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政治面貌包括哪些?
政治面貌分为以下13类: 01中共党员、02中共预备党员、03共青团员、04民革党员、05 民盟盟员、06 民建会员、07 民进会员、08 农工党党员、09 致公党党员、10 九三学社社员、11 台盟盟员、12 无党派人士、13群众。
政治面貌有哪些
政治面貌分为3类政治面貌有哪些: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就是说有没加入过政治团体政治面貌有哪些的意思)政治面貌有哪些,如果加入民主党派的话政治面貌有哪些,政治面貌中还有民主党派成员一项,可以笼统的称呼为“民主党派成员”,也可以具体的称呼为某党派成员,如“民革成员”、“民盟成员”、“民进成员”等。
关于政治面貌怎么填
政治面貌主要用于个人人事档案、户籍等填写项目。那么你知道政治面貌应该怎么去填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政治面貌怎么填,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政治面貌怎么填
政治面貌分为哪几种
政治面貌的团员能填到什么时候
政治面貌怎么填
这要看你加入的是什么。如果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填党员,预备期内的中共党员填中共预备党员;如果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就填共青团员,如果什么都没有加入,那么就写群众即可。
1.如本人仍未满28岁,且是共青团员,那么政治面貌就为共青团员;
2.如果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党员,预备期内的中共党员称为中共预备党员;
3.某人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即民革),则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党员;
4.如果已经退出共青团(超龄等原因自动退团),且无参加其他党派,那么政治面貌即为群众。
政治面貌分为哪几种
1、中共党员:如果你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政治面貌栏内直接写下党员即可。当然,共产党员可是相对“最好的”政治面貌了。尤其在官场或者国有企业里面,党员升迁的机会比非党员的人要机会大。
2、中共预备党员:顾名思义,已经申请党员了,组织上正在对他考察,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党员,但是成为正式党员基本上就是时间问题了。
3、共青团员:是共产党员的后备力量,共青团员中的佼佼者,很容易晋升为共产党员。
4、民革党员:民革党的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这个党是历史的产物,目前加入的人并不多但还是有的,民革党员为成员。
5、民盟盟员:也是历史的产物,全称为中国民主同盟,民盟盟员为成员。
6、民建会员: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民建会员为成员。
7、民进会员:以从事 教育 、 文化 、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民进会员为成员。
8、农工党党员: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农工党党员为成员。
9、致公党党员:由归侨﹑侨眷和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性人士﹑专家学者组成﹑具有政治联盟特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是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致公党党员为成员。
10、九三学社社员: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九三学社社员为成员。
11、台盟盟员:是由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是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台盟盟员为成员。
12、无党派人士:它不同于群众,无党派人士除了要求不加入任何组织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影响,并且一般都有较高的学识。
13、群众:如果没有参加任何政治组织,那么身份与全国人民中的绝大多数都一样,就是老百姓。
政治面貌的团员能填到什么时候
对于大多数高中、大学生以及28岁以下的青年而言,政治面貌基本都是团员。相应的就填写“团员”。
如果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不再保留团籍,身份也就变为了群众,相应的就填写“群众”。
一、团员年满28周岁,如果没有担任团内职务,应该办理离团手续。如未办理离团手续,视为自动退团。
二、团员加入共产党以后仍保留团籍,年满28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就不再保留团籍。
三、团员如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团费、不过团的组织生活,或连续6个月不做团组织分配的工作,均被认为是自行脱团。 团员自行脱团,应由支部大会讨论,决定除名,并报团委批准。
四、团员有退团的自由。团员提出退团,团支部应深入了解其提出退团的原因,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如坚持退团,则应由本人向团支部递交书面 报告 ,由支部大会宣布除名(不需要团员大会表决通过),并报团委备案。
五、团员离团、退团和自行脱团后,团委应在其入团志愿书或团员登记表备注栏及团员证有关栏目中说明情况并注明离、退和脱团的日期。
关于政治面貌怎么填相关 文章 :
★ 小学生政治面貌怎么填写
★ 小学生政治面貌怎么填写
★ 关于政治面貌有哪些
★ 个人简历政治面貌怎么写
★ 简历的政治面貌如何填写
★ 政治面貌的相关知识大全
★ 个人简历基本资料填写技巧
★ 政治思想表现怎么填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政治面貌是什么?
01
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人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填一些表格的时候,总会看到“政治面貌”的选项,却不知道从何填起,政治面貌究竟指什么?包含了哪些呢?
