节的象征,拥有崇高的文学地位。

松树为轮状分枝,节间长,小枝比较细弱平直或略向下弯曲,针叶细长成束。其树冠看起来蓬松不紧凑,“松”字正是其树冠特征的形象描述。所以,“松”就是树冠蓬松的一类树。松树坚固,寿命十分长。

扩展资料: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贬至黄冈,地名唤作“东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初到黄州时,苏东坡远离亲友,日子清苦。

苏轼便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经济作物。不久,岁寒三友是哪三友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取名为“雪堂”。又嫌环境太过素净了,便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以示饰点缀。

一日,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见居所冷清萧瑟,便问他是不是太冷清了,苏东坡指着窗外的花木,哈哈大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的确,只要岁寒三友是哪三友你心胸通达,清风呜咽和泉水淙淙,也是两曲优美的音乐;常青的松柏、不弯的竹子和傲雪的梅花,都是相伴严冬的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