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真实的黄飞鸿是怎样的,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黄飞鸿作为近代中国黄飞鸿生平简介的历史名人黄飞鸿生平简介,尤其是经历了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黄飞鸿生平简介的宣传,使得他几乎家喻户晓。

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广东南海佛山人士。他是我国近代的武学家和名医,更是著名的爱国志士,曾追随刘永福在抗击外敌侵略中立下过战功。

在影视作品中,黄飞鸿不仅气宇轩昂,而且武艺精湛、嫉恶如仇、爱国爱民,被奉为一代宗师。虽然说,这个定位有着浓重的艺术加工痕迹,但也并非无的放矢。

黄家的确是广东当地的武术世家,其父黄麒英就是一位小有所成的武术家,在佛山一代很有名望。对于儿子黄飞鸿,他起初并不赞成承继祖业,而是积极鼓励他弃武从文,通过科举仕途来光宗耀祖。

自出生起,黄飞鸿就显得聪敏机灵,可惜却对于读书毫无兴趣。反倒是,他对于武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心只希望将家传的武学发扬光大。于是,黄麒英开始传授儿子武术,将祖传的虎拳和鹤拳都悉数传授,也就是周星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虎鹤双形”。

之后,黄飞鸿又拜了林福成为师,学到了铁线拳、飞砣等外家功夫。再后来,已经小有名气的黄飞鸿拜在宋辉镗的名下学习“无影脚”。所以说,电影中介绍无影脚是黄家的祖传,这是不符合历史的。不过,这项被冠之以“佛山无影脚”的功夫,的确成为了黄飞鸿最得意的功夫。

到了1863年,黄飞鸿跟随父亲离开佛山,到广州开设了武馆进行授徒传功。父亲过世后,黄飞鸿关闭了武馆,创立了一家医馆取名“宝芝林”,主要为当地百姓医治跌打和外伤,逐渐声名鹊起。

在治好了总兵刘永福多年不愈的腿疾后,黄飞鸿更是名声大噪,被刘永福留在身边担任了武术教头并随军作战,开始了自己投军报国的生涯。

甲午战争爆发后,黄飞鸿跟随刘永福负责驻守台湾。后来,因为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廷屈辱地签订了《马关条约》,同意将台湾岛割让给小日本。刘永福坚决不同意将之割让,誓死继续在台湾抵御日寇长达半年之久,孤立无援之下才被迫返回了广东。

从此以后,黄飞鸿心灰意冷,从此再不问时事,只专心在“宝芝林”医馆中行医治病。一直到了辛亥革命后,随着满清政府被推翻,在刘永福担任了广东民团总长后,黄飞鸿才成为了民团总教练。

影视作品中,黄飞鸿风流倜傥而且桃花不断,可历史上并非如此。他的感情经历和婚姻生活极不顺畅,一生先后结婚四次,前三任妻子都在婚后不久过世,这让黄飞鸿长期郁郁寡欢。

到了五十多岁,直到他遇见了自己的女弟子莫桂兰,这才有了第四段婚姻。担心自己命硬会第四次克死妻子,他在迎娶莫桂兰时特意将她纳为了妾而不贯以妻名。

黄飞鸿一好扰生中收徒不少,尤其是中年以后收徒更多,但最得他真传的应该是儿子黄汉森。令他非常欣慰,儿子特别争气,不仅学得了黄飞鸿的一身武艺,而且志向远大并以武投军。

可惜,因为武艺精湛而不知进退,黄汉森被上司张禺所妒忌并暗害致死。

晚年遭受这样的丧子之痛,已经七十多岁的黄飞鸿备受打击,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为了不让其他的三个儿子也遭受同样厄运,他竟断然拒绝再将自己的武学传授给他们。

1924年,广州商团发生了武装暴动,国民政府派兵镇压。在裂搜双方酣战之际,纵火烧毁了西关一带的商肆,其中就包括耗肆袜历尽黄飞鸿毕生心血所创建的“宝芝林”。这犹如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黄飞鸿彻底倒下了,享年七十八岁离世。

最可悲的是,黄飞鸿去世后因为家无所资,竟连买购置棺材的钱都没有,幸好许多弟子慷慨解囊才将他安葬。

黄飞鸿的一生,可谓是光明磊落,报效国家,周济穷人,他的人生虽不如影视作品中那么精彩,但还是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一代武术宗师。在广东佛山当地,至今都对他留下的“习武德为先”之宗旨推崇不已。

黄飞鸿的历史!!