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人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政治面貌分为以下13类,代码及名称如下:
01 中共党员
02 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
04 民革党员
05 民盟盟员
06 民建会员
07 民进会员
08 农工党党员
09 致公党党员
10 九三学社社员
11 台盟盟员
12 无党派人士
13群众(现称普通居民,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
如:某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党员,预备期内的中共党员称为中共预备党员。
简历上政治面貌该怎么填?
简历上的政治面貌的话,如果你是党员的话,就填写共产党员的,如果木有入党的话,就填写无就可以的。政治面貌的主要是询问你是否入党的,如果你入党的话,据实填写的,如果木有入党的话,直接填写无,表示你木有入党,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政治面貌的填写,对于你的面试 以及入职,是木有多大的影响的。所以你只需要填写是否党员就可以的。只要是真实的,就可以的。
籍贯怎么填写政治面貌怎么填
籍贯怎么填写政治面貌怎么填
籍贯怎么填写政治面貌怎么填政治面貌有哪些?学校是需要收集学生信息的,而籍贯和政治面貌这两项是必填的,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填写。那么接下来就由政治面貌有哪些我带大家了解下籍贯怎么填写政治面貌怎么填的相关内容。
籍贯怎么填写政治面貌怎么填1
政治面貌,也有的称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个在政治上的归属,是一个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个人所参加的政党、政治团体政治面貌有哪些;间接表明本人思想倾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政治面貌分为以下13类,代码及名称如下政治面貌有哪些:
01、中共党员
02、中共预备党员
03、共青团员
04、民革党 员
05、民盟盟员
06、民建会员
07、民进会员
08、农工党党员
09、致公党党员
10、九三学社社员
11、台盟盟员
12、无党派人士
13、群众(现称普通居民,与居民身份证相对应)
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举个例子,张三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湖南,如今户口从四川迁到了北京。政治面貌有哪些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县、。如重庆市黔江区**街道**号、只需填写为:重庆黔江。
籍贯怎么填写政治面貌怎么填2
学长填写学籍表时怎么写籍贯
一般以某人的太祖父(或高祖父或曾祖父)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或太祖母(或高祖母或曾祖母)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或外太祖父(或外高祖父或外曾祖父)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或外太祖母(或外高祖母或外曾祖母)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籍贯”填写本人的祖居地(指祖父的长期居住地),是1999年全国范围内重新填写新版《干部履历表》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填写说明”的解释 。
祖父的长期居住地,大多数与祖父的出生地、户籍地是一致的。如果祖父出生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也最好填写长期居住地一致的出生地或者户籍地作为籍贯。
还是无法确认的,可以综合祖父往上直系亲属的籍贯、祖父的出生地与户籍地、祖父的长期居住地的具体情况,向管理使用该资料的单位或部门咨询,一经确认,非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改动,以免因档案资料的矛盾冲突带来新的困扰。
祖父的出生地这一说是此“填写说明”的一个歧意,后来的历次文件都把这一说法取消了。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1、一般区域
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省级和县级、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区划(地级市)名称。把如今的行政划分地对照 祖辈的长久居住地。
2、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
自治区/省/直辖市+自治县/县/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3、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旗/自治旗(县级)/县/市辖区/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籍贯的'基本含义: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 详细指的是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 ,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
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先的籍贯。
