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等级怎么划分的

宇宙文明等级分法有很多种。这个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目前来讲没有绝对的定论。

目前比较主流的分法是:卡尔达舍夫等级。

这个分法有三个等级:

第一级:可以控制星球能源和周边卫星能源。也就是说,完全掌握利用行星能源。以地球为例,就是可以利用地球和月亮上的所有能源。

第二级:可以利用整个恒星的能源。以地球为例,就是可以利用整个太阳系的能源,也就是科幻小说里面描写的开发太阳能源。

第三级:可以利用星系能源。这里的星系不是恒星系,不是太阳系这种小的星系,而是银河系这样大的星系。以地球为例,就是可以利用整个银河系的能源。

按照这个分法,目前地球上的人类,连第一级都达不到。

但是,卡尔达舍夫等级也并不是唯一的,也绝对不是唯一的衡量宇宙等级方式。

因为,宇宙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地球文明是以能源为基础,所以,卡尔达舍夫等级就比较符合要求。

假设一个文明是以思维意识方式来发展,那么,这个等级分法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且,如果某个文明是虚拟化技术发展的,那么这个分法也是无效。

比如说:以前的欧美硬科幻作品里面写到,人类来到一个星球上,却发现上面什么都没有。但是后来才明白,原来那个文明是虚拟技术发展起来的。他们已经把所有人的意识思想上传到虚拟世界了,所以,实体世界已经完全荒废了。

当然了,还有其它主流的宇宙等级分法。

另外,还有一种分法是这样的:

第一级,可以脱离行星。以地球为例,就是可以飞离地球,到其它星球上。

第二级:可以脱离恒星系。以地球为例,就是可以飞出太阳系外面。

第三级:可以脱离银河系。

第四级:可以通过跃迁技术在星系之间穿越。

第五级:可以到达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第六级:可以飞出宇宙外面。

第七级:可以在不同的宇宙间穿越。

这个是按照飞跃的范围技术来划分等级。按照这个分法,目前地球连第一级都达不到。

当然了,还有另外的分法。

比如,按照速度划分:

第一级:达到光速。

第二级:超越光速。

第三级:超越整个宇宙速度。也就是飞出宇宙外面。

按照这个分法,达到第一级就达到超越光速,在宇宙中穿梭。人类还是连第一级都达不到。

当然了,这些都是按照科学技术来划分的。还有一些分法是不按照科学技术来划分,而是按照思维意识来划分。

比如:按照意识划分:

第一级:用意识与行星上的其他人沟通相连。

第二级:用意识与不同星球上的人沟通相连。

第三级:用意识与不同星系的生命相连沟通。

第四级:用意识与不同宇宙的生命相连沟通。

宇宙中的神级文明,其层次有多高?

#宇宙中的神级文明,其层次有多高#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是否存在外星文明?如果存在其 科技 水平会是怎么样?在这个宇宙中,只有地球存在生命的概率是相当低,宇宙中大概率是有其它文明的存在。宇宙中存在的文明,有的文明 科技 水平远不如人类,但也有远高于人类 科技 水平的文明,那么那些远高于人类 科技 的神级文明。其 科技 水平到底发达到什么程度了?

如何来衡量一个文明到底有多厉害呢?按照卡尔达舍夫等级划分,它是通过掌握不同能量的控制技术进行文明的等级划分,把宇宙文明分为三个等级,宇宙中的顶级文明是三级文明。处在三级文明的文明,它们能够利用整个星系的能源,它们的活动范围不再限于其母星,它们能够在整个星系中自由穿行。你想一个星系有多大,像银河系直径20万光年左右,能够自由得在银河系中穿行得文明,我们无法想象它们到底有多厉害,它们到底是用什么技术能够在星际空间中穿。处在这个等级得文明,也许除了宇宙的死亡,几乎没有什么灾难能够让它们毁灭。

人类现在处在0.72级文明,我们也只能再地球上活动活动,因为人类掌握的能源技术不允许人类离开地球。人类要达到一级文明还需要100-200年时间,几千年后人类将达到二级文明,而要达到三级文明则要几十万年,甚至是几百万年。

但人类是否能够达到二级文明,甚至是三级文明,这里就有疑问了,因为宇宙中的一些灾难似乎在阻挡文明的发展,像小行星撞击,伽马射线爆,这些事件都足以摧毁一个文明。现在我们也根本无法想象处在这个文明到底会有什么样得黑 科技 ,但是任何一个文明得发展都离不开能源,所以以能源的控制量去衡量一个文明再适合不过。

卡尔达舍夫尺度是一种根据文明能够使用的能量来衡量文明技术进步水平的方法。它是由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于1964年提出的。该尺度表有三个指定类别:

一类文明——也称为行星文明——可以使用和储存地球上所有可用的能量。

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什么-卡尔达舍夫分级

第二类文明——也称为恒星文明——可以利用其行星母星的总能量(最流行的假设概念是戴森球——一种将包含整个恒星并将能量转移到行星的装置)。

第三类文明——也称为银河文明——可以控制整个宿主星系的能量,这就是神级文明的范畴了吧。

这个尺度是假设性的,把能量消耗看做宇宙尺度。此后,提出了各种扩展比额表的建议,包括更宽范围的功率水平(0、4和5类)和使用纯功率以外的指标。

1964年,卡尔达舍夫根据文明可用的力量大小,定义了三个等级:

第一类文明的技术水平,能够利用从母星辐射在行星上的所有能量(对于地球-太阳系统,这个值接近1.74 10^17瓦),比目前地球上获得的能量高五个数量级以上,能量消耗约为4 10^19 erg/sec (4 10^12瓦)。天文学家吉列尔莫·勒马钱德称这是一个接近当代地球文明的水平,其能量相当于地球上太阳的辐射量,介于10^16瓦和10^17瓦之间。

第二类能够利用自身恒星辐射能量的文明。例如,成功建造戴森球体的阶段——其能量消耗约为4 10^33 erg/sec。勒马查德称这是一个能够利用和引导恒星全部辐射输出的文明。能量利用率将相当于太阳的亮度,大约4 10^33 erg/sec(4 10^26瓦)。

第三类拥有银河系规模能量的文明,其能量消耗约为4 10^44 erg/sec。勒马查德称这是一个文明,它可以获得相当于整个银河系亮度的能量,大约4 10^44 erg/sec (4 10^37瓦)。

根据天文学家和作家卡尔·萨根的说法,人类目前正经历一个技术青春期阶段,典型的即将达到第一类卡尔达舍夫规模文明。

目前,人类还没有达到一类文明。物理学家和未来学家加来道雄提出,人类可能在100-200年后达到第一类状态,在几千年后达到第二类状态,在10万到一百万年后达到第三类状态。

都知道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在这悠久的膨胀过程中,现在的可观测宇宙直径已有930亿光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是否诞生了除人类文明以外的神级文明呢?

这个答案可以说谁也说不准,因为人类太渺小了,文明程度还太低,就算广漠的宇宙中存在神级文明,人类也察觉不到。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德雷克提出了一个寻找外星文明的公式:N=R*xFp Ne Fl Fi Fc L。

1964年,俄罗斯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达舍夫将宇宙文明分为三大等级:1.掌握所在行星资源(10¹⁵ 10¹⁶瓦能量)用于通讯的行星文明;2.掌握所在恒星资源(10²⁶瓦)用于通讯的恒星文明;3.能掌握整个星系资源(10³⁶)用于通讯的星系文明。

地球目前的文明程度约为0.72级,一级文明都没有达到,科学家预估人类可能在300 500年后会突破一级文明。

后来的科学家在这三大文明上又加了四大文明等级:4级文明能开发利用宇宙70% 100%的能量;5级文明能开发利用多元宇宙的能量;6级文明已达到神级,能控制时空和创造小宇宙;7级文明已脱离躯壳,能凭意识穿梭于各个宇宙,人类还想象不出来的程度。

有网友说:宇宙的神级文明,层次当然有神一样高了。可神长什么样子,谁知道呢?

神级文明也许就像《三体》歌者文明那样能利用宇宙质量创造出其它小宇宙,也可能像归零者那样不会在乎黑暗森林法则,甚至能强制毁灭宇宙。当然一部科幻作品纯属虚构,不能用作论证。

宇宙中的神级文明,层次究竟有多高?我只能说,就目前人类的文明水平,想都想象不出来的。

卡尔达舍夫等级 是什么

在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Nikolai Kardashev)设想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什么了外星文明的等级,通过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术进行文明等级的划分。能控制所在行星系统中的恒星能量的宇宙文明被划分为第二类文明类型,这样的文明可控制超过我们100亿倍的能量,获得一颗恒星的全部能量输出。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就提出了一个“球形能量源”的概念,即可以在一颗恒星周围建立起球形结构,获得最大化的恒星能量。这个超级能量壳体就是所谓的“戴森球”,虽然这是一个传奇式的构想,但天文学家们通过一些红外空间望远镜也发现了类似特征的天体,问题是处于尘埃团笼罩的恒星看起来很像一个“戴森球”。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广域红外空间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巡天调查就曾发现笼罩在宇宙尘埃团中的恒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天文学家们进行一项对全天25万个天体的红外巡天调查,发现了17个类似戴森球特征的天体。根据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理查德·卡里根(Richard Carrigan)介绍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什么:“我们可以想象宇宙超级文明首先将能量殖民范围从自身所在的行星系统开始,获得最大化的恒星能量。”