黄飞鸿 [编辑首段] *** ,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寻 黄飞鸿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4/45/Wong_fei_hung/200px-Wong_fei_hung 黄飞鸿 出生 1847年7月9日 广东省佛山市 去世 1924年3月25日 广东省广州市 身份 武术家 配偶 莫桂兰 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祖籍广东西樵岭西禄舟村,出生于广东南海佛山,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中国香港拍的武打电影有超过一百套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纪录。 [编辑] 生平 黄飞鸿生于中国广东佛山,其父黄麒英为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自五岁习武,得家技真传,又拜鐡桥三传人林福成为师,学得铁线拳;从宋辉镗处又学得无影脚。黄飞鸿年轻时曾在佛山、广州一带卖武,之后设馆授徒,曾为铜、铁行,果、菜、鱼栏工人武术教练。黄曾经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任医官及军中技击教练,更随刘赴台抗击日军,之后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黄飞鸿的绝技有:双飞铊、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除了武术外,黄飞鸿同时精于医药。黄于1886年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馆,赠医施药,救治病人。 1924年8月,广州商团发动暴动,西关一带大火,宝芝林毁于一旦。黄飞鸿深受打击,郁闷成疾;于同年12月去世。身后事颇为萧条,家人甚至无钱买棺,多亏过去受其恩惠者出资才将其埋葬于广州白云山下。其妻莫桂兰与黄的两名儿子,及黄飞鸿徒弟林世荣、邓世琼移居中国香港,开馆授徒。 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中,不少人日后成为电影业中人,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有武术指导刘家良,其父刘湛便是林世荣之弟子。五、六十年代中国香港便已拍摄了接近八十套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当中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为白玉堂,俱由关德兴担当;而奸角几乎全部由石坚演出。故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傅」;形容大奸大恶亦有「奸过石坚」一词。之后成龙、刘家辉亦有演过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徐克拍摄黄飞鸿电影更非常成功,黄飞鸿一角多由李连杰担任。 黄飞鸿结过四次婚,除元配外皆为续娶。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3年于中国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经超过百部,形成黄飞鸿系列影视,黄飞鸿广为人知主要来源这些影视剧。