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发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贯地不是户籍地,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或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或近代时才移民到新地方的。
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这是户籍与籍贯不同的地方。
籍贯一般从父系,个别从母系的;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地域划分。
籍贯怎么填写政治面貌怎么填3
个人简历里籍贯怎么填
籍贯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写出你的户籍所在地的,除非和你的求职岗位相关,比如你应聘的岗位是公司会计或者出纳等涉及到公司机密的一些岗位,一般小民营企业会找亲信去工作,大公司也尽可能会选择本地的员工。还有比如你在上海工作,现在想回安徽发展,那在基本信息栏目中可以写出你户籍是安徽合肥,会给你的应聘增加分数,但户籍如果写江苏无锡,那么招聘可能在没有通知你前来的面试的时候或者电话沟通中就会考虑你求职的动机,很可能因此而失去面试机会。
最近,报纸上报道了有的企业招聘时不招聘××地方或者※※地方的人。由于这种举动甚至还惊动了相关的政府部门,闹得沸沸扬扬。其实这就是地域偏见,没什么可奇怪的。地域偏见几乎每个人都有,南方人看不惯北方人的粗犷;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的计较。因为每个人都习惯了自己地域内为人处世的方式,这是从小长大的环境决定的。在招聘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有这样的地域偏见,自己心里明明很清楚这是不对的,但是一看到那个地方户籍的人(有偏见的地方),就不由自主地将其排斥在招聘范围之外了。我一直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人都带着这个地域的烙印。如果你曾经接触过这个地方的几个人而没给你留下好印象的话,也许你对这个地域的人就会心存芥蒂。以后你就会小心面对了,这也没什么错儿。世界之大,总有一些地域的人是可以意气相投的,而另外一些是不相投的。
姓名
首先,名字要放在简历最显眼的位置。名字就是个人的“品牌商标”,是区分不同简历最简短有效的标示,将名字放在左上角而且采用明显大几号的字体,将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在A4纸的顶端打上“个人简历”四个大字。事实上,完全没必要。这就好比在桌子上写上“桌子”二字一样,属于废话。一张A4纸容量有限,不用来充分展现自己,却腾出地方给“废话”实在可惜。
联系方式(手机、邮箱、住址)
联系方式应该和名字绑定在一个小空间内,同时字体应该适当减小,这样既为HR获取你的联系信息提供方便,又不会抢了正文的风头,因为其重要性显然不能正文相提并论。
地址。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写家里或者学校地址,不会有公司寄通知书到你家的。很难想象哪个招聘人员会通过邮寄跟您联系,有时候您的住址可能还会泄露的您的私人信息,女孩子的话,也许还有不安全的因素,那就更没必要写了。至于签合同的时候,留下地址是“送达”等作用,不但要写,而且还得是有效的,那是另一回事了。
手机。填写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固话号码一定要加区号,手机号码最好用分隔符“—”将11位的号码隔开。建议大家采用3—4—4的结构;至于国家代码,一般用于应聘外企,这样为跨城市甚至是跨国的电话沟通提供了便捷,同时也是对HR的一种尊重。
邮箱。邮箱一般建议大家采用大众化的邮箱,不太建议使用学校的邮箱,因为有些企业的公共邮箱会将一些高校邮箱发来的邮件当作垃圾邮件。
年龄或生日
生日并不会为你加分,当然也不一定为你减分———但何必冒险呢?一个21岁的.大学毕业生会比22岁的更有优势吗?
在提供年龄信息方面,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如果在简历中提供了年龄信息,招聘者可能会认为你对于一份特定工作来说显得太年轻或太老。年龄可能成为一个积极因素,也可能成为一个消极因素。如果你不能确定在简历中提供年龄信息是否有利,那么就不要在简历中提及年龄。
如果你认为在简历中提供年龄信息很重要,那么只要写上“25”岁即可。不需要提供生日或者出生地方面的信息。
政治面貌
除非是国企或者公务员序列,不然不会对这个问题特别关心,但是如果你是党员或者其他民主党派人士,也是可以写上的,因为不优秀的人,通常不会被吸纳进这些集体。
按照可写可不写原则,如果你是团员,那不是优势,全天下的年轻人,有几个不是团员,那不是你的优势,完全可以不写,优秀企业的招聘专员没有那么多时间停留在无用的信息上。
有人认为“国企和事业单位”喜欢党员;外企和私企不喜欢党员。实际上,不少外企都有党支部,还会定期过党组织生活。
性别
有些公司喜欢男同学,有些公司喜欢女同学;在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还是不写性别的好。当然这是我最不坚持的一项。
非必要(尤其是当简历中有了照片)。
照片
认真打扮、拍摄精良的正装照是加分的;不修边幅或过度修片的求职照是不足取的。
除非与应聘职位有关,尽可能不要贴艺术照或生活照。
如果照片感觉不太好,还不如不放上去,这样至少不会扣分。
直接打印出来的照片是黑白的,不好看;即使是彩色的也不好看。还是贴上去比较好。
照片中的你,应该着正装,发型和表情要显得精神、干练,照片为纯色背景,尤以白色为佳。
哪些照片可以不放?
1、人不上相,看上去长的比较安全的相片不放。人都是动物,招聘官也是人,看了漂亮的,赏心悦目的照片自然会多看两眼,多看几眼就是机会。如果长相十分安全、抽象,那十分没必要放上去;
2、艺术照不放。面试官见了漂亮的照片会有所期待,结果见了真人之后大打折扣,难免面试中的“首因效应”会影响面试效果。
3、网吧等非正式场所拍摄的照片不放。随意拍摄的照片,让人感觉你对这次工作机会的态度不端正,求职态度可是面试官考察的重要指标。