卡里根希望能在附近的星系中观察到巨大的“戴森球”痕迹,对于卡尔达舍夫第二类宇宙文明而言,其不仅对一颗恒星进行戴森球化改造,可能会对一个恒星集群进行能量殖民,所带来的影响将会被我们观测到。比如,我们将会探测到在银河系中出现反常的黑暗空隙,恒星的部分能量将会以红外波段的形式泄露出来,使得在红外线空间望远镜上可观测到明亮的发光现象,也可将其认为是戴森球体表面的热辐射。

科学家认为猎犬座M51螺旋星系是一个理想的戴森球体寻找场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与斯皮策红外空间望远镜将对星系中的无数恒星世界进行观测,通过可见光与红外照片的叠加跟踪被尘埃团笼罩的恒星。但是卡里根粗略估计在M51星系中应该不会存在无法解释的“泡沫”或者空间。

由于巨型椭圆星系不存在尘埃团的干扰,如果其中出现了不寻常的黑暗空隙,那么从整体上看就是非常奇怪的现象。但距离我们较近的椭圆星系至少有6000万光年,因此需要更大的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目前可提供足够的分辨率。在卡尔达舍夫文明体系中,可利用最高能量的宇宙文明为第三类文明,足以控制整个星系中的所有能量,但现有的天文观测并未发现整个星系的能量发生无法解释的现象,所以第三类文明要么不存在,要么至少目前还未出现。

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是什么?

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一种用来衡量一个文明的技术的先进等级的方法,以一个文明能用来与通讯交流外行星的能量的多少为基础。也就是说能用大量能量与外界沟通的行星,才可以算入卡尔达舍夫等级。

1964年,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提出了一套技术文明的分类系统,适用于人类和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文明。该系统最初定义了文明的三个等级,后来他人补充了有可能的超级文明假设,以及还低级的0型文明,又被萨根定为0.7型文明。

理论进展

起初的卡尔达舍夫等级从I型文明开始,这个等级的文明能够最大程度的使用和存储一个行星上的可利用能源,特别是来自太阳的能源。

人类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被定为0型文明。人类仍然在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并没有特别好的方法使用和存储所有形式的可利用能源,特别是来自太阳的能源。

II型文明对人类来说还非常遥远。达到II型文明时,其恒星的全部能源生产潜能能够被开发使用,在戴森球或戴森群的帮助下,通过能源收集器包裹或收集的方式可以获得所在恒星的绝大多数能源。III型文明则可以开发并使用自己所在的整个星系而不止是恒星的能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卡尔达舍夫等级

什么是卡尔达舍夫等级

按照卡尔达舍夫等级(Kardashev Scale),黑洞内部存在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什么的文明应该将划分为类型3(Type III),这个等级划分有3个等级,1是最低3是最高。

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之路在哪里呢?

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什么我们现在的科技已经是日新月异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什么,发展速度已经远超我们的想象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什么,短短的一百年,一代人的时间里我们的可以已经让无法让人理解,让一个100年前的人来到现在的社会,他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生活,我们科技依然在持续发展,那么我们人类未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呢?

卡尔达舍夫等级

卡尔达舍夫等级是1964年俄罗斯的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达舍夫提出的,简述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什么了一个文明发展之路。他将文明发展大致上分为三个级别。

Ⅰ型-母星文明

这一类型的文明就是以母星为核心,活动范围局限于母星,比如海洋,太空,临近的星球,能够彻底掌握母星和周围卫星的能源,这样的文明很容易被毁灭,不说宇宙中那些灾难,就母星本身的地质活动(比如超级火山), 小行星或彗星碰撞,太阳剧烈活动等都可能让母星文明毁灭。地球现在的指数是0.73,有望在100年内发展到母星文明。

Ⅱ型-行星系文明

行星系文明就已经可以让我们展望了,就拿地球来说,如果地球发展到行星系文明,那我们就可以掌握太阳系中的所有能源,包括小行星、流星体、彗星,甚至是宇宙尘埃。我们还可以在将太阳变成一个“戴森球”,就是在太阳周围建立起球形结构,获得太阳的全部能量输出。我们的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太阳系,包括临近的恒星系,比如比邻星,当然,不是靠“旅行者”这样的无人系统。

Ⅲ型-恒星系文明

恒星系文明就已经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了,就目前来说,光是太阳系就已经是我们难以攻克的难题,要知道银河系拥有千亿以上的太阳系,我们如果发展到恒星系文明,就可以掌握整个银河系的能量。那是多么波澜壮阔的景象啊。如果发展到那个程度,星系大碰撞可能都一定能毁灭文明了,可能需要宇宙大爆炸这样的灾难才会毁灭。

就目前来说,我们能想象推测的文明等级就是这三种,简单的说就是从利用能量能级上区分的,事实上文明的发展代表的是全方位的进步,我们没办法想象,只能期待,我们地球文明从一个母星文明走向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