1847年黄飞鸿出生于广东佛山,这张照片是黄飞鸿生前惟一留存的一张,现被佛山黄飞鸿纪念馆收藏。其父黄麒英是清朝末年的“广东十虎”之一。五岁开始黄飞鸿就随父习武,自小就跟随父亲在街头卖艺售药 ,尽得一身家传的洪拳功夫。 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当地有一个很出名的拳师,他看到黄飞鸿那些表演的时候,说你的功夫这么厉害,能不能跟我比一比这个棍法,那时候用的是五郎八卦棍,两下子一听棍响,慧缺这个棍已经脱手,把它打掉了,14岁人家封他叫少年黄飞鸿,少年英雄,16岁他就开武馆了。 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有一个洋人带了一头洋狗,很会打架的那个狗,那个时候你给多少钱,能够打赢它回去有奖金多少钱,那个时候我们中国有很多武士、很多拳师去打都失败了,有些拳师还掉了性命,有人讲黄师傅你为什么不想去试试,为我们中国功夫争一口气。他就用这个手一仰,这个狗就看这个手就跳上去,他一脚用腿打住这个狗下阴,这个手一跳的时候就打到狗的鼻梁,这个狗一翻两下就死掉了,后来黄飞鸿把他的经验,把“猴形拐腿”编进无影脚中的一招。 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学员:南方的拳种全都是以手、腰为主要的,而忽略了脚下的功夫,而黄飞鸿比较创裤碧咐新一点儿吧,把北方的一胡纯些脚的套路,也融入到南方拳里面,所以南方拳武术师傅看见他的脚比较突出,所以可能慢慢慢慢地把他夸张了一点儿吧。 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 但是我们打的时候可以打到脚打……这个力度可以发挥我们八分之一可以打出去,因为我们打地,怕抓我的腿,一抓我们就把这个马步一站就打他,所以我们脚法要快、要猛、要沉、要稳。 确切地说,无影脚是一种声东击西的做法。在武术上这应该不算什么独门绝技,但特殊的地方就是,突出了攻击身体下盘的技巧。在众多影片中,无影脚被刻画得出神入化,扣人心弦。这样的武打场面当然带来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影视剧毕竟都有艺术加工的成分,真实的无影脚果真有如此大的威力,真有那么神奇吗? 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这个无影脚不是像一般电影、小说那样,在空中跳几十下,打打打,看着很漂亮,这个无影脚是一个扎扎实实、真真正正的功夫,并不是这么漂亮的,它打出的时候声东击西,扰乱敌人的目标以后,发腿攻击对方,所以叫做无影脚。 余志伟是黄飞鸿无影脚功夫的正宗嫡传弟子,属于黄飞鸿的第三代传人,他在国外传授武术时,无影脚的功夫曾令北美习武者眼界大开。 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我还在加拿大教拳的时候,有一个老外跑进来,他说我是学空手道的,我要跟你比武,这时我还知道他伸了一腿一脚(演示),就是一个很意外的,我就是一闪他,就往他的脸上一拨他,一拨他他一退,我一捶打过去,当时我没有打他的下阴,我打他旁边这里,啪一脚,他就不能动了,厉害的时候他就麻痹了,整个腿跪在地上。 无影脚强调的是脚法,在以快制敌的同时,保证脚下方寸不乱,只有脚下沉稳才能出手敏捷,才能抵挡和消解外来的攻击。因此扎实的马步功底是这项绝技的根本。 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我师傅跟我说黄飞鸿这个无影脚很厉害,但是你基本功做不好的时候,不能打出来。那个时候师傅也跟我说,为什么我等12年后才教你无影脚因为12年前教你没有用的,你站了12年的马你现在马步可以有一个“稳”字,所以可以教我无影脚的基本功。 无影脚发招前先以手使出快招,让人眼花缭乱,待其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在上盘,再忽然起脚攻其下部,此招凶狠异常,因此在传授这项绝技时,一定会选择性情比较好的弟子传授。因为习武之人要讲武德。“武”这个字是由“止和戊”两个字组成的,意思是停止战争,而不是挑起争斗。 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有一次师傅叫我进去,叫我跪下拜,他说今天我要传授你无影脚,为什么我要叫你拜呢,就是因为无影脚是很毒辣的,是很风险的。我们学武功的人,为了维护正义,为了维护自己的性命,逼不得已的时候才用这个武功,但是前提还是不要伤害对方。 黄飞鸿一生只将无影脚传给了三个人,梁宽、陈殿镖和林世荣。余志伟就是林世荣这一脉传承下来的第三代弟子。几十年过去了,由于没有关于无影脚的全面记载,基本上都属于口耳相传,所以至今关于无影脚还有一个有趣的争论,那就是无影脚究竟是百试不爽的一招脚法,还是多招组合的一套脚功呢? 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我师傅教我无影脚的时候,他说有进攻的无影脚,有防守的无影脚。那个时候我就想到可能这个无影脚不是一脚两脚,应该是360度脚。每一个方位来我都可以用,好像我现在右腿前左腿后,就是这个方位,从后面来怎么办,从这里来怎么办,已经有一套方案了。我认为黄飞鸿这个无影脚这么出名,不应该是单单是一脚,应该是整套的脚法。 ■ “宝芝林” 从小习武卖药的黄飞鸿在父亲黄麒英的影响下,不仅武功高强,医术也很是了得。1882年,也就是黄飞鸿35岁那年,因治好了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多年的脚疾,被赠予“医艺精通”的木匾,加上武艺精湛,深得刘永福赏识,特聘请他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 1895年,由于父亲去世,黄飞鸿继承了父亲在广州仁安街的跌打医馆,这就是他一生中行医济世、广收门徒的重要场所 “宝芝林”。 宝芝林是取宝剑出鞘,芝草成林之意,然而黄飞鸿并没有看到芝草成林的那一天。1924年10月,广州国民 *** 商团暴乱,“宝芝林”受到牵连而被烧毁。经营了数十年的宝芝林就这样付之一炬。这是2001年佛山市 *** 为了纪念黄飞鸿的医学武德专门修建的黄飞鸿纪念馆,馆内力求还原黄飞鸿当年在“宝芝林”行医治病的原貌。这一位正在取药的文弱女子就是影片中经常被戏说的十三姨——莫桂兰。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十三姨这个人物,但是莫桂兰却真有其人,她就是黄飞鸿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也是广东人,自幼喜好练武,性格有些像男孩,有人给她提亲,要么别人认为她没有女人味,要么就是她嫌对方没有男人味,然而在一次舞狮表演大会上,19岁的莫桂兰邂逅了比她大45岁的黄飞鸿。 1911年,已经64岁的黄飞鸿仍然热衷于舞狮表演,但在一次表演中不小心将布鞋舞掉,飞出身外,正好击中了在台下观看的19岁的莫桂兰,为表达歉意,黄飞鸿事后专门登门道歉,却因此成就了一桩老少姻缘。没想到舞狮成就了黄飞鸿与莫桂兰的这桩老少姻缘。在南方有句谚语叫“有祠堂处,必有舞狮”,说的是只要在节假日,在祠堂、 *** 的地方都会有狮子表演。在这种传统民俗的熏陶下,黄飞鸿小时候在街头卖艺时,就经常做舞狮表演,这就是黄飞鸿少年时在街头舞狮卖艺的图片。在舞狮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采青。采青是什么意思呢,青就是狮子要吃的那个东西,它可以是青菜,也可以是水果。只要是能吃的就行。采青就是要把青咬下来。然后把这个青送给别人,以表示送福。那这个青是怎么摘下来的呢?我这有一个真实的狮子头,现在我来表演一下。眨眼睛时把这根线一按,表演嘴唇的开启,拉线,最后把青采到。 被誉为一代狮王、岭南名医、武林高手的黄飞鸿,一生只有两个高徒,一个是英年早逝的梁宽,25岁因病去世。另一个就是林世荣,因为以卖猪肉为生,人称猪肉荣。林世荣不仅秉承了黄飞鸿的习武精神,将黄氏武功传承下去,而且还著书立说,整理了黄飞鸿的掌门功夫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等多种南方拳法,其中还摈弃了以往南派拳法中一些重复且笨拙的动作,独树一帜,成为黄飞鸿一脉的代表拳法。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东南亚甚至北美等地,历久不衰。 黄飞鸿从16岁开始设馆授徒,到宝芝林悬壶济世,广收门徒,发扬中国武术,纵横江湖几十年,到最后成为一代武林大师,然而最终的结局却令人感到意外。1924年,宝芝林医馆被烧毁后不久,次子又遭遇不幸被人枪杀,黄飞鸿从此一蹶不振,第二年就去世了,享年77岁。出身贫寒,一生节俭的黄飞鸿,死时竟没钱下葬 ,在其弟子的帮助下,才葬在了广州白云山麓。这和黄飞鸿身后名扬海内外的情形比较起来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后来,莫桂兰带着黄飞鸿的两个儿子移居中国香港设馆授徒,继续传授黄飞鸿遗技,直到1982年在中国香港去世。

武学渊源 黄飞鸿,原籍广东南海,在佛山出生。父亲黄麒英是著名的武术家,跟从洪拳名师陆亚采学艺,名列「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六岁随父亲习武。十五岁时,他救助了铁桥三的大弟子林福成,林福成为了报恩,于是将洪拳绝技铁线拳和飞砣等倾囊相授。 仗义与行医 黄飞鸿后来在广州开设「宝芝林」医馆,济世授徒,行侠仗义。1894年,他随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到中国台湾抗日。其后又被刘永福聘为广东民团总教练。可是黄飞鸿的晚景颇为坎坷,他精于武术的儿子黄汉森被人暗算丧命,宝芝林又在1924年一次暴乱中被烧毁,结果,黄飞鸿于次年郁郁而终,享年七十七岁。 黄飞鸿的身边人 黄飞鸿弟子众多,其中以「鬼脚七」梁宽最为有名,可惜在廿五岁时便去世了。「猪肉荣」林世荣则是黄飞鸿门徒中最有成就的,他精于「虎鹤双形拳」,中国香港武打电影明星和导演刘家良也是林世荣的弟子。黄飞鸿其他著名弟子还有凌云阶、陈殿标等。至于「牙擦苏」与「十三姨」,却是子虚乌有的虚构人物了。 而 陆亚采: 驻防广东的旗人。年幼时学习少林武术,精于花拳,故有「花拳陆亚采」之称。曾收黄麒英为徒。晚年退隐钻研医术,不谈武学。 而 广东十虎: 清末时广东十位著名的武术家,他们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黎仁超、苏乞儿、黄飞鸿、铁桥三、铁指陈、谭济鹤。 而铁桥三: 正名梁坤,「广东十虎」之一,号称「洪拳大师」。精通少林武术,练得桥手如铁,故被称为「铁桥三」。光绪年间去世,享年七十多岁。 而永福: 刘永福(1837─1917年),钦州人,原为天地会成员,创立黑旗军,协助安南(今越南)多次击败入侵的法国军队。甲午战争后,清廷割让中国台湾予日本。 还有!!!! 黄飞鸿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岭西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过。黄飞鸿自六岁起随其父黄麒英习武,因家境贫寒,经常随父在佛山、广州等地卖武售药。十三岁时,黄飞鸿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到铁桥三的首徒林福成,得传铁线拳、飞铊等绝技,奠定了日后成为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础。 十六岁时,黄飞鸿在广州西关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后在仁安街开设"宝芝林"医馆,门下弟子众多,为名重一时的武术家。他先后被记名提督吴全美、刘永福聘为军医官、技击总教习及广东民团总教练,并随刘永福在中国台湾抗击日军。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爱子遇害、宝芝林被焚、儿子失业等连串打击。一九二五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黄飞鸿。 姓名:黄飞鸿 性别:男 生辰: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 出生于广东佛山镇 忌日:一九二五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岭西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过。黄飞鸿自六岁起随其父黄麒英习武,因家境贫寒,经常随父在佛山、广州等地卖武售药。十三岁时,黄飞鸿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到铁桥三的首徒林福成,得传铁线拳、飞铊等绝技,奠定了日后成为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础。 十六岁时,黄飞鸿在广州西关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后在仁安街开设“宝芝林“医馆,门下弟子众多,为名重一时的武术家。他先后被记名提督吴全美、刘永福聘为军医官、技击总教习及广东民团总教练,并随刘永福在中国台湾抗击日军。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爱子遇害、宝芝林被焚、儿子失业等连串打击。一九二五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 and 黄飞鸿简介: 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 出生于广东佛山镇。 1853年 从其父黄麒英习武。 1859年 随父在佛山、广州、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随林福成学艺近两年,学成 “铁线拳”和 “飞铊”等绝技。 1863年 移居广州,铜、铁行工人集资为其设武馆于第七甫水脚,飞鸿结束卖武生涯。 1865年 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为行中武术教练。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当铺夜宿时遇贼人打劫,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应邀到在石龙乡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中国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 1868年 中国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摊挡被一恶棍强占打伤,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被飞鸿击败。 约1868年 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现场保镖)时,飞鸿严惩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时。 1871年 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 1882年 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廻澜桥所设武馆。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 1888年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 1894年 刘永福率领军队赴中国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飞鸿随刘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 1895年6月 刘永福护台失利,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宝芝林”前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约1896年 续娶马氏为妻,生二女、二子(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 约1902年 续纳岑氏为妻,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应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12年 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 1915年 续莫桂兰为妾。 1918年 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猎场任守。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飞铊。 1924年10月 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 1925年农历三月廿五日 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2007-11-21 19:47:44 补充: 1847年7月9日广东省佛山市 去世 1924年3月25日 广东省佛山市 黄飞鸿年轻时曾在佛山、广州一带卖武,之后设馆授徒,曾为铜、铁行,果、菜、鱼栏工人武术教练。黄飞鸿的绝技有:双飞铊、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参考: me

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祖籍广东西樵岭西禄舟村,出生于广东南海佛山,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中国香港拍的武打电影有超过一百套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纪录。 黄飞鸿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4/45/Wong_fei_hung/200px-Wong_fei_hung 黄飞鸿 出生 1847年7月9日 广东省佛山市 去世 1924年3月25日 广东省广州市 身份 武术家 配偶 莫桂兰生平 黄飞鸿生于中国广东佛山,其父黄麒英为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自五岁习武,得家技真传,又拜鐡桥三传人林福成为师,学得铁线拳;从宋辉镗处又学得无影脚。黄飞鸿年轻时曾在佛山、广州一带卖武,之后设馆授徒,曾为铜、铁行,果、菜、鱼栏工人武术教练。黄曾经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任医官及军中技击教练,更随刘赴台抗击日军,之后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黄飞鸿的绝技有:双飞铊、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除了武术外,黄飞鸿同时精于医药。黄于1886年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馆,赠医施药,救治病人。 1924年8月,广州商团发动暴动,西关一带大火,宝芝林毁于一旦。黄飞鸿深受打击,郁闷成疾;于同年12月去世。身后事颇为萧条,家人甚至无钱买棺,多亏过去受其恩惠者出资才将其埋葬于广州白云山下。其妻莫桂兰与黄的两名儿子,及黄飞鸿徒弟林世荣、邓世琼移居中国香港,开馆授徒。 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中,不少人日后成为电影业中人,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有武术指导刘家良,其父刘湛便是林世荣之弟子。五、六十年代中国香港便已拍摄了接近八十套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当中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为白玉堂,俱由关德兴担当;而奸角几乎全部由石坚演出。故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傅」;形容大奸大恶亦有「奸过石坚」一词。之后成龙、刘家辉亦有演过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徐克拍摄黄飞鸿电影更非常成功,黄飞鸿一角多由李连杰担任。 黄飞鸿结过四次婚,除元配外皆为续娶。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3年于中国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经超过百部,形成黄飞鸿系列影视,黄飞鸿广为人知主要来源这些影视剧。 相关条目 黄飞鸿 (电影) 外部连接 黄飞鸿大事年表

参考: myself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4/45/Wong_fei_hung/200px-Wong_fei_hung 黄飞鸿 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祖籍广东西樵岭西禄舟村,出生于广东南海佛山,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中国香港拍的武打电影有超过一百套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纪录。 [编辑] 生平 黄飞鸿生于中国广东佛山,其父黄麒英为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自五岁习武,得家技真传,又拜鐡桥三传人林福成为师,学得铁线拳;从宋辉镗处又学得无影脚。黄飞鸿年轻时曾在佛山、广州一带卖武,之后设馆授徒,曾为铜、铁行,果、菜、鱼栏工人武术教练。黄曾经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任医官及军中技击教练,更随刘赴台抗击日军,之后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黄飞鸿的绝技有:双飞铊、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除了武术外,黄飞鸿同时精于医药。黄于1886年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馆,赠医施药,救治病人。 1924年8月,广州商团发动暴动,西关一带大火,宝芝林毁于一旦。黄飞鸿深受打击,郁闷成疾;于同年12月去世。身后事颇为萧条,家人甚至无钱买棺,多亏过去受其恩惠者出资才将其埋葬于广州白云山下。其妻莫桂兰与黄的两名儿子,及黄飞鸿徒弟林世荣、邓世琼移居中国香港,开馆授徒。 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中,不少人日后成为电影业中人,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有武术指导刘家良,其父刘湛便是林世荣之弟子。五、六十年代中国香港便已拍摄了接近八十套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当中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为白玉堂,俱由关德兴担当;而奸角几乎全部由石坚演出。故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傅」;形容大奸大恶亦有「奸过石坚」一词。之后成龙、刘家辉亦有演过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徐克拍摄黄飞鸿电影更非常成功,黄飞鸿一角多由李连杰担任。 黄飞鸿结过四次婚,除元配外皆为续娶。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3年于中国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经超过百部,形成黄飞鸿系列影视,黄飞鸿广为人知主要来源这些影视剧。

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祖籍广东西樵岭西禄舟村,出生于广东南海佛山,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中国香港拍的武打电影有超过一百套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纪录。 生平 黄飞鸿生于中国广东佛山,其父黄麒英为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自五岁习武,得家技真传,又拜鐡桥三传人林福成为师,学得铁线拳;从宋辉镗处又学得无影脚。黄飞鸿年轻时曾在佛山、广州一带卖武,之后设馆授徒,曾为铜、铁行,果、菜、鱼栏工人武术教练。黄曾经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任医官及军中技击教练,更随刘赴台抗击日军,之后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黄飞鸿的绝技有:双飞铊、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除了武术外,黄飞鸿同时精于医药。黄于1886年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馆,赠医施药,救治病人。 1924年8月,广州商团发动暴动,西关一带大火,宝芝林毁于一旦。黄飞鸿深受打击,郁闷成疾;于同年12月去世。身后事颇为萧条,家人甚至无钱买棺,多亏过去受其恩惠者出资才将其埋葬于广州白云山下。其妻莫桂兰与黄的两名儿子,及黄飞鸿徒弟林世荣、邓世琼移居中国香港,开馆授徒。 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中,不少人日后成为电影业中人,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有武术指导刘家良,其父刘湛便是林世荣之弟子。五、六十年代中国香港便已拍摄了接近八十套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当中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为白玉堂,俱由关德兴担当;而奸角几乎全部由石坚演出。故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傅」;形容大奸大恶亦有「奸过石坚」一词。之后成龙、刘家辉亦有演过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徐克拍摄黄飞鸿电影更非常成功,黄飞鸿一角多由李连杰担任。 黄飞鸿结过四次婚,除元配外皆为续娶。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3年于中国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经超过百部,形成黄飞鸿系列影视,黄飞鸿广为人知主要来源这些影视剧。

黄飞鸿的个人简历

中文名:黄飞鸿国籍:中国出生地:缺燃广东佛山出生日期:1847年7月9日 逝世日期:1924年12月职业:武术大师主要成就: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弟子:林世荣、邓秀琼 黄飞薯扮没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数纳,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

黄飞鸿生平简介

黄飞鸿生平简介-黄飞鸿真实历史简介

黄并卖庆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配行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 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飞鸿6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 黄飞鸿

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即梁坤,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偕黄飞鸿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已任,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东南亚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黄飞鸿不仅武功超群,医术亦相当精湛,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光绪年中,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功效显著。福军首领刘永福亲为宝芝林题写“技艺皆精”的匾额,并聘飞鸿为福军技击总教练,后随刘到台湾英勇杀倭。

 一代宗师黄飞鸿,是佛山著名武术家,在南派武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追随著名爱国将领刘永福在抗日保台战争中立下功勋。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他武艺高强且崇尚武德,推尚“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他历主摒除门派之阂,能者为师,更是力排重男轻女之见,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组织女子狮队的武师之一。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徒弟莫桂兰、邓秀琼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粤港澳台、东南亚各地。他生前弘扬国粹、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扶弱助贫、济世为怀的风范,在武术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黄飞鸿一生结过四次婚,除原配罗氏外皆为续娶,每次都是在妻子去世后重娶。四个妻子中前三个均有名份,分别是罗氏、马氏、岑氏,但因陆续死去,因而当时人们迷信黄飞鸿有克妻命,以至于最后在娶莫桂兰时不得不以纳妾为名成了婚,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2年于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徒弟莫桂兰、邓秀绝握琼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粤港澳台、东南亚各地。 黄飞鸿弟子林世荣

林世荣(1861-1942),广东南海平洲人,出身于武术世家,师从黄飞鸿二十余载,曾任福军全军武术总教练。二十年代迁居香港以传授武术为业,门徒众多。他于三十年代开广东拳公开刊印拳谱先河,先后刊行了《工字伏虎拳》、《铁线拳》、《虎鹤双形拳》等拳谱,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民间有“猪肉荣”的绰号。

 父亲——黄麒英,1886年染疾卒。 黄飞鸿妻子莫桂兰

妻罗氏——1871年迎娶,婚后三月罗氏病卒。 妻马氏——约1896年续娶,生二女、二子(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 妻岑氏——约1902年续娶,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 妾莫桂兰——1915年续纳。 莫桂兰(1892-1982),广东高州人,自幼得家传跌打医术和莫家功夫,为黄飞鸿第四任夫人,随夫学得一身武艺,曾出任福军拳术教练和邓芳“义勇堂”助教。黄飞鸿去世后,她先后创办“黄飞鸿国术社”和“黄飞鸿健身学院”,将黄飞鸿的武艺发扬光大。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在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 黄飞鸿有四子,诸子中酷爱黄汉森(因其幼时生得肥肥白白,人称肥仔二),最得黄飞鸿真传。当时在一个名叫保商卫旅营当护卫。一名叫鬼眼梁的同事,见飞鸿之子年少,要和他较技并说“我怕黄飞鸿,绝不怕他的儿子。”可是动手仅两招就被打翻在地,因此怀恨在心。在中秋节晚设法使汉森喝得酩酊大醉,乘机开枪击毙汉森,反说汉森醉后拔枪杀 黄飞鸿儿子黄汉熙

他,他不得已才自卫误杀至死,以摆脱罪责。经过此事,飞鸿知道儿子是为了较技才丧生的,痛心之余,发誓不再教子习武。黄飞鸿第四子汉熙,面孔长得很象父亲,但全不懂洪拳,其职业也与武术无关。[1]

 黄飞鸿是清未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师。清顺治年间,郑成功部将蔡德宗等五人潜至福建少林寺,与达宗等在高溪庙创立洪门会(天地会),洪门会流行的拳术称为洪拳,含有纪念朱洪武,反清复明之意。至清 黄飞鸿武馆 武术表演

中叶,广东洪拳与刘、蔡、李、莫并称为五大名拳。黄飞鸿的洪拳,一方面由陆阿采--黄泰--黄麒英所传,一方面由铁桥三--林福成所传。黄飞鸿对洪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并以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闻名,现传下的要拳术套路有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形拳;主要器械套路有五郎八卦棍、子母刀、单刀、飞铊、行者棒、瑶家大耙、形意箫、挑等。

铁线拳

是一套养生拳,以运动肢干,畅通血脉为主,具有壮魄健体,反弱为强的功能。其大纲不外分外膀手与内膀手二式,外膀手属外功即手、眼、身、腰、马;内膀手属内功即心、神、意、气、力。它以刚、柔、逼、直、分定、串、提、留、运、制、订十二支桥手为经纬,阴阳并用,以气透劲,又以二字钳羊马势保固腰肾,练此拳法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疾而不乱,徐而不弛,无论男女老少,皆能习之,恒久练习,有却病延年之效。 这是林世荣宗师流传下来的一洪拳,在香港推广出去的,是由陆阿采流传下来的洪拳,即陆阿采--黄麒英-黄飞鸿-林世荣,洪拳影响最为广泛,其中:周星驰功夫戏中的洪拳大师:赵志凌则是林世荣的再传弟子。

工字伏虎拳

是洪拳的基本拳法,以步进退成"工"字形,故名工字伏虎拳。相传此拳源出少林寺,初少林毁于火,至善 工字伏虎拳

禅师避难到广州海幢寺,至善恐少林绝技失传,便于寺内授徒传艺,陆亚采为其首徒,得工字伏虎拳秘传,后传于黄泰,泰传黄麒英,麒英传子黄飞鸿。又由黄飞鸿将其发扬,传于梁宽、林世荣、陆正刚、陈殿标等。工字伏虎拳腰马稳健,桥手刚劲,法门紧密,进退有规。恒久练习,不必站马而腰马自坚,不必打椿而桥手自劲,是学习其它拳术、器械的基础。 因此,凡入黄飞鸿门下者,必先习此拳以稳健腰马,坚劲桥手,正确步法。

虎鹤双形拳

由黄飞鸿集各家之精华融汇贯通而创立。套路中既取的"劲"(如虎之猛)和"形"(如虎爪),又取鹤的"象"(如鹤之灵秀逸)。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灵捷、动作迅速、有气静神闲之妙,故称虎鹤双形拳。 虎鹤双形拳手形有拳、掌、指、爪、钩,手法有抛、挂、撞、插等,步法有弓步、马步、虚步、独立步和麒麟步等,步法讲究落地生根,身形注重挺拔端庄。 整套动作既吸取佛家拳的凌厉攻势,又吸取洪家拳的严密守势,拳势威武,刚柔并用,长短兼施,为黄飞鸿一门之代表拳法。

五郎八卦棍

相传此棍法由宋代杨家将之一的杨五郎始创。五郎随父征契丹,后至五台山为僧,以枪化棍,棍法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演变为六十四点棍法,符合内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数,故名五郎八卦棍。 晚清时,此棍法流传至黄飞鸿手中,黄飞鸿将其融入南派武学功法精华,并由高徒林世荣发扬光大。此棍法长短兼施,双单并用,法门多而密,以圈、点、枪、割、抽、挑、拨、弹、掣、标、压、敲、击十四字为诀。风格朴实无华,结构严谨、威猛沉雄、利于实战,为南派上乘棍法之一。 “五郎八卦棍”完全是杨家枪法演变而来。所谓八卦,以法内有太极、两仪、阴阳、四象等名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以此法有六十四点。先击四正,后击四隅,四隅即四方之角,也就是击八方,每方八点,即八八六十四点。[2]

 黄飞鸿不仅武功超群,医术亦相当精湛,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光绪年中,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 宝芝林

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功效显著。黄飞鸿有一个叫伍铨萃的弟子,是文人出身,1892年中了进士,他曾经送给黄飞鸿两句诗"宝剑腾霄汉,芝花遍上林”而黄飞鸿在创办跌打医馆时就取了两个开头的字和最后一个字作为医馆的名称。 宝芝林和黄飞鸿在医治跌打损伤方面有一套,现在流传的宝芝林伤科跌打酒(牛大力1两,千斤拔1两,半风荷 1两,宽根藤1两,田七5钱,金耳环5钱,以上诸药浸酒1斤5两,15天后可用)。相传是由陆阿采所传,而黄飞鸿本人也先后研制出"大力丸"、"通脉丹"等跌打药,1888年,著名的黑旗军统领刘永福受伤后多方医治不愈,黄飞鸿治愈了他的伤病,黄飞鸿不但因此得到了两广总督张之洞书写的"医艺精通"的牌匾,而且被刘永福聘请为军医官和技击总教练。 宝芝林和黄飞鸿的医术声名在外和黄飞鸿本人的医德也有很大关系,他不但不藏私,还向社会公开跌打涵浸泡方法和防暑凉茶验方,希望有助于劳苦大众。[3]

舞龙舞狮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并由此形成了丰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龙狮文化。 佛山南海是南狮的发祥地。南狮泛指流传于南方的舞狮,分为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以广东等地的舞狮最具代表性。南狮动作大而威猛,造型夸张浪漫,讲究神韵,两脚着地,狮头和狮尾分开,各由一名演员摆弄,配以大锣、大鼓、大钹等,鼓乐雄壮,闻之令人振奋。传统的南狮技艺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采青”难度较高。采青有采高青、地青、水青、蟹青、凳青和桥青等。其中采高青又名“企膊”(站在肩膀上),最为高难。后来发展到在2米多高的梅花桩上跳跃,一边舞耍动作,直至将挂在桩上的“青”采下来。这些高难动作都需要技艺。 黄飞鸿将民间传统艺术醒狮进行挖掘、整理、刻苦训练,在原有的南派醒狮技艺的基础上,吸收融入武术舞狮的技艺,由高桩醒狮、民间武术梅花桩与南派民间醒狮套路相融合,并汇入当地民间风格特色,技艺高难,编排巧妙,融舞蹈、武术、杂技、力度、美学于一体,形成新一派醒狮。 黄飞鸿狮艺表演项目有传统鼓点表演(七星鼓或三星鼓)、现代醒狮表演(狮上高椿采蛇青、飞鸿八星阵等)传统地狮表演或群猜表演(龙门表,竹梯青等)舞龙功夫表演。狮子本来生活在地上,却非要让它爬高上低,在几根飞鸿八星阵的柱子上又跑又跳,玩出惊险的花样,把人吓得气也不敢出。还美其名曰百业兴旺,步步登高。 1911年,已经64岁的黄飞鸿仍然热衷于舞狮表演,但在一次表演中不小心将布鞋舞掉,飞出身外,正好击中了在台下观看的19岁的莫桂兰,为表达歉意,黄飞鸿事后专门登门道歉,却因此成就了一桩老少姻缘。没想到舞狮成就了黄飞鸿与莫桂兰的这桩老少姻缘。

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中,不少人日后成为电影业中人,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有武术指导刘家良,其父刘湛便是林世荣之弟子。五、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拍摄了接近八十套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当中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为白玉堂演出外,俱由关德兴担当;而奸角几乎全部由石坚演出。故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傅”;形容大奸大恶亦有“奸过石坚”一词。之后成龙、刘家辉亦有演过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徐克拍摄黄飞鸿电影更非常成功,黄飞鸿一角多由具有功夫皇帝头衔的李连杰担任。赵文卓也曾演过黄飞鸿。 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经超过百部,形成黄飞鸿系列影视,黄飞鸿广为人知主要来源这些影视剧。

 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 出生于广东佛山镇。 1853年 从其父黄麒英习武。 1859年 随父在佛山、广州、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随林福成学艺近两年,学成 “铁线拳”和 “飞铊”等绝技。 1863年 移居广州,铜、铁行工人集资为其设武馆于第七甫水脚,飞鸿结束卖武生涯。 1865年 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为行中武术教练。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当铺夜宿时遇贼人打劫,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应邀到在石龙乡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黄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摊挡被一恶棍强占打伤,黄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被黄飞鸿击败。 约1868年 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现场保镖)时,黄飞鸿严惩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时。 1871年 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 1882年 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廻澜桥所设武馆。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 1888年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 1894年 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飞鸿随刘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 1895年6月 刘永福护台失利,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宝芝林”前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约1896年 续娶马氏为妻,生二女、二子(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 约1902年 续纳岑氏为妻,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应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12年 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 1915年 续莫桂兰为妾。 1918年 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猎场任守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飞铊。 1924年10月 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

具体请查询百度百科, 满意请采纳,